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路径
2023-06-16王晓玲赵波
王晓玲 赵波
[摘 要] 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诸多层面已经融入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正潜移默化地革新教育环境与教学方式,也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颠覆式的革新和发展。分析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境遇,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并不断丰富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以期塑造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意识,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通用技能,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
[关 键 词] 人工智能;大学生;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089-04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拓展和延伸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作为信息化应用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其对人脑高度的模拟程度和作为一项拥有无限广阔前景的信息化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学生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方位深刻的变革。正视人工智能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秉承“劳动创造价值”的正确理念,提炼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内涵,研究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厚植人文底蕴,“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来培养、锻炼、巩固被教育者的观念、知识和技能,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1]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亟待重视与面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赋能
人工智能当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正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环境、生产方式、劳动形态,甚至改变了劳动主体。“人工智能融入教育中,促进了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有效开展劳动教育”。[2]人工智能可以赋能于劳动、劳动教育,在大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创新的劳动思维,更要帮助学生实现仿真劳动场景切换,提升大学生必备的劳动能力。
(一)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但是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现阶段,劳动教育课程在具体实施层面依然缺乏内在根本动力,在许多大学生乃至教师的眼里,劳动观念淡化,劳动教育甚至有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的诸多理由,其内涵与价值仍需进一步明晰。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始终都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原动力,更是生存的最原始手段,只有通過劳动才能创造出无限可能和机遇。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到,在人工智能时代,虽然人们劳动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类始终是劳动的主体,任何先进的智能机器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都需要人类辛勤劳动的付出,“人的劳动始终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只有勤学苦练,掌握更为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淘汰。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的教师引领作用相对弱化,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则会相对凸显,学生可以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媒介海量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自主选择,这也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根据大学生劳动素养和现状,设计多层次的不同教育目标,提供多类型学习与视听信息资源,提供相应智媒平台与智能技术,监测与评估学生学习进度,目标引领,任务驱动,鼓励他们自觉接受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育的能力。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大学生才能真正将劳动教育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有利于个性化劳动教育的培养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有效合理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手段,有利于个性化劳动教育的培养,尤其是利用信息化条件下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可以精准识别和分析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特征、学习习惯与能力水平,教育者可以针对这些分析结论,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提升课程吸引力与劳动教育效果。比如利用平板电脑与相应学习软件,教师可以在终端发布练习任务,监控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与效果,收集学生任务完成的反馈与分析报告,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案,生成个性化劳动教育培养计划。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非常便捷地获取到符合自身兴趣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劳动讲解或操作视频资料,自行选择学习内容,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生成较为符合学生个体实际的劳动方案,有利于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化劳动技能的发展。
(三)实现多元化劳动教育
人工智能主要体现于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已经取代了很多传统工作岗位,也给产业结构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生产制造业中,大量的人力劳动已经被人工智能替换,产生了虚拟劳动、智能劳动等新型劳动形式,这种形式的劳动对象更多是数据、算法、信息服务等非物质商品形态,其劳动模型和劳动内涵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将重新定义劳动者的培养内涵。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施教内容与实施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大量新内容、新课程、新方法纳入劳动教育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在特殊时期,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也迅速进入劳动教育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劳动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及环体”[3],智慧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直播配合各类教学软件及智能手机保证了“停课不停学”,并且突破了传统课堂授课的时间、空间限制,劳动教育地场域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职业实训教育中,通过虚拟VR、AI等智能技术进行侵入式劳动教育,很好地解决了特殊时期居家学习的困境。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境遇
人工智能是目前社会最新兴的科技手段,被运用到多领域中,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和更宽广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兴起,大学生自身的劳动意识逐渐被忽略和淡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施教主体、学习时空、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包括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接受型劳动教育教学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其弊端也越发凸显,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必将随之逐步失效。
(一)劳动教育重视度不足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极大地解放了人的大脑与双手,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施教主体还是学习主体,双方都能享受到信息获取与交流传播过程中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情感、态度等发生变化,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一切价值的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人认为人工智能能够取代几乎所有的体力劳动,智能机器才是创造价值的主体,人的价值不能再简单通过劳动来体现,因此,劳动观念淡化,劳动价值观扭曲,对于劳动教育的态度也随之发生改变,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了智慧的开发,轻视了技能的锻炼,难以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此外,在互联网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推广方面,新的行业和新的岗位的出现,让很多大学生认为传统的劳动方式已经消失,对劳动价值观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认为,当今社会传统的劳动力已经不再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设备将取代人力劳动,这样的错误认识,必将影响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和认识,阻碍教学目标的达成,“无法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从而影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4]。
(二)劳动教育价值目标偏离
劳动教育本身的价值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通过教育,学生对劳动的荣誉感也能逐渐增强。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多大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在付出劳动时存在着较强的功利心,往往只关注劳动最终带来的经济价值,在付出劳动之前就忽视了劳动本身的内涵和价值,对劳动过程并不在乎,只是关注劳动结果。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由于学习媒介与方式的改变,各类应用系统几乎能满足学生的所有学习需求,各类信息数据也为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带来了更多便捷的获取通道,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降低,惰性增强,很多学生都认为,借助人工智能的帮助,借助搜索引擎中海量的信息,可以让自己应对任何困难,大学的相关教育也仅仅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方便就业。这些教育功利心的存在,导致教育目标的偏差,丧失了教育本身的价值,也带来了大学生懒惰与动手能力的退化。
(三)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与教育、教学场景的逐步融合,也衍生出很多劳动教育形式和教育形态,虽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手段,但仍然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劳动内容碎片化,劳动目标幼俗化,实践场地空置化等现象依然存在。“沒有充分利用新时代的劳动场景对学生阐述劳动价值观念的深刻意义及内涵,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产生消极被动的负面情绪。”[5]在教育过程中“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教学”的教学思想被纳入教学体系中,尽管这种方式是智能化时代教学方式的一种无奈体现,但也导致劳动教育过于零散,很难有效成为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使得这种教育模式和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融合。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劳动观念缺失、劳动课程漠视、劳动价值扭曲等现象,很大程度上都是缺乏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所致。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合大学劳动教育,既是全体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又是未来劳动教育所要探寻的现实路径。
(四)劳动教育内容效果欠佳
在人工智能泛化的冲击背景下,各类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和落后,吸引力不足,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教学效果难以量化考核,教育教学目标很难达成。部分学生、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比较容易忽视劳动教育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高校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师资配备、时间安排还是在教学资源设置方面都很少予以关注和政策倾斜,学生在进行劳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能掌握和控制劳动教育发展方向,难以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提高劳动素质。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缺乏和实践场所限制,大学生劳动教育形式化问题较为突出,“仅仅在高校校园内实施零散式的劳动教育,依靠碎片式的人工智能教育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往往也无法真正获得成长与进步”。由于专职劳动课教学师资缺乏,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劳动实践课程缺乏有效支持,学生难以获得劳动教育课程应有的价值体验。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思考
为了顺应人工智能大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大学生劳动教育也应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让人工智能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真实有效、崭露头角,充分利用和积极融合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良好体验,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学习动力,培育学生创新性劳动思维与劳动技能,从而拓展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领域,展现劳动教育的价值魅力。
(一)融合人工智能创新劳动实践
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想扎根高校,就需要各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要根据学生发展特点设计可行的劳动教育规划,并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让人工智能在校园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使得人工智能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劳动实践,让学生亲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智能技术的兴趣。各大高校应当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和教学特点,将智能技术纳入日常教学中,拓宽劳动教育的实践场域,扩大、扩充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范围,整合劳动教育内容,处理好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把握好实践操作与仿真虚拟操作之间的区别,精选符合劳动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掌握劳动技能、技术的同时,也能在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意识等方面实现同步提升。
(二)利用人工智能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作为劳动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主导人,高校教师更应该接受并理解人工智能给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带来的各类冲击与影响变化,不仅要通过劳动教育来培养学生利用智能工具改造世界的技术技能,更要有效利用各类智能技术帮助学生弘扬和保持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清智能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以劳育人的精神理念,传达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使学生明晰在劳动生产中人始终占主体地位,技术仅作为辅助手段为人的生产生活带来服务。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那么劳动教育的五个方面的目标才能具备实现的基础,劳动带给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才能被有效激发,劳动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需要。
(三)培养大学生正确驾驭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在人类不适应的恶劣环境下承担一些人类无法胜任的工作,甚至在数据算法的加持下有了人类无法企及的高智商判断与选择能力。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劳动素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驾驭人工智能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可以使人类生活更美好,同样也可以使人类生活变糟糕,当人们利用人工智能去偷懒,甚至利用人工智能尚无道德伦理情感的特征去实现个人野心、危害他人的时候,人工智能只会反噬人类自己。“注重提升学生与智能机器的协调能力,使学生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时更加灵活,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充分认识人工智能与现代生产生活不可分割的现实意义,体会到人通过智能科技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理解科技赋予劳动的有利价值,进而实现对劳动精神的更高追求。”[5]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教会学生掌握相应智能工具的方法,更要交给学生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一伟大工具的文明理念。
(四)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强化劳动课程即时反馈
高校肩负劳动力培养的重任,更应与企业通力合作,深度融合,寻找双方利益共同点,探寻校企合作方式,利用企业的岗位需求导向改善劳动教育现状,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对劳动教育的认可、对劳动技能的掌握,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企业根据自身用人需求派驻相应专业人士为学生传授劳动教育技能,演示当前主流智能设备、设施,模拟企业真实用工环境,校方提供劳动教育实践所需的场所与设备,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理论提升的优秀师资和智力支持,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企业氛围中展开劳动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劳动工作技能,获得即时性工作体验,掌握专业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尽早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拥有学习动力。这样,一方面高校获得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从高校的智力支持中受益,减少了新员工前期招聘与培训的费用,有利于企业获得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持。同时,学生也能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获得最为前沿的科技知识与生产技能,尽早感受和适应企业劳动工作氛围,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劳动教育的针对性,为将来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构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教育课堂生态
教育生态理论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从事教和学活动的主体,都属于有机体,非生物环境既包括施教环境,也包括教材、教法以及周围的教师群体和学生。因此,劳动教育所要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只是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抑或教师本身,而是要以更为全面系统的视野,既要关注到非生物环境的变革与发展,又要注重有机体本身,即劳动教育的主体双方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自身心理需求、学习动机、兴趣爱好以及业已形成的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既是劳动教育活动实施的基础,又是劳动教育活动所要培育和修正的对象。劳动教育课程在各要素主体间的交互影响活动中构筑了动态的共同体关系,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能动作用呈现为提供适宜的物理环境,采用理实一体的教材、教具,创设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且,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建立在适学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同时,学生作为劳动教育课程另一方能动者,也是活动的主体,但由于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较低,学习任务及目标不明、学习方法及探究路径不清,所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从而获得所需信息,掌握必备技能,其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到外化环境与内在需求双重作用的影响。在信息化环境下,传统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资源正在转变为以学材为主,互联网+、微课、慕课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新型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且超越了时空限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作用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与此同时,囿于学生自身知识能力欠缺,其在辨别择取吸收新知识方面存在盲目性、无序性,教师在劳动课程教育中呈现的教材、教具等教学资源,需要谨慎筛选,仔细甄别,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引导他们在信息化大潮中不偏离航向,因此,要求教师除了重视教材、教具等信息资源的同时,亦须关注到劳动课程实施的物理环境以及校园文化、舆论舆情等心理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感性与理性自然交融的劳动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类的生活由于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而变得越来越便捷与舒适,其劳动观念也因此逐渐淡薄,然而,劳动教育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却依然需要巩固和加强,大学生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推进传统劳动教育模式发展变革,加强他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把握和应用能力,适应智能时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家璇.新時代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23(1):109-112.
[2]刘瑞,韩同友.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探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22,31(2):35-39.
[3]张淼.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范式转换与实践理路[J].当代青年研究,2021(6):108-114.
[4]陈阳,吴雪菲,陈晓.意蕴、困境与路径: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1,37(8):10-16.
[5]王敏.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路径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7):190-192.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