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做戏剧”
2023-06-20穆军
摘要:近年来,国内的教育界日益重视戏剧教育。很多学校开展了戏剧社团活动,也开始思考如何把戏剧课程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初识戏剧,在创作中走近戏剧,在排演中体验戏剧,在评价中再认戏剧,是一条可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艺术形式
戏剧,是一种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它借助文学、舞台、声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早在18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卢梭就在《爱弥尔》中提出“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bydoing)”与“由戏剧实践学习(Learningbydramaticdoing)”两个概念,开启了以戏剧作为教育手段的先河。19世纪末,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提出,“装扮(plays)”“游戏(games)”“模拟(mimicefforts)”等戏剧技巧都可以被运用到教学之中。20世纪20年代,由于受到杜威等教育先驱有关教育实践应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西方教育工作者将戏剧这种艺术形式融于普通教育之中,戏剧教育得以最终确立。[1]
在国外,尤其是英国这样有着深厚戏剧传统的国家,戏剧课从小就在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剧社活动更是在大中小学遍地开花。相比于西方,我国的戏剧教育起步较晚、深度不够。很长一段时间,戏剧教育是缺失的。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日益重视戏剧教育。很多学校已经开展了戏剧社团活动,也开始思考如何把戏剧课程引入课堂。本文结合我们的实践,分享如何在课堂内外带着学生一起“做戏剧”。
一、在课堂上初识戏剧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戏剧单元,节选了三部经典作品——《窦娥冤》是中国传统戏曲(元杂剧)的代表作品,《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名作,《哈姆莱特》则是西方戏剧史上的经典剧作。三部剧作都是悲剧,有着深厚的思想情感意蕴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又分别呈现出不同时代、地域的风格特点,能够启发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这一单元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蘊、情感等多个维度欣赏戏剧作品,获得艺术审美体验,初步认识戏剧的美学价值。
结合教材,我们选取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雷雨》(1999年版)、青蓝剧场的《窦娥冤》(2016年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哈姆莱特》(2009年版)的视频选段,让学生初识戏剧的样貌。进入鉴赏阶段,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指导他们从对戏剧的基本知识到进一步分析戏剧中的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再到掌握戏剧人物语言的特点,了解戏剧语言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如何表达潜台词,戏剧舞台动作如何表现人物内心等。
任务示例如下:
任务一:合作查阅资料,制作关于戏剧知识的卡片,小组内部完善,班级课堂展示。内容可以包括戏剧的定义和分类、戏剧的特点,还可以介绍几部中外著名戏剧及作者。
任务二:研读课文节选的戏剧,了解《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作品的人物关系,绘制思维导图,进一步了解剧情,完成学习任务单(略)。
任务三:这三部作品中哪一部最具有悲剧色彩?结合作品鉴赏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
……
其中,任务一是整个戏剧教学的基础,如果不了解这些戏剧本源的知识体系,那么戏剧教学也无从谈起。通过这一系列任务,学生初步感受了戏剧的特点,为下一阶段的戏剧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在创作中走近戏剧
创作,代表了行动(doing),也代表着知晓(knowing)。这个过程包括创作戏剧作品所需经历的所有阶段和过程。[2]这一阶段,学生也许会去网络上寻找剧本。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对所选择的剧本进行改编,并提醒:剧本并不等同于一般的文本,不是简单地照搬小说电影甚至原话剧,需要考虑戏剧语言本身的特点。我们在这一阶段给学生补充了相关知识,如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口语化等。学生也可以把学到的戏剧创作知识灵活地运用其中进行综合创作。
以下是一位学生改编的《雷雨》片段:
(周朴园自楼梯下。)
周朴园你吵什么?还不去睡?
蘩漪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见鲁妈、四凤在一起,非常震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蘩漪(拉四凤面向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指着朴园面向四凤)叫他爸爸。(指着鲁妈面向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太太!
周朴园(明白地、向鲁妈)怎么,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鲁侍萍(慌乱地)不不,您弄错了。
蘩漪(惊愕地)什么,侍萍?她是侍萍?
周朴园(烦厌地)嗯。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的。
(四凤苦闷地叫了一声,看着她的母亲。鲁妈痛苦地低着头。周萍脑筋混乱,迷惑地望着父亲。这时蘩漪渐渐移到周冲身边,不自主地愧恨地望着自己的冲儿。)
鲁侍萍(沉重的悲伤,低声)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就罚在我一个人身上吧!他们年轻,他们自己并没有诚心做了什么错,所有的罪孽都是我一个人惹的,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周朴园萍儿,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这世上。
周萍(半狂地)不!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混账!萍儿,不许胡说。跪下!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你的生母!
四凤妈!这不会是真的!
(鲁侍萍不语,抽噎。)
周萍(怪笑,向朴园)父亲!(怪笑,向侍萍)母亲!
(四凤和周萍互视怪笑,四凤突然忍不住冲出去。)
蘩漪四凤!四凤!(转向周冲)冲儿!四凤的样子不大对,你快出去看她!
鲁侍萍四凤!
(周冲徘徊,开枪自杀。)
在这一段剧本的创作中,学生进行了删减、添加和重组,人物的台词和动作有所变化——更加便于舞台演出,也突出了戏剧的矛盾性和冲突性。
三、在排演中体验戏剧
我们依托戏剧节来排演推荐或自选的任一个作品中的片段。通过排演,学生揣摩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感受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及根源,亲身体验戏剧文学的魅力。
排演必然包含对自己、时间及空间的转换。这一阶段,我们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舞台表现手法和技巧。另外,还要让学生熟悉和适应各种舞台元素,如背景布置、背景音乐、舞台道具、灯光位置等。同时,教师和学生也要共同在演员的服装、化妆、配饰上下功夫,尽量还原剧中人物形象。这些元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演出效果。
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戏剧作品年代本身的跨度,决定了他们很难演绎出特定年代的特定感觉。因此,舞台演出阶段要尽量把演员本身的行为与特征,转化为角色的性格、生活和行为。表演之前,教师带着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舞台表演绝不是简单重复台词,而是要完美地演绎另一个年代的生活。此外,还需要对节目进行反复
打磨和调整。我们采用如下步骤:
1.前期准备
(1)剧本指导:戏剧社、各班语文老师(课堂教学之后)。
(2)排练:语文课堂,自主活动时间等。
(3)预热:各班制作宣传海报,话剧社制作预告视频。
2.节目预审
(1)剧本预审:演出前三周将剧本电子稿交至话剧节负责老师处(注明班级)。
(2)节目预审:演出前一周,语文组和艺术组老师共同提出指导意见。
四、在评价中再认戏剧
评价包括学生能够清晰表达自己对戏剧的主观反应,明白戏剧所引发的感受和想法;还可以运用适当的评论规则来拆解及分析戏剧故事的本质,以及能够解释戏剧元素如何有效建构戏剧。这是一个带有评论性的结构过程,要求学生对戏剧创作、演出都有清晰而完整的客觀认识。同时,可以进一步设计一些评价标准。
我们的戏剧节从贴近主题、表演层次、舞台表现、时间限制(超时按半分钟累计扣分)
等方面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含国际部、少年部)。评委团分为教师评审团与学生评审团,教师评审团打分占最后成绩的70%,学生评审团打分占最后成绩的30%。计分时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终得分。评分细则详见表1。
反思我们这些年来所做的戏剧,存在不少改进的空间:戏剧节和文化课学习矛盾,还需要给足学生学习和排练的时间;教师对于戏剧专业知识的理解还不够到位,难以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剧本的选择和创作不够,有的班级只是简单再现成熟的演出作品;外部资源的介入不够,需要充分拓展校外资源(场地资源、区域资源)。此外,戏剧节和选修课、社团课的衔接有待优化,期待形成“选学—排练—呈现”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2]张晓华.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45-47.
(穆军,江苏省天一中学。曾获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无锡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无锡市高中语文评优课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