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2023-06-20漆晨
摘 要:“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活动从专员向着全员转化,从课程育人转化为全课程育人。本文分析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意义,并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深挖教材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组织课外活动、提供教学保障几个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课程思政;融合路径
作者简介:漆晨(1986.02-),女,内蒙古包头人,包头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法。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英语课程有着覆盖面广、跨度大、学时长的特点,也是直面多元社会思想的一门课程,涉及关于中西方思想、文化、政治方面的内容,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对于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意义
进入全球化时代后,大学生面临的信息更为复杂,其思想更加需要正确的引领。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关注重点在于大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育,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为学生讲述语言知识,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之课时有限,在思政教育上存在缺失。另外,大学英语采用的教材内容多是选自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新闻、报刊评论等,主旋律也是弘扬的英美文化,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会源源不断接收西方文化的熏陶,导致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不高。从本质来看,学习语言不仅要学习其中的语言技能,也要学习其中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在大学英语视听说内容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容,英语教师必须要主动挖掘其背后的思政元素,为学生讲述视听说内容中的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健康人格、创新思维,用巧妙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视听说课程内容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益,也是推动国家发展与进步的有效措施。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能否与课程思政得到很好地融合,关键在于教师。要确保课程思政能够顺利进行,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育人责任,能够精准把握好思政教育元素。在大学生入校后,英语教师应当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的思考激励者,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需求。
在高校方面,一是要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高校英語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从视听说课程来看,尽管讲述的是视听说内容,但英语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来坚定文化自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英语教师在开展视听说课程教学时,要注重完善学生品格,加强三观引导。英语教师需主动挖掘视听说材料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为学生来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学生提供正面引导,激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让学生能够产生创新精神。要达成这一目标,要求教师主动学习,掌握思政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是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可以肯定的是,英语教师高尚的师德、高度的责任感,能够对学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发自心底的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主动凝聚职业精神,用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心来影响学生,努力提升学生学习视听说课程的兴趣。教师还应当以身作则,发挥行为示范作用,在视听说课程中,不仅要教授好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思想,成为学生喜欢的魅力型教师。
(二)深挖教材的思政元素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视听说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基础,视听说课程思政的实施应当以教材为主要内容,教师要深挖视听说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寻找教材中的各类显性与隐性思政元素,寻找视听说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让学生在学习视听说内容的同时能够接收思政内容的熏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适当增减教材内容,补充一些思政素材,以更好地达成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另外,在目前的视听说教材内容中,更多地是来自于英美国家的资料,尽管其语音更为规范,但介绍的是国外的新技术、新想法与新观念,很少涉及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行业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全程渗透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教育内容,比如我国的行业文化、道德内容,通过内容的优化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教育目标结合,补充视听说教材在思政教育内容上的不足。还可在视听说内容中融入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
(三)创新教学方法
1.强化德育为先的意识。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只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视听说课程的学习中,才能真正实现视听说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想境界。教师需要树立德育为先原则,不能直接的在视听说课程中穿插思政元素,而是要巧妙融入思政内容,根据大学生的接收特点来拉近师生距离,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接收形式,巧妙地将思政内容融入视听说课程中,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来改革视听说课程。
2.在课堂设计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除了挖掘视听说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之外,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也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活动,改进课程设计方法,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作为视听说课堂的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当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与体验型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听说机会,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与专业素养,打破当前的视听说课程教学禁锢,重构教学过程。具体来看,应当将视听说英语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包括课前挖掘阶段、课中融入阶段、课后巩固阶段。在课前挖掘阶段与课后巩固阶段,要增加与思政相关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主题活动的同时能够感知思政元素的熏陶。在课堂上,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考核方式等,引导学生提前进入职业场景,在职业场景中养成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课后,梳理视听说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做出系统化的总结与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帮助学生反思、巩固思政内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
3.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视听说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是以单元作为结构,为学生讲述视听说内容中的语言点、单词等,再让学生跟读,这种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枯燥无味的,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思政内容的渗透,也不利于视听说课程的创新。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视听说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答疑者、引导者的角色,调动起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活的、真的、动的、用的”理念,充分发挥出视听说课程的思政育人价值,努力解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可使用文化对比法、问题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为学生播放微课视屏,适度应用翻转课堂,将思政价值引导融入思政课程中,为学生设置出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可在任务中掌握思政知识点,从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合作能力,启迪学生主动思考,分析与表达观点。还可推行小组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再由每个小组选择代表来发言,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小组之间得到了交流。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对比法让学生来对比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补充视听说材料,拓展学生的眼界,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内容的思考。还可引入社会热点视听说话题,在学生学习完毕后,组织一场辩论赛,在辩论赛中启迪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创新,可很好地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大家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思政元素,收获颇丰。
(四)组织课外活动
1.扩展第二课堂。视听说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在特定场景下用英语来沟通、解决问题,要培育学生的该种能力,单一依靠课堂教学还不够,需扩展第二课堂,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这也是检验视听说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对此,要挖掘课外的各种思政元素,发挥第二课堂作用,进行课后适度延伸,帮助学生内化课堂所学的内容,组织各类丰富视听说活动,如英语新闻报道、口语新闻角等等,借助这类活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无形中达成视听说英语教育目标。另外,还可以组织企业文化英语演讲竞赛,组织英语楷模事迹故事竞赛,在帮助学生夯实视听说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思政内容,提高综合素养。
2.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当代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下,他们的生活、学习等都离不开互联网,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出现了显著变化。教师要发挥出网络平台作用,利用慕课、微课、App等来组织视听课程思政。在传统的视听说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多是集中在英语课堂上,在班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机会很少,针对这一问题,即可以线上的形式来组织视听说英语课程思政活动,利用微信群、QQ群等与学生开展线上交流,为学生建立线上学習资源库,提供视频、PPT、文本等学习内容,还可为学生设置课前作业,利用口语演讲、制作PPT等方式强化与学生的沟通。在网络平台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沟通关系,不仅可与学生交流视听说学习内容,还能够为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答疑解惑,也可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以此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网络交流的时间、地点自由,教师还可借助新闻热点话题、名人奋斗故事来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引起学生的共鸣。
(五)提供教学保障
要让视听说课程思政的建设取得成效,需做好顶层设计,需为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改革投入必备的制度保障。
1.提供经费保障。为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的改革提供必备的经费支持,包括研究经费、课程改革经费、培训经费等等,鼓励英语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改革,助力“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由学校统筹规划,教务处、英语教学部门共同负责,帮助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实施必要性,组织多元化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并为教师提供关于师德、职业道德素养、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育,提供教师的整体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并鼓励教师参与类似的课题申报。
2.提供制度保障。要真正让视听说课程得到顺利改革,单一依靠教师的努力还不够,学校要予以对应的制度保障,打造全员协同工作体系,建立对应的长效育人机制,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强化教学督导,定期组织听课制度,引领英语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同时,还要完善视听说课程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将课程思政的评价引入对教师的评价中,让教师能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主动开展课程思政研究。
3.提供环境保障。课程思政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高尚品德与良好习惯,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三观,还需提供适合的环境保障,对此,可在校园内部设置双语格言警句,宣传本行业的先进事迹。还需做好学风、校风建设,将学风、校风与思政元素结合,多组织视听说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升华思想。
三、结语
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急需高等教育努力合力形成“三全育人”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近年来,视听说课程思政工作进程很快,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英语教师要认真分析视听说教材,灵活设置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此来培育优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廉琼,芦佳.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的内涵和优化路径探析[J].现代英语,2022(6):95-98.
[2]刘阳.新时代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改革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J].现代英语,2020(13):85-87.
[3]顾韵.基于学习强国平台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J].现代英语,2020(23):12-14.
[4]王永.课程思政语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实践创新研究[J].中外交流,2021(1):801.
[5]卫朝霞,陈向京.深度挖掘教材思政元素,推进大学英语视听说育人实践:以“TED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J].中国外语,2022(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