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常交往

2023-06-15张欣宇

西部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平等重复性异化

摘要:数千年来,我们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日常交往系统,日常交往问题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日常性、封闭性、重复性和自在性。这种特性和含义,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中的交往活动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积极作用是,对人的生存有很大帮助,也是实现人类繁衍的需要,并为人们带来安全感。消极作用是,日常交往的范围狭小,交流内容单一,不利于人的主体性生成和自由发展,由于具有地域的局限性,社会化大生产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日常交往;重复性;创造性;平等;异化

中图分类号:B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8-0053-04

从日常交往走向非日常交往,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通过对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结构范式进行研究与比较,总结日常交往特征、类型与历史演变浅析日常交往理论。从而打破过于强大的日常交往模式,发展理性化与法制化的非日常交往,更好地迈向日常交往的现代化进程。

一、主体间性的交往类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区域,就是我们的日常交往。日常生活中,人们以血缘和自然感情为基础,通过闲谈、礼尚往来等进行日常交际活动,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1]15。生活中最根本的关系就是一种“主—主”的关系,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就是所谓的“主体间性”。人类交往这一现象可以理解成人类在发展自身特点时的实践。主体间性的基本内涵是揭示一个主体是怎样完全与另一个作为主体的主体相互接触的。在语言符号的学习中,人们形成交往。

从宏观上对“主体—主体”的交往类型分析,在传统社会历史理论中,人们常常理不清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人们常常将物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关系,认作是“交往关系”,因此在两个关系中产生的生产力也被认为是决定因素。这产生了错误的分类,交往是不同于生产关系的,它游存于人们生活的各种领域之中,与生产力无关,它属于本身的现实活动,所遇到的自然客体,在人生存的领域构成了人与人交往的重要中介,通过物品人与人之间发生碰撞产生关联,从而构造了彼此的相互关系。如果不认清错误的分类,将人与人的关系转为单纯的人与物,以及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则会产生异化与不平等,进而走向封闭的世界。

从微观上去把握主体间性的交往,主要包括六种:第一,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物质交往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物品交换或流通而进行的,最常见的就是商场中购物。精神交往就是知识层面的交流,具有一定思维的沟通,如学术交流。第二,个体交往与群体交往。个体交往指个体自身交往所形成的关系,如兄弟姐妹,朋友。群体交往则是整体间形成的关系,像是团体与团体,国与国之间。第三,平等交往与不平等交往。平等交往是我们所推崇的自由、平等和自主的交往关系,是我们追求和提倡的。不平等交往中一种是具有社会与阶级性质的,像是奴隶主与奴隶,主人与仆人。另一种是是由社会中职业的分工或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如上下级和父与子。第四,封闭式交往与开放式交往。封闭式交往是指相对封闭与固定的交往模式,如夫妻或者兄弟姐妹之间。开放式交往是通过交往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和精神的,主要指范围不断扩大。第五,偶然随机的交往和习惯稳定的交往。偶然隨机的交往是指交往次数少,并且是不断变换的交往,具有偶然性,如公园散步与行人的交流。习惯稳定的交往具有固定性与经常性,像是邻里间的、朋友间的。第六,自在的交往、异化的交往和自由的交往。在日常交往中我们通常属于自在的交往模式。

二、日常交往的特征

对于日常交往的性质与图式进行分析,不应只局限于日常交往活动,还要对非日常交往进行对比,做到全面整合涉及的领域。日常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属于社会性的交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非日常交往是指在非日常生活领域如艺术、哲学环境中的人之间的交流。除了这些表面的界定,它还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第一,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空间特征。从空间方面讲,也就是从表层进行定义,日常交往具有封闭性的特征。从原始初民开始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全部世界仅仅包括家庭、氏族和部落。到农业文明时期,只有少数人可以超越日常阈限进行非日常交往活动,大多数人仍在日常的全部世界中进行交往活动,面对着家庭、村庄。尽管到了现代,我们许多人都有机会进入非日常生活中进行活动,但是人们的日常交往活动仍在固定的单位发生,如家庭中、办公大楼里、社区或街道,仍属于相对封闭和狭隘。相反,非日常交往的空间特征是开放与发散的,人们对于商品、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不断扩宽,通过互联网以及交通的更新,人们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往活动,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非日常交往的空间特性属于日益开放的范畴。

第二,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主体特征。在日常交往中我们通常是说人与人的交往,也就是“主体—主体”的活动,它是具有共主体性的,是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研究交往主体时先看他的自身构成特点,日常交往主要是个体的交往,属于个人与个人的活动,具有个体性。如兄弟姐妹、邻里乡亲、朋友间的联系[2]。日常交流对象的组成比较狭窄,比较单一。非日常交流的主体成分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团体。在相互关联的主体交往中,日常交往的主体相对固定。非日常交往的主体具有偶然性,不稳定也不固定,属于一次性、偶然的交往关系,如在商品流通,知识交流中认识的,仅是一面之缘,或仅能次数很少沟通的。在交往中各主体的相互地位,在交往过程中总是追求一种平等自由状态,但是这是理想追求,交往仍受现实生活所限制,这里面充斥着许多不平等的关系。在日常交往中的不平等通常是一种自然原则,如血缘关系产生的父子等构成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具有自在的性质。非日常交往的不平等多充斥着社会原则,由政治经济所构成的不平等,如雇主与雇工、从属关系等。

第三,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活动图式特征。活动图式特征是对交往活动的最深层次的把握,由于日常生活活动具有重复性思维,人们所做的事情也是凭借着世代自发的继承下来的传统习惯、常识经验。不涉及“为什么”“应如何”的问题。日常交往方式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就是这些传统习惯制造的经验与常识,这些规则和规范已经内化于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成为主要的活动图式。另一方面是本能的和非理性色彩的因素,如在血缘关系基础上造成的日常交往活动。这两方面的图式都是日常交往,具有很强的经验主义色彩,具有封闭和自在的特征。非日常思维则有创造性思维领导,会产生自觉的社会活动,非日常交往的行为模式也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一是受到法律和各种规则的约束,使非日常交往活动具有自觉性和人为性的特征。二是受理性因素制约,在非日常交往活动中不再具有非理性或无条件性的特征。

对于上述的日常交往的性质与图式的分析,可得出日常交往世界是一个相对封闭、自在自发、缄默共存的世界;而非日常交往世界是一个开放的、自由自觉的、能动的世界[1]142。

三、日常交往的基本类型

日常交往具有不同的类型与形式,它贯穿于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日常交往的自在性、自发性、非理性、封闭性的特征,要区分四种最基本的交往类型。

第一,闲谈、聊天。人们创造了符号,作为符号动物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沟通,交流感情、传达信息。这个符号也就是语言,将其作为交流工具。此工具在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中产生的意义与内涵是有很大差异的,在非日常交往中可以用来谈判、协商、讨论,以一些知识为基础产生更大的精神果实。而在日常语言交往中,它的内容是漫无边际,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日常交往的话题和内容总是环绕着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日常生活琐事[1]144。如当偶遇朋友或与熟人闲聊总会问,吃了吗?最近天气挺好,你家老人怎样。总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入手谈得津津有味,以及最吸引人的八卦闲聊,如男女趣闻,桃色新闻,都成为了日常语言交往中最刺激的话题。这些闲谈聊天构成这样的日常交往世界。体现在了它自在性、随意性、非实质性的特征。

第二,情感交流。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世界,就是因为他富有情感我们才活得有意义和价值,情感是需要我们个人去体验的,但主要依托的是主体间交流进而表达出来。首先,可以通过语言与表情来交流,这是最基础的诉诸自己感情的方式,一个眼神、一种表情都在传递一种情感。其次,是通过动作来交流情感,握手示意友好,拥抱表达想念,以及亲吻、抚摸等,不同的动作表达不同的情感。还可以通过一个物品来表达情感,各种关系中通过一个小礼物,也可以使双方的情感升温。这些情感交流可以分类为亲情、爱情和友情这三大类。这三种情感是日常交往中的主要支柱。但情感过多或缺失都会造成不同结果的灾难,情感过多会产生溺爱,使主体过分沉溺于感情,变得幼稚缺乏自控力,产生非理性特征。感情缺失,造成个体过于刚强,总会产生孤独感与焦虑感,还会产生不健康的心态,可能会出现一些破坏性、攻击性的行为,非理性色彩也非常浓重。

第三,礼尚往来。礼尚往来多指赠送或互送礼品,这种交往常常是伴随着情感交流进行的,在日常交往中常见,非日常交往中也常见。由于我们有三种基本的亲情、爱情、友情三种情感,而礼尚往来就是我们情感交流的手段[3]。例如,为长辈送些礼物表达孝心,爱人之间互赠礼物使爱情更加长久,亲密朋友之间送些小礼物使友情更进一步。在非日常交往活动中,常常带有一种功利目的,如上一级手中的权力或地位会带来某些好处,想要获利的一方就会付出一定价值的礼物或金钱,使得礼尚往来带有异化的味道,是对非日常交往的侵蚀,是不理性的做法,造成不健康的人际交往。要理性看待礼尚往来,正确使用会增加彼此的情感交流,不要把物看得太重,隨意去比较和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会侵蚀合理性,进行不平等的交往。

第四,游戏。游戏属于各个主体消遣性的交往活动,它作为一种交往形式,追求的是共同活动。游戏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的,游戏的种类有很多,赫勒将游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粹的幻想类游戏,如儿童时代的游乐项目。第二个是模拟。第三种则是规则游戏,如一些电竞、体育比赛。游戏的种类繁多,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有助于日常交往的游戏,有助于成年日常生活娱乐消遣的,如打牌、麻将、下棋、体育活动等。这些游戏放松了人们疲惫的身体、紧绷的神经,为无聊沉闷的生活带来了色彩与变化。尤其在游戏中的放松可以发挥创造性,实践我们的想法,尝试看是否会创造成功,有助于人自由全面发展。由于游戏不具有非强制性特征,在这个领域也会产生自由意识,但如若过度沉迷游戏,会带来消极的后果,造成玩物丧志,极端性地丢失创造性与主导地位。主体之人反而成为游戏的奴仆,沦为对社会发展无用之人。

四、日常交往的历史演变

人类交往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它始终遵循由普通的日常活动向非日常活动的发展轨迹,并在日常与非日常交流之间进行比较,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4]。

第一,古代文明时期的原始交往。这个时期的交往就是日常交往,它的交往领域有限,主要就是与家人和天然共同体内的人与人的联系,个体间的交往带有血缘与情感交流。此时的原始世界就是一个日常生活世界,他们的交往仅仅是维系原始氏族制度的血缘关系,不构成社会组织层面,也没有构成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没有理性化的自我意识。日常交往在此时对人来说又是绝对必要的。

第二,自然经济和农业文明时期的传统交往。由于国家、阶级、私有制的建立便会出现政治活动领域,这就超出了日常生活交往的范围。基于这些情况的出现,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也会向自觉性方面转变。这些交往就属于超越血缘关系的非日常交往,人类的非日常世界也开始构建。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非日常交流的比例仍然很低,只有少数人才能接触到这种社会生活和精神生产,如统治者、思想家、科学家等。其余的普通人仍停留在原始时期。农业文明时期仍是自然性与自在性作为主导,社会关系仅仅是原始时期的扩大版,仍具有封建等级性。此时的非日常交往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化与法制化。

第三,商品经济和工业文明时期的现代交往。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出现商品经济,自然经济随之减弱。人们的交往活动大部分属于非日常交往。例如,传统农民不再仅仅依赖于土地,交往活动不再是封闭的,走出了日常生活世界,使得进入非日常生活不再是少数人的权限。此时期交往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在交往中理性化与法制化不断发达,可以自觉遵守法律、规则和规章。但是这种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也不是均衡的,在已经完成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国家中比较明显,对于正在转型时期的国家日常交往依旧是最常见的交往形式。

五、日常交往的价值思考

从日常交往走向非日常交往,在过渡过程中要从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所具有的内涵绝不是单一的。日常交流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积极作用:在日常中的交往对人的生存有很大帮助,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类通过日常交往来生产生活必需品,所需的必需品不是独立生产的,需要主体或多个主体交往互动完成。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完毕后,需要进行消费,人们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也是需要交流与沟通的,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最终完成这个任务由日常交往來进行。通过交往,我们的生活也在进行一种延续,实现人类繁衍,产生夫妻关系以及与子女的关系。日常交往也是学习的一种,通过交流观察别人的习惯,好的习惯可以模仿学习,在交流进行人类自身的生产中了解社会规范,做到遵从社会规则,更好地适应社会,在遵守规则中更大地寻求自由。虽说日常交往是以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为基础自在自发的日常交往,恰恰是因为这个固定性和习惯化,在一些常规性的交往运作中节省了时间、精力,可以更高效率地完成日常生活的事情,节省下的时间可以用来享受一些非日常活动,如科学、艺术、哲学等来提升自己。正因为日常交往的范围具有狭窄与封闭性,再加之非日常交往的理性化与规范化总使人处于一种紧张焦虑中,日常交往相应的为人们带来满满的安全感——一种在“家”的感觉。

消极作用:日常交往的范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它具有重复性,交往范围狭小,交流内容也是一些饮食起居的问题。这种交往模式虽说具有提高效率的优点,但一味地重复,不考虑“为什么”“应如何”的问题,就失去了能动力与实践力,长时间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不利于主体性与个性的生成[5]。在日常交往中由传统习俗、血缘关系形成的交流,很不利于自由平等的发展。某些交往主体自出生就开始接受如男尊女卑、男耕女织的思想,从未想过改变甚至没有过质疑。如若这种思想渗透到非日常交往中,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危害。由于日常交往不像非日常交往处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不能进行多地区或全球性的传播,在某地产生的文化或物质得不到交流,得不到进步,也就阻碍了人的发展。同时,日常交往除了带动人的发展,还有生产力的产生,但由于具有地域的局限性,使得不能全面生产,物质生活得不到保证,社会化大生产也就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贺苗.日常交往与日常思维的生成[J].学术交流,2013(1).

[3]刘小红.日常交往与人的发展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07.

[4]王晓东.论日常交往[J].求是学刊,2005(6).

[5]郑文明.日常交往与人的现代化[J].求是学刊,1998(2).

作者简介:张欣宇(1998—),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单位为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

(责任编辑:赵良)

猜你喜欢

平等重复性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化学分析方法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确定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论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重复性试验统计处理方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情人的烦恼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