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宣翻译中译者的主题性探析

2023-06-15李罗艺方慧

西部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

李罗艺 方慧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广东高等教育成为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枢纽。高校网页简介作为外界了解高校的窗口,其翻译的有效性对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出发,分析广东高校网页简介的英译策略,可以看出译者在了解翻译的交际目的以及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发挥了主体性,树立“目的”意识、“跨文化”意识和“读者至上”意识,灵活采用意译、释义、删减、重组等翻译策略,有效沟通原文的信息,但仍有部分译文存在文化障碍,可作适当删改。

关键词:外宣翻译;高校网页简介;译者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6-0095-04

引言

作为高校对外宣传的窗口,高校英文简介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高等教育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合作办学、中国访学或留学的外国学生教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英文简介是对其中文简介的翻译与改写,这就要充分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既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桥梁的建造者,更是对外传播中国教育文化的使者。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进而影响高校国际形象的树立。本文通过典型例证探究高校外宣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以期给高校外宣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外宣翻译与译者主体性

传统翻译观将翻译视为语际的转换行为,主张译文忠实传达原文信息,并最大程度缩小译者对译文的影响,译者的主体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随着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逐步受到关注并成为研究的新热点。宫军认为,“翻译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的动态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主宰就是译者。”[1]查明建等将译者主体性定义为“为达到翻译目的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2]。

近年来,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杜丽娟和王晶等探讨在外宣材料英译过程中灵活运用释义、替代、删减等翻译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译者应具备主体创造意识,切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3-4]。孙洁琼以《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为例,从外宣翻译的三个原则,即内外有别原则、目的原则和读者意识原则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表现,认为译者应具备语言意识、政治意识和国际意识[5]。

文献调查可知,目前国内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学作品、古诗词、政论文等文本翻译上,高校外宣文本的翻译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谢立团以地方高校官方网站“学校简介”的英译为研究对象,探究译者主体性在高校外宣翻译中的作用,认为译者需要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让外宣材料成为高校发展的助推器[6]。广东高校是大湾区重要的教育国际交流阵地,其外宣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未有研究探索广东高校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本文通过评析广东高校网页简介的英译文,探析如何在高校外宣翻译中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以达到对外宣传高校文化、促进教育国际交流的目的。

二、广东高校外宣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高校外宣翻译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为目的,向国际教育领域宣传本校发展动态及办学理念的翻译活动。高校网页简介作为高校主要的外宣文本,一般包括学校概况、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合作交流、招生就业等信息,属于纽马克文本类型①中的信息型文本和呼喚型文本,具有传递信息、反映客观事实、促使读者按照作者的意图去感受、思考、行动的功能。根据高校网页简介的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译者对源语文本内容的分析和归纳,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并根据受众心理和阅读习惯对原文进行调整或重组之上,这就需要译者必须具备“三大意识”,即“目的”意识、“跨文化”意识和“读者至上”意识。本文以五所具有代表性的广东高校网页简介为例,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究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并评析译者主动选取的翻译策略是否达到了外宣翻译的目的。其中,“跨文化”意识和“读者至上”意识从属于“目的”意识,因为高校外宣翻译的重点是要达到对外宣传高校、吸引目标读者的目的;而“读者至上”意识又从属于“跨文化”意识,这是因为读者阅读习惯上的差异主要由不同国家所处的文化所决定的。这三种意识共同影响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仅在具体翻译中有所偏重而已。

(一)译者的“目的”意识

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译者在翻译前必须明确译文在目标语受众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最终实现源语的跨语言、跨文化交流,满足目标语受众的阅读期待[7]。高校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首要具备“目的”意识,这是由外宣翻译的目的所决定的,即以真实完整的对外宣传中国为出发点,最终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例1A是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

译文:A,which is based in Shenzhen,Chinas first Special Economic Zone and a key city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Greater Bay Area,is distinctively known as an Experimental Un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

例1 中,对于不熟悉中国行政区域划分或地域特色的读者而言,直译“特区大学、窗口大学”无疑难以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译者兼顾源语宣传高校的意图和对受众背景知识的考量,将其意译为对学校所在地深圳的描述,并阐释“窗口”的内涵意义,以突出学校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译文达到对外宣传学校特色的效果。

例2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广东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譯文: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awarded such honors as “The Advanced Unit of Nation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Advanced Unit of National Mass Sports”“The Advanced Group of National Afforestation”“National Model School of School Manage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and “National Model School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nam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as well as “Advanced Unit of Guangdong Teachers Moral Construction” and “Civilized Campus of Guangdong Province”.

例2原文罗列了学校获得的各类荣誉称号,译者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使得译文过于冗长,可读性低。一方面,外国读者对此类荣誉的认可范围有限,易引起疑惑。另一方面,诸如“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等党政机关颁发的荣誉容易引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外国读者的误读,这恰恰与高校简介对外宣传的目的相悖。据此,译者应具备敏锐的“目的”意识,对原文中体现政治、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和重组,在翻译上做到“内外有别”,以消除跨文化障碍。此外,“National Afforestation”不知所云,而“Civilized Campus”更是错译,这如何达到对外宣传高校实力和特色的目的?建议改译为:

In recent years,it has gained numerous national and regional awards in areas such as mass sports organization,green and harmonious campus,school management,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etc.

(二)译者的“跨文化”意识

高校网页简介翻译不仅是语言表层结构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方式。因此,做好网页简介的英译工作,译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吴越民等认为,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是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交际过程中文化因素的敏感性[8]。

例3新发展阶段,B将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例4C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例3和例4中,译者主体性体现在对政治性表达的省译上。受国情的影响,国内高校网页简介中不乏政治色彩的词句,若在英译过程中保留这些具有鲜明政治特色的内容,容易让受众产生文化误读。西方国家大多将大学视为一个远离政治活动、不受党派影响、专注学术的“象牙塔”,若高校网页简介中出现政党对办学的直接影响,这在西方文化中是难以被理解的。译者应遵循“内外有别”的外宣翻译原则,选择省译部分政治性表达,以体现译者的“跨文化”意识。

例5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

译文:A great number of graduates are employed in the we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nd some exceptional students are employed in Beijing,Tianjin,Shanghai,Nanjing and Tibet.They enjoy a high reputation in the human resource market,so that D is hailed by domestic mainstream media as a “Migrant Powerhouse in West Guangdong”?and “Good Helper to Tibet”.

原文用“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来形容毕业生的实力和奉献精神,以宣传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其办学实力。其中,“过江龙”用来比喻外地来的、有影响力的人,而“良驹”用来比喻人才。若将两者直译成“dragon”和“horse”,那么势必会引起缺乏类似文化意象的外国读者的疑惑甚至误读。因此,译者主动选择了意译法,用“Migrant Powerhouse”和“Good Helper”来弥补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鸿沟,有效传递原文信息并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

(三)译者的“读者至上”意识

“读者至上”是指把读者的需求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读者的立场考虑问题。方梦之认为,根据目的论,受众是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他们不仅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还有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9]。高校网页简介的受众包括海外学生、学者、研究员和高校工作者等。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灵活地使用翻译技巧,不拘泥于字词句,使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尽可能贴近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等。

例6E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

译文:E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to foster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by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and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s.

此例中,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原文四字连珠语的重组上。译者深谙中英文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即汉语多重复和排比故并列结构颇多,而英语重视句子各成分之间的层次感和内在逻辑。翻译过程中,译者兼顾形式的同时,突出了“全面发展”和“学以致用”两个语义重点,并把“育人为本”(by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和“因材施教”(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s)作为方式状语分别修饰这两个动词,使得译文主次分明、逻辑清晰、语意连贯,这样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语言习惯,体现了译者的“读者至上”意识。

结语

高校网简介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对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外宣翻译的一种,高校网页简介的英译要求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树立“目的”意识、“跨文化”意识和“读者至上”意识。通过分析得出,译者应当深入了解翻译的交际目的以及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灵活采用意译、释义、删减、重组等翻译策略,有效沟通原文的信息,生产出能够为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译文。笔者还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开始利用网络和现代技术制作多模态文本展示高校文化。如何有效翻译包括文字、视频、声音、图片等在内的多模态文本,已然成为高校外宣翻译的新热点。本文坚持“译有所为”,只有充分发挥译者在高校外宣翻译中的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为促进世界高校交流作出贡献。

注释:

①纽马克文本类型: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16—)为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文本进行翻译。1981年其在著作《翻译问题探析》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即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将文本功能主要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on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同时提出针对文本类型选用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宫军.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J].外语学刊,2010(2).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3]杜丽娟.译者主体性在外宣翻译中的彰显[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4]王晶,郭佳.新时代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译本为例[J].长治学院学报,2019(4).

[5]孙洁琼.外宣翻译视野下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合理性——以《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

[6]谢立团.译者主体性在高校外宣翻译中的作用——以河北省高校官方网站的“学校概况”英译为例[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7]谷峰.目的论视角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以徽州民歌、黄梅戏的英译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8(9).

[8]吴越民,吴洁.新闻英语翻译与跨文化意识[J].山东外语教学,2008(6).

[9]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62.

作者简介:李罗艺(1998—),男,汉族,广东茂名人,单位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研究方向為专门用途语言。

方慧(1983—),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翻译学。

(责任编辑:杨超)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