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在皖东二三事
2023-06-15钱宝
钱宝
徐海东,新中国开国大将,被毛泽东称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1939年11月底,时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的徐海东以中共中央检查新四军工作组组长的身份,陪同刘少奇(当时刘少奇化名胡服,对外身份是徐海东的秘书)进抵皖东,后因病长期在皖东休养直到抗战胜利。本文整理了他在皖东战斗期间的二三轶事,以飨读者。
这个“杨副官”不简单
徐海东身经百战,作战勇猛,素有“徐老虎”之称,曾9次负伤,其中8次被子弹贯穿。由于长期战斗,他积劳成疾,患有严重的肺病。刚到皖东,他便指挥了著名的周家岗反“扫荡”战斗。战斗胜利后,徐海东在皖东津浦路西作此战总结报告时,突然旧病复发,口吐鲜血,昏倒在报告台上。
徐海东病倒后,被组织上安排在皖东皇甫山一带休养。皖东地处敌后,环境恶劣,日军、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经常扰袭抗日根据地。组织上关心徐海东在皖东的安全,特派团一级的领导负责徐海东总的照顾和保卫工作,四旅十团副团长程启文、五旅某团政治处主任王钦等都曾担任过徐海东警卫连的领导任务。警卫连除了3个战斗排外,还另外组织了一个担架排,随时转移行动不变的徐海东,每排都配有一挺苏制机关枪。为安全起见,徐海东的身份严格保密,对外统称“杨副官”,也有一些老同志对外称呼他为“老病号”。时间一长,当地的老百姓就感觉这个“杨副官”不简单,心里嘀咕:一个副官,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贴身警卫,还有这么多的警卫部队?另外,还经常有一些骑马带警卫的长官来拜访他,这个“杨副官”肯定是个大首长。但同时老百姓又感觉纳闷:说他是个大首长吧,又太平易近人,一点官架子都没有。有一次,一个村民结婚时想请小林(徐海东之子徐文伯小名,当时5岁)捧结婚花烛,徐海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为民修建“海东大坝”
皖南事变发生后,徐海东悲愤交加,多次从病床上痛骂着爬起来,要到战场上去,但病魔却使他无法迈步,焦躁和苦恼使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1941年5月,毛泽东得知徐海东的病情后,专程从延安发来电报,要求徐海东“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但徐海东还是静不下心来。1941年至1942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党中央和毛泽东向全党、全军发出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徐海东积极响应号召,立即领导警卫连全体官兵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养猪养鸡、植树育苗,以解决部队自身穿衣吃饭的问题。同时,他要求指战员们在进行大生产运动时要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开荒种地之前要了解土地的属性,千万不能占用群众的耕地;买鸡鸭鹅苗时要按价足额购买,不得私自接受群众的馈赠;上山砍柴时,只能砍树枝和杂树,不能砍大树,并且只能砍离村庄较远的树枝和杂树,近处的要留给群众……
1941年秋,徐海东在窝子李村养病期间,看到村庄附近缺少像样的塘坝,当地群众生活用水極其不便,便动员警卫连指战员和当地居民一起修坝蓄水。他亲自研究筑坝点位,关心筑坝进度,帮助解决筑坝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经过一个冬春的施工,一座拦水大坝修筑成功,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当地群众亲切地称这个大坝为“海东大坝”。
和敌人调了个“窝”
在皖东养病期间,徐海东的身份不但引起老百姓的疑惑,也引起了汉奸和敌探的注意。1944年秋,日军对津浦路西中心区藕塘、张桥等地发动大规模“扫荡”。徐海东的驻地窝子李,离藕塘只有五六公里,是敌人“扫荡”的重点地区。为保障徐海东的安全,新四军第二师师长罗炳辉令二师四旅十一团副团长文盛森率团掩护徐海东撤退,当夜就从窝子李撤退到了十几公里外的大贾村。闯进窝子李的敌人一无所获,恼羞成怒,把民房烧得一干二净。
到大贾村后,文盛森征求徐海东的意见,想在村子里休整一下。徐海东躺在担架上,详细询问了敌情和村庄环境后,立即命令侦察员到后山和村口方向侦察,根据侦察情况再决定休整与否。侦察员们刚出村口,就与尾追的敌人不期而遇,立即向敌人射击。徐海东根据敌人“扫荡”的规模,判断敌人后方空虚,便立即指挥警卫连经珠龙桥、张八岭向日军路东据点的方向移动。一行人越过伪军控制的据点后,在敌人后方隐蔽驻扎了下来,和敌人调了个“窝”。
10余天后,徐海东估计敌人要回巢了,又命令部队返回路西。在经过石灰窑宿营时,侦察员从山顶可清晰看到山下其他村庄被日军放火燃烧的处处浓烟。宿营的第三天晚上,周遭漆黑一片,大雨倾盆,徐海东凭着多年的战斗经验和直觉,感觉敌人夜里可能会袭击石灰窑,于是命令部队立即转移。大家将信将疑,纷纷建议等天明后雨停了再走,徐海东坚决地说:“必须马上转移,不要有半点犹豫。”就在部队冒着大雨刚出石灰窑村时,前来偷袭的敌人就进了村。因为天黑雨大,敌人并没有发现徐海东的队伍。由于敌人“扫荡”还未结束,徐海东便指挥部队从嘉山附近越过津浦路,从路西转回路东,再次和敌人调了个“窝”。
敌人“扫荡”结束后,徐海东又从路东回到了路西的窝子李。由于窝子李的民房几乎被敌人烧光,徐海东指挥战士们自己动手砍草砍树、制作土坯建造营房。几十天后,新房盖起来了。但由于新房十分简陋,加之新房地基潮湿过甚,加重了徐海东的病情,不久,他又搬到了太平集。
(责任编辑:钱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