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学“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2023-06-17陈思源杨正望张楠楠陈龙凤谢涛
陈思源 杨正望 张楠楠 陈龙凤 谢涛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现代难治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其引起的女性月经不调、不孕、肥胖等更是成为影响家庭和谐及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PCOS病因复杂,近年来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健则人体正气充足,可抵御外邪入侵,通过调理脾胃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防治PCOS的目的。本文试图从现代医学角度,基于肠道菌群,从中医学“脾胃为后天之本”探讨治疗PCOS的新靶点,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胃为后天之本;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
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23)05-0126-04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病因复杂且以持续性无排卵、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雄激素为基本特征的难治性女性内分泌疾病。该疾病病因目前尚未阐明,其功能紊乱远远超出女性生殖轴,具有不能治愈、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特点。由于PCOS患者常伴有糖脂代谢紊乱,且肥胖或超重患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PCOS患者常继发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及心血管疾病等。有学者研究表明[1],PCOS患者常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肠道菌群在代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人体代谢水平关系密切。
肠道微生态是由肠道菌群与其所寄居的环境共同构成,肠道菌群紊乱将会导致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肠道微生物群与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反应,还能改善肠道结构。人体肠道内寄生着数十万亿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种类成百上千,根据其对人体的作用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益生菌、中性菌、条件致病菌,是人体内最庞杂的微生物群。其生理作用广泛,基因组编码的基因数量更是人类自身基因组的100-150倍[2],因此又被看作是“人类第二基因组”[3],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人体器官”。肠道微生物群通過与外界环境的双向作用,参与人体代谢及免疫、内分泌等功能,从而对人体的生理代谢和病理过程产生影响,与人体多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PCOS、糖尿病等)的产生关系密切。2012年Tremellen等[4]就曾发现通过饮食诱导可以导致肠道微生物结构改变、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内毒素血症,引起机体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等。
1肠道菌群参与调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
肠道菌群是存在于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其地位与作用等同于后天获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可以通过参与宿主新陈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及基因表达等多种途径对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健康之间关系密切[5],一旦肠道菌群稳态遭到破坏,将会导致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PCOS作为现代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及疾病的进展与肠道微生态失衡程度密切相关,PCOS患者多伴有肠道菌群谱的改变。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持续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的要因,同时也是PCOS病理生理的核心环节,而肠道菌群结构的破坏是导致IR的重要原因[6]。多项研究发现,PCOS患者的血脂、血清胰岛素、性激素等指标与多种肠道细菌都存在关联。王雪娇等[2]通过研究发现PCOS女性肠道菌群谱与神经肽Y(神经肽Y是脑肠肽的一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血清神经肽Y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女性,且患者表现出高雄激素、肥胖、多毛等生殖内分泌的紊乱,推测PCOS患者女性内分泌激素的产生可能与神经肽Y关系密切,同时,该团队的前期研究证实了PCOS患者肠道菌群丰度明显下降且稳态也遭到破坏。安洁等[7]通过分析PCOS女性和健康女性新鲜粪便中的菌群结构,采用16SrDNA检测技术,发现PCOS患者较健康女性肠道中拟杆菌门丰度显著下降,而厚壁菌门丰度较健康女性升高。该团队在既往研究发现人体肠道菌群中比重最高的厚壁菌门(占50%-70%)和拟杆菌门(占10%-50%)掌管着机体主要的能量代谢,二者菌群谱的变化与机体代谢性疾病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8]。Elizabeth等[9]也通过研究发现PCOS患者肠道特定菌群丰度的变化,例如拟杆菌属、厚壁菌门(芽胞杆菌、链球菌、乳杆菌),这些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将会导致人体短链脂肪酸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机体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另有学者研究发现[10]经过来曲唑造模后的大鼠肠道梭菌属、乳酸菌属、普氏菌属丰度均发生改变,前两者较对照组低,相反,后者则高于对照组,同时还发现在将乳酸杆菌(lactic acid bacteria)以及来自健康鼠的粪便移植到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肠道后,大鼠雄激素水平降低且肠道菌群结构恢复正常。
2从中医学“脾胃为后天之本”探讨肠道菌群紊乱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进而引发PCOS的病机本质《黄帝内经·素问》言:“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古代医家将脾的运化功能和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形象的比喻成“仓廪”,脾胃纳运相得,相互协作,使人体可以维持饮食物的摄入、消化并且输出精微物质营养全身各脏腑器官,可见脾与胃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又云:“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脾主升清,将人体胃肠道所吸收到的水谷精微,在心肺的作用下化生为气血,以濡养全身,因此,又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充足,可以帮助机体抵御邪气外侵,此乃机体强健之根本。
脾胃的各种生理功能与西医学中机体的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等功能关系密切[11]。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有记载“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又有“内伤脾胃,百病从生”,均是在强调脾运失调,既可以导致机体水谷纳运失常,也会引起各脏腑之间的关系失衡,出现纳少脘痞、腹泻、腹胀等临床表现。此外,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湿困,湿邪下注于大小肠,也会导致肠壁通透性的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失调,从而导致机体肠道出现慢性炎症,表现为腹痛、泄泻、便秘等症状。现代微生物学研究发现人体肠道菌群稳态与中医脾胃之间关系密切,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肠道菌群结构处于平衡状态,脾胃纳运失调则肠道微生态失衡。因此,肠道微生物群在维持人体健康与防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中医学“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同时,肠道菌群紊乱所引起的慢性胃肠炎会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炎症因子,并且影响血清中胰岛素水平,导致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和雄激素的复杂作用下干扰卵泡的发育与成熟[12]。
3肠道菌群在PCOS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学认为,PCOS的病机多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肾虚天癸乏源、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其致病之根本。因此,中医在治疗PCOS时常从肝、肾、脾三脏来论治,先补肾或先疏肝,两者争论不休,但调理脾胃一直贯穿PCOS的全部治疗过程。脾胃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作用大致等同于西医学中消化系统的功能。中医脾胃和肠道微生物群都有营养吸收、代谢、免疫等方面的作用。二者除了生理功能相近,病理表现也同样类似,脾胃运化失常会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纳呆等症状,而肠道菌群紊乱则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肠胃炎等[13],这与中医学“脾虚证”如出一辙。
《黄帝内经》曰:“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基于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说明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与脾胃之气的盛衰紧密相关,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都始终强调“顾护胃气”,主张调养脾胃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目前已有的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脾胃和肠道微生物之间能够相互影响,两者相辅相成,调理脾胃有利于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反之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也可影响脾胃功能。
3.1“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营卫调和、气血充盈,内可营养全身各脏腑器官,外可抵御邪气入侵。因此,益气健脾、调和肠胃,保持脾胃纳运功能正常,则机体强健,能够抵抗致病菌的入侵,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稳定,达到防治PCOS的目的。阙丽梅[14]研究发现,通过运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参苓白术散加味,可以达到健脾益胃、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且肠道屏障功能也得以提高,减少了内毒素的吸收,有效的调整了肠道菌群失调,降低了肠黏膜的损伤。黄文武等[15]报道四君子汤极其单味中药能夠改善脾虚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提高粪便中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等含量。胡晓丽等[16]治疗免疫抑制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小鼠,发现四君子汤干预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提高,肠道菌群结构得到改善。
3.2“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脾胃位居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脾气升,上输水谷精微至全身;胃主通降,胃气降,水谷、糟粕方可下行,脾胃二者气机升降相因、相反相成。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提出:“若中气不运、升降失常,则中轴失灵,四维倒作”,指明脾胃的升降可直接影响人体各脏腑的阴阳升降,总之脾胃健运调达,气机顺利通畅,各脏腑方能升降和调。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藏血液、调血量,脾运健旺,生血有源,则肝有所藏;肝主疏泄,“司疏泄者,肝也”,脾之运化,仰赖于肝之疏泄功能,肝脏疏泄正常,脾运化则正常。肝藏血、疏泄两大功能的异常与 PCOS 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大怒伤肝,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或肝克脾,脾健运失调,水湿无法运化,水湿凝聚成痰;或肝气郁结,疏泄失司,致津液代谢失布;指导我们治疗PCOS时理应佐以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等方法。刘鸿儒等[17]选取疏肝健脾针刺法治疗肝郁脾虚证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针法治疗后,发现研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高于对照组,可有效促进少腹胀痛、大便稀溏、食后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改善,调节肠道菌群。张星星等[18]实验发现用健脾疏肝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调节肠道菌群丰度,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肠道定植力。
3.3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中医药防治PCOS的新靶点通过治疗、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从而对PCOS的调节,是具有前沿性的研究领域,是临床防治PCOS一个新策略。肠道微生物群的比例及其功能、代谢产物等,现逐步成为临床防治PCOS潜在的新靶点。
中医药本身就具备独特优势: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通过调节、改变人体内环境为其最大作用特点。从中医药角度—“脾胃为后天之本”,探讨肠道微生物群与PCOS的发生、发展关系,从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等作为靶点出发,有效促进针对PCOS患者的中医药治疗进程。现今大量的临床、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疗法:中药、针灸、针药结合及灌肠、耳穴压豆等,能有效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从而促进肠道微生物群的自我恢复,起到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人体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慢性炎症等状态。中医药调节菌群失调有良好的中医理论基础,且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经济、便捷等优势。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针对PCOS 患者肠道菌群不同结构,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找到中西医的“契合点”,以健脾益气、化痰祛湿、疏肝解郁、调和肝脾、调肝补肾、活血化瘀等治则出发,佐以针灸治疗,针药结合,从而为中医药防治 PCOS 提供参考和依据。
4小结
“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最具特色的中医理论之一,中医以此为中心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随着人们对肠道微生态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众多关于肠道微生物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越来越证实了“脾胃”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生理病理相通,相互影响的关系。尽管肠道菌群参与PCOS发病的机制不甚明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不可否认改善肠道微生态能够显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IR、高雄激素血症等。今后我们还需要深入探索,发掘以肠道微生物为靶点治疗PCOS综合征的相关信号通路,更好地造福 PCOS 患者。
参考文献:
[1]Liu Rui,Zhang Chenhong,Shi Yu,et al.Dysbiosis of Gut Microbiota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2017Feb28;8:524.
[2]王雪姣,刘蕊,胥婷,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神经肽Y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医学,2021,44(10):733-738.
[3]徐洁颖,陈子江,杜艳芝.肠道菌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8):1250-1255.
[4]Kelton T,Karma P.Dysbiosis of gut microbiota(DOGMA):a novel theo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Med Hypoth,2012,79(1):104-112.
[5]He Y,Wang Q,Li X,et al.Lactic acid bacteria alleviate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by regulating sex hormone related gut microbiota[J].Food Funct,2020,11(6):5192-5204.
[6]夏佳,钟敏,张新霞.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J].湖北中医杂志,2021,43(4):62-66.
[7]安洁,周琴,曹珍珍,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7):825-831.
[8]Wang J,Jia H.Meta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fine-mining the microbiome[J].Nat Rev Microbiol,2016,14(8):508-522.
[9]Elizabeth T,Nathalie J.Introductio to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J].Fut Micrbiol,2017,474(11):1823-1836.
[10]YanJie G,Yane Q,Xuefei Y,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li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d Gut Microbiota[J].PLOS ONE,2016,11(4):e0153196.
[11]張营营,尹艳,冯铁为,等.基于中医脏腑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J].西部中医药,2021,34(2):70-72.
[12]王婷,赵志梅,周瑶,等.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和小檗碱的干预作用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2017,34(12):860-864.
[13]张佳丽,梁翌,赵晓峰.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脾胃为后天之本[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10):21-25.
[14]阙丽梅.参苓白术散加味保护肠粘膜屏障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20-24.
[15]黄文武,彭颖,王梦月,等.四君子汤及其单味药水煎液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1):8-15.
[16]胡晓丽,施中凯,吴晓岩,等.纳米化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1):60-62.
[17]刘鸿儒,李俊,陆明,等.疏肝健脾针法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清5-HT、NPY、CGRP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259-263.
[18]张星星,吴坚,裴丽霞,等.健脾疏肝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3):79-86.
(收稿日期: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