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6-17郭威
郭威
关键词:元宇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当前元宇宙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形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立足现实和未来的根本语境,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出发,分析元宇宙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应用,对探索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新形势和新领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
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进行了深度重塑。立足时代语境,围绕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时代特点、阐释时代规律、解决时代问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元宇宙这一数字背景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元宇宙的概念
目前学界尚未对元宇宙有一个统一定义,得到较多学者认可的是《中国元宇宙白皮书》中的相关定义,“基于互联网而生、与现实世界相互打通、平行存在的虚拟世界,是一个可以映射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层面,有学者认为元宇宙整合了现实技术、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等多重技术,是互联网应用形态和社会组织形态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在身份、社交、经济等多个层面的融合与转化。还有学者认为“元宇宙是根据物理世界的样态而由人类创造的数字世界”。从哲学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元宇宙具有“厚重”和“想象”两重特性,是具备沉浸性、互动性,通过聚合技术生成的虚拟体验疆域,它不独立于个体生存的现实世界,而是基于现实世界生成的虚拟体验疆域”。还有学者认为“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最高状态”,“元宇宙是‘心的绽放,是‘夢的具象,是‘我思故我在的全息展现”。从社会层面来说,有学者认为“元宇宙是最新的数字化理念,也是正在构建的数字虚拟空间,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
归根到底,无论学界如何对元宇宙的概念进行界定,达成共识的是元宇宙势必会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人的学科必然也会因为元宇宙的运用和发展产生重大变化。
(二)元宇宙的技术特征
元宇宙是各项新兴技术的经典再现和重生,借助科技手段连接了现实和虚拟世界,呈现出虚实融合、数智技术聚合、感官全面联动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虚实融合。虚拟和现实的深度交织是元宇宙的基本特征,元宇宙在人们的想象上构建了一片虚拟的“乐土”,人们在其中没有身份、地位、经济、灾害等的限制和区别,虽然生产、社交、学习等都是虚拟的,但是获得的心理活动却是真实的,可以尽情地体验在时空中穿梭的感觉,实现现实世界无法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越发紧密。
二是数智技术聚合。元宇宙是对互联网技术的超越,是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搭建的超级数字世界,其所吸纳的用户数量越多,对技术的要求越高,作为各项新兴技术的综合集成,元宇宙融合了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互联网等多种新兴技术,较互联网在数据的收集、处理、运算、存储等方面更加智能和快捷。
三是感官全面联动。元宇宙的核心技术以增强人的具身体验为目标,虚拟世界作为元宇宙的核心,通过脑机交互技术,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的深度融合,给人一种和现实一样的高沉浸感。现实的人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如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能够在元宇宙搭建的“数字”世界中被真实还原,人们通过佩戴特殊的感官体验设备,能够在元宇宙中上天入地,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三)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基于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错位矛盾,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络化”有余而“智能化”不足。一方面,作为网生代的大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离不开互联网的运用,网络涵盖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等方方面面,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必备手段。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情景较为单一,科技赋能还停留在初级浅层,无法对大学生内在的学习创造力进行激活和调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错位失衡情况暴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和短板,技术瓶颈下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相互独立,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为关怀和价值引导,教育效果被大幅削减。新冠疫情以来,线上智能化教学得到了大幅度开展,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今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成为教育的新常态,这对数字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一是线上教学的常态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提出了新挑战,要求数字化技术的纵深发展。二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长期关注和内化必须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全面改革和整体性升级。三是线上教学的时空错位和学生的情感需求倒逼智能化的时空交互模式的升级转型。四是低延迟和高可靠的教学内容传播需要高效能的数字技术支持。
二、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场景
作为未来互联网的进阶样态,元宇宙给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时代机遇,围绕着元宇宙场景下的精准化教学、沉浸式体验以及情景叙事变革,准确把握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场景,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作为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对高校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和需求主体的供给上存在错位,对不同的供给对象存在同质输出的问题。二是教学方式老旧单一,以传统的填鸭式灌输为主,探究性的学习理念和实践活动较为缺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精准化教学,这就要求充分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规律。元宇宙中的云计算技术能够对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思想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评价,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的精准化和科学化。一是云计算技术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的教学数据进行云端处理,进而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弥合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技术运用上的缺陷。二是云计算技术能够捕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每一个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而根据用户的相关数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供给,给学生提供高质高效的教学服务。三是云计算技术能够促进教学合作的精准化。依托元宇宙的虚拟空间,云计算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单向输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和学生能够在同一时空下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沉浸式具身体验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大幅提高,教育部也曾多次发文要求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教学目标是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是元宇宙的核心技术,凭借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等技术来制造和传输信息,突破了二维课堂的发展障碍,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交互体验。一方面,元宇宙给人们带来高度的沉浸体验,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烈的具身体验,用户身处其中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之感,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教育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元宇宙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能够让身处不同时空的人同时介入其中,对因生病、战争、天气、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在教室中学习的学生获得学习机会,学生因各种原因错过实验、比赛、考试等教学步骤也能够通過“穿越时空”重获。如,回到台儿庄战役现场,近距离感受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在枪林弹雨中体验革命先辈的艰辛不易,再也没有比这种“真实”体验更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
(三)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作能力
实验是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的科学技术让人信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备可观可控的实验环节和实验数据,然而,现实技术的局限性并不能全美地重现人们的“想象”,缺少可观可控的实验环节让各类设想仅停留在最初阶段。而元宇宙是各类技术融合发展后形成的虚拟时空,是人类群体化思维具现化后的世界,人们在元宇宙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将不再受到现实世界的局限,真正有才华的人可以在元宇宙中自由自在地想象、创作、实现挥洒创作。具体来说,元宇宙这个创新实验室为人们的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高校学生的创作热情在这个虚拟世界得到了尽情释放,以往不可思议的想法都能够在元宇宙中得到实现,甚至能够将各种想法具现化。在高校各专业工作者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偏好充分地发挥和调动想象力,配合元宇宙中的各项环节完成最终创造,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让教学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活泼,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意愿。
三、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
元宇宙已经悄然出现,未来元宇宙势必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此高校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明确技术育人的目标导向,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技术素养,进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与元宇宙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趋势,对于高校而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无论技术发展的趋势如何,都不能偏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根本指导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方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育人使命,正确认识和把握元宇宙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和现实呼唤,从根本上回答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元宇宙,怎样的元宇宙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赋能聚力。另一方面,要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保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和情感。元宇宙链接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素材以及学生的情绪感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舒适感。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元宇宙运用过程中产生的补偿效应,防止学生沉溺于元宇宙营造的“理想世界”中,要认识到元宇宙并非现实世界的完美替代,其所承担的角色更多的是对现实世界的预测和反思,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让元宇宙成为现实发展服务的有机补充。
(二)明确技术育人的目标导向
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起点和逻辑终点。在技术育人的过程中,应始终明确技术育人的目标导向,坚持科技向善原则。具体而言,一是要明确技术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互利共补,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兴技术冲击下出现的各类短板,从技术推进教育入手,将新兴技术融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二是利用元宇宙技术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同样受限于现实技术条件,呈现出单一性和主观性的特征。借助元宇宙的技术优势,拟定多样化、动态化和客观化的评价体系,排除主观想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对健全更高效、全面和客观的反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利用元宇宙技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产物,也必然会根据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新问题和新状况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绝非对立关系,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特征,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偏好和需求,主动研究新兴技术的发展态势,打破传统思维的干扰,整合提升,为学习者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技术素养
元宇宙的蓬勃发展塑造了新的社会形态,跌宕升级的社会形态下更应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良好的技术素养是高校教师运用新兴技术的基础,精准地选择使用技术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如果思政课教师仅局限于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技术资源,打造一支契合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队。首先,要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以扬弃的姿态和思维方式去积极应对元宇宙中各项新兴技术,既不能完全依赖也不能完全抗拒元宇宙。其次,要强化教师队伍的技术素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元宇宙虽然广泛流传并为人所知,但是并非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都能够熟练使用。因此,高校应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课程,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都能都对元宇宙的本质、技术、运用等主要特征深入了解并熟练运用,深入挖掘元宇宙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最后,应将元宇宙中的各项技术应用纳入高校教师的技能考核指标,鼓励教师进行前瞻性研究,对考核优秀的教师予以激励,进而激发高校教师学习新兴技术的主动性。
本论文系2023年度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元宇宙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3RWZX023)、2023年度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科研基金研究项目“元宇宙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3B05)结题成果。
参考文献:
[1]董旖旎.元宇宙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2.(07):91.
[2]龚才春.中国元宇宙白皮书[R/OL].2022-01-30).http://mp.weixin.qq.com/s/7ttTeyi Bbu-B3cqSnPnRXA.
[3]向安玲,高爽,彭影彤,等.知识重组与场景再构:面向数字资源管理的元宇宙[J].图书情报知识,2022,39(1):31.
[4]华子荀,黄慕雄.教育元宇宙的教学场域架构、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6):24.
[5]曾毅,包傲日格乐.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伦理风险与虚实共治[J].哲学动态,2022(9):44.
[6]赵国栋,易欢欢,徐远重.元宇宙[M].北京:中译出版社,2020:21.
[7]赵国栋,易欢欢,徐远重.元宇宙[M].北京:中译出版社,2020:13.
[8]姜英华.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探究到现实反思[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35(2):50.
[9]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1.
[10]郑泉.虚拟现实实践视域下的身体与技术关系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12):33.
[1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5.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