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图在培养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中的价值探微
2023-06-20张静
摘 要:小学英语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与作业设计中,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来加工语篇信息,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信息组织图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力求为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寻找实践性强、教学效益高的方法与工具。
关键词:小学英语;信息组织图;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张静,山东省青岛广水路小学,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信息组织图(graphic organizer, or visual organizer)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图表工具,用可视化的结构化图形或者图表,体现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组织图能够为教学提供一种信息认知加工的思维支持框架,体现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常用的信息组织图有思维导图(mind map)、流程图(flow chart)、柱形图(bar chart)、韦恩图(venn diagram)等。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学生听了、读了教师所讲的课文、故事等语篇,看了书中的内容,便可以自然而然地理解这些内容了,理解性学习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这种关于学习的错误观念会严重阻碍理解性学习的实现,学生常常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读,却无法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或者只是获得了一点字面上的理解。其实,理解不是随着这些信息的输入而轻易实现的,它需要学生主动去生成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信息组织图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在阅读或者思考过程中,关注重要信息,将信息分类整理,理顺语篇逻辑,理解语篇主题,建构知识结构,发展结构化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组织图是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信息处理工具,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将结合外研社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的教学案例,探讨信息组织图的运用以及其对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
一、导入环节运用思维导图(mind map),基于单元主题使学生发散思维,激活已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通过感知与注意活动创设主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熟悉语篇话题,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为语篇的学习做好知识上、思维上的准备。Module 2以shopping为主题,学生要学习有关超市购物的两个语篇。教学伊始,开展头脑风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超市里都有哪些商品在售卖,完成如下思维导图:
分析: 上课伊始,通过思维导图(mind map),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列举出超市里可以买到的商品,既复习了与超市相关的词汇,如sweets、fruit、milk等,唤醒了学生基于购物这一主题的语言积累,又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围绕主题发散思维。同时,学生将零散的词汇归纳到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图中,在头脑中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以supermarket为核心,日常用品等类单词为分支,实现了整合性的语言学习。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渗透,引导学生学会有效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让思维过程更加清晰,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整合学过的知识,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结构化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在运用思维导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
二、新授环节运用流程图(flow chart),获取和整合基本的事实性信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
Module 4 Unit 1的语篇是小学生的日常对话,Amy邀请Lingling 參加她的生日聚会,Lingling 问Amy 打算如何庆祝,Amy说会一起吃午餐,吃生日蛋糕, 然后讲故事,帮妈妈整理屋子,最后去看电影。课上,学生听读对话,小组合作完成如下过程图:
然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三人借助流程图说一说Amy打算如何庆祝生日, 两人合作将Amy庆祝生日的过程写下来,将对话转化为短文形式,创编新文本:
Amy is going to be eleven. She's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At the party, children are going to have lunch together. Then they're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cake. After that, they're going to tell stories. Then they're going to help Ms Smart tidy up. At last, they're going to see a film.
小组轮流展示创编成果,教师依据评价标准,给出激励性评价。
分析:借助流程图(flow chart)这个辅助工具,学生梳理语篇中人物的活动,通过信息组织图提高了语言输入的逻辑性与可理解性,同时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提供了语言支架,助力学习创编语篇。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学生更得心应手地去获取与梳理语篇中的关键信息,并将其概括与整合到流程图中。对话中谈到的生日派对活动是有先后顺序的,在对话中通过after that、before that等短语来体现。然而教学中发现学生容易忽视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提示词,不能正确复述人物活动。流程图给了学生一个“思维轨迹”,提示学生关注活动的先后顺序。通过分析与判断,最后梳理概括出语篇的关键信息并将其记录在流程图中,建立了信息间的关联。随后,以流程图为语言支架,学生进行说和写的语言输出。通过流程图,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利用,并建构了知识经验,创编了新的语篇,学习因此得以真实发生。毋庸置疑,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三、运用表示数量关系的柱状图(bar chart),在学科融合中有效处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Module 6 Unit 2的语篇是配图短文。Sam、Amy和Lingling昨天去参加篮球比赛了,他们队得了70分,另一队得了64分。其中, Sam 得了36分,Amy得了13分,Lingling 得了21分。教学中,教师画出Sam的得分柱状图作为示例,学生阅读短文后,补充完成如下得分柱状图:
学生结对交流对比各自的柱状图是否正确,并互相说一说每个球队和Sam队三个成员的得分情况:
Team 1 got seventy points. Sam got thirty-six points. Amy got thirteen points. Lingling got twenty-one points.
Team 2 got sixty-four points.
Team 1 won.
分析:通过绘制柱状图(bar chart),将数学学科和英语学科进行融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语篇关键信息,如姓名、得分的提取、梳理与整合,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让数据对比更清晰直观。通过图形,学生很容易理解并对比得出谁的得分高,谁篮球打得好。柱状图这种处理数据的方法,迁移运用了英语学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柱形图这一语言支架,学生再进行“图文转化”:看图复述各个队员在篮球比赛的得分情况,如此一来,学习变得趣味横生,知识也更容易理解。学生不仅学会了一篇英语短文,也学会了一种处理信息和数据的方法,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学习。
四、作业环节运用树形图(tree diagram),在动手实践中思考巩固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与正确的价值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策略要求,学生要能借助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归纳、整理所学内容。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他们有效学习奠定基础,如指导学生借助图表及时梳理和归纳所学内容。Module5的主题是物品的所属,学完这个模块后,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整理并珍爱自己的物品,如学习用品、衣服、玩具和书等。学生整理物品后完成如下树形图(见图1),学生作品通过装饰增加了趣味性(见图2)。
分析: 通过树形图,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词汇并分类进行整理,通过有趣的作业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书本上的知识更加贴合实际生活。学生主动整理自己的物品,进行分类,最后通过树形图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动手去整理,又要动脑去思考。在劳动中建构了知识结构,体会到自己生活的便利,学会珍惜美好的生活,初步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运用韦恩图(venn diagram),对比中外文化异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
Module8 语篇的主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学校的异同,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围绕schools这一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语篇内容完成如图3所示的韦恩图。学生在课后主动对自己所绘韦恩图进行完善装饰,大大提高了思维的逻辑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见图4)。
分析: 将本模块零散的知识点汇总到一幅韦恩图中。学生通过对语篇信息进行提取概括、比较分析、判断评价等思维活动,借助韦恩图可以清晰地总结出中英两国学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知中外文化差异。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范畴,教师要注意渗透学习方法与策略。韦恩图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用来比较文化异同,如学校文化、节日文化等,这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基础。借助韦恩图,学生开展分析、判断等学习活动,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再通过评价等活动,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韦恩图的价值可见一斑。
六、運用T形图(T-chart), 对比不同范畴,培养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
在文本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如选择要点、列提纲等。Module 10的主题是讨论并制订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应该做(should)和不应该做(shouldn't)两个范畴。在授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语篇,并完成如下T形图:
分析: 通过T形图的运用,学生将规则中应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分为两部分,形成清晰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学生梳理了文本信息,内化了语言知识,将语言知识分类整合为逻辑性强的知识结构,并为接下来的语言输出提供了支架。教师教会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提高其学习能力,培养其英语核心素养。
七、结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开展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维特罗克提出,为了促使学生把当前内容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策略:画关系图或列表,用图画或列表的方法概括、整理这段内容的要点,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比较相关概念的异同。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在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从语篇中获得与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运用信息组织图明确知识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支架。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判断等思维活动,将文本信息进行加工,转化成结构化知识,实现对语篇的理解性学习和主动建构,让学习真实发生。同时,信息组织图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品质,对思维工具的使用越来越熟练,可以有效地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思维可视化形式的学习,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陈琦,刘德孺.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