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认知局限:“导游业务”课程的CDIO课程认知重构模式设计与应用

2023-06-17谭晓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7期
关键词:导游业务高阶导游

谭晓平

[摘           要]  学生的课程认知决定学习行为,影响学习效能。聚焦导游业务课程中出现的学生课程认知偏差问题,给出了基于CDIO模式下“导游业务”课程认知重构改革的案例,该案例侧重于强化涵养职业情怀与责任担当、简单知识的扩散与整合、挑战式实践调动高阶复合能力锻炼,设计思路主要是:重构“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唤醒学生兴趣(C),深化高阶能力核心课程内容模块,激发学生潜能(D),深挖地方故事思政元素,沁润职业涵养(I),精控高阶知识的“学、教、用”一体衔接,为学生能力赋能(I),多重学习情境推动实践锻炼,创设学习环境(O),多维评价促教学相长,以评促成长(O)。

[关    键   词]  课程认知重构;认知局限;导游业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157-04

一、前言

“導游业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点专业课程,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具有理论与实践兼修、服务岗位针对性强等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一线旅游服务素养,在旅游服务类课程体系中承担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然而,笔者在多年的“导游业务”课程授课实践中发现,该课程面临突出的课程认知偏差问题,学生常在起步之初就因认知狭隘而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能低下。Fredricks在学习参与的相关理论中强调认知在学习行为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者的认知参与是学习者参与课程学习的内生动力,学习者自身的期待、信念、意向等的觉知与建构,驱动其学习参与行为、影响学习质量[1]。这就意味着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认知偏差会成为影响课程学习效能的重要因素,而探索有效的认知纠偏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本研究从学生的课程认知局限问题入手,探索课程改革思路,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

二、“导游业务”的三重课程认知偏差

(一)岗位污名化削弱学习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旅游业内出现的与导游群体相关的负面事件,在社会舆论的渲染下,给导游员岗位贴上了职业污名标签,这一负面标签给从业者造成不良影响[2],也蔓延至旅游专业学生的学习认知上,给旅游专业学生留下负面刻板印象。在“导游业务”课程的学习中,部分学生狭隘认定本门课程是从事导游员岗位的课程,在污名印象的影响下,对导游岗位和对应专业知识技能产生抵触心理,草草断定导游岗位和导游服务相关课程与自身发展定位不符,从而早早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存在不愿意认真学、拒绝参与课程活动等消极表现。

(二)片面性认知降低学习要求

在“导游业务”课程学习中,学生对导游服务的认知片面化突出。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导游服务的认知局限于“能说会道”“能把导游词讲好就行”的低层次水平,而看不到导游服务在团队协调、人际关系处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多重复杂要求。进而形成“课程很简单”的片面化判断,甚至认为“书上一看就懂,课堂一听就会,考试一背就过”,表现出课堂投入度低、把课堂当作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刷题时间等问题。

(三)低阶化能力认知消沉学习挑战意志

在学习阶段,学生对课程中的导游礼仪、导游职业道德规范、导游服务工作流程和规范、旅游服务中的特殊问题处理等知识模块,狭隘地认为已经轻松掌握,由此轻易自我满足,缺乏课后的相互学习、自主探索和应用实践。事实上,导游服务工作脑体高度融合、情境变幻多端,学生掌握了导游服务过程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也并不意味着真正知晓旅游服务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3]。在岗位实践中,部分学生常常陷入操作生硬、灵活性应对难、个性化服务少、难以形成个人特色和高质量服务等尴尬境地,这也证实了其问题解决能力的不足。

三、“导游业务”课程认知重构思路

学生对导游业务课程的三重认知局限,并非表层所呈现的学生自身认知问题,其根源在于学生未能正确树立“导游业务”课程对应职业岗位的价值认知和能力素养认识。这需要改观学生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兴趣,驱动学习内动力,重构学生“导游业务”课程对应职业岗位的价值认知和能力素养认识。

(一)强化涵养职业情怀与责任担当

职业认同是个体职业目标和自我认知的状态,专业教育中适度的职业认同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职业定位和专业学习规划。面对导游群体的职业污名化问题,“导游业务”课程的岗位针对性决定了需要在该课程强化职业认同教育,及早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导游员真实的职业形象[4],认识导游服务在地方形象塑造、旅游体验满足、地方文化传播、乡村物产推介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涵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职业责任心[5]。

(二)注重简单知识的扩散与整合

学生对课程的简单片面认知,与课程知识碎片化有关,这需要课程教学强化对知识点的关联性挖掘和整合,以“点”成“线”引“面”,引出导游服务情境中的问题,还原导游服务过程的复杂面貌,迫使学生直面导游服务的专业能力素养要求,不轻易满足于碎片化知识点的识记。但对复杂问题的梳理和解答过程,既不宜干涩地进行书面解析,也不能只有解决技巧,应当对直观知识“溯源”,深化学理分析,让模糊常识立体化,并辅之以生活化应用,让固化的知识回归生活应用本身。

(三)注重挑战式实践,调动高阶复合能力锻炼

在大众旅游新时代,游客需求和行业业态使导游服务凸显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特征[6],对导游人员的复合能力提出新要求,这也决定了相关课程建设要以高阶复合型能力培养为主导。教育部也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要求。因而,对“导游业务”课程建设要重视能力本位,多维体现“知行”整合教学,促进学生参与实践,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挑战性,激发学生自我塑造与特色创新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综合能力。

四、基于CDIO模式下“导游业务”课程认知重构改革的案例

本课程改革实践立足于所在区域新疆导游人才需求实际,按照“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综合素养和能力,强化学生区域认知和职业认知,锻炼一批讲政治、专业精、服务好,能够讲好中国和新疆故事,传播好新疆旅游的高素质、复合型导游服务人才”的课程目标,确定了本课程“讲情怀、有文化、精服务、通应用、能创新”的五大能力目标,并紧扣课程对应职业岗位的价值认知和能力素养培育问题,借鉴CDIO理念开展课程改革实践。

(一)构思(C):重构“问题驱动式”教学思路唤醒兴趣

一是“找问题”的“学”的探索。课程安排学生参与各类导游服务实践和考察活动,布置问题,搜集任务,学生需在各项实践中找问题、搜集他人问题、问游客问题,反馈至教师,教师对问题进行分类,知识类问题以项目作业形式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的专题时间解答问题;应用类问题则进入课堂,师生共同探讨解答。

二是“答问题”的“教”的构建。主要落实四步走:问题导入—学理分析—问题综合化—生活应用,解决应用类问题(如图1所示)。其中,学理分析突破教材只讲“做什么”的窠臼,根溯背后的“为什么”,深挖旅游专业课程理论、跨界传播学、美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理论,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问题综合化是把单一问题放到导游服务的多重情境中,扩展为复杂问题,驱动学生综合多门课程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生活应用是从问题扩散至求职、团队关系、风险防控等“做人”“做事”,让课堂“有用”。

(二)设计(D):深化以高阶能力为核心赋能能力

课程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低阶、中阶、高阶三个知识层次(如图2),课程重点聚焦“怎么用”的知识问题进行高阶能力培养。

低阶知识为导游与导游服务的内涵、类型、特点等“是什么”的模块,以学生自学、试题测试与课堂点拨的形式完成。中阶知识为导游服务流程与规范的“怎么做”的模块,以教师引导流程梳理、演示操作和模拟演练的方式完成。高阶知识为各类导游服务情境中的“怎么用”的模块,在课程中作为重点,着重进行学理分析、实践应用与个性化挖掘(如图3),以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思辨、应用能力升级、创新思维驱动。

(三)实施(I):以课程思政沁润职业涵养

课程遵循“立德树人为根本,用旅游讲好新疆故事”的育人思路,结合课程知识模块挖掘“新疆故事中的旅游元素”,精选案例将导游服务的各个环节立体化为有血有肉、引人思考的故事,植入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责任担当、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如表1所示。

(四)实施(I):精控“学、教、用”一体衔接激发潜能

精准控制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如文末图4),课前学生自学低阶知识,完成个人展示的专项准备,主动对接课堂;课中学生个性化展示+教师精讲+学生参与式探讨+模拟实操,掌握强化导游服务应用的重点知识,训练学生个性化创新;课后学生利用教师搭建的实践平台,参与带团实践,巩固应用,形成个人风格。

学生“学、练、用”一体,通过四个进阶式学习环节,实现高阶能力巩固:环节一是以任务驱动的自主学习,课前以任务为导向,发布理论专题预习、“新疆旅游十万个为什么”查询任务、个人才艺展示任务、校园讲解任务、课堂作业等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二是情境模拟式合作探究,就导游服务程序与规范、导游帶团特殊问题(事故)处理、导游带团技巧等模块,在课堂上、实训室开展小组式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互提要求、互相点评,共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环节三是在校内演练,利用“迎家长游校园”和“带新生游校园”两项活动,组织校园导游服务演练,对学生进行培训、演示、指导、考查,帮助学生查找问题,指导改进方案。环节四是实地带团锻炼,课程对接所在地区旅游行业的援疆旅游专列导游服务需求,分批次安排学生跟团、带团,在实践中学习和训练,企业安排指导教师现场指导。

(五)运行(O):创设多重学习环境推动实践锻炼

课程融合教室、校园、实训室、企业、大讲堂、赛场六种教学环境,营造多重学习情境,运用情景模拟、VR虚拟仿真体验、游戏参与、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联动课堂实训、精英训练、工学结合、以赛促练四类实践,扎实落实高阶能力培养。

(六)运行(O):多维评价促教学相长

课程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合教师、企业导师、游客、学生、社会专家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考核学生到勤、自学测试、知识问答、个人才艺展示、校园导游服务模拟实践、小组实训模拟演练、实地带团质量、赛事表现等项目。成绩分项计入课程成绩、第二课堂学分和创新创业学分。对课堂考核项目,及时反馈,现场解决;对课后考核和长期考察项目,实时反馈,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崔佳.学习者建构与环境赋能:本科生课程参与度影响因素探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4):126-136.

[2]黎耀奇,宋亚亚,梁斯琪,等.导游职业污名的形成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旅游学刊,2022, 37(4):79-92.

[3]刘俊玮,王春玲.“导游业务”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改革实践探索[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S1):88-91.

[4]黎耀奇,翁钰宁,潘敏敏,等.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旅游职业污名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21,36(5):93-104.

[5]杨彦锋,刘丽敏.导游“污名化”现象与导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31-36.

[6]徐辉,朱倩倩.新版专业目录指导下导游专业内涵变迁与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2):97-102.

猜你喜欢

导游业务高阶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一类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阶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推导
少数民族地区导游业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网约导游
拓展训练项目在《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