“一专多能”视角下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探究
2023-06-21马宝琳
【摘 要】新时期,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音乐表演人才特点趋于多样性,引导高校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为社会输送合格、实用的音乐表演人才。对地方民族院校而言,“一专多能”仍然是体现地域性、民族性、复合型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经之路和需要遵循的教育理念,是新形势下音乐表演专业教育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一专多能;民族院校;音乐表演;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
一、新时代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目标界定
“一专多能”是指“学校培养的学生或在职人员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备适应社会多方面的工作能力”。[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概括地说,“‘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的体现和要求,指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前列,具有坚定、自信、奋进、担当的精神状态,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2],是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全新型人才。
对于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而言,依据民族地域特征,运用适应职业、市场需求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自身实际和顺应新时代发展教育理念的。但长久以来,一些地方民族院校一直参照专业音乐学院的“高精尖”培养道路,忽视地域、生源、师资差异,过渡强调专业化人才培养,将学生硬性定位在高水平“歌唱家”、“演奏家”,忽略了专业以外其他领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比如,作为民族地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本应是乡土音乐传播、继承、发展的强大生力军,但却对当地民族音乐艺术知之甚少;声乐专业的学生不会弹奏简单的歌曲伴奏;器乐专业的学生不具备与器乐教学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等等。固化的培养目标导致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面狭窄、就业能力不足,就业形势堪忧。
因此,为了应对社会的需求,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应秉持“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民族化、地域化、现代化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演教研三合一”为中心进行人才培养。“一专”即熟练掌握该表演专业的基本技能技巧、具备较好的二度创作能力、舞台表演能力,包括系统的训练方法和表演上的知识技能、个性化的表演风格、较成熟的表演能力;“多能”是指与该表演专业相关或相邻领域的综合专业素养,包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基础教学能力、音乐艺术探究能力、创编能力等。
二、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践“一专多能”的必要性
对于地方民族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而言,建立“一专多能”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第一,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学生音乐素质相对较低,生源存在水平良莠不齐和质量普遍不高的现实问题。第二,大部分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专业音乐人才比较匮乏,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音乐表演人才、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民族音乐研究者的配比不足,亟需一专多能的艺术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各类音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当地生源和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大,学生对本民族、家乡的文化,更容易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加强他们对乡土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可以在兼顾“一技”的同时,发掘他们与生俱来的民族“多长”特性,助其成长为肩负起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使命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复合型音乐表演人才。第四,当前社会对音乐表演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不止需要学生在专业上要有“一技”,还需要学生具备“多长”的能力。所以,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也是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因此,地方民族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在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等方面不能一味照搬专业音乐院校的思维、体系和方法,应该根据民族地区学生“底子薄”、“民族多”、“文化多样”、“就业现实”等实际情况,利用地域性、民族性、现实需求性等特性,制定具有“一专多能”的民族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成为符合时代和地域需求的复合型音乐表演人才。
三、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一专多能”的实践措施
(一)在“一专多能”培养中强化“思政+乡土文化”教育
思政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思想指引和意识形态的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反之,思政教育也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加持下,找到文化的支撑并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熏陶。地方民族院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艺术教育元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乡土音乐文化资源,凝聚着当地劳动人民的思想、信念和情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內涵,以乡土音乐文化为载体展开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本民族、关注家乡,引发他们对乡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重塑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明确自我价值,定位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运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为乡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艺术教育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音乐人才应有的价值。
(二)课程体系建设上推行“一专多能”
目前我国大部分音乐专业教育在课程建设上,内容精细、门类全面、专业化突出,但看似面面俱到的课程设置中,关乎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课程却为数不多。“对缺少乡土文化教育作为‘养分的音乐专业学生而言,极易导致在音乐专业教育方面的‘营养不良,同时也暴露了以专业为核心教学的‘势利漏洞,使学生在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缺乏对基础和本源的认知,致使在看待、评判、甚至在创作、工作中,容易在主观判断上出现倾斜的‘天平”。[3]笔者认为,地方民族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应借助地域、民族优势,以专业主干课为基点的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更“接地气”的“本土”课程,如与当地传统音乐相关的“民族音乐概论”、“少数民族艺术史”、“民间音乐赏析”、“民族民间音乐传习”“少数民族器乐演奏”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能够让学生系统、完整地了解当地民族发展历程、家乡音乐艺术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为他们学习、掌握、传习乡土音乐文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使乡土文化的基因融入血液,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升华为责任和使命,有助于他们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承担起传承、弘扬和发展当地音乐文化的重任和民族艺术研究的任务。
同时,在技能类课程设置方面,地方民族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应要求学生除了主专业外,还要辅修一门其它专业技能。如声乐表演的学生可以选修钢琴或其他乐器(尤其鼓励学生选修家乡民族传统乐器),而器乐表演的学生可以选修其他乐器或声乐演唱(美声、民族、流行或原生态唱法)。此外,在高年级的选修课程中,还应增加与主专业相关的演唱(演奏)技术训练法和教学法方面的课程,如“声乐(器乐)教学法”课,使一部分将来有意愿从事教学工作的学生,在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基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今后走上教学岗位储备一定的知识。
综上,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如果推行“一专多能”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本专业的良性发展,还兼具和拓展了该专业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突出了专业办学特色,更是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手段上实行“一专多能”
目前,音乐表演专业通常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大班”制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上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法、示范法、观摩法等。其实,高校教师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根据大学生思维敏捷、自主性强、分析归纳能力强等特点,在综合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尝试一些体现大学生学习优势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协作学习
学者林健提出“协作学习是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小组间互相促进和竞争,目的是形成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相互协作的学习氛围”。[4]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预留学习资料和任务,让学生对音乐作品和知识点进行预习,依托问题、案例、项目等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内或小组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学习体验及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从旁引导、及时协助,并加以补充、点评。这种协作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营造积极、自由、富于创造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增加学生主动性、竞争性的有效教学方法,既适用于“视唱练耳”、“即兴伴奏”、“钢琴普修”等专业技能课,也适用于“艺术概论”、“和声”、“曲式分析”等理论课程。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
随着国内信息化教育的日益成熟和社交通讯工具的普及,依托互联网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走向和趋势。虽然目前线上教学还无法完全代替传统的音乐技能面授课,但却可以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弥补面授课在教育资源、学生学情分析方面的不足。如通过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让师生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优质慕课、录像资料、名师公开课、曲谱等;借助各类智慧教学平台的大数据手段,帮助教师精准研判学生的学情“真相”;通过多种线上测评工具掌握学生各知识点的分布状况,有效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难看出,这些新的教学辅助手段使面授课教学更加完善、精准、简练、高效和得心应手,同时,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行为习惯,使学习更具自主性、灵活性,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专业实践上施行“一专多能”
当前,高校学生的专业实践多为校内音乐会、文艺展演、学期现场考核等。笔者认为,除了校内的音乐实践活动外,还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外音乐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亲临传统音乐的发源地和乡土音乐活动现场,亲身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参与民间“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使他们接触到最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一部分对“非遗”有志向的大学生或许还有机会成为民间艺人或“非遗”传承人的弟子,成为具备专业音乐理论、技能、知识的“一专多能”型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這亦是对民族音乐文化应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个问题进行的一种回答。也能够对教师的“一专多能”教学模式探索起到有益的助推作用。
另外,为了鼓励学生“一专多能”的专业实践活动,学校应将校内、外的专业实践活动列入学期考核中,根据本学期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获奖等级、社会影响力,在专业学期成绩中给予适当的加分。同时,尤其鼓励学生从事非本专业或民族艺术实践活动,并提高这些实践活动在各类评优、评奖中的加分比例。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学生“一专多能”的专业实践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营造“一专多能”的专业实践氛围,体现“一专多能”的参评分量。
(五)教师能力培养上覆盖“一专多能”
从培养着角度而言,“一专多能”对教师也很重要。由于高校体制以及人才引进机制等现实状况,要在短期内解决大批有学历、有经验、有能力的“一专多能”教师队伍,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培养现有教师使其具备“多能”,是当下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办法。 因此,地方民族院校应按教师的研究领域和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的地域优势,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进行乡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鼓励他们继续深造或长期从事某一民族艺术领域的研究。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短期培训、田野采风等,为他们创造一个乡土音乐文化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对乡土音乐文化的认识与传承保护意识,逐步提升在校专职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水平和科研教学能力,努力打造并尽快转型成为一支具有“一专”且“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
四、结语
在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教学中提倡“一专多能”并不意味着原有的“一技之长”不重要,反而要站在保持“一技之长”的基础上,使“一技”教学逐渐与“多能”教学靠近、融合,让地方民族院校借助地域、民族优势进一步优化、转型、变革,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专多能”新型教师队伍和教学模式体系,将专业教学和音乐表演艺术提升到新的高度和水平,实现地方民族院校音乐表演专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吉林师范大学文艺学编写组,等.文艺方针政策学习资料[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61.
[2]刘建军.论“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2019(2).
[3]马宝琳.本土音乐文化教育认同对于音乐专业教育的价值引领[J].西部素质教育,2021(19).
[4]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马宝琳(1981—),女,山东青岛人,教育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琴艺术、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