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乡村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分析
2023-06-17崔国强刘海燕
崔国强,刘海燕
1.北京市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1400;
2.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400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虽然结核病疫情近些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1],但是,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治工作也面临许多挑战。根据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城镇地区,而且患者就诊时多数已经有明显的症状及体征,如何提高村民对结核病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控[2]。目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已经成为社区结核病的重要防控方法之一[3]。本次调查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以便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机构肺结核防治的前沿战斗堡垒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运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同时,在北京市怀柔镇辖区15岁以上的村民中开展问卷调查。在调查前,均告知村民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并经过本人同意后开展调查,承诺保护个人隐私。调查员在调查前由区结防机构统一培训。对于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的患者、正在治疗的结核病患者、不愿参与调查的村民以及调查过程中退出的人群进行排除。本次调查确定有效问卷人数共计822人。
1.2 方法
采用国家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调查问卷,由家庭医生在家庭医生签约时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包含调查对象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5 项关于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分别是:(1)肺结核是一种长期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人都可能被感染;(2)咳嗽咳痰2 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3)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4)在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与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5)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1.3 知晓率的计算方法
知晓率=知晓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总知晓率(%)=知晓题次数/调查总题次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 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收集的资料平行双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SPSS 13.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质量控制
由北京市怀柔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复核员对每份调查问卷进行核查,保证问卷的完整性、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与调查对象核实修订。调查结束后,采用EpiData 对数据进行平行双录入并复核,以确保数据尽可能准确无误。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此次共调查农村居民822 人,填写问卷822 份,其中无效问卷7 份,有效问卷815 份,有效率为99.15%。其中男性347 人,女性468 人,男女比例1:1.35;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39.0±1.2)岁;文化程度中,中学(初中、高中、职高及中专)文化学历人数最多,占57.91%;职业中,工人商业服务业人数最多,为40.37%,农民为25.03%。
2.2 肺结核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情况
经过调查,815 人对5 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0.79%(2477/4075)。调查人群对5 项核心知识知晓率情况:肺结核症状知晓率最高,为92.76%,其次是传染途径知晓率,为65.15% ,再次为国家免费政策知晓率及就诊机构知晓率,分别为51.29%和50.67%,最低者是治疗效果知晓率,为44.05% ;5 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66,Ρ<0.05),见表1。
2.3 肺结核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的乡村居民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存在差别。在性别上,男性的总知晓率为62.48%,略高于女性的5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在年龄上,总知晓最高为31~50 岁人群(67.85%),其次为15~30 岁人群(59.13%),最低为51 岁以上人群(5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在文化程度上,学历越高,反应的总知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在职业上,干部职员高于其他职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人群核心知晓总知晓率和主要核心知识知晓率情况
3 讨论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4]显示,乡村居民的的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1.7%,低于城镇居民,且乡村居民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和菌阳患病率均高于城镇[4-5]。由此表明,肺结核核心知识知晓率与肺结核患病率息息相关。本次调查发现,乡村居民肺结核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60.79%,虽然比全国第五次略有升高,但距离《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 年)》[6]提出的85%的目标知晓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且低于北京市其他区县调查结果[7-8],提示我区要根据区域特点,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要加大力度,做好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结核病核心知识的调查,能直接反映当地居民对于结核病知识的认知水平[9],反映出当地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的不足之处。调查结果表明,知晓率最高的是结核病症状,其次是传染途径,这一结果与李明华等[10]的研究结果类似。结核病的国家优惠政策及就诊机构均较低,知晓率最低为结核病治疗效果,农村地区居民对于结核病诊断治疗机构、优惠政策以及治疗效果存在认知缺陷[11],多数人还不知道存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诊断治疗可以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就诊首选社区和综合医疗机构,有一部分人还停留在“十痨九死”“有病不愿治、花钱治也治不好”的旧观念中,造成病情加重[12],还增加了传播风险。因此,在宣传结核病症状及传染途径的同时,要加强就诊机构、优惠政策及治疗效果的宣传,使患者排除经济压力和疗效忧虑,避免延迟就诊[13],保证治疗效果,减少传播风险。
除此之外,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的乡村居民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存在差别。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无差异,不同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不同,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反之越低。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人群较从事体力劳动者及家务待业人群知晓率高。老年人知晓率较低,这与高志东等[14]研究结果一致。由此看出,在既往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对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还不够重视,忽略了一部分人群或者采取的宣传方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北京市2019 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启动开展了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及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工作,通过筛查,既能主动发现可疑肺结核患者[15],又同时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为提高我区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达到《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 年)》中85%的目标要求,要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并依据乡村居民人群特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采取通俗易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16],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医签约服务、特殊人群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工作时进行宣传,让乡村居民获得更多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就医渠道及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促使居民及时就医,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结核病传播风险,达到遏制结核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