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德育课程群的建构与实施

2023-06-15王倩

中国德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晨会价值观德育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德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因此,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关键之举。但是,什么样的德育课程适合新时代的德育要求?德育课程应该如何建构与实施?本文尝试对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德育课程类型及其关系进行研究,以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建设学校德育课程群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经验。

一、德育课程群的体系建构

德育课程群致力于革除德育课程碎片化、割裂化、分散化的弊病,构建整体化、结构化、序列化的德育课程体系,促进德育理念、目标、方法等德育要素的融合共生。

(一)德育课程群的目标确定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目标要求,结合学校“让生命精彩绽放”的办学理念和“融情致远,适性达人”的校园文化,学校提出“生长德育”目标体系,具体包括“家国情怀、素养全面、人格健全、志强体健”四大维度。(见图1)

(二)德育课程群的内容建构

学校遵循初中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设计出“榕育”课程群。“榕育”课程群依据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构建出融理课程、融情课程、融志课程和融行课程(见图2),每一类课程承担不同的德育功能。

1.融理课程

“理”指道理、原理,融理课程意在引导学生明确规则与法治的重要性。融理课程的主要载体是“两会一课”,“两会”指晨会和班会,“一课”指心理健康课。以晨会为例,每周一早上第一节是晨会课,由值周班级负责,各班制定晨会主题和方案,从传统文化、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选取热点素材,开展形式多样的晨会活动。如2022学年的主题晨会课程就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设计了五个流程:“眼观天下”、值周总结、“红色征程”、主题阐述、学生发展中心总结。

2.融情课程

“情”指情感 ,情感体验的健康、充沛才能带来自尊、自爱,然后依次扩展到爱亲人、爱学校、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等。在融情课程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树立爱国爱校的理想信念。课程主要依托日常的主题活动开展,包括始业课程、结业课程、典礼课程等。例如,学校针对七年级刚入校的学生开设了“你好,中学”始业课程。本课程持续一周时间,既有一日常规生活手册的指导,又有各种校园打卡活动。在增强学生适应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此外,学校重视典礼课程对学生的熏陶和浸润,开设了“开学典礼、结业典礼、少先队入队离队仪式、毕业典礼”等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

3.融志课程

融志课程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提升兴趣,坚定理想信念。融志课程最重要的载体是“校园五节”活动,包括科创文化节、艺术嘉年华、励志拓展日等。在活动形式上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张扬个性、陶冶情操,从而达成五育并举、科学育人的目的。以学校举办的“心体嘉年华”活动为例,它是在疫情背景下开展的一次心理和体育相结合的活动。通过举办“小李飞刀”“摸石过河”“同舟共济”等妙趣横生的团体游戏和个人游戏,使学生理解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培养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引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融行课程

行指“实践”,德育从实践中来,最终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温州市第十二中学依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在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包容天下”的情怀。“榕树下在行动”是学校融行课程的特色活动之一, 在党的二十大、建团一百周年等特殊日子里,鼓励学生走入社会、服务社会。此外,学校还针对融行课程设计了 “榕园生长德育活动集”。这本集子包括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年味、党的光辉历程、亲子阅读等板块。学生通过完成活动集,记录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实现实践活动的可视化。每学期初,教师依据评价量表对活动集进行评价,遴选出优秀活动集,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三)德育课程群的评价探索

“榕育”课程群评价体系融合学校德育评价与教学评价的现有机制,形成了“榕园英才”星级评价制度,即 635 多元评价体系(見图3)。“6”指学生评价的六大维度,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个人整理、活动参与、行规文明、志愿服务;“3”指学生评价的三个方面,即学习篇、成长篇、整理篇;“5”指学生评价的五个层次。

“榕育”课程群评价体系具有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角度激励性、评价过程全程性、评价方式多元化的特点。这一评价体系坚持对学生三年的学习和成长状况进行分层量化评价,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自主选择个性化的评价项目。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探索成长的可能路径,从而实现生命的拔节生长。

二、德育课程群的实施路径

德育课程群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项目化学习是实现这一课程属性的关键路径。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通过小组协作,借助信息技术及多种资源开展的探究型学习活动。它能够将内隐性的德育知识外化为亲身实践感悟的道理、经验,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考虑到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的问题,温州市第十二中学从活动主题、驱动问题、活动方式及评价内容等方面构建以项目化学习为路径的德育课程群,并主要通过聚焦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利用寒暑假时间、创设生活的真实场景等途径实施。

第一,在活动主题方面,学校德育处和教学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化为 “自强、友善、知礼、节俭、主动、专注、明辨”等20 个易于学校落实、学生内化的项目化学习主题,结合社会热点形成项目资源包。例如,以“凝聚青春力量,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各班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组队深入社区调研垃圾分类现状,以社会实践报告、倡议书、通讯稿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调研成果,为垃圾分类工作建言献策。

第二,在问题驱动上,学校以生活中出现的多变、复杂、跨学科融合的交叉问题为驱动,整合多项课程资源,构建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路径。例如重点开发项目化的假期“生长德育作业”,发动全体教师,利用班主任、学科备课组力量,科学编制价值观教育的活动要求和学习指导,形成由国庆德育活动、“榕树下在行动”打卡活动、寒暑假德育活动、“学科中的德育”组成的“价值观教育·德育作业群”和项目化学习的主题内容资源库。同时实时调研,不定期举行沙龙活动,调查、访谈、整理学生项目化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关键问题进行集中研讨,使项目化学习的主题以及问题设计和实施更加贴近学生发展。

第三,在活动方式上,通过教师、学生、家长协同,构建学习共同体,参与重要事件与关键节点的价值教育要素解读来实施。例如,在“逐梦问天——探航天发展,扬航天精神”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中,以“感悟航天精神”为活动主题,设计了“追溯历史,感知问天历程;观看影片,感悟航天精神;搭建模型,感叹精湛技艺;寻找成果,共享航天成就”三个序列化的子活动,引导学生将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四,在评价内容上,根据主题的不同要求,进行创新,力求活动课程评价的产品化。例如,项目化学习注重结果性评价,一般以展示为主,可安排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或家长投票等方式,包含海报、思维导图、漫画集等作品的展示,要求学生做动态演说,还可以利用屏幕对学生视频进行播放展示。举办TED活动,邀请学生介绍自己的项目研究,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动力,更是将具体的研究成果产品化,这样的项目学习就变得更加真实。

三、德育课程群的实施成效

近几年来,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在德育工作方面的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果。作为“温州市德育示范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校”,学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德育目标更加具体清晰,德育活动载体与课程整合不断深化、拓展,德育课程群建设初具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健康成长

通过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信心调查,发现学生的自我意识、校园认同感显著增强,学生的人格品质不断完善。调查显示,较两年前相比,学生对学校正能量现象的评价从 32%跃升到 71%,“不懂尊重、礼貌”与“是否充满抱怨”两项指标都下降到 10%以下。从对同学、家长、教师的访谈中也感受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态度、责任意识、自我价值、和谐交往方面都产生明显变化,表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取得良好效果。

(二)德育队伍研究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的德育理念与思维发生较大转变,更加注重“以生为本”“学生主体”;教师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进步明显,助力学生成长;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创新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内涵与教育意义的德育课程。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每位班主任做到“人人都能开晨会,人人都会做活动”。在承办主題晨会和开展德育项目化学习的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对核心词的解读到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通过全程体验式的活动设计,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小落地”。近三年来,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设计进行实践探索,并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在课例、案例、论文比赛中频频获奖。

(三)学校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学校积极构建德育序列课程体系,形成学校德育特色,学校内涵建设明显提升。校长多次在各级各类会议与活动中介绍经验,学校办学影响力不断扩大。学生成长更加阳光自信,教师的育人理念不断提升,师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办学效果的认同度不断提升,学生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所学校而感到快乐、幸福,校园氛围和谐美好。

今后,学校会继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下创新德育工作,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优化德育课程群的建设,完善实施路径,设法让主题晨会课程、班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色更加彰显,在课程群的基础上初步建成富有学校德育特色的课程库,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王倩,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德育副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赵庭

猜你喜欢

晨会价值观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的价值观
班主任反思的背景研究之“晨会有效性”探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上好小学晨会课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破三立”创新集体晨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