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治理的中国理念:举措、历程与贡献

2023-06-15王梦洁

西部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国方案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当今全球治理面临着诸多难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举措: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搭建全球治理平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建设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先后经过探索阶段、初期阶段、全面参与阶段和深度参与阶段。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贡献:(一)统筹兼顾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二)忠诚履行国际义务积极开展行动;(三)为全球治理提供经验并提倡区域合作。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中国方案

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8-0017-04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持续加深,全球性问题随之涌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的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所共同掌握,发展成果也应该由各参与国共同分享。”[1]因此,各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相互交往、互动协作中共同解决全球治理问题。

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举措

中国是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举措,顺应时代潮流。”[2]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成为中国处理全球事务与其他各国关系的總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扩大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大国之间的合作交流,秉持真实、亲诚的理念,推动人类共同发展。

(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搭建全球治理平台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立己达人的胸襟与担当。全球正在面临四大赤字挑战①,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时代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惟其如此,各方的共识才会凝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针对全球治理问题提出的全新解决思路。中国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国之一,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础,积极协调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切实保障全球治理体系下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全球治理搭建平台,并以多边合作方式发挥国家优势与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全球治理总目标的实现。此原则将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符合新时代国际关系潮流。除此之外,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了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携手努力。在新型全球治理观的指引下,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继续为建设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建设落实

在尊重各国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就一定能让世界更加美好。但是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受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偏好影响,人权、气候变化等议题被放在更为关键的位置,发展中国家的议题得不到重视,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落后、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长期无人关注,使发展陷入瓶颈。然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基础设施建设设置为重要的议题,很好地解决了区域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中国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旨在做到政策上沟通、设施上联通、贸易上畅通、资金上融通、人心上相通,促进沿线各国相互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交融的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使中国与其他国家更加公平地配置全球市场资源,促进全球均衡发展、完善全球治理规则。“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推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还搭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全球治理的桥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双边机制和合作论坛均取得不错成效,不仅体现了开放包容和合作共赢的全新理念,还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创新和变革。“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展现了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意志和决心。此倡议有效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以自生力量促使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全球治理中来,并且不断优化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共同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3]。中国积极提倡共同建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断超越西方“普世价值”的狭隘性,为增强国际合作、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传统的治理方式应对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常常束手无策,暴露出了治理观念不一、治理机制失灵等缺陷。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对全球化发展模式的超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集中体现,它超越了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全球化发展模式,以人类利益为共同基础的人本逻辑主导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实现了对传统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了所有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包含人的全面发展、利益普遍协调、矛盾真正解决。中国始终坚信,中国与世界任何国家的关系都非常重要,尽管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但是互信是建立双边或多边关系的基础,有了信任就能够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国与国的关系最糟糕的事是相互争斗,最美好的事是交流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实现全人类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共赢是基本价值诉求,以构建多元文明互动交往、互相包容、共在共存新格局,推动全球治理体系趋于完善。

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始终积极投身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不断扩展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度和广度。

(一)参与全球治理的探索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由于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被排斥在联合国体系之外。在封闭的环境中,自身影响外部世界的意愿和手段受到限制。但是中国在有限的空间内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治理。首先,开展国际合作。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和地位参与讨论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充分展示了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其次,与亚非国家合作,对全球治理确立原则。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和亚非国家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除此之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和医疗卫生方面的工作。在1963年,中国派遣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开启了中国公共卫生外交的序幕。在这一阶段虽然中国参与治理的领域十分有限,诸多重要的全球治理机制以西方国家为主导并建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初步的探索。但是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为全球治理做出了贡献。

(二)参与全球治理初期阶段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加入国际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中国加入全球治理则以实行改革开放为转折点。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受益者。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步加入经济、安全、环境等多个国际组织。在经济领域,中国恢复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席位,积极参与并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在安全领域,中国开始全面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坚持“维和”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裁军会议,最终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外,中国还在跨国犯罪与人权保护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积极参与相关国际会议,签署条约并履行义务。这一时期,中国主要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进行区域治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意在保障经济秩序稳定,应对跨国贩毒、环境污染、恐怖主义、贫困等全球性问题,如在中国—东盟合作体制中实现对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等。

(三)全面参与全球治理阶段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在各个领域参与国际机制建设、制定国际规制的开端。此前中国的全球治理活动主要侧重于特定的范围和领域,这一时期中国的全球治理活动更多呈现出全面性特征。在经济领域,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等。与之前相比,此阶段中国发出了共同改善全球治理的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2008年金融危機后,中国主动承诺为稳定世界经济承担更多的责任,成为稳定全球经济的压舱石。从范围上来看,这一时期中国的全球治理开始出现全球、区域、跨国、国内并重的状况。例如,就国际灾难救援和对外援助而言,中国的救援与援助对象已经摆脱了周边国家和传统友好国家的范围,开始遍及全球各地。在海地、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发生自然灾害时中国制定了各项救援政策,包括运送帐篷、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等各个方面。在安全领域,中国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深度参与维和过程。在环境领域,推动《京都议定书》,主动向国际社会做出自主量化减排承诺。在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中,中国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深度参与全球治理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关注全球治理这一重大问题,并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和新举措。为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平不合理的制度,中国开始尝试创建全球治理新机制。为此,中国积极参与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创立亚投行,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除此之外,中国还提供多方合作平台。通过G20峰会、厦门金砖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多边场合,积极展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理念,决心从根本上寻找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之道,全面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这一阶段,治理范围涵盖各个领域,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在九大优先领域②及其48条指导原则等方面,首次在二十国集团结构性改革中处于优先位置。

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贡献

长期以来,在推进全球治理的进程中发达国家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参与全球治理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意愿和能力都有所下降,全球化和政治发展都出现了领导力不足的问题。领导意愿和能力不足直接导致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效果被削弱。对于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承担责任是合作的前提。中国一直倡导共同繁荣的理念,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全球治理机制;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并积极开展行动;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针对当今世界发展困境,为构建更加美好人类社会提供中国方案,以此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统筹兼顾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中国一直鼓励各国根据本国历史与国情探索出一个更完善的国家治理制度,从而为全球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在实践上,如果强制全球推行某一制度不仅不能带来众多不同国家治理上的完善,还会造成许多混乱,继而对全球治理产生消极影响。中国方案并不是要改变其他国家的国内治理体系,而是尊重各国独立选择发展路径、维护国际公平和正义、反对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以强凌弱等。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找到各方最大公约数,以此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补充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不足。此外,中国以2016年杭州G20峰会为契机,展开主场外交积极推进了上述全球治理方案的机制化进程。

(二)忠诚履行国际义务积极开展行动

中国遵循言出必行原则,忠实履行国际义务与承诺,力求中国方案逐步为外界所了解、接受。为使全球治理方案得到更加有效地实施,中国在国际组织,互联互通和执法合作领域注重全球治理人才的培育。中国人民愿与各国人民携手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明天。

(三)为全球治理提供经验并提倡区域合作

中国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之时,也对全球治理中的各大议题发表意见。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大国关系、互联网、环境、海洋、社会安全、核安全、减贫扶贫等问题在各个外交场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交流方面,提出合理建议并给出应对之道、从而形成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安全多层次、多侧面的全球治理体系。全面审视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它所高举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观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也符合当今世界文明追求。就区域治理模式而言,一些国家对于周边国家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区域合作采取分化瓦解战略。中国本着亲诚惠容的思想,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等周边外交方针,加深同周边国家之间的联系。中国所倡导的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全新价值理念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也给国际政治文明的进步创造了契机。

结语

未来国家治理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治理的质量。如何快速变革、解决复杂性问题是未来社会的挑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中国责无旁贷。在新时代,中国在捍卫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大国义务和使命,坚定维护国际政治秩序中主权平等和公平正义,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在区域安全的层面,致力于构建亚太区域长期和平与稳定,也要从全球安全的角度,继续开展“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大国间合作,为全球安全治理开拓出一条新路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当下全球治理秩序正面临“四大赤字”的挑战,即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

②结构性改革九大优先领域,包括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教育程度与技能,鼓励创新,改善基础设施,促进财政改革,促进竞争并营造有利于竞争的环境,改善并加强金融体系,提高环境可持续性,促进包容性增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0).

[2]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  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J].旗帜,2015(11).

[3]朱锋,杨正一.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与中国外交[J].东北亚论坛,2023(1).

作者简介:王梦洁(1995—),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单位为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杨超)

猜你喜欢

中国方案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