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歌元素在视唱练耳课堂中的应用

2023-06-21高珊

艺术评鉴 2023年5期
关键词:具体运用

高珊

摘要: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声乐、演奏、音乐创作等综合能力的提升與发展。我国视唱练耳课程一直以来受西方音乐体系影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方面还有很大的局限。本文以我国传统民歌中的音乐元素为例,将其作为视唱练耳教学的切入点,让更多的人充分关注到民歌元素对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该如何更好地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运用民歌元素,充分发挥民歌元素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价值层面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民歌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民歌元素  视唱练耳课堂  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5-0101-04

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培养方面多以西方音感为标准,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也不利于学生对完整音乐知识体系的构建。目前,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者已经开始关注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以传统文化为母语”的教育理念,并针对我国视唱练耳课程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了解了民歌元素在其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知,多数研究者都是从教育多元化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较少涉及民歌元素在教学中的运用。本文在研究中也会涉及民族音乐中产生时间较早且有一定传唱度的民歌作品,分析这些歌曲中的相关元素在视唱练耳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一、我国现阶段视唱练耳发展现状

(一)教材内容方面

近年来,视唱练耳课程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从教学模式上看,其教学方法与模式还处在一种模仿的状态中,并未探索出一套适合国内学生学习的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国内很多专业院校的教育者在这一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出版了部分以民族音乐为素材的视唱教材,如《中国传统音乐视唱练耳基础教程》等,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也并未形成很大的影响力。

很多学校所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在内容方面也各有侧重,但多数都以西方调式体系为主,很多曲目也选择了西方音乐,对于传统的民族音乐缺少训练,因此,视唱练耳教学教材可以适当添加与传统民族音乐相关的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民歌在民族色彩性的体现上都较为鲜明,且各民族歌曲数量众多,如果要大量收集民歌并将其编入视唱练耳教材中,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不可否认,对于民歌元素的了解与学习对学生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有着极大帮助,因此,将民歌元素运用到视唱练耳课堂是当前课程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学生学习方面

我国的音乐发展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学生们接触的音乐多以流行风格为主,虽然很多音乐创作者努力将民族音乐融入了教学当中,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在音乐多元化的影响下,学生对民歌的接触相对较少,对其缺乏一定的理解,因此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很难运用传统的民歌元素。相对于民歌,教师更愿意选择现代的流行音乐,也就是以西方大小调为主的视唱内容,这也是以往教育中缺失了民族音乐教育而导致的。很多民歌都是我国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歌曲的传承多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其随着记谱法的发展被记录了下来,也留给了后人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机会。不同的民歌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教师不仅要在视唱练耳教材中收录更多的民间音乐素材,还要在课堂中运用民族民歌元素,丰富学生们对民歌作品的了解,让学生掌握我国传统音乐更多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二、中国民歌元素在视唱练耳课堂中的运用价值

(一)民歌母语性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民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了表达情感而创作的,其在传承的过程中被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演变成了一种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歌曲形式。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带有即兴性的特点,内容上也体现出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精神与民族文化。民歌的出现要早于文字,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随着文化的变迁保存至今。现存的民歌种类繁多,有依照内容、体裁划分的,也有依照色彩风格划分的,不同民歌都带有自身的母语性。

著名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儿童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最先都是通过母语完成的,视唱练耳的学习亦是如此。简单且具有民间生活情趣的歌曲可以帮助学生在感受民间音乐的同时,掌握学习内容。此外,他还在其著作中强调,音乐教育要从小抓起,由此可见音乐母语性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很多其他教育研究中也有表明,学习应该在第一语言中产生,第一语言即“母语”,它在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歌的产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幼儿时期的童谣到不同的风俗仪式中传承下来的歌曲都是如此,有些歌曲甚至不用专门学习也能在生活中习得,如重要的风俗节日、婚丧嫁娶仪式等,甚至日常的劳动与娱乐中都有表达情感的歌曲。这些歌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成了一种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古代很多人不需要专门学习民歌演唱,其会随着自身阅历的增加自然而然地学会演唱民歌,但现在,很多学生对民间的风俗活动并不了解,也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色彩性鲜明的民间歌曲,自然也就容易忽略民歌的“母语”特征。

(二)民歌元素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先进的设备与手段也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要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很多学生认为课程所学内容与自身的接受能力并不相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感觉到无所适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了视唱练耳课程的特殊性,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更多依赖于听觉感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授方法,准确找到切入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的教学。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教育的着手点应该在学习对象易于理解、掌握之处,之后再层层深入。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也发现,教育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学生已获取的知识经验对其新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引导他们将其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这也体现了教学切入点的重要性。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民歌所具备的“母语性”特征,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民歌的相关元素。这对于教学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在视唱练耳课程中,民歌元素的价值也体现于此。如课程中的音高教学,其核心要点是音程,目前对于音程的练习更多的是通过模唱与构唱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把握乐音之间的音程感觉,之后再逐步应用到训练中。这种训练相对于固定音高感效果较差,对接触视唱练耳时间尚短的学生比较友好,这一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水平。传统的视唱练耳练习方法需要以模唱、构唱为前提,需要花费大量的练习时间,很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容易产生倦怠感。但如果将其换成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民歌旋律,会大大缩短这一训练过程,而且也能避免乐音准确性的偏差。利用民歌旋律中的音程可以帮助学生节省练习时间,也会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民歌中的诸多音乐元素作为视唱练耳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已知内容,提升学习效率。

三、民歌元素在视唱练耳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也是诸多要素中至关重要的存在,节奏在音乐发展早期就开始出现,在奥尔夫教学法中,节奏训练占据了首要位置。音乐中节奏、节拍与速度是相互关联的,在视唱练耳课堂中运用民歌元素,可以帮助学生综合把握不同的民歌元素,让学生了解不同节奏的特点,从而把握节奏与其他音乐元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训练,在速度感与节拍感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节奏感的把握。

首先,速度是音乐进行的条件,所有的节奏都会受到速度的制约。在视唱练耳课程学习中,有些同学对某些节奏型不熟悉会导致演唱速度忽快忽慢,即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速度变快,反之则变慢。因此,要想准确并熟练掌握不同的节奏型,速度感的养成也十分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民歌作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聆听或演唱,并找到歌曲中反复出现的或者带有标志性的节奏型反复练习。也可以通过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击拍,演唱民歌,体会节奏中音符时值的长短差异。如: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的哈尼族民歌《其多列》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首歌曲的节奏型非常鲜明,给人很强的节奏感。再如陕北民歌《兰花花》,歌曲中有附点节奏的处理,其大后附点的节奏模式和八分音符加附点四分音符的组合较难把握,但如果结合歌曲增加学生的熟悉感再去把握节奏,会比单纯的节奏学习要容易得多,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节拍感在节奏训练中容易被学生忽视,相同时值的音符经常通过重音与非重音循环的方式重复出现,很多的民歌作品在结构上都相对比较规整,每一小节的重音位置也较为固定,随着旋律的发展循环出现。体会民歌作品中的强弱规律,有利于增强学生在练习中的节拍感。除此之外,很多民歌会通过节奏体现地域、风格等特点,学习民歌也可更好地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节奏感。

(二)音程训练

音高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音程、和弦与旋律,对于音程的掌握也会直接影响音高,甚至影响整体的视唱练耳水平。在同一首民歌的旋律中包含着各种音程,只要充分运用这些元素,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掌握知识点,从而解决视唱练耳学习中的很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音程的相关知识,然后选择几首较具代表性的民歌作品,作品选择传唱度较广泛的,这样学生在练习时会更容易把握。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让他们明确乐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在演唱中,强化音程关系的距离感。如以大二度音程为例,可以选择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该歌曲旋律的发展以级进为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大二度音程。对于小二度音程的掌握则可以选择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歌曲中通过变化音的处理,有很多小二度的进行,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这一音程。

现有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也会通过代唱歌曲的方式进行训练,只是在歌曲的选择上没有更好地凸显民族元素。因此,对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可以选择色彩性较为鲜明的民歌作品,如上文提到的《太阳出来喜洋洋》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不同音程在学生音感思维中的印象。并且一首作品中的音程关系也并不是单一的,其包含了不同的音程关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音程关系,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三)听记训练

听记训练是视唱练耳中的难点所在,单音、音程、和弦以及旋律的听记都属于听记训练的范畴。其中旋律听记难度相对较高,融合了音高、节奏以及调式等不同要素,是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训练。很多刚开始接触听记的学生在听记旋律时会手忙脚乱,几遍过后依然是一头雾水。其实单纯听记音高与节奏难度不大,但是综合在一起就会使学生无从下手。学生在听记旋律时需要将不同的音乐要素进行综合加工,加工的过程会受到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听记训练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视唱练耳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步深入,学生在进行听记训练时,经常会在诸多音乐元素中感到迷茫,从而降低记忆准确性与听记速度,这也是多数学生认为听记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民歌对于大众来说耳熟能详,在听记训练时选择民歌会减弱听记时的紧张感,使得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最重要的是,这可以帮助他们在听记训练方面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心理上的满足也会促使他们更积极地进行后续的训练,所以在听记训练之初,选择民歌作品意义重大。

(四)视唱能力训练

视唱能力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其与听觉训练是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关系。很多学生认为视唱旋律只要掌握好了基本的音高与节奏即可,其实不然,就像在演唱或者演奏一部作品时,不仅要准确演唱或者演奏出乐音,还要有强弱、气息、力度等因素的体现,其中还会涉及很多其他的問题。

视唱能力训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即音乐感知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但后天的熏陶也尤为重要。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在其著作中提出良好的音乐环境对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乐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音乐。他强调了环境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就像很多音乐家本就出生在音乐世家一样,除去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也是不容忽略的。在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聆听大量的乐曲或者音乐片段以培养自身的乐感,在曲目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古典音乐作品与民族音乐作品。但是实际上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乐感的培养,民歌是绝佳的选择。民歌中包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色彩鲜明,有利于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民歌除了具备可听性,其演唱也独具特色,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其音色、音高等因素,可以在自然学习的过程中使视唱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视唱练耳课堂中应用民歌元素的作用

(一)增强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

在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自身素养是提升教学的关键。要想在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民歌元素,就需要在日常关注到这些元素。从教师培养的角度来看,国内很多音乐院校或者师范院校中开设的与民族音乐有关的课程在很长时间段内处在受冷落的地位,课时无法得到保证,很多教师甚至不是民族音乐理论专业,他们自身在民族音乐知识方面本就缺乏系统性与专业性,更不用说对民族音乐知识的深入研究了,因此,这也造成了视唱练耳教师民族音乐素养不足的问题。

19世纪末期,西方的音乐教育思想开始蔓延到国内,民族音乐受到了冷落,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民间音乐才得以恢复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因为很多客观因素受到了限制,出现了如今的局面。因此,要想改变当前的情况,就需要增强视唱练耳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教师首先要丰富自身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这样在制定授课计划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此外,教师还要掌握相关的民族音乐知识,了解不同民歌的风格与艺术特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

(二)提高视唱练耳的教学效率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恰当的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这也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视唱练耳课程各个环节的实现都需要依靠大量的练习,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是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课题。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在论及音乐教育的相关问题时提出,只有真正的民歌或者优秀的创作歌曲才能被选作音乐教材,不能出现滥竽充数的作品。因此,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目前我国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民歌元素的实例并不多见,但不能忽视民歌元素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体现,在选择民歌元素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时,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内容进行分析、选择。除了内容的选择,素材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素材选择的准确性关系到了学生能否牢固掌握知识点。

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歌有着不同的特点,要想充分将其运用到视唱练耳教学中就需要对民歌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整理,在力求清晰的基础上归纳出不同民歌在教学中的使用特点。首先是民歌的地域性,地域性特点受历史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特点相对稳定,在教学中应尽量选择学校当地或者周边地区的民歌,当地学生对这些作品并不陌生,让学生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民歌元素的优势,比如山西地区的学生对山西民歌的了解肯定要多过于对陕北民歌的了解。其次是民歌的趣味性,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注意挖掘趣味性较强的民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是准确性,在运用民歌时要校对谱例的节奏、旋律、曲调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材料的准确性。综上所述,综合不同方面的因素并将其运用到视唱练耳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视唱练耳课程在当前的发展现状的研究,立足于民歌的母语性提出了将民歌元素运用到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的建议。这充分认识到了民歌元素对于提升视唱练耳教学效率的价值,并结合民歌元素的具体应用,证明了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民族音乐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发展,并能自觉地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促进学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獻:

[1]沈真瑱.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自然音程练习的步骤与方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2):80-83.

[2]肖楠楠.视唱练耳教学中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专题教学探析[J].中国音乐,2015(01):239-245.

[3]高小英.民族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传”与“承”[J].北方音乐,2017(12):181.

[4]张海燕.论高师音乐教育视唱练耳传统教学法的扩展与延伸[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猜你喜欢

具体运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导电高分子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运用
探析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如何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模拟情景,重在参与
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法
浅析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
也说语文教学艺术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