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学习中心,回归基本问题

2023-06-16吉守益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5期
关键词:导向文本课文

吉守益

课堂从“教”走向“学”,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新时代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的建构中,教师的教要促进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凸显,师生共同走向学习中心课堂的建构。如何走向学习中心呢?如何让教师的“教”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推动着学生学习的进程。从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设计课堂提出的问题,会改变单向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灌输的课堂提问。教师应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表达,明白教师的“教”仅仅就是起着关键处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学习导向要有清晰的认知。

不同类型的问题起着不同的学习导向作用。如何区分课堂提出的问题的学习导向呢?课堂提出的问题有哪些类型呢?两位教师针对《手指》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我对课堂的问题进行了有效梳理与分析,将课堂提出的问题归纳为四种类型:导向型问题、引导型问题、启发型问题、基本问题。

一、导向型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聚焦于文本答案的寻找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都在使用导向型问题推动着课堂的学习,引导着学生从文本中去提取信息,读懂课文。比如:这一课的作者是谁?(丰子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自然段)《手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第2自然中哪个词写出了手指的外形特点呢?(算不上美)地位最优的、相貌最堂皇的是哪根手指呢?(中指)中指有什么特点呢?(养尊处优)……

仔细分析这些导向型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答案是唯一的,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如果整堂课都是用这样的导向型问题来引导学生提取课文的信息,将学生学习的视角聚焦于文本的信息提取,这样的学习还处在低阶思维的阶段,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在读懂文本,寻找答案。因为问题答案的唯一性,这样的寻找,不具有创造性。因此,在引领学生走向学习中心的过程中,导向型问题的指引,无疑是属于低层次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引导型问题:通过自主的阅读学习来验证预设的观点

与导向型问题相比,引导型问题的范围更为宽泛,却不是真正的开放式问题,也不能真正激发学生深度的探究欲望。这类问题更多的是把学生引向课文学习的目标知识,并结合文本的内容,由此得出确切的答案。这些答案不仅需要记忆,也需要一些推理。比如:(1)为什么说大拇指不算美呢?(2)为什么中指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呢?(3)从哪里看出食指的机敏?(4)为什么说无名指的样子秀丽、可爱呢?(5)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大拇指的姿态呢?(体形、头型、构造)哪几个词语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大拇指算不上美?(矮而胖、大而肥。)(6)句子中有几个“叫他”?(6个),这是什么句式?(排比)……

梳理这类问题,我们发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已知的预设下,从课文中去寻找相关的语句去验证自己的预设。从激发学习欲望的角度来看,我发现学生都是在验证作者的观点,一般情况下都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纵观现在的课堂,聚焦于理解课文内容似乎成为课堂的全部。教师用引导型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视线拉入文本,让学生去和文本进行对话,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读懂文本的内容。如果课堂中这类问题被长时间使用,我们会发现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不能够有效激发。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去激发学生有效的探究欲望,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跳出文本,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开放性,更具有深度,需要我们教师设计更多的课堂问题。

三、启发型问题:激发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我表达

教师在开启新课的教学时,要善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去比较,激活自己的思维,引发更多思考。

比如,在《手指》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呢?和同学交流一下。”

生:大拇指算不上美,但非常重要。让我想到了快递小哥,他们特别辛苦,风里来雨里去。

生:食指让我想到工作辛苦,不怕牺牲,敢于探险的警察、消防员等,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遇到危险的事情都冲在第一线。

……

以上问题将学生的学习指向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将手指的特点和生活中人的特点进行了有效链接,启发学生去思考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思考、联想的过程中深化对文本的学习,从读懂文本到跳出文本走向生活,进一步升华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启发型问题,无疑是用开放的视角鼓励学生去学习探究,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中也能看见学生的学习,是否读懂,是否会学,是否有一定的价值观的输出。这样的课堂问题是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一个好的问题。

四、基本问题:围绕课堂学习中最重要的问题展开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常常在思考,一堂课上那么多的问题,究竟哪些才是语文课堂上最基本的问题呢?语文学习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有助于明确和突出教学的重点,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标志着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探究,进行语言的实践与运用。我认为一个好的基本问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问题应该是开放式的,指向的不是唯一的答案。(2)问题能够引

发学生思考,常会引发辩论或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问题的解决是需要高阶思维的参与,仅仅靠记忆知识点无法有效回答。(4)问题的解决要能指向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5)随着学习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需要反复使用。

通过这些特征的梳理,我可以得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应该是指向语文学科本质的,具有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不指向唯一答案的问题。因为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的目的是激发探究欲望,引发更多人的思考。教育应该努力开发和深化学生对重要思想和过程的理解,让学生将学校的学习迁移到校外的学习之中。

在《手指》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引导学生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教学时,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哪些语言让你感受到了作者的风趣幽默呢?你发现了這些风趣幽默语言的表达特点了吗?这样的问题指向了作者语言的密码,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特色,应该成为本节课重点的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并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在解决这个学习问题时,首要的是让学生去感知、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从中有所习得,进而在学习运用语言的实践中有所感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课文有哪些表达特点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学习的视角聚焦于语言表达形式,即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写出手指的特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语文课堂学习的核心问题,也是这堂课学习的基本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着这一基本问题,聚焦第2自然的学习,打开学生理解作者运用语言之门,在揣摩学习中,再迁移运用到五官,深刻体悟作者运用语言的秘密。

以《手指》第2自然为例,教师提出问题:作者的语言为什么这么幽默有趣呢?你发现了课文表达的特点了吗?

生:读了这一自然段的描写,我觉得大拇指就像一位任劳任怨的人出现在我的眼前。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特别是“呆呆地站在一旁”特别有画面感。

生:是的,为了突出大拇指的肯吃苦,作者通过举例子来说明它的辛苦。

生:老师,我还发现在写大拇指辛苦时,作者运用了“拉”“按”“扶”“抵”等很多的动词,读来非常鲜活。

……

在不断的阅读赏析中,学生品味语言,习得语言运用的方法,为自己的语言实践运用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在不断思考,在引领学生走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提出问题的类型,有效配比各种问题,问题不能单一化,做好学习的铺垫与延展,要把重点回归到基本问题的学习与探讨上来,让课堂的学习不断走向学习中心,聚焦基本问题,从而凸显学科学习的本质。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导向文本课文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偏向”不是好导向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背课文
犬只导向炮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