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慈欣: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2023-06-15孙悟喵

幸福 2023年4期
关键词:刘慈欣三体科幻

孙悟喵

2022年12月10日11点,万众期盼的国产动画片《三体》正式开播,当晚9点总播放量已突破1亿次。在开播的前一天,其原著作者刘慈欣录制了一段演讲视频,他阐释了在浩瀚宇宙中,渺小人类存在的意义,其深刻和诚恳令人震撼。他创作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他本人甚至被粉丝认为是“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宇宙之广阔远超过了我那种天真的想象”

1963年6月23日,刘慈欣出生于北京,父亲是北京煤炭设计院的干部,母亲是复员军人。刘慈欣三岁那年,因父亲的工作发生了变动,全家迁到山西阳泉三礦,父亲成了一名煤矿工人,母亲当了小学老师。去山西时,父亲收拾的行李里,有一箱书。那时,他还不知道,这箱书将对自己的儿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阳泉三矿离市区很远,工人和家属们的生活都比较封闭,自成一个小社会,而刘慈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回顾自己的科幻之路,刘慈欣记忆中的一个关键时间点是1970年4月24日。那一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刘慈欣对于星空的向往之情。他永远记得,自己那天站在池塘边仰望星空,看见那颗万众瞩目的卫星在天鹅绒一般的夜空中缓缓飞行,从那一刻起,他意识到“宇宙之广阔远超过了我那种天真的想象”。

几年后的一个夏天,还在读小学的他在家中的床下发现了一个箱子,里面是满满一箱子书,有《托尔斯泰文集》《白鲸》《太空神曲》等,以及后来使得《三体》里的关键人物叶文洁产生思想转变的《寂静的春天》。也是在这箱书里,他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本科幻作品《地心游记》,如获至宝,感觉这本书就是为他写的。他沉浸在传奇的故事里,一度以为书中的故事是真实的。不久,他看书的事情被父亲发现了,但父亲并未责怪他,而是告诉他说,这本书叫“科学幻想小说”,是作者幻想虚构的,但有科学依据。父亲的话确定了他的科幻理念,他后来说:“我的坚持,都源于父亲这几句话。”

看完《地心游记》之后,他又千方百计地寻找其他的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来阅读,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找到什么读什么。大量的阅读,不仅让他超越了眼前的封闭生活,看到另一个精彩神奇的世界,也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初中的时候,刘慈欣写起了科幻小说。他成绩还不错,父母便也没有反对。整个中学时代,他都表现得沉默寡言,很少参加校内外的活动,课余时间都在阅读和写作。高二那年,他读到了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深受震撼,从此将阿瑟·克拉克视为自己的精神偶像。在他后来的写作中,“好多作品的建构都源自这位巨人”。

刘慈欣写科幻小说始于1978年,第一次公开发表作品是在1999年。20多年来,他在孤独中阅读和创作,不断投稿,不断被退稿,陪伴他的是书中的神奇世界和创造这些世界的了不起的人们。

“我明白自己是一个追梦人”

1981年,刘慈欣考上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

娘子关电厂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天空灰翳,阳光绝难透入,多黄土丘陵,诸多山崖似寸草不生,难以稼穑,树上连鸟巢亦无。建筑多土砖屋及窑洞,多煤厂及火力发电厂,黑烟滚滚,空气中饱含煤渣味。沿途皆是运货大车,不乏运煤的、运易燃易爆化工品的,如史前巨兽纷纷奔过……过娘子关的一刹那,我终于明白了,幻想发生于贫瘠、创痛和追赶。”刘慈欣的作家朋友韩松如此写道。

就是在那里,刘慈欣恋爱、结婚,之后有了孩子,日子过得十分平静。那时,妻子大部分时间在外地工作,他自己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去接孩子放学,回家给孩子做饭,看上去和周围的同事并无不同。然而同事们不知道,身边这个普通男人同时正在构筑着怎样一个瑰丽的文字世界。

刘慈欣也曾在平庸的生活里得过且过,直到有一天,他读到了偶像阿瑟·克拉克的小说《与拉玛相会》,内心再次被激起惊涛骇浪。多年后,他写下了小说《球状闪电》,里面有一段话,正好对应了他当年的心境:“我明白自己是一个追梦人,我也明白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生之路是何等的险恶莫测。即使那雾中的南天门永远不出现,我也将永远攀登下去——我别无选择。”

刘慈欣还是回到了创作科幻小说的路上。就像当年那个中学生一样,他每天完成必须完成的工作和家务之后,便开始阅读和写作。无数个夜晚,他一边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一边写下一行行文字。从1985年到1998年,他陆续创作了多个短篇小说和《超新星纪元》《中国2185》等长篇小说,但均未发表。1998年,他把《超新星纪元》寄给了《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杨潇,杨潇读后十分欣喜,但因为种种缘故,这部长篇小说迟迟未能出版,直到2003年才在阿来的推荐下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杨潇又请刘慈欣再寄一些短篇作品来,刘慈欣照办了。

1999年6月,刘慈欣的小说处女作《鲸歌》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自此,他的作品开始频繁在《科幻世界》出现,并频繁斩获奖项。1999年,《带上她的眼睛》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2000年,《流浪地球》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2001年,他凭借《全频带阻塞干扰》和《乡村教师》首度同时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两项奖项……他逐渐拥有了一批热爱他的粉丝,这些粉丝亲切地称他为“大刘”。

2006年5月,刘慈欣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三体》,并在《科幻世界》上连载,时间长达半年。这部作品不仅斩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而且被重庆出版社看中,于2008年推出了单行本。几个月后,重庆出版社看到《三体》发行量不错,便顺势推出了《三体Ⅱ·黑暗森林》单行本。接着,《三体Ⅲ·死神永生》也于2010年出版了。

在《三体》三部曲中,刘慈欣展开了关于“三颗无规则运行恒星的恒星系”的构思,描述了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其中既有恢宏的场景描写,也有深刻的哲学思考。《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不仅深受读者喜爱,而且也得到了诸多科幻作家和专业学者的高度认可。

2015年8月,第73届雨果奖在美国揭晓,美国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里,用视频连线宣布,最佳长篇故事奖的得主为科幻小说《三体》。雨果奖被称为“科幻界的诺贝尔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遗憾的是,因为觉得自己获奖机会不大,去美國领奖又比较花钱,刘慈欣并未亲临获奖现场。当时,天空正在下雨,刘慈欣在开着车,因为堵车,他一边打盹一边等待,这个时候无数个电话同时打给了他。

他说:“这一切就像科幻小说。”

面向自己,宇宙比不上具体的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娘子关电厂里很少有人知道刘慈欣在写作。有一天,一个同事上网时发现,一个写科幻小说的作家很火,名字居然也叫刘慈欣,但他当时完全没有想到,那个“刘慈欣”就是自己身边的同事。在科幻小说的世界里,刘慈欣已经是风云人物,但在生活中,他还是平凡普通的丈夫、父亲、同事……

2009年,山西娘子关电厂正式关停,他也无奈辞职,开始专心写作。失去稳定工作,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甚至对他此后的创作基调都有影响。不过,事实证明,他有点过虑了。2013年,他以37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第一次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这也是国内科幻作家零的突破。如今,《三体》三部曲已译成2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全世界销量已突破2900万册,创下中国图书海外版权销售纪录。同时,他还拿到了国内外多项科幻文学大奖。2018年,他被授予英国科幻最高奖项——2018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这个奖是为了表彰他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2019年春节,改编自刘慈欣短篇小说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在一个月内就突破了45亿。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流浪地球》将中国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行为逻辑融入了荡气回肠的科幻故事和瑰丽恢宏的画面中,《人民日报》如此评价道:“电影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如今,《流浪地球2》也在2023年与我们见面,讲述未完的故事。

功成名就的刘慈欣,依然留在阳泉写作,这个偏远的小城,让他感到安心。在那里,他过着宁静的生活,不玩微博,不用微信,用电话、短信和邮件与外界沟通。写作之余,他依然会花大量时间阅读和看电影,此外,还会每天跑步10公里,以此放松自己。就是在这样平凡普通的生活里,他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幻想世界,让无数人目眩神迷。

2022年12月9日,刘慈欣为《三体》动画片的开播做了演讲,在演讲中,他解释了人存在的意义。他说,面向宇宙,人类只是一粒尘埃,但面向自己,宇宙比不上具体的生活。他说:“愿大家在观赏《三体》动画的过程中,也能体会我的感受。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摘自《时代邮刊》

猜你喜欢

刘慈欣三体科幻
刘慈欣宇宙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刘慈欣:如果有可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未来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lIU CIXIN, CHINA’S SCI-FI MASTER
“三体联动”构建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功能衔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