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就明眸勤于睐?究竟妙笔终生花

2023-06-19孙金锦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孙金锦

【摘 要】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中发掘出好的作文素材,通过观察、提炼和加工,将生活事实转化为作文素材;利用多种方式组织丰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使其学会提炼事物、“升华”故事。教师需结合教学现状改进教学方法,釆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在活动中激发写作灵感,将实践活动与语文写作相结合,再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而达到增强写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素材积累

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创作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要真正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多读、多写之外,还必须把眼睛转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因此,教师要想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教导学生如何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生活中发掘和积累写作素材。

那么,怎样从生活中发掘并积累作文素材,又如何指导学生把生活中看似没什么可写、没什么意义的事物表达成故事?结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及转化能力

一草一木皆入景,一举一动可习作。供学生写作使用的作文素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风的一次拂动、鸟的一次啼鸣都可作为写作的素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先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展开想象,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重点写清楚其中有趣的细节,有了这些观察记录作为基础,学生也就在无形中积累了写作素材。在要求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一些观察的方法。例如,观察一处景物,要从它的远处、近处、前、后、左、右等入手;观察一个人,要从其外貌、语言、行动入手,并注重观察对象与其他人的异同;等等。在熟练地掌握观察方法后,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观察到的生活事实无法直接用于写作行文之中,只有经过观察、发现、思考之后,这些生活事实才能写进作文里。观察、发现、思考的过程就是将生活事实转化为写作素材的过程,也是教师应该多下功夫的过程。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哪怕是认为不值一写的事物也要让学生写一写,并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比如,敲黑板是很多教师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但是 “敲黑板”可以作为作文素材吗?让学生写“敲黑板”有意义吗?其实,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重点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把观察与联想、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即使是“敲黑板”这样简单的动作,也是有内容可写的。比如,敲黑板的声音是“咚咚咚”还是“哒哒哒”?敲击是婉转的还是有节奏的?教师敲黑板是为了提醒学生,还是有感而发?通过细致地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可以使观察的内涵更加丰富。学生通过观察与转化积累大量高质量、可用的写作素材,写作时就再也不会没有内容可写。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教师可以用碎片化时间多组织学生进行即兴的小练笔,及时请学生进行分享,教师和同学及时进行评价。

其实,小学生语文写作是“用笔说话”,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不能过分地用“有意义”来限制其语文写作的思路以及选材的范围。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中发掘出好的作文素材,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关注现实,自由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实话实说。通过观察、提炼和加工,解开学生思维的束缚,将生活事实转化为高质量的、可用的作文素材。

二、 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

活动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他们语文写作的源头活水。在活动中亲身感知情感、感受生活及学习的乐趣,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利用活动素材进行语文写作训练,是实现语文写作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参观、比赛、旅游、劳动、科技活动等,依托情景与活动,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的情感感知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博物馆、养老院等场所,鼓励学生在这些地方通过真听、真看、真感受,与真实的人与事物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进而完成对社会的观察。丰富的教学模式和多样的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机会,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观察能力与情感感知能力的提升。教师每次开展活动时都要明确教学目标,活动前要有精心的准备;活动中要有侧重点,细心指导学生感受生活;活动后要认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

然而,要使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活动表达成一篇篇语文作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素材选用模式,在活动素材的处理上进行“深加工”。一个优秀的语文写作素材,除了要以对活动生动、翔实的描写为主线,更要有立体的情感描写作辅助。例如:描写一次拔河比赛,如果学生仅仅是写双方队员如何奋力拼搏,那么,比赛活动就会显得单调无趣,既没有“立体感”,也不够传神。但若学生还添加了“啦啦队” “解说员”及“我的反应”来衬托比赛的紧张激烈,那么文章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文章中,双方队员怎样比赛是写作的主线,而比赛的环境氛围、“啦啦队”的表现、观众的情绪等,则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辅助,也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这一心理,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将活动的场景记录下来,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抒写中体验作文的快乐。还应注意的是,教师指导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生活素材与感知到的情感情绪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构成一篇动人、立体的语文作文创作。

三、巧用想象力将事物“升华”为故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想在作文中有话可说,必须走进生活,掌握生活中丰富的材料;而要想作文进一步“升华”为好的故事,还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语文写作素材可以从真实的生活获取,也可以从想象的世界中取得,这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作文类型: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想象作文是淬炼素材、创新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相比纪实作文,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并非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想象作文的素材,都可以写成想象作文,一篇想象作文需要在语文写作实践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不断地“升华”。

想象力对想象作文的“升华”过程十分重要。“升华”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素材、优化积累的过程,是在语文写作时创造许许多多“意想不到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的过程,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情节更加曲折、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看世界、看万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视频,或者展示某一类主题的图画。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会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和情景,可以更好地感受、感知事物。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即兴讨论,围绕视频或图画阐述自己联想到的场景和事物。这个过程就是帮助学生锻炼、增强想象力的。

总而言之,小学生语文写作不同于作家创作,是写作的“初级阶段”,是“自我表达”,侧重于“练功”,因此对素材的要求更加宽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想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素材积累意识,指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积累语言的习惯,这样,内容单一、“假大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好的作文素材的发掘不仅在于观察生活,更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现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情感感知力与想象力。

练就明眸勤于睐,究竟妙笔终生花。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中发掘出好的作文素材,通过观察、提炼和加工,将生活事实转化为作文素材;利用多种方式组织丰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想象力提炼事物、“升华”故事。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在活动中激发写作灵感,将实践活动与语文写作相结合,展开合理想象,最终达到增强写作能力的目的。语文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一切事物,把生活中最樸实无华的素材发掘出来,积极发挥想象,通过自己的精心装扮,将其变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高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