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丰润数学课堂 滋养学生自我生长
2023-06-20居士芳
摘 要:新课改提出,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以及数学能力。数学活动有着较高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增加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以及根据学生情况合理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等方面入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活动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居士芳(1978—),女,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小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应使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养,而数学活动教学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活动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考虑学生的特性以及学习水平,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技能,达到使学生快速接收数学知识的效果。在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运用双手,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为今后学习夯实基础。例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数学实验等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活动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学习情境,满足学生活动需求
只有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活动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活动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教材内容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活动教学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满足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发挥出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促进作用[1]。
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教学内容“班级联欢会”为例,在教学前,笔者以教材上的统计表范例为基础,展开调研,了解学生对班级联欢会的规划。有些学生决定自己带一些食品和饮料,有些学生打算帮忙布置教室,还有一些学生准备表演节目……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笔者发现有学生希望联欢会上能有橘子和香蕉吃,学生最喜欢的奖品是削笔刀和铅笔。笔者据此创设了采购物品的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已知我们班有40个人,在超市中,香蕉3元一份,橘子3.2元一份,铅笔0.8元一支,削笔刀2.5元一个。如果我们想要为每个同学都买一份香蕉、一份橘子、一支铅笔和一个削笔刀,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呢?”学生们纷纷开始计算,很快就得出答案:其中水果花费3×40+3.2×40=248(元),而文具用品花费0.8×40+2.5×40=132(元),所以总共消费248+132=380(元)。由此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乘法与除法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
二、丰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在设计数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注意避免安排重复的数学活动内容,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实现数学教学活动的效率最大化。具体而言,教师进行数学活动的设计时,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将知识内化。教师在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以指导者的身份来引导学生在活動中正确思考,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2]。
例如,在教学“圆”时,教师可以先从口袋中拿出一枚一元的硬币,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如果让你们来测量这一枚一元硬币的周长,你们会用什么办法呢?”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后发现,可以用一根长绳子绕硬币一周,然后进行截取,截取下来的绳子的长度就是硬币的周长。教师给予肯定:“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个更大的圆的周长,又该怎么做呢?若我们手中没有绳子,那么又该如何测量这一枚硬币的周长呢?”学生一时无解,教师择机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发现,原来可以将圆转化为之前学习过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和圆的关系,得出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式。在案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圆的周长计算问题,充分地发挥学生潜能,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导入活动,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智慧,使其能够高效地解决学习重难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考虑实际学情,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但要对数学活动加以改良,在设计数学活动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以及数学能力差异。具体而言,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采取比较开放的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的天性得到更好的释放,这是数学活动教学的关键所在。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需求来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使得每一个活动都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提高活动效率与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学“测量物体的体积”时,就可以先根据班级上的学生人数引入不同物体种类,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些物体的体积测量出来。像长方体这类常见的物体,有的学生就采用了底面积乘高的体积公式来计算其体积。球也是十分常见的物体,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过球的体积计算公式,于是就有学生主动地向教师询问球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球的体积公式是V=。”就这样又有一部分学生计算出了球的体积。在部分学生对不规则物体束手无策时,有学生找来了一个长方体,在里面装满水,轻轻地将这个物体放进长方体容器中,并将容器溢出来的水装进量筒里,这样就计算出了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活动的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将自己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的数据都记录下来绘制成表格交给组长,然后交给教师汇总。这样通过一个小小的实践活动,学生集思广益,解决问题,经历了探索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思考方式;有的学生会使用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会主动请教老师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更是富有智慧,想到了新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活动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以及想象力。
四、融入生活实际,深化数学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并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引导之下,学生只是机械地识记数学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学习效率较低,数学能力水平也难以提高。对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融入丰富的生活元素,使学生既能够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又能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之下,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所学的数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有意义。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统计的初步认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生活中动物的认识,为学生展示动物园的相关图片或者视频,材料中包含丰富多样的动物,如大象、老虎、狮子、猴子、小鸟、长颈鹿、乌龟等,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要求学生能够在观察材料之后说出里面动物的种类以及每种动物的数量。在问题抛出之后,由于不同的学生思考的方向以及理解的能力不同,其所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此时教师不应急于公布正确的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探究、交流,最终达成一致,再汇报成果。这一教学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之下,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中也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要能够有效地改变与突破单一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知识应用到问题的解决当中,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圆的面积”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圆形的纸片,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使其结合以往所学的图形知识和内容,将圆剪成自己喜欢或是熟悉的图形。教师可先让学生讨论课本中的拼剪方法,也就是课本中所描述的,将一个圆分割成16等份,然后将这些碎片拼成一个类似于长方形的图形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分割的同等图形越多,拼出来的图形会与长方形越接近,从而使其推导出圆形的面积公式。在学生初步理解这些知识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还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推导出圆的面积吗?可以将这个圆拼接成其他的图形来进行计算吗?”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对教师发放的圆形纸片进行分割、拼接,积极地在实践活动当中证实自己的猜想。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拼接,最终构成的图形也是不一样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验证学生实践的结果是否正确,并且为学生总结出几种正确的实践方法以及思考的方向,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在这个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能够有效地借助实践活动来活躍课堂氛围,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发现,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综上所述,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有效的,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无论是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还是数学实践能力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合理地根据教材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数学能力、兴趣爱好等来设计相应的数学活动,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马莉.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研究,2020,3(4):157-158.
胡亚萍.“生活即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