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院准备计划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应对方式及照护者准备度的影响

2023-06-17申曼曼

黑龙江医药 2023年11期
关键词:偏瘫条目出院

申曼曼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内囊区域具有大量神经纤维束,主要负责肢体的运动和感觉,是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内囊区域出血后形成的血肿压迫神经纤维束后造成对侧肢体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即脑出血后偏瘫,因神经纤维束损害之后很难恢复,脑出血后偏瘫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临床干预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2]。有研究报道[3-4],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患病后存在一定的自卑、抑郁倾向及病耻感,导致患者应对方式存在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外,因医疗资源有限,多数出院返家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功能缺失,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顾、护理,照护者准备度直接影响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能为患者提供出院后指导的延续性干预方式愈加受到人们重视,其中出院准备计划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疾病情况、家庭可照顾范围、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患者及其照护者现有条件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后实施干预,并提供后续照护支持,可有效减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5]。本研究以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为例,探讨出院准备计划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应对方式以及照护者准备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1 年8 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0 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45.27±6.45)岁;对照组照护者男10 例,女30例,年龄27~40 岁,平均年龄(31.28±3.47)岁。观察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8~70 岁,平均年龄(44.86±6.40)岁;观察组照护者男12 例,女28 例,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32.08±3.40)岁,两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及照护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6],经临床影像学确诊为脑出血后偏瘫;生命体征平稳且可执行简单指令;患者及其照护者均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功能性器官器质性病变;合并肩手综合征、静脉血栓等其他躯体合并症;合并抑郁症、躁狂症等精神类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及其照护者给予常规性指导,观察组及其照护者给予出院准备计划指导,具体流程如下。

1.3.1 常规性指导 入院后评估患者病情后拟定治疗计划,向患者及其照护者介绍包括药物作用机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手段、相关手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及手术预期效果等内容;与照护者深入沟通,指导其了解脑出血后偏瘫相关知识、患者饮食禁忌及日常照护内容、出院后注意事项等。

1.3.2 出院准备计划指导 出院准备计划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包括:(1)评估期:在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入院48 h 内评估患者及其照护者的需求,包括疾病相关知识需求、照护者需求、患者及照护者心理需求、经济及环境需求等。(2)计划期:根据评估期结果,由颅脑外科主治医师、护士、治疗师组建的出院准备计划团队与患者及其照护者共同制定个性化出院准备计划,包括脑出血后偏瘫相关知识学习、药物治疗指导、突发情况处理指导、脑出血后偏瘫症状监测指导、出院后返诊挂号安排、脑出血后偏瘫居家身体照护技巧、压力调适方法指导等。(3)执行期:入院后至出院前为执行期第一阶段,此阶段由出院准备计划团队通过发放脑出血后偏瘫健康手册、相关培训内容示范、视频转介等形式对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照护技巧培训,确保患者知晓疾病相关知识,照护者掌握脑出血后偏瘫照护技巧。出院后延续干预为执行期第二阶段,通过定期复诊、电话或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提供出院后照护支持,持续时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持续至患者出院后3~12 个月不等。(4)追踪及效果评价:随访期间,通过有关评价指标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评价,观察实施效果。

1.4 观察指标

(1)照护者准备度:从照护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生理需求准备情况、情绪需求准备情况、所需服务准备情况等8个方面评估,每个方面按准备的程度以0~4 五级评分,总分0~32 分,分值越高提示照护者准备越完善。(2)照护者精神压力负担: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估,ZBI 包含个人负担、责任负担两个维度,个人负担共12 个条目,责任负担共6 个条目,每个条目按负担的轻重以0~4五级评分,评分越高提示照护者精神压力负担越大。(3)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MCMQ 共包含20 个条目,其中“面对”共8个条目、“回避”共7个条目、“屈服”共5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按1~4 四级评分,其中“面对”评分越高提示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正向应对疾病能力越好,“回避”和“屈服”评分越高提示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正向应对疾病能力越差。(4)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SF-36 包含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8 个方面,共36 个条目,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照护者准备度情况

入院3 d,两组照护者准备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日及出院后1 个月,两组照护者准备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照护者高于对照组照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照护者准备度情况(±s)分

表1 两组照护者准备度情况(±s)分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入院3 d 6.34±0.87 6.59±0.85 1.300 0.197出院当日17.16±1.27 24.46±1.60 22.601<0.001出院后1个月20.24±0.96 29.82±0.61 53.270<0.001

2.2 两组照护者指导前后精神压力负担情况

指导前,两组照护者个人、责任负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后,两组照护者个人、责任负担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照护者低于对照组照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照护者指导前后精神压力负担情况(±s)分

表2 两组照护者指导前后精神压力负担情况(±s)分

a表示与同组指导前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指导前个人负担30.14±1.67 30.21±1.65 0.189 0.851责任负担16.34±1.30a 13.28±0.94a 12.064<0.001责任负担19.62±2.05 19.50±2.10 0.259 0.797指导后个人负担26.31±2.13a 21.38±2.81a 8.843<0.001

2.3 两组照护者指导前后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应对方式情况

指导前,两组照护脑出血后偏瘫患者面对、回避、屈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后,两组照护脑出血后偏瘫患者面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避、屈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照护者指导前后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应对方式情况(±s)分

表3 两组照护者指导前后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应对方式情况(±s)分

a表示与同组指导前比较,P<0.05。

组别指导前指导后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面对16.27±2.15 16.36±2.10 0.189 0.850回避20.28±1.34 20.05±1.30 0.779 0.438屈服15.44±1.27 15.27±1.30 0.592 0.556面对18.60±2.04a 22.39±1.94a 8.515<0.001回避17.99±1.84a 16.45±2.08a 3.507 0.001屈服14.06±2.14a 10.84±1.33a 8.083<0.001

2.4 两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出院当日,两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SF-36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两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SF-36 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出院后1、3 个月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情况(±s)分

表4 两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情况(±s)分

a 表示与出院当日比较,P<0.05;b 表示与出院后一个月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出院当日52.91±8.26 52.37±8.21 0.293 0.770出院后1个月57.46±6.45a 68.93±5.18a 8.769<0.001出院后3个月62.37±4.15ab 76.38±3.61ab 16.109<0.001

3 讨论

偏瘫是脑出血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下降影响大脑躯体运动中枢,使一侧肢体运动功能下降或丧失,有报道[7]指出,脑出血后偏瘫与长期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有直接关系,此类慢性疾病引发大脑动脉血管壁硬化,刺激脑血管破裂,走行在脑组织部位的上行、下行神经纤维束受到损伤,继而出现偏瘫、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结局及生存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传统以医院为主体的照护方式已不能满足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需求,探索可为患者提供出院后延续性服务的照护方式显得尤为关键。出院准备计划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照护模式,具有缩短住院成本、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再入院率等优势,目前在脑卒中、糖尿病等疾病中研究较多。本研究以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为例,探讨出院准备计划的应用价值,以期丰富临床出院后延续性服务手段。

出院准备计划最早起源于美国持续性照顾及转介系统,由医护人员、患者、照护者共同协作,确保患者出院后可获得延续性照护服务,钟春霞等[8]研究发现照护者在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标准、符合需求的出院准备指导,可减轻照护者因照护工作产生的身体、心理压力,顺利完成向居家照护者身份的转变,同时益于患者摆脱对传统以医院主体的照护服务的依赖,降低医疗成本。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准备计划可提升照护者准备度、减轻照护者精神压力负担。出院准备计划包括评估期、计划期、执行期、追踪及效果评价四个阶段,其中评估期以患者及其照护者实际条件为基础,综合评估患者及其照护者的需求,极大程度地增强患者依从性,减轻照护者面对未知疾病可能导致不良事件的恐惧心理;计划期主要根据评估期结果,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使患者及其照护者参与到个性化照护方案制定中,相较于传统照护方案,出院准备计划中计划期降低了个体化差异对照护结果的影响,此阶段通过指导照护者进行突发情况处理、脑出血后偏瘫症状监测等训练,为后续实施期、出院后延续性照护奠定了基础;严格按照计划期个性化照护方案进行执行、追踪及效果评价,理论上有助于改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本研究将出院准备计划应用于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出院准备计划可提高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应对疾病能力及出院后生活质量,益于患者远期预后,原因可能在于给予出院准备计划指导,照护者在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住院期间得到专业照护知识、技巧培训后,充分应对患者出院后出现的各种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照护结果。因本研究选取样本量有限,相关结论仍需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佐证。

综上所述,出院准备计划指导可提高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照护者准备度并减轻其精神压力负担,同时可提高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应对疾病能力、出院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偏瘫条目出院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