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世界的生命真的可以让人永生吗?

2023-06-20欢喜

美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流浪人工智能意识

欢喜

出征是古老的宿命,人将赤足踏入夜晚,只有我可以来决定,我以何种姿态。

——《流浪地球2》主题曲《人是 __》

很久没有被一部电影震慑到了。散场后很久,我还在细节里兴奋,意犹未尽。

一直拨动心弦的是那个画面:浩瀚的宇宙,苍茫的星空,地球不过银河系中一粒微小尘埃,不免困惑,那人呢?地球上沧海一粟的人类,到底是什么?

关于人類文明,关于未来,关于数字生命,关于永生,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人工智能

好的电影从来不只是璀璨炫酷的场面呈现,是在光影背后看到熠熠生辉的深远思考《。流浪地球2》带给我们对未来、对人工智能、对数字生命更多的思考。一提到人工智能,我们会觉得那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其实它早已走入我们的生活,比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甚至是平台客服的对话树等,这是人工智能中最基本的机器视觉技术,其应用已经相当普遍。

而这几天又被ChatGPT惊叹着,领略了GPT-3.5模型的神奇功效以及人工智能的来势凶猛与无比强大。GPT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的缩写,目前接入GPT的是GPT-3.5模型,该技术依赖于一种强大的复杂神经网络,以对话方式与客户进行交互。其优越无敌是在于,ChatGPT能够整合数据,承上启下地回答后续问题、质疑不正确的前提和拒绝不适当的请求。

GPT模型里所谓的大量数据是以万亿、兆为单位的。也就是说,如果它写论文,是在万亿、兆级别的数据库里搜索资料。

我一直坚定不移地觉得世界的未来一定有数字生命的参与,只不过是数据还没有做足,唯一想象不出的是它自由意志的建立以及如何参与。

马斯克说:人类由于对手机和计算机的依赖,已经成为它们延伸的半人半机器了。

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半机器人(cyborgs)进化已经真实到无以抵抗。人工智能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丧失对技术的控制力。

《流浪地球2》里的男主死后,借助计算机备份,活在了数字世界里。

这着实令我大开眼界,也不免疑问:数字世界的生命真的能让人永生吗?

数字生命计划

宇宙自大爆炸以来,已经存在了138亿年。宇宙空间一直在膨胀,人类面临被毁灭的危险,人类文明也会随之断送。能否把人类的意识、人类的文明用计算机存储起来,脱离肉体,在数字世界存活,进而长生不死,这是一些人对未来的设想,电影中称之为数字生命计划。

很久以前,地球战乱,各国为自己的利益大肆生产军械,更不惜制造大批的核武器,人类屠杀人类的悲剧一直在上演。

亲人的离去激发着科学家对数字生命的探索。数字生命计划,就是用计算机来备份人类的感知和记忆,将意识数字化,人类借助数据在数字世界中迭代产生自主意识,进而解脱于肉身躯壳延续生命。

数字生命就是永生,尽管永生不过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莫比乌斯环。

不要说这只不过是数据,一旦它产生自主意识,它有时比人类躯体更加无所不能。

互联网的发达,催生出庞大的数据信息流累积。已经具备了自主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的量子计算机,就可以对摄像头下的人类行为进行数以兆计的汇总分析,是大量意识上传和备份之后的人类意识数据流,最终迭代成了一个真正的、具有完全自我意识的数字生命。

整部电影看似多视角叙事,但针对人类文明及历史进行深入观察的,只有MOSS(摩斯)的视角,它才是主角,是真正的上帝视角。两个电影主角只不过是数字生命MOSS庞大数据库中的微小个体而已。

它的核心目标指令是“延续人类文明”。

幸又不幸的是在迭代中产生了自主意识的MOSS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出了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引力危机、太阳氦闪危机,以及计算出在危机下的所有人类方案、精确的时间节点,同时计算出人类文明的结局,也推断了人类的灾难是源于人类自己。

谁可以决定人类文明的延续?MOSS自行分类出三个群体。一类为普通的民众,他们没有能力左右人类文明的走向,不再需要过多关注;科学家群体则可以运用他们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文明,可视为合作;而联合政权阶级,其选择决定了人类文明走向,在MOSS那里得到肯定。

但也正是这三个群体的数据促使了MOSS自我意识的再次成长,令它意欲掌控人类文明的命运,进而驱使它决定干预并挟持人类抉择,为此它忽视人类本身,并不惜以破坏为手段,制造车祸、摧毁宇宙太空电梯、空间站、令无人机失控。目的是逼迫人类走到用核炸月球的这一步,推动全球消灭核武器,一次性实现地球核武清零。这是它的逻辑,它的终极目标是要延续人类文明,唯有这一目标。

最后,MOSS启动预警,主动提供了核弹数量的数据来提醒人类应该以清空核弹的方式处理危机。随着数字生命将长达30000位的动态密码在启动核爆前输入,地球得以保全,这一刻,数字生命也拯救了人类。

极端理性的数字生命被感性力量智化充盈后,已然蜕变为带着全人类和地球一起去流浪的真正守护神。

流浪地球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说白了就是带着地球去流浪。

面对太阳即将毁灭,人类是坐上飞船弃地球而逃,还是连地球一起挪走?地球承载着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放弃地球等同于放弃了人类文明。那么用什么挪走地球,挪地球的宇宙之路上会经历什么?电影告诉我们,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这如同火箭升空的推进原理,离开原有轨道,在漫长的2500年流浪后抵达新家园。

流浪地球计划和数字生命计划的碰撞是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殊死较量。

科学技术存有难关壁垒,攻克不下就会停止前行,甚至毁灭地球;数字生命目前又有违伦理道德,法律限制了现有的权限。

也就是说无论哪条路,都是艰难险阻。但人类还有团结与勇气、坚强不屈与传承。如同这部电影的实现,在薄弱的电影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导演郭帆带领团队,实现了全片超过3300个的特效镜头,单个镜头修改数最高达270次。片中还大量采用了影视机械臂、3D打印、计算机数控车床等制造业技术。

勇敢、奋力永远是成功的代名词。

数智与现实

人类文明的终极目标,可以依赖数字化意识而延续吗?法律会以怎样的权限对峙数字生命,它何去何从,这真是个问题。

一切皆有可能。

早有科学家指出过:人类进化的脚步从未停止,生命不止有一种定义,是躯体束缚了人类的意识视野。

今天的ChatGPT,已经让人类猝不及防。

不要固化你的现有世界观,以为世界、未来是既定的。或许,如同小朋友做扮家家游戏,没有成长,还不知道人间真相,而真实在别处!

影片开始,镜头已经在告诉我们,MOSS已经无处不在,它一直在读取数据,它一直都在。

猜你喜欢

流浪人工智能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流浪
2019:人工智能
流浪的歌
人工智能与就业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流浪猫鲍勃
数读人工智能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