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践
2023-06-16张冠男郎卫珍李彦伟
张冠男 郎卫珍 李彦伟
[摘 要] 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原则,本着“共同规划、齐抓共管、联合办学、风险共担、成果完善共享”的原则,改革评价模式,校企联合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岗位的标准和要求,围绕数控行业、企业数控技术用人标准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以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办学模式为背景,建立以品质德行为总纲、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兼顾职业人内在性和社会性职业素养,校内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以自我评价、工作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多元主体互通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深入推进“双主体”育人模式的深度探索,提高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力度。
[关 键 词] 层次分析法;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指标要素;数控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069-04
一、数控技术专业背景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一体化生产的基础,它将机械制造、电气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技术与生产实际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双主体
现代学徒制结合我国国情,将传统方式学徒制度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既继承了传统的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的特点,又体现了当代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的特点。
高职与企业实行深度合作,学校帮助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必须与企业的要求完全一致,与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企业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还应帮助完善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建设,达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目标。
数控技術专业综合改革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办学模式,有助于将市场对数控专业的需求放在首位,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满足学生走向岗位的能力发展需求。但仍面临以下问题:现行的高职高专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主观评价不够客观;构建现代学徒制过程中的路径修改问题;进一步完善数控专业中双主体模式中共同规划、齐抓共管、联合办学、风险共担、成果完善共享的问题,以加强现在的双主体模式,提高企业的参与度。
(二)数控发展状况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职业院校要想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不断优化和创新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分析天津市及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可知,数控技术专业面临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对现代工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需求,企业大量引进数控机床。因此,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三)评价发展掣肘
近年来,随着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顺利开展,以及人才质量报告报送和数据平台填报,各高职院校相继形成了校内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但是,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和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评估理念。传统的教育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但现在按照国家提出的“德艺双馨”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应该从素质、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2)评价主体。前期的评价主要是校内评价为主,企业作为中间环节的教育和最后环节的工作,参与度不高,反馈效果不及时。(3)测评形式。注重结果考核,个别情况流于形式或为了考核,结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不能用来指导培养人才的过程。(4)评估方法。大多数院校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如纸质评价、考证评价、师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法等,这些评价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应针对教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数量分析方法,结合企业人员,针对数控专业岗位需求,调研分析学生核心素养。
层次分析,将双主体数控人才的评价过程分成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每个层次内部根据逐对比较法确定各要素的重要程度,并通过计算特征向量的特征值来确定要素权重,最后对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总排序,是一种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有效结合的数量分析方法。
二、指标要素分析
数控人才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技术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能力能够帮助数控人才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
确立评估原则。(1)职业性原则,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坚持以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从职业能力的内涵出发,围绕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2)多元主体评价原则,综合考虑学院评价、企业评价及学生自评等情况,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平性。(3)现实发展性原则,要认识到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要以未来发展为目标,既要考虑当前岗位对能力要求,又要具有前瞻性,时刻关注行业发展,适时调整评价指标,使学生在数控技术行业就业中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基于双主体育人模式,本着“共同规划、齐抓共管、联合办学、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数控专业人才的能力可归纳为两个层次: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职业技能与知识、工作方法、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行为方式等。主要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拓展,包括对新理念、新技术的理解能力,业务创新能力,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发挥自信心、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面的内容。
从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结合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机床维护与调试、产品检验人员等一线岗位要求,从素质(德)、知识(智)、技能(能)三个维度,与企业共同分析人才培养质量指标要素。召开工作会议,按照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校企联合设计人才评价质量方案。通过已建立的毕业生质量反馈网络,与用人单位进行走访调研,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质量指标要素。根据冰山模型理论,将素质和行业发展定义为潜变量,将知识和技能要求定义为显变量,构造层次分析法模型,计算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梳理出数控技术专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根据李克特等级评价量表,依据各项指标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制定调查问卷,向京津冀数控行业企业和院校发放调查问卷。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从“德艺双馨”出发,确立了指标要素分析和职业素养本位下的体系构建,划分为三个层次的指标,并界定了各层次指标的内涵,进而梳理出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效和不足之处。
根据支配关系,从上到下分三层建立考核指标体系。高职数控專业人才质量作为最高层次,是本次评价的最终目标。基于双主体的办学模式,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数控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和资深专业教师,借助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京津冀数控加工企业共同研发指标要素和体系,既符合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要求,又与实际教学相适应,使双主体育人模式不断深化。
所以我们从德、智、能三个方面建立数控专业技术人才指标要素,作为层次分析的标准层,是为了达到目标层而设置的子标准层等等。方案层是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计划、措施等。从学生的德(品质德行)、智(智慧敏行)、能(技术技能)三个维度进行考核,每个维度又由单项能力和整体能力两个考核面构成,最后梳理出17个重要能力特征点,进行考核。
1.德(品质德行):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安全意识、劳动精神
学生的个体性和社会性要兼顾。在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过程中,不仅要评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评估“职业岗位能力”,以及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价值观在内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和人生道路上的全面发展。本项以辅导员的评分为主。
2.智(智慧敏行):机械基础、机床操作、加工编程、机械制图、数控加工
经调查研究,企业和学院教师要求数控人才应具备如上五项基础知识,主要是由学校教学来完成的基本技能,包括体现基础技能的机械制图、体现基本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现生产能力的岗位对接课程等。本项主要由任课教师评分。
3.能(技术技能):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数控技术应用能力、调试和维修、数控设备管理、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应用能力、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
高职高专教学要进一步贴合一线生产岗位需求,而数控技术专业的高应用性、高技能性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实训环节加大力度、增加时间。我们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最后企业梳理出八个技能。本项主要针对企业方和实训教师打分。
三、数据分析
按照现代学徒制的要求,企业方与学院老师共同分析了人才评价的指标要素,并共同填写了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针对准则层、方案层,采用两两成对比较重要性,由1~9评分进行逐对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用aij表示要素Bi与要素Bj对目标A的影响程度之比(1~2分:相同,3~4分:稍微重要,5~6分:比较重要,7~8分:十分重要,9~10分:绝对重要)。
应用Spsspro数据分析平台,根据方根法,计算出各要素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将特征变量归一化后,计算出权重,一般层次分析法会根据彼此的相互关系,将决策的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划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并绘制出层次结构图。系统只表明决策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各因子对应的权重数值。
德:品质德行的权重为7.862%、智:智慧敏行的权重为26.275%、能:技术技能的权重为65.863%,其中最大特征根为3.032。企业方和学院都认为,数控人才以素质德行为总纲,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技术技能操作为主导。因此,今后要进一步强化数控设备熟练操作能力。根据RI表查到对应的RI值为0.525,因此CR==0.031≤0.1,通过一致性检验。
由表2可知,其中指标权重最大值为爱岗敬业60.354%,最小值为安全意识5.796%。企业认为,爱岗敬业能体现学生的整体价值观,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精神品质。安全意识在到岗后能够得到培训和管理,更好地进行调节。指标中最大特征根为4.104,根据RI表查到对应的RI值为0.882,因此CR==0.039≤0.1,通过一致性检验。
由表3可知,其中指标权重最大值为数控加工52.079%,最小值为加工编程5.685%。当前数控专业,特别是高职生所从事的岗位以数控操作加工为主,同时要较好地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知识和数控原理及调试、维修等,但为了提高后续发展空间,机械基础和数控编程专业知识还应加强。其中最大特征根为5.234,根据RI表查到对应的RI值为1.11,因此CR==0.053≤0.1,通过一致性检验。
由文末表4可知,其中指标权重最大值为数控技术应用能力39.232%,最小值为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2.375%。在岗位操作中,高职学生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在数控编程中主要熟悉数控系统,会简单零件的手工操作,其上升空间较大,应在今后的课堂中逐步加强编程深度内容。其中最大特征根为6.48,根据RI表查到对应的RI值为1.25,因此CR==0.077≤0.1,通过一次性检验。
根据当前岗位需求,通过层次分析法最终形成数控人才质量评价指标结构如文末图1。随着数控技术的更加成熟,数控人才的能力结构将更加多元化和深度化,上述指标还会有动态调整。
数控人才=7.862%德+26.275%智+65.863%能
四、专业发展建议
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人才本身进行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反馈,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同时,课程要具有前瞻性,将前沿知识与行业发展相结合,深化发展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主体互动对话形式,所以要秉承多主体导向,在双主体育人的理念下,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认同的评价标准。
校企双方成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实行工学交替的双主体办学模式,实现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交织。根据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战培训,重点放在工艺技术、故障诊断和排除等方面。
将企业、院校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作为主体,提高企业高职教育的参与度,深化双主体育人模式。经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在人才质量培养方面,双主体更易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进一步完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及时有效地跟踪与反馈,实现高职教育的产品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研究所取得的建设成效与不足,探索修订建设路径。
在后续的评价体系中,我们将进一步遵循职业成長的逻辑发展规律,把实践工作中需要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关技能的要求、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相关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细化出可以操作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双核”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依托企业行业优势,深入了解社会人才需要,做好就业质量调查工作,让社会来检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并很好地为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培养过程调整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姜晓雷.“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1.
[2]雷忠.我国高校人才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3]王玲,尹钰佳,王蓉希,等.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医学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现代医院,2021,21(1):64-67.
[4]高洪雨,高广玲,李卓越,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探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5(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