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2023-06-16石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1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院校

石英

[摘           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新的挑战。基于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应当意识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性,进而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开展,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对此,从新时代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出发,对现阶段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展开分析,而后对如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可以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新时代;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025-04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各阶段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序落实,这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序落实的重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也无法满足院校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现状,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创新,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现阶段,传统的思政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发展需要,而且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推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内生动力,使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学习思政理论知识,实现道德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协同发展。同时,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此外,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专业课程学习期间求学上进,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实现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发展,这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意义的体现。

(二)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对于思政课教师及其他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具体来看,思政课教师需要主动整合思政教学资源,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实现思政教育的优化,为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提供动力。同时,其他课程教师需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发掘课程内部的思政元素,推动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思政教育全面渗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推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1]。与此同时,不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其他课程教师都需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视角看待思政教育的开展和课程思政建设,并推动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也是教师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三)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和立德树人有序落实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需要学校主动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并推动课程思政在非思政类课程中的渗透,这既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思政育人水平,也可以推动各类课程建设,构建完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兼具智育、德育等不同功能,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提升高职院校的育人效果,为社会输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定政治立场和崇高政治信仰的优秀人才。同时,党的二十大对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中的落实作出重要指示,而基于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推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有助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职教育中的持续落实,提升高职院校的德育水平和工作成果。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开展现状

(一)思政教育横向协同不足

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存在横向协同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思政教育未能与专业教育、学生管理、就业指导教育等形成合力,未能实现多方主体协同育人。从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理论要求来看,除了思政教师以外,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就业指导教师等主体都可以发挥重要的育人作用,实现不同主体协同参与思政育人。然而,结合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部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多由思政教师负责开展,辅导员、专业教师等主体未能参与思政教育,没有在专业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开展期间与思政教师保持联系,并未实现全员育人[2]。

此外,思政教育横向协同不足还体现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并未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没有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企业、机关单位、行业协会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并未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而且家庭主体的育人作用并未得到切实发挥。不难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呈现出独木难支的情况。

(二)思政教育纵向衔接不足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应当渗入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阶段到毕业阶段都需要开展思政教育,而且实现各个阶段思政教育相衔接,进而打造纵向衔接的思政教育体系,这对于推动思政教育全程融入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纵向衔接不足的情况,导致大一、大二、大三阶段的思政教育存在断层问题,未能实现有效衔接,不同年级的思政教师也并未实现思政资源的融通共享,这对于思政教育的持续开展造成一定阻碍,未能切实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

(三)思政教育开展形式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具体来看,学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导致思政教育呈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致使思政教育的理论阐释力、说服力不足。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思政教育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思政知识的状态,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也未能针对教师讲解的思政理论知识进行主动思考,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政教育的效果。此外,在现阶段的思政教育中,由于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故而未能与教师进行深度互动,导致思政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政水平发展情况,未能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也未能给予针对性的教学,导致思政教育低效化[3]。

(四)思政教育信息化不足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呈现明显的“去中心化”趋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渠道接受多种多样的信息,这给思政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挑战。同时,新媒体的应用可以有效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范围,增加思政教育的深度,而且可以推动思政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这是新媒体发展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供的优势。结合现阶段的思政教育开展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信息化建设不足,未能推动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具体而言,部分高职院校并未依托各大新媒体平台搭建新媒体矩阵,没有推动新媒体技术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未能意识到新媒体技术对于思政教育开展的推动作用。此外,校内思政教师的新媒体素养不足,未能有效应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这也是思政教育信息化不足的重要体现。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策略

(一)坚持全员育人,推进思政教育横向协同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针对校内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需要坚持全员育人原则,调动校内各方育人主体协同参与思政教育,统筹各类育人资源,搭建全面的育人矩阵。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当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各类课程,如专业课程、心理教育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等,充分发掘这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协同开展,有效发挥思政元素的育人价值。在此基础上,思政教师需要与负责教授上述课程的教师进行沟通联系,共同发掘思政元素,并引入课程外的思政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政知識紧密融合,同时,思政课教师应当与其他课程教师协同备课,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推进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全面渗透,借助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4]。

二是推进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面,辅导员也是重要的育人主体,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而且辅导员负责生活管理、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等事务,更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政水平和道德品质发展情况。故而在未来的思政教育模式创新阶段,思政教师应当加强与辅导员的合作,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深度融合,方便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促进学生思政水平发展。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也可以从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搜集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借助辅导员的管理案例充实思政教育内容,从而为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发挥校外育人主体在思政教育中的育人价值。鉴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学生在毕业阶段需要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此获取实习证明,因此,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沟通协商,将思政教育融入校企合作和学生的顶岗实习环节。具体来看,学校派遣指导教师、思政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推动顶岗实习有序开展,其中,思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思政教育。例如,学生会遇到实习障碍,思政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使学生在工匠精神的感染下刻苦钻研,积极寻求他人帮助,最终克服障碍,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实现思政水平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除了企业以外,行业协会、机关单位等社会主体也应当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充分联动。同时,高职院校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在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突出家庭主体的重要地位。

(二)推进全程育人,实现思政教育纵向衔接

前文提及,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在针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断层问题,未能实现大一、大二、大三三个阶段的思政教育衔接,没有构建全程衔接的思政教育体系。对此,学校需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推动大一、大二、大三阶段的思政教师进行联动,坚持全程育人原则,构建纵向一体化的思政教育新体系,从而有效推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具体而言,学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组织三个阶段思政教师进行集体学习,重点在于促进不同阶段的思政教师在学习期间相互交流,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实现不同阶段思政课程内容相衔接,尤其是实现大一到大二、大二到大三的过渡,确保思政教育的持续性,推动思政教育常态化开展。同时,课程思政建设也要实现不同阶段相衔接,例如,大一阶段的课程多为公共基础类课程,而大二阶段的课程则包含专业课程,故而学校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这也是推动全程育人的重要体现。

二是建设完善的学生档案,通过学生档案记录每位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政水平、道德品质发展情况。例如,在大一阶段的思政课程结束以后,该阶段的思政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表现以及课程分数归入学生档案,方便大二阶段的思政教师根据学生档案中的信息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以此提升思政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政水平发展,而这也是构建纵向衔接的思政教育体系、推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5]。

三是制定每个阶段的思政教育目标,进而形成系统化的思政教育实施方案,确保每一阶段的思政教育目标都能比上一阶段更为深化,切实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同时,具体的思政教育目标既可以为思政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其他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指导,也可以为教师群体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从而督促各类课程教师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有力推动前后环节深度衔接。

(三)创新思政育人形式,强化思政教育育人效果

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形式单一,降低了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而且对思政教育的全面开展造成一定阻碍。基于这一情况,学校可以从强化实践教育、举办思政类校园活动、鼓励思政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等角度入手,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成效,推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模式的持续创新。

一是推进实践教育有序开展,在做好思政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思政教育第二课堂,鼓励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检验思政理论知识,彰显思政理论的阐释力和说服力。同时,结合高职教育的性质,开展实践教育,打造第二课堂有助于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借助实践检验理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这对于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推动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上,思政教师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加之思政理论具有抽象性特点,这就导致部分学生遭遇较多的学习困难,降低思政教育效果。对此,为了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思政教师需要主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动主题探究、案例教学等先进模式在思政课堂中的应用。例如,在理论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案例、校园案例验证思政理论知识,使学生信服思政理论,而且学生可以根据案例向教师提问,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思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政发展水平,并据此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措施和课程内容。

三是开展思政类校园活动。相较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思政类校园实践活动具有更强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在这一过程中接受思政元素的熏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与精神世界发展。例如,湖南省某高职院校主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包括讲习所、名师朗读会、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党史知识竞赛”“党史演讲大赛”“红歌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打造“名师朗诵会”“育时代新人”论坛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品牌,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养分,坚定其理想信念,厚植其爱国情怀,涵养其高尚品格,塑造时代新人[6]。

(四)推动新媒体技术应用,提升思政教育信息化水平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也使其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对此,高职院校应当主动作为,坚持做到趋利避害,推动新媒体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相融合,从而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促进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具体而言,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开展思政宣传教育。高职院校既要通过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如打造校史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张贴杰出校友事迹,宣传优秀前辈等,也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开展线上教育,将党史资源、校史资源、杰出校友事迹制作成线上学习课程,上传至新媒体平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账号登录平台进行观看学习,这对于思政教育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是积极打造校内新媒体中心,并以新媒体中心为依托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具体来看,在校方的统筹组织下,部分思政教师打造新媒体中心,并吸收优秀学生担任新媒体中心运营人员。同时,新媒体中心可以在抖音、快手等不同平台开设账号,并借助不同新媒体平台间的推荐引流机制引导学生关注学校账号。在新媒体平台的推送机制下,只要新媒体中心上传有关思政教育的视频或图文内容,学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并结合视频、图文内容开展学习。

三是推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在新媒体技术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思政教师的新媒体素养直接影响融合效果,而且关系到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成果。对此,学校需要组织校内思政教师学习新媒体技术相关知识,提升教师的新媒体实操能力,培养思政教师的新媒体素养,确保思政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各大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并能组织优秀学生参与运营,为新媒体中心的运营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对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现阶段高职思政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思政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对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实践,立足高职思政教育现存问题,推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现横向协同,搭建全面的思政教育矩阵,充分发挥校内外各方主体的育人作用,同时,推进思政教育纵向衔接,坚持全过程育人原则,实现各阶段思政教育工作深度衔接。在此基础上,学校需要主动推进思政教育形式創新,借助先进的教学模式推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思政理论的阐释力、说服力,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最后,学校需要推进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主动把握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发展趋势,实现新媒体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在新媒体矩阵的支持下推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刘莉.浅析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J].中外企业文化,2022(8):169-171.

[2]李敏.新时代高职院校“一主四辅”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才智,2022(18):45-48.

[3]杨玲.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38):18-19.

[4]夏静,张向辉,周振刚.“微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大学生核心素质培育指导丛书开发的视角[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6-28.

[5]喻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性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6):47-50.

[6]张红.基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国际公关,2019(6):88.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