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TUBG1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2023-06-16侯沅林刘洁兰李钰颖卢诗丽胡婷莫丽梅唐玉莲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微管肝细胞肝癌

侯沅林,刘洁兰,李钰颖,卢诗丽,胡婷,莫丽梅,唐玉莲,2

(1.右江民族医学院;2.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肝细胞肝癌(Liv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H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致命恶性肿瘤,在我国LI⁃HC已成为恶性肿瘤的第二大病因,每年死于LIHC的人数位列全球第一,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1]。微管蛋白γ1(Tubulin gamma 1,TUBG1)基因为编码微管蛋白超家族的一个成员,该基因位于染色体17q21.2。TUBG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定位于中心体,在中心体上与微管结合,作为γ微管蛋白复合物的一部分。该蛋白介导微管成核,在微管细胞骨架的组织中起核心作用,是微管形成和细胞周期进展所必需的。目前,已有研究发现,TUBG1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成神经管细胞瘤以及皮质发育畸形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2-6]。TUBG1基因可促进微管聚合,诱导肿瘤细胞纺锤体形成,加速肿瘤细胞分裂进程,从而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因此,TUBG1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肿瘤进展中的关键调节成分。目前,关于TUBG1基因在LIHC中的表达与预后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多个数据库探讨TUBG1基因在LIH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为干预治疗LIHC提供靶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分析TUBG1基因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利用TIMER 2.0数据库分析TUBG1基因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选择TIMER 2.0数据库下的“Exploration”模块,点击“Gene-DE”,输入基因“TUBG1”,点击“Submit”,检索出TUBG1基因在不同肿瘤组织及其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1.2 分析TUBG1基因在LIHC和正常对照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使用GEPIA数据库分析TUBG1基因在LIHC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UALCAN数据库进行差异表达验证。GEPIA数据库选择“Cancer Type Analysis”模块,再点击“Differential genes analysis ”选项选择肿瘤名称进行分析。其次,在GEPIA数据库的“Single Gene Analysis”模块下,选择“Boxplots”选项,输入基因名称和肿瘤名称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其结果以箱式图呈现。UALCAN数据库页面点击“TCGA”模块,输入基因名称并选择肿瘤名称,在“Expression”模块下选择样本类型,检索出TUBG1基因在LIHC(n=371)与正常对照组(n=50)中的差异表达。GEPIA数据库中设置|log2FC| Cutoff为1、p-value Cutoff 为0.01,为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标准,分析TUBG1基因在369例肝癌样本和160例正常样本中的差异表达数据。

1.3 分析TUBG1基因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基于UALCAN数据库“Expression”模块下,逐一选择肿瘤分期、患者种族、性别、年龄、体重、肿瘤分级进行分析。

1.4 分析TUBG1基因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关系通过GEPIA数据库的“Survival”模块输入基因和肿瘤名称,高低表达组以中位值进行分组,分析TUBG1基因对LIHC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RFS)的影响。

1.5 TUBG1与互作蛋白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功能富集分析 经STRING数据库构建相关蛋白网络图,在线检索出与TUBG1有紧密关系的蛋白,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检索参数设置:最高可信度设置为0.7,最大交互数设置为20,其余参数为默认。TUBG1及其相关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功能富集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各个数据库默认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TUBG1基因在不同肿瘤组织和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UBG1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TUBG1基因高、低表达组的生存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TUBG1基因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TIMER 2.0数据库分析显示,TUBG1基因除在少数癌症组织中低表达外,在包括LIHC的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图1)。

图1 TUBG1基因在不同肿瘤组织和相邻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2.2TUBG1基因在LIHC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GEPIA和UALCAN数据库均显示,TUBG1基因在LIHC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P<0.05)(图2)。

图2 TUBG1基因在LIHC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2.3TUBG1基因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UALCAN数据库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UBG1的表达量与肿瘤分期、患者种族、性别、年龄、体重、肿瘤分级有关(P均<0.05),Ⅳ期患者的组别除外(P>0.05);在Ⅲ期肝癌患者中,TUBG1的表达水平较Ⅰ期肝癌患者升高(P<0.05);TUBG1在亚洲人种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白种人(P<0.05);正常体重患者TUBG1的表达量高于极重患者(P<0.05);肿瘤3级中TUBG1的表达水平高于肿瘤2级(P<0.05)(图3)。

图3 UALCAN数据库中TUBG1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表达

2.4TUBG1基因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关系 使用GEPIA数据库分析TUBG1基因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以中位值对高低表达患者进行分组,结果显示,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TUBG1高表达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者(P<0.05)(图4)。

图4 TUBG1表达与LIHC患者预后的关系

2.5TUBG1基因其编码蛋白与互作蛋白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功能富集分析 经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关系网络图,筛选出NINL、RLK1、HAUS6、BRCA1、CDK5RAP2、NEDD1、MZT1、PLK4、TUBGCP3、MZT2A、CENPJ、NME7、TUBGCP6、TUBGCP5、MZT2B、RPGR、TUBG2、TUBGCP2、TUBGCP3、ACTG1共20个与TUBG1存在紧密关系的蛋白(图5)。将他们经DAVID数据库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他们主要参与微管成核、微管细胞骨架组织、有丝分裂细胞间期等过程;具有蛋白结合、细胞骨架的结构成分等分子功能;涉及γ微管蛋白复合物、中心体、纺锤体、细胞质基质等细胞组分(表1)。

表1 TUBG1及其相关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图5 LIHC中TUBG1的互作蛋白关系网络图

3 讨论

肿瘤细胞通过无限的有丝分裂大量增殖,而有丝分裂的过程需依靠中心体、纺锤体参与以及微管有序的动态变化。微管蛋白γ1是编码微管蛋白超家族的一个成员,是有丝分裂中心体形成的关键蛋白。该蛋白介导微管成核、参与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以及中心体复制,在微管细胞骨架的组织中起核心作用,是微管形成和细胞周期进展所必需的。因此,微管蛋白γ1在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微管是一种动态的丝状细胞骨架蛋白,也是中心粒的主体分子,微管纤维的有序性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重要保证[7]。邹翔等[8]发现,使用微管抑制剂能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促进或抑制微管的聚合破坏微管的动态平衡,阻碍肿瘤细胞纺锤体形成,阻滞细胞分裂进程,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VINOPAL S等[9]发现,在人骨肉瘤细胞(Human osteosarcoma cell,U2OS)中,通过RNAi耗竭微管蛋白γ1可导致微管成核受损和中期阻滞。CORVAISIER M等[10]研究发现,γ微管蛋白位置的改变可确保细胞存活并保持基因组完整性,且有助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向细胞质募集,通过这种机制,γ微管蛋白网络通过充当PCNA从胞浆运输到染色质的支架维持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TUBG1不仅在各种癌症中有所表达,也能导致微管病的发生。YUEN Y T K等[11]发现,负责细胞微管的TUBG1如果发生突变,其编码的微管蛋白突变会引起大脑异常、小头畸形、早发性癫痫和运动障碍。由此可见,TUBG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与TUBG1有紧密关系的RLK1、CDK5RAP2、NEDD1等20个蛋白,经过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他们共同参与了微管成核、微管细胞骨架组织、有丝分裂细胞间期等过程。已有研究发现,PLK1经过反义寡核苷酸处理后可抑制PLK1表达,转染PLK1反义寡核苷酸的细胞中心体模糊、扩大,这提示可能出现了γ微管蛋白的解聚和中心体的解体,说明PLK1的表达会影响γ微管蛋白合成中心体[12]。有研究报道称,微管成核需要γ微管蛋白及其招募蛋白GCP-WD/NEED1和CDK5RAP2,他们将γ微管蛋白锚定在中心体上[13]。另外,NEED1被发现其与γ微管蛋白复合体的成分组合,并以该复合体为目标,进而与中心体和纺锤体相结合[14]。NEED1缺失会导致中心体γ微管蛋白环复合体丢失,并导致微管成核和纺锤体组件失败。可见这些基因都与微管、中心体、纺锤体的合成有关,参与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在肝细胞肝癌中,我们发现了他们也与TUBG1密切相关,且都是正相关。因此,TUBG1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他们共同作用的结果。TUBG1在不同肿瘤和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不相同,基于本文的数据可以看出,TUBG1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仍需深度地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TUBG1在肝细胞肝癌中高表达。TUBG1与肿瘤分期、患者种族、性别、年龄、体重、肿瘤分级密切相关(P均<0.05);且生存分析表明,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TUBG1高表达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者(P<0.05)。由此可见,高表达的TUBG1可能是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另外,RLK1、CDK5RAP2、NEDD1与TUBG1密切相关,TUBG1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他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可为进一步研究肝细胞肝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微管肝细胞肝癌
简单和可控的NiO/ZnO孔微管的制备及对痕量H2S气体的增强传感
胡萝卜微管蚜
——水芹主要害虫识别与为害症状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绝热圆腔内4根冷热微管阵列振动强化传热实验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