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耐量异常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2023-06-17王毅祯于艳梅周桂敏高志辉曹淑霞

婚育与健康 2023年11期
关键词:耐量糖耐量激动剂

王毅祯 于艳梅 周桂敏 高志辉 曹淑霞

【摘要】目的:分析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耐量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改善生活方式和改变饮食习惯的建议,观察组给予利司那肽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体重、血糖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A1c、FPG、FINS、HOMA-IR、TG、TC、LDL-C及B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2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GLP-1受体激动剂可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使IGT明显改善。

【关键词】GLP-1受体激动剂;葡萄糖耐量异常;肥胖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耐量异常患者中应用的临床分析》(20210303060161)

Clinical analysis of GLP-1 receptor 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WANG Yizhen, YU Yanmei, ZHOU Guimin, GAO Zhihui, CAO Shuxia

Diabetes Branch, Mudanjia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LP-1 receptor 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uggestions to improve life style and change dietary habit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lixisenatide treatment,and after treatment,the blood lipid,body weight,blood glucose levels,clinical efficacy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HbA1c,FPG,FINS,HOMA-IR,TG,TC,LDL-C and BMI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hile HDL-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8.3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13.33%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GLP-1 receptor agonists can improve blood glucose and lip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alleviat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IGT.

【Key?Words】GLP-1 receptor agonist;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Obesity

葡萄糖耐量受損(IGT)是一种糖尿病前期状态,其进展为2型糖尿病(T2DM)是由于β细胞功能恶化和胰岛素抵抗加重所致。IGT与心血管风险增加相关,并可能对包括肾脏在内的其他器官产生有害影响[1]。T2DM的日益流行使该疾病的预防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积极有效地延缓2型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D2M尤为重要,IG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预阶段,糖尿病早期患者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预防或延缓病情进展,但结果差强人意[2-3],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激素,通过胰高血糖素原的加工在肠上皮内分泌细胞中产生。GLP-1被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因为它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4],但在葡萄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中使用尚属先例,基于此,本研究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耐量异常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2.56±9.23)岁,体重指数(BMI)29~36kg/m2,平均BMI(32.35±3.23)kg/m2,空腹血糖(FPG)6.1~7.0mmol/L,平均血糖(6.42±1.23)mmol/L,餐后2h血糖(2hPG)7.8~11.1mmol/L,平均血糖(8.66±2.31)mmol/ L;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1.48±9.06)岁,体重指数(BMI)29~35kg/m2之间,平均BMI(32.01±3.06)kg/ m2,空腹血糖(FPG)6.1~7.0mmol/L,平均血糖(6.73±1.37)mmol/L,餐后2h血糖(2hPG)7.8~11.1mmol/L,平均血糖(8.71±2.45)mmol/ 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首次确诊,符合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中关于糖尿病前期的相关诊疗标准[5]:患者入组前3周采用OGTT 进行检测,FPG为6.1~7.0mmol/L,服糖2h后血糖 7.8~11.1mmol/L;②年龄18~70岁之间,BMI>28kg/m2。③告知患者GLP-1受体激动剂在中国药品说明书中尚无葡萄糖耐量异常的适应症,但在国外药品说明书中已明确可以适用于非糖尿病人群。经伦理委员会审批,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②既往患有胰腺炎病史;③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改善生活方式和改变饮食习惯的建议,即饮食上减少糖分摄入,少吃油炸、热量高的食物,食用清淡食物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坚持运动,每天需保持至少30min的运动量。观察组给予利司那肽[商品名:利时敏,规格:10ug,批准文号:J20180021,厂家: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每日晚餐前1次皮下注射1支,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生化指标:治疗后,抽取所有患者外周血,4℃下离心并储存在- 80℃下备用。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空腹血浆葡萄糖,通过发光免疫学测定血清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通過免疫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总胆固醇、HDL-C、LDL-C和甘油三酯通过酶促比色法测量。(2)临床疗效:治疗后FPG、2hPG 及FINS均恢复正常,即正常糖耐量(NGT),视为有效,治疗后FPG、2hPG 及FINS均仍处于IGT或进展为糖尿病,视为无效。(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乏力、腹泻、低血糖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血糖、体质量及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HbA1c、FPG、FINS、HOMA-IR、TG、TC、LDL-C及B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2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GT阶段可引起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甚至是微血管病变,因此IGT是T2DM的高危因素。饮食和身体活动计划可以在3~6年内将糖尿病前期患者的T2DM发病率降低30%~60%[6]。然而,生活方式干预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尽管有广泛的支持,但对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往往很差[7],使用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或格列酮类药物)进行的药物干预表明,在2.5~6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了25%~60%[8],即使这种选择不如改变生活方式有效,患者也可能更愿意接受药物治疗。与以往降糖药物不同,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维持血糖稳态,保护胰岛功能,还可以延缓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降低血脂水平的同时,不导致低血糖风险[9]。

本研究结果显示,GLP-1受体激动剂可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且不增加胃肠道和低血糖不良反应,因此,GLP-1受体激动剂对IGT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该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样本量相对较小,只有120例患者,因此,该研究无法检测到两组之间任何较小的影响。有必要在大型队列中进行进一步研究,测试GLP-1受体激动剂和其他降糖药物在延迟或预防IGT进展为T2DM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渝,王浩,梁逍,等.老年男性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全因或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22(9):912-916.

[2] 常红叶,徐利萍,程团结,等.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前期病变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20,35(6):920-925.

[3] 张鑫,刘少博,从祥丰,等.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前期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10):1582-1589.

[4] 郗光霞,任伟,赵凌霞,等.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糖耐量受损大鼠胰岛α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10):677-684.

[5]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等.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5):371-380.

[6] 李庆雯,徐冬青,邵琦琦,等.餐后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糖耐量减低(IGT)人群干预效果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3):316-320.

[7] 陈伟,王静.不同膳食及禁食模式在减重及代谢改善中的利弊[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42(5):329-333.

[8] 张志琴,王新广,曹飞,等.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1):2945-2947.

[9] 郭智慧,李会,项蕊,等.不同糖耐量水平人群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高血糖素变化及与胰岛素早相分泌关系[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2):112-114.

猜你喜欢

耐量糖耐量激动剂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绿萝花中抗2型糖尿病PPARs激动剂的筛选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提取纯化研究
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知晓率调查分析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AMPK激动剂AICAR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