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023-06-16苏文涛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问题解决问题情境

[摘  要] 教师只有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精准把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情境教学为起点,以教学任务为走向,以问题设计为驱动,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架构知识教学联结性,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这也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问题情境;问题关联;问题解决;知识生成;思维发展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2的内容,教学这一内容时,要促进学生知识合理生成,促进学生思维合理发展,对一线教师来说并不容易,教学这堂课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笔者受邀观看一区级赛课,其中一位选手获得了一致好评,现将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整理出来,并阐述自己的一些思考.

基本情况分析

1. 教学内容及解析

本节内容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以及尺规作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等及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知道了轴(成轴)对称的定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以及轴对称的性质,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为后面学习画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以及最短路径问题打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能为学生的系统学习、更好地梳理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由此,可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2. 教学目标及解析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为:(1)理解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2)会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计算.

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通过实际操作,经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探究、猜想、证明,构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借助信息技术形象感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 (2)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及展示的过程中大胆表达,最终解决问题,体验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3.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对事物的基本认识过程而设计的. 学生在上一章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全等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这些知识能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本章第一节“轴对称”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教学时应深入浅出地讲解. 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需要建立在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理解基础上,所以难度较大,由于学生没有轨迹的概念,因此理解起来很困难,故教学时要求教师结合图形进行说明. 由此可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以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

教学过程展示

1. 情境引入,激活思维

师:(引入语)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校园,你们想设计一下吗?现在,和老师一起,拿起你面前的白纸,一起来规划这座美丽的校园吧!

师:我们折叠这张纸,使得下方和这张纸的右边重合,再在折出来的图形上用笔任意取一个点,不妨设为A点,这个点就是我们要修建的图书馆的位置. 把这张纸展开,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与点A对应的点,假设为点B,这个点是我们要修建的教学楼的位置,这条折痕是我们学校的主干道,我们用l来表示. 连接AB,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如图1所示)

师生活动:教师在黑板上现场展示,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自己动手操作.

教学分析  创设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極性,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1]. 学生只有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才能感悟知识的实质. 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学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领悟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熟悉的事物,这正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情境的创设指向学习目标,这就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为接下来的高效教学开路.

2. 感受新知,探究本质

问题1:在l上任意取一点P,连接PA,PB,比较PA和PB的长短.

追问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有哪些方法?

追问2:类比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我们可以先测量线段的长度. 请同学们用直尺测量PA,PB两条线段的长度.

追问3:除了测量,你们还有其他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吗?(众生:证全等)

追问4:一会儿我会专门介绍这个方法. 大家发现了吗?一开始我们在折纸,翻折一下,PA和PB能重合吗?

追问5:人工操作往往存在误差,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验证. 已知线段AB, 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现在我们在l上任意取一点P,连接PA,PB,大家看看PA和PB是否相等. (几何画板具有度量功能,能测量出PA,PB的长度)

追问6:现在我们让点P在l上移动,请大家观察PA,PB的长度是否依然相等.

追问7: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猜想,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

生:相等.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学案上写下我们的猜想.

师生活动: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通过动手测量、翻折、几何画板度量、直观感知等操作,初步感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引发了学生探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欲望.

教学分析  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是学生理解性质的必备过程,且探究过程应进一步体现数学知识生成的合理性. 学生通过测量、翻折、几何画板度量、直观感知等操作,加深了对性质探究过程的理解,促进了思维的合理发展.

問题2:刚才有同学提到可以通过全等来证明PA=PB,现在我们就通过几何证明来验证. 要想证明全等,我们得先找到已知和求证,已知是什么?

生:l⊥AB,AC=BC(C为AB的中点).

追问1:我们再严谨一些,要加上点P在l上,求证的是什么?

生:PA=PB.

追问2:证明全等需要几个条件?

追问3:要证明全等,现在我们有几个条件?

追问4:要证明全等,我们还差哪一个条件?

追问5:我们知道点P是l上任意一点,那点P在l上运动时,P,C,A三点一定会构成三角形吗?

追问6:我们现在证明的是点P不在线段AB上,那点P在线段AB上的情形呢?

例1  如图2所示,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AC于点D,连接BD.

(1)若AD=9 cm,则 BD=____cm;

(2)若AC=20 cm,△DBC的周长为35 cm,则BC的长为____cm.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验证猜想PA=PB,并板书证明过程. 此过程由师生共同完成. 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例1,过程中师生齐答,教师则展示解答过程.

教学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论证性质,逐渐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学习引向深入,从而加深学生对性质的理解. 在进行推理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完善了对性质的证明,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3:现在我们将这个性质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位置,换位置后还成立吗?也就是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吗?

追问1:我们解决例1时得到了AD=BD,反过来,如果AD=BD,那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吗?

追问2:怎么证明?

生:作辅助线.

追问3:因为我们要证明的结论中有两部分,一是垂直,二是平分,所以可以利用辅助线,先给出其中一个结论,再证明另一个结论. 比如取AB的中点E,此时DE就是 AB边上的中线(如图3所示),那现在我们只需要证明什么?

生:证明垂直.

追问4:要证垂直,也就是证∠AED=∠ BED,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追问5:当然,也可以过点D作AB边的高线DE(如图3所示),那现在只需要证明什么?用什么方法证明?

师生活动:教师不断追问,完成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判定的证明. 教师展示证明过程,完成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书写.

教学分析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抽象程度较高,学生理解晦涩,在本堂课中,教师并没有采用常规的方法——将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倒置,引导学生证明,而是充分挖掘例1的价值,将学生置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由具体到抽象的思路,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对判定的证明. 学生完成例1轻而易举,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挖掘,学生突破判定不再费力.

3. 合作探究,集思广益

例2  如图4所示,AD=BD,AP=BP,DP与AB交于点E,证明:DP⊥AB,AE=BE.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例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适时辅导,学生整理出结果后分小组展示. 多数学生利用“SAS”来证明结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来解决问题.

教学分析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来思考并解决问题,逐渐形成知识共同体. 教师同时参与讨论,给出中肯的建议与评价,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渗透了“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原则,以学习过程互动化为手段”的核心思想   [1]. 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来证明,教师在肯定学生讨论结果的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刚才学习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问题4:例2中有两个点到线段AB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还能找到更多的点吗?

追问1:现在我们要去找等线段,仍然可以借助圆规. 任意取一个大于线段AB一半的半径,即半径大于 AB,再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画圆弧,它们的交点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吗?

追问2:改变半径,再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画圆弧,这时我们又得到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到A,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吗?

追问3: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在线段AB的下方找到点(教师边说边演示),这个点到A,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吗?(如图5所示)

追问4: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点,这些点到A,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吗?(如图6所示)

追问5:它们是怎样的一条轨迹?

师生活动: 教师利用圆规进行演示,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再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学生发现这些点构成了一条直线,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就是与线段A,B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教学分析  如何认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关于把一个几何图形看成是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的思想,在教学角平分线时已有渗透,所以教学本课时,教师循序渐进,让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必须符合下面两个条件:①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满足某个条件;②满足这个条件的每一个点都在这个图形上. 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教师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而且提升了思维能力.

4. 新知应用,启思明智

问题5:同学们,现在我们带着这节课学习的内容,继续完成学校的设计. 现在有一条小道EF(教师在图中画出小道,边画边提问,如图7所示),我们要在小道EF上找一个点修建食堂,使得食堂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那食堂应该建在哪儿呢?

追問:我们还想修建一个体育馆,使得体育馆到图书馆、教学楼和食堂的距离都相等,你能找到体育馆的位置吗?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如图8所示);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给予适时、适当的点拨.

教学分析  学生此前已经经历了操作、猜想、证明、应用的过程,得到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这里通过“建食堂”,让知识活学活用,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建体育馆”,变式问题,提升难度,要求学生熟识问题本源,培养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交轨法确定某个点的位置,让知识回归本源——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实际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操作,在操作中,学生得以体验、感悟,形成新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再通过新的情境问题,能力得以增强,并形成新的能力结构.

5. 小结巩固,提升思维

问题6: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生活动:学生发言,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最后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分析  教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基.

教学感悟

1. “点动成线”——问题情境,建构情境教学整体性

对于本课时的教学,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整堂课的教学围绕情境问题“校园设计”展开,这是第一条主线,体现了“数学问题情境化”,情境引入不突兀,情境搭建自然,情境应用科学合理. 本节课的点睛之笔在最后——寻找“体育馆”,即寻找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这种以情境问题搭建变式训练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学会把新的问题转化为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的教学,以生活情境为起点,以教学任务为走向,以问题设计为驱动,将课时目标的达成融于情境教学当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知识.

2. “线动成面”——问题关联,架构知识教学联结性

本节课的第二条主线是“情境问题数学化”. 本课时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有三:一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二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三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 教师通过课堂“情境问题数学化”,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数学,让学生倍感亲切. 接下来,学生通过完成例1,加深了对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挖掘例1的价值,通过条件和结论互换,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紧接着,教师在例1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条件,向学生出示例2,学生则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教师顺势而导,引导学生得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由于几何思维是依据图形产生的,所以教学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时,教师动手画图,并借助几何画板进行验证,通过不停地变化,引导学生借助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和分析,并进行逻辑推理活动,使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问题解决就是数学教与学的关键  [2] . 可以说,本节课,“情境问题数学化”这条主线是建立在例1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以问题关联的形式,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架构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相关知识,促使教学达到了“由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3. “面动成体”——问题解决,关注课堂教学知识发展过程的合理性、学生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及课堂教学的合理性

数学教学的基础是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 理解数学,就是精准把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教师只有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预设逻辑主线,精心创设问题,才能揭示知识的内在发展本质,使学生关注知识发展过程的合理性,从而突破重、难点. 理解学生,就是理解学生当前学习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把握认知基础 ,准确定位,这样才能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思维特点等,开展数学活动. 理解教学,就是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数学知识为主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  [3],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 教师只有精准把脉学生的认知基础,注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才能采取与之相匹配的问题解决策略,使学生的思维发展顺理成章. 对于本课例的教学,教师以情境“校园设计”为载体,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探究—猜想—证明”的完整过程,感受证明的必要性. 同时,教师借助几何画板,让几何图形“动”起来,让学生有深深的代入感,促进了学生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理解. 本节课,教师精心设计各环节的教学内容,突出了几何学习的主线,达到了“做一道,会一类”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科育人的价值,对学生的长远学习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文涛. 基于CLES模型的问题解决教学探究[J]. 进展:教学与科研,2019(12): 47-48.

[2]苏文涛. 信息技术下“问题解决导向式”教学模式浅谈[J]. 数学教学通讯,2021(11):6-9.

[3]孙洁,朱月红. 合理设计探究活动  用数学的方式育人——“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教学感悟[J]. 中学数学,2021(11):8-10.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问题解决问题情境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