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水平运动员的大学适应性教育探析
2023-06-17刘微微
刘微微
[摘 要] 体育人才培养是建设体育强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每年有大量的高水平运动员通过“体育单招”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深造。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对2021年通过“体育单招”进入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针对性的思想行为特征分析,发现该群体新生具有学习效能感不足;社交活跃,人际关系和谐;自我认知失衡,存在心理冲突的适应性特点。最后,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性教育思路与对策。
[关 键 词] 高水平运动员;新生适应性教育;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161-04
在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等文件的颁布,体育人才培养成为建设体育强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是关系到建设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体育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是竞技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拥有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才能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运动项目中来,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一、高水平运动员的大学适应性教育值得关注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选拔高水平体育人才有多种招生方式①,其在考试方式、录取政策和培养方案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为了使研究更具针对性,本文中的“高水平运动员”特指通过“体育单招”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有112所普通高等院校通过“体育单招”接收了高水平运动员。随着改革的深入,招生院校仍在不断新增,报考学生数量也在逐年攀升。而从现有相关研究来看,尽管近几年我国有关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研究明显增多,但大多数研究是面向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的新生展开,针对高水平运动员这类特殊群体新生的研究几乎没有。
通过针对性的思想行为特征分析,发现这部分特殊群体新生的大学适应性特点,提高他们可能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的预见性,利用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契机,促进这部分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实现个人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的“精准度”,强化体育人才培养,推动体育专业人才发展与普通学生全面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体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研究过程
上海体育学院作为国家体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每年都会有许多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通过“体育单招”进入该校学习深造。本研究以该校2021年“体育单招”的高水平运动员新生为例,调查这部分群体新生的大学适应状况,运用实证研究的手段,发现这部分学生的适应性特点,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以此为依据,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提出适应性教育的有效思路与对策。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上海体育学院2021年“体育单招”的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其入校满三个月后,对被试者施测。问卷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问卷272份,去除不合格问卷后,剩余242份问卷,问卷有效性为88.97%。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本研究还随机选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话题引入和沟通交流,进一步挖掘出问卷无法直接获知的新生适应性状况,促进研究的深入性。
(二)研究工具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大学适应性调查量表,鉴于调查分析这类特殊群体新生的大学适应性,形成针对性的问卷量表仍需要一个长期研究过程,所以本研究借用了曹亦薇等人针对一般新生编制的《大学新生适应性问卷》,该自评问卷在有关大学新生群体的实证调查研究中表现出较好的测量学性能。考虑到本次研究对象是通过“体育单招”进入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他们入校前后所学的运动项目都是一致的,并且他们都是从小离家在运动队训练,所以本研究未对专业适应、想家等维度进行调查,而是根据这部分高水平运动员新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了其中三个维度即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试填反馈进行了针对性调整。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得分越高,代表适应越好。
整体问卷和情绪适应维度问卷的α系数分别为0.856和0.829,信度非常理想;学习和人际适应维度问卷的α系数分别为0.712和0.759,具有相当高的信度。问卷的KMO值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效度良好。
根据问卷已有的理论结构,使用Mplus8统计软件,采用MLM估计法对问卷进行CFA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3,符合适配要求。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的适应性状况
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来看,被试者入学后的整体适应性一般。在适应性的各维度中,学习适应性明显低于人际适应,略低于情绪适应。结合调查数据和访谈,发现这部分新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的问题较大,尤其是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由于面对文化课的复杂内容、教学进度等有些力不从心,导致心理压力和落差,使部分高水平运动员新生情绪不高。他们与新同学的相处还是非常融洽的,这与以往针对普通学科新生的调查结果不同,例如于晓波等人面向中山大学等六所高校的测试,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会因人际关系不适感觉到孤独。
2.差异比较
对242份问卷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性别的新生是否存在适应性差异,发现女生的总体适应性、学习和人际适应性都要略高于男生。从差异显著性来看,本研究发现在新生适应性表现中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与罗杰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新生在适应性上存在性别差异。出现研究结论的差异,分析可能既与被试群体的特质差异有关,也与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分不开,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分析不同类型生源地的被试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在人际适应上,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要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差异显著。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运动员等级的被试者进行适应性差异比较,发现国家级运动健将在总体适应性、人际适应和情绪适应得分上,都低于一级和二级运动员。总的来看,一级运动员的适应情况要优于其他两个等级的运动员新生。通过访谈了解到,国家级运动健将通常需要经历更严格的训练,占用了大量的个人时间,与社会群体接触的机会也较少,所以这部分群体的新生,在进入大学后,较容易出现不适应问题。二级运动员的学习适应得分最低,经深入访谈沟通发现,这部分学生会感觉在专业水平上与周围其他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因而觉得在专业学习中有压力,但是在文化课学习中,这部分学生的反馈要明显好于国家级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
3.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发现,情绪与总体适应性的正相关性最强,此外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情绪适应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学习和情绪适应得分的相关系数达0.434,且在P<0.0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新生能否在入校后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适应高校学习生活,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学习适应调查维度中发现的问题,更加突出了学习方法辅导、学习兴趣和自我管理意识培养在这类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必要性。此外,人际适应和情绪适应得分也存在密切关系,在对这部分高水平运动员新生做适应性教育安排时,需要关注在人际交往中有封闭心理的学生,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互动性活动环节,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融洽性。
三、高水平运动员新生的适应性特点
(一)学习效能感不足
作为大学极为重要的部分,“学习适应”对于这部分高水平运动员新生来说不仅是“认知发展”的考验,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的挑战。一方面,和普通学生相比,由于一直以来运动训练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精力,所以他们无论是在学习内容、时间管理、学习主动性还是教学方式适应等方面,都明显弱于普通学科新生。另一方面,和传统的被动式教育相比,大学的学习更突出专业性、自主性和探索性等特点,需要调整学习观念,转换学习方式,适应学习氛围,将以教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转化为以自我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学会学习。这些挑战会增大这部分高水平运动员新生的心理压力,导致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降低。
(二)社交活跃,人际关系和谐
比起枯燥单一的训练生涯,大学环境比运动训练队更加开放包容,身边的同学比过去的队友更加个性化,但以往的运动员训练和生活的集体性特点使得该群体新生进入大学这个新的“社会交往圈”时更容易保持人际关系的“稳定感”和“安全感”,所以他们也更容易向新同学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交往,向老师、同学们表达自己的情感,积极参加大学生活中的各种学生活动、社会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等,社交活跃,人际关系也较和谐。
(三)自我认知失衡,存在心理冲突
通过本调查研究发现,这类高水平运动员新生存在学习方式依赖、学习内驱力不足、缺乏科学性学习方法等问题,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自我效能感降低。同时,由于运动员一贯的求胜心理,会较容易产生渴望学习成功,获得外在肯定的心理。这些都会使该群体新生心理压力增大,这种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会辐射到心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个性等,使得学生在角色适应、环境认同等方面产生心理冲突。
此外,从高水平运动员到大学新生角色转化过程中,不少学生会因为自己过去在运动队的“光环”,对大学中的自我发展抱有很高期望,忽视了对大学新生这一角色的更深层探知,从而出现落差感、角色困惑等心理冲突,引发失落、自卑等不良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过去仅仅把“上大学”作为目标,对专业学习和自我发展缺乏深入的考虑与规划,所以进入大学后,因主体内驱力不足,所以适应较差,无法与大学环境进行良好互动,导致迷茫、浮躁等,需要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处理好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主要思路与教育对策
(一)构建多层社会支持网络,激发学习内驱力
由于进入高校前,日常高强度的专项训练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部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相对较少,培养模式又相对单一,所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运动兴趣和表达能力等培养会受到限制。高水平运动员的大学学习适应问题不是个别现象,要特别重视对这部分群体新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转换等适应性指导。需要整合育人资源,延展育人体系,加强全员参与的育人队伍建设。除了与新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外,其他专业课程教师、教务人员等都应承担起育人责任,从各自的工作内容范畴出发,富有针对性和差异性地从不同维度引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例如专业教师可以在专业认同教育方面,通过举办专业介绍讲座、安排实验室参观等形式,帮助新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本专业,提高专业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弥补、夯实这部分新生之前相对薄弱的理论知识,重视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教务人员可以在學涯规划教育方面,通过学分制、选课系统等指导,引导这部分高水平运动员新生从以“教练”为主导的“带教”模式转化到“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在学习适应教育中,这部分新生也可以与辅导员、班主任、其他专业教师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自身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获得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效能感,提升学习效果。
此外,提升学习适应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实现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学习。高年级学生及优秀校友等因为与高水平运动员新生具有相似的成长经历,所以较容易产生共鸣,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经验,从运动训练与学习的关系平衡、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意义等角度与新生展开交流,稳定专业思想。通过朋辈教育,激发这部分新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做好时间管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己学习的能动性和自觉性。
(二)分段长期引导,调动自我教育积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心理、思想与行为特征也会随着成长阶段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开展适应性教育时需要分阶段、长期性进行,要建立完整、连续的教育引导方案,把握不同阶段的教育契机。只有保持良好的自我认知,学生才“可实现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又可塑造自我的适应性角色”。
在进入大学前,这些运动员都有精彩的运动比赛成绩,相比那些“高光的过去”,进入大学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面临的都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从运动训练中的“高水平”到大学生活中的“籍籍无名”的巨大转变,很容易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迷茫、困惑等情绪。这就需要教育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有效进行自我调适。可以抓住高水平运动员新生“社交活跃,人际关系和谐”的适应性特点,通过多举办跨学科团体活动,促进学科类与术科类不同新生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主体意识,提升自我认知与评价能力,帮助其确认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能使体育专业人才发展与普通学生全面发展相互促进。
(三)丰富教育内容结构,强化针对性引导
学习基础薄弱、专项特征明显而理论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等是这些通过“体育单招”进入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新生普遍存在的特点,需要安排丰富、有序的适应性教育内容,涵盖理想信念、党史国情、行为养成、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教育等不同模块,建立完整、系统的结构。同时也要注意教育策略设计,避免乏味枯燥,可以依托第一和第二课堂,实现不同模块、领域相互补充、协调联动,提高这些学生的参与度,全方位引导这部分高水平运动员适应大学生角色。
本研究在差异比较中发现,生源地差异会在这部分高水平运动员的人际关系适应上产生显著影响。与以往针对普通学科新生的研究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并不会对这部分高水平运动员的适应性产生显著影响。从总体适应性及适应性各维度的纵向比较来看,虽然同为高水平运动员,但这些新生彼此之间的适应水平仍有较大差异,适应性较低的高水平运动员新生所占比重不容小觑,运动等级水平差异也是需要关注的。在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时,针对这类新生在“运动员”角色转换“高校新生”中出现的不适应与自我认知失衡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认同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反馈、活动参与度等,发现那些与大学环境互动较弱的新生,这些学生在生活中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倦怠学习,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不高。我们要主动关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信心教育和耐挫力训练,帮助这部分新生群体建立更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寻找解决困难的合理途径,迎接学习、生活等压力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松,张凤彪,崔佳琦.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7):16-25.
[2]郭建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4):1-9.
[3]曹亦薇,毛成美.纵向Rasch模型在大学新生适应性追踪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学报,2008(4):427-436.
[4]于晓波,黄戴清,曹亦薇.促进大学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6):74-77.
[5]罗杰,周瑗,陈维,等.大学新生适应性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6,45(3):418-424,430.
[6]雷辉,周瑗.大学新生适应性与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5):102-105.
[7]孙鑫,于伟霞,夏海龙,等.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倾向与适应性的关系[J].校园心理,2012,10(5):295-297.
[8]于晓波,黄戴清,曹亦薇.广东省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1):35-37.
[9]王梦媛,杨玉.基于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体育单招学生实践能力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45-46.
[10]罗丽琳,朱琳.大学生入学适应能力教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11]吴颖梅.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90-93.
[12]姜尖,陈东霞.浅谈高校新生适应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109-111.
[13]杨艳玲.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155-162.
[14]刘伟清.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适应性教育[J].江苏高教,2001(2):88-89
[15]杨超,田红芳.渐进式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9):50-52.
[16]慶承松,陈发祥.澳大利亚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3):34-38.
[17]刘小平.新时期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刍议[J].学理论,2009(5):184-186.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