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操高陵亮相:洗去历史的“标签”

2023-06-15瀛洲海客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曹操标签

瀛洲海客

2023年4月29日,河南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成为“五一”期间游客的热门去处。

曹操墓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河南安阳安丰乡派出所破获了一起盗墓案,追回三块东汉画像石残块。该文物来自安丰乡下辖西高穴村的一处墓穴,由于它曾多次被盗掘,考古人员对这座墓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400余件出土文物。

其中,八件刻有“魏武王常所用”等字样的圭形石牌,与一件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的石枕,成为判定墓主人身份的关键性证据。再结合文献记载、墓地位置、墓葬形制与人骨鉴定等多个因素,学界一致认定:这座东汉晚期王侯级别的墓主人,正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历史上,曹操去世时尚未称帝,只有魏王尊号;至曹丕代汉,追谥其父为太祖武皇帝,故“魏武王”当为曹操。

如今,随着一件件文物的展出,一个真实而又鲜活的曹操,在洗去历史的“标签”后,重新出现在了世人眼前。

薄葬尚俭:赢得生前身后名

与亳州祖茔内的曹腾、曹嵩墓以及洛阳发现的曹休墓相同,西高穴村这座曹操墓也是坐西向东。其墓道长近40米,宽近10米,深15米左右,整体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规格不可谓不宏大。然而,从出土文物来看,其墓内随葬品却十分寒酸,印证了曹操生前多次强调的薄葬思想。

正如曹操《遗令》中所说,“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下葬时就用平时穿的衣服,不必另做新衣;“无藏金玉珠宝”,更没必要用珠宝作为陪葬品;剩下的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至于衣物,你们兄弟也可分掉……很难想象,这是一位霸主的临终遗嘱。史载曹操“为人佻易无威重”,当非虚言,而在他的最终归处——高陵,亦随处可见其生前的节俭与务实。带有“常所用”字样的刀、戟等石牌,说明随葬品大多为曹操生前常用,并未铺张浪费。一些陶俑也十分低矮与粗糙,远不如东汉其他墓葬所见之豪奢;至于其他明器,同样未曾修饰和加工。一切都如曹植《武帝诔》所描述的:“敦俭尚古,不玩珠玉……既以约终,令节不衰,既即梓宫,躬御缀衣。玺不存身,唯绋是荷,明器无饰,陶素是嘉。”

曹操推行薄葬,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东汉时,世族竞相豪奢,厚葬之风愈演愈烈。名士大儒去世,其门生故吏往往捐资立碑,以示浩大。这种“浮华交会”之风,令曹操深感担忧。建安十年(205年),曹操诏令“禁立碑”,严令禁止私谥。此举不仅能打击朋党势力,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层社会的奢侈风气。这与曹操提倡薄葬的理念是一致的。他本人素来“雅行节俭”,“不好鲜饰严具”,甚至“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生前尚知俭朴,死后又何须再慕荣华?

当然,有过盗墓经历的曹操,因担心自己的墓穴遭人盗掘,也会更倾向于薄葬。曹丕也支持父亲,他毫不避讳地指出:“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于是“从先帝俭德之志”,让曹操一身清白地离去。

忠孝不绝:儒家还是法家

曹操墓中追缴而回的三块东汉画像石残块,可拼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图案(已展出)。该图案分上下两部分,上方带有“首阳山”“纪梁”等字样,下方则描绘了“七女为父报仇”的故事,可谓是随葬品中的一道独特风景。那么,这块画像石又反映出了什么呢?

典故“首阳山”见于《史记·伯夷列传》。周武王伐商成功后,“天下宗周”,但伯夷、叔齐二人却深以为耻。他们以殷商臣民自居,宁肯隐居于首阳山中,采薇而食,直至饿死,也不愿食周粟。“纪梁”又作“杞梁”,为春秋时齐国大夫,曾拒绝莒国国君的重金贿赂,后战败被俘而死。这几人,皆被后人奉为忠君典范。至于“七女复仇”,具体情节已知之不详,大概讲述的是:七女为父报仇,曾在咸阳桥下刺杀咸阳令。如此孝义之举,符合秦汉时代的“复仇观”,从而成为汉画像砖的常见题材。总之,曹操墓中的这块画像砖反映了东汉时代的“忠孝观”,更是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

这似乎与世人眼中的曹操大有不同。曹操被视为法家代表,魏晋名臣傅玄所云“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更被论者反复提及,用来解释曹操因何而打压儒门世族。但这种“非黑即白”的论调,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曹操虽好法术,亦久服儒风,而且他反对的,更多是清流名士结党营私、又好清谈务虚的行为。

曹操去世当年,其子曹丕继魏王位,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随后问世,成为保障世家大族政治利益的关键性工具。曹丕此举,自然不是违背曹操的主张,而是在曹操晚年改意,并逐渐向世家大族靠拢的前提下,更进了一步。曹操根本不是法家或儒家的代表,这两种思想对他而言,也只是执政手段。故曹操墓中出现带有儒家“忠义观”的画像砖,也就不足为奇了。

“七十二疑冢”从何而来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位生性多疑、好梦中杀人的奸雄,在料理自己的后事时,也不忘故布疑阵。原著第七十八回写道:“(曹操)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嘱毕,长叹一声,泪如雨下。须臾,气绝而死。寿六十六岁。”

这就是著名的“七十二疑冢”传说。早在宋元之际,这种说法就甚嚣尘上,不绝于耳。从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到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再到明潘广祖所撰《汇辑舆图备考全书》,或模棱两可,或以肯定语气记述“七十二疑冢”,以至曹操奸诈多疑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至《三國演义》问世,曹操的“奸诈多疑”更是妇孺皆知。直到上世纪,有郭沫若、翦伯赞等人为曹操翻案,其“一边倒”的人物评价才逐渐得到修正。

值得注意的是,在“七十二疑冢”普及前,曹操墓穴的位置一直是明确的。曹操《终令》曾云:“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曹操去世后,“典丧事”的贾逵主张公开发丧,后在司马懿的策划下,文武百官奉曹操棺椁返回邺城,将其葬于生前所规划之地,与战国名臣西门豹做了邻居。后曹丕、曹植祭祀先父,就有相关祭文传于后世;而降臣于禁被东吴遣返回魏后,亦前往高陵吊唁曹操。即便在此后数百年内,曹操墓的位置仍然不是秘密。

1998年出土的《鲁潜墓志》中,载有鲁潜墓与曹操墓的相对位置。鲁潜是前赵驸马都尉,可知十六国时,曹操葬地还为世人所知。及至唐初,李世民征高丽,途经邺城时亦曾拜谒高陵,并亲自撰写了祭文。今本《太平御览》卷39与《全唐文》卷10仍录有该文,从中可见李世民对曹操的功绩基本持肯定态度。事实上,唐人对曹操、刘备的态度大体上相对客观;然北宋以降,社会上却逐渐出现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苏轼《东坡志林·怀古》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顽劣小儿,都在心底里拥护刘备,足见入宋后,曹操的名声已一落千丈。南宋时,朝廷偏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元朝建立后,汉人处境更加艰难。在此情形之下,当朱熹提出“帝蜀寇魏论”后,“蜀汉正统论”业已成为“兴汉灭胡”大业中的一道鲜明旗帜,而被世人反复提及。尽管这只是士大夫聊以自慰的一种方式,但“拥刘反曹”的社会思潮却愈发高涨,以至于曹操在宋元之际屡遭贬损。在诗文中,人们甚至用“老贼”“阿瞒”这样的蔑称来称呼曹操。如李纯甫《赤壁风月笛图》中,便有“老狐胆落武昌东”之语。

这样的舆论环境,助长了“七十二疑冢”之说的流行。彼时,随着安史之乱、唐末藩镇割据以及五代之乱的爆发,“不封不树”没有明显标识的曹操墓,早已消失在世人眼前。北宋初年,王安石已寻不见曹操墓,只能在诗中感慨。在这之后,深受“拥刘反曹”舆论影响的人们更愿意相信,“奸雄”曹操为自己死后安宁而不惜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七十二疑冢”的传说不胫而走,并为普罗大众所接受。

随着曹操高陵的确定,“七十二疑冢”之说不攻自破,并在一定程度上洗清了曹操的“奸诈”嫌疑。而摘下“标签”的曹操,也将更从容地将自己的真实一面展现在世人眼前。

猜你喜欢

曹操标签
拒标签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山鸡舞镜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标签化伤害了谁
科学家的标签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