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国传统“政德”观念

2023-06-15李文洁

西部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政德德治传统文化

摘要:加强新时代政德建设,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政以德”的政德观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的政德观是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瑰宝,不仅阐释了为政者是什么,还提出了应该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为孔子之后的历代思想家和统治者汲取和借鉴,构筑了中国古代政德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德治”“礼治”思想为“政德”观念的形成提供文化滋养,“以民为本”的治国智慧为“政德”观念的形成提供实践经验。挖掘传统“政德”观念,有助于以马克思主义实现对它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改造。

关键词:政德建设;传统文化;德治;以民为本

中图分类号:D09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7-0040-04

“政德建设”是中国自古至今不曾间断的永恒主题。“为政以德”宛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星,光耀几千年而不息。在其形成过程中不断融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先进理论与实践,时至今日再结硕果,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核心的政德的重要论述。探明“政德建设”的理论渊源,有助于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实现对它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改造。

一、“政德”观念的理论渊源

“政德”观念,古已有之。“政”字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六个解释中,其中五个,即“政治,政事”“政令”“权柄”“主持者,主宰”“征税”[1],是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华文明的起点——夏朝就有了《政典》,其“规定了官吏执行政务时必须恪守的命令或制度”[2]。伴随着社会形态的更迭和王朝发展,继夏朝之后的历代王朝围绕“政”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及至春秋时的孔子,记录其言行的代表作《论语》中,有专篇《为政》,除此之外,第八、第十九、十三、第二十等篇,都有关于“政”相关问题的表述,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3]1832“道之以政”[3]9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3]796等。

“德”字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多个意思,通用的意思内涵是“道德、品行”,关于“德”的构成解读上的不同没有影响对“德”的本质认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德”做了象形的解释,认为“升也。从彳聲”。“彳”表示人的行为,“”既表声,又蕴含意。“‘’上是一个变形的‘直’字,用来表示正直。‘直’的下面是个‘心’字,用来表示思想。‘心’加‘直’等于心地正直。”该表述表明“德”字既包含行为正直也包括心思正直。郭沫若用会意的方式解释“德”,他认为“德”字分解为“彳直”和“心”,意指思想正直。他说:“德字不仅包括主观方面德修养,同时也包括着客观方面德规范——后人所谓德‘礼’。”[4]他的解释将德与礼联系起来,为我们正确认识德礼关系提供了参考。

比较早地将“政”与“德”联系使用的是孔子,他也是对政德有较多论述的思想家之一,反映其主要思想的《论语》中,有多处提及政德的问题。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9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9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3]1115孔子对政德问题的阐释,很多是在与弟子对话中进行阐发的。孔子政德观的核心是“仁”,怎么样才算“仁”?他给出的路径是“爱人”,也就是要关心百姓疾苦。对于为政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孔子也给出了答案,就是“正”,“正”的根本要求是为政者要注意自身修养的持续提升,这样才能给别人做出表率。孔子的政德观是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瑰宝,不仅阐释了为政者是什么,还提出了应该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为历代思想家和统治者所汲取和借鉴,构筑了中国古代政德的基本内涵。

孔子是中国古代政德思想的早期开拓者。孔子之后的继承者中,对政德思想进行了比较系统阐发的是董仲舒。董仲舒对政德思想的阐发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为其政德思想寻找到哲学基础;二是其构筑的政德思想具有体系化的特点;三是其政德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赏识并被采纳用于治国理政之中。

继董仲舒之后,将儒家思想向实践进一步推动的统治者当数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在治国理政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将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政德观念贯彻到政治实践中。“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致用”,是“德主刑辅”观念在唐代的新的表达方式。唐朝在儒家思想指导下政德观念的实践获得巨大成功,成就了当时世界范围内辉煌的大唐盛世。政德观能够推动唐朝走向鼎盛,充分说明传统“政德”的治国理念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金钥匙”,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其中有价值的因子并进行甄别遴选,汲取其中能够有助于解决当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便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德治”“礼治”思想为“政德”观念的形成提供文化滋养

悠悠华夏文明孕育着众多的精品文化,“德治”即是其中之一。中国古代的“德治”观念,伴随着朝代发展变迁其内涵不断丰富,创制出的诸如民本思想、德治主张、政德观念、修身理念等,成为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明确地提出了“政德”“德治”观念,周公等人总结夏商的治国经验,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等天命与道德结合的以德治国思想[5],可以说西周时期开启了“尚德”之治的序幕。西周的“政德”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的政治统治中进行了诸多的丰富实践,如选拔官吏时就十分重视官员的德性品质,将“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贤任能的重要标准之一,留下了丰富的德治经验。

随着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经验的日臻成熟,德治实践更加丰富。及至唐朝,政德思想的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空前发展。理论发展表现为一些重要人物如唐太宗以及魏征、萧瑀、王珪等大臣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政德的内涵。如魏征就曾说道:“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6]魏征强调的是治理国家要善于任贤受谏,要居安思危。在实践方面,《贞观政要》可以说是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该书“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7]。该书比较系统地阐释为政之德,特别是官德修养,包括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俭约、谦让、仁恻等为当下认识政德及如何践行政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德治”和“礼治”思想都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亦是儒家经典思想之一。“礼”是指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同时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有着核心地位。《唐律疏议》开宗明义地指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中国传统的“礼治”首先是一种规则之治,现代的法制也是一种规则之治。同样是规则之治,传统的“礼治”规则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包括忠诚、公正、廉洁、诚信、勤俭、慎独、自省、齐家等方面。如果对这些丰富的伦理内涵再进一步分类的话,会发现其中不乏现在所倡导的“大德、公德、私德”。传统儒家思想所提及的“德治”追其本质可以看作是“礼治”的延伸和演变,“政德”不仅包括德行更应该包括礼教,“德治”和“礼治”共同作用,才能让“政德”更加全面,对认识现在的“政德”古代源流有启迪意义。如果进一步从逻辑角度进行分析,古代的“礼治”和现在的“法治”都能够促成“政德”的实现,但是古代的“礼治”策略中多了些伦理的“温情”,对于当下法治建设中如何实现“善法”之治,如何在法治中增添更多的温情,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作为党员干部,要坚守法律的底线,更要心中常怀“礼”“德”,要重视品行,修身正己,廉洁自律,以礼辅德,扎实落实好政德建设。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德治、礼治蕴含着秩序、温情、正义、权威等价值,与现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价值理念有吻合之处。另外法治因法制本身所具有的缺陷性会存在一些治理漏洞,而德治、礼治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法治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当然对古代社会的德治、礼治观念也不能一味生硬地照抄照搬,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有非常清晰的论断,即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改造。因此,在传承中国古代德治、礼治理念时,一方面要甄别比较,汲取其中能够服务于当下国家治理的有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创新,要有主动对古代德治、礼治观念进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文化传承当成自身要完成的历史使命,这样才能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使得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下融入国家治理中而获得崭新的生命和发展,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国家治理的“雙赢”。

三、“以民为本”的治国智慧为“政德”观念的形成提供实践经验

“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中国传统治国理政中虽然也有其他思想流派的政治智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主流思想、主导思想。从儒家经典著作《尚书》中“民惟邦本”可以了解到,儒家一直主张人民是国家之根本。孔子将这个思想解释为统治者要争取人民的信任,“民不信则国不立”。孟子的人本思想体现为“民贵君轻”,荀子则将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比作舟和水,君主为舟,人民为水,主张“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为儒家民本思想体系[8]。

在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中,绝大部分都接受“民本主义”思想,唐太宗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位皇帝。在此唐太宗为样本,分析其在唐代治理的过程中对“民本主义”的贯彻实施,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并将有助于当下对“以人为本”观念形成的文化源流的认知。

唐太宗认可并接受了荀子提出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观点,非常重视人民的力量。他以舟水比喻君臣,认为水在平静时的力量是很微小的,只有水大到可以将舟淹没的时候,才足以见得水的强大。太宗时常感叹,“民甚可畏也。”这是他对于人民的认识,由此可见他对“民本主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贞观政要》里唐太宗与大臣的日常交流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体现民本主义思想的名言警句,如“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等等。唐太宗的民本主义思想不是仅停留在脑海中,而是切实将其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中。在该思想的指引下,唐太宗在执政过程中处处体现“民本思想”,如在选官任官、虚心纳谏、司法改革、经济发展、行政机构改革等方面,甚至在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方面,都贯彻民本主义的思想。太宗晚年总结自己的民族政策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通过制定平等交往、和亲等比较温柔的政策,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贞观之治的形成是有其必然性的。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唐朝对民本主义比较彻底且深度、系统化地贯彻实施,这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思想家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古代政治家对民本思想的倾力实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中华传统治理文化的鲜明体色。作为统治者,不仅要在思想观念上重视人民的地位,更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为保障“民”的利益提供支持。也因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成为中国古代是否为民的衡量指标之一,也成为为官者普遍认同的箴言,这种为官价值一直存续到现在。作为统治者,掌握着丰富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资源,在利益政策的制定、推行过程中理应以百姓的利益为大。正如李世民等封建统治者深知人民的困苦来自重税,于是制定了一系列轻赋役、轻赋税的制度。就唐朝而言,其丰富了政德思想的治理实践,为后世的政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当下正在进行的政德建设也颇具有借鉴价值。

四、结语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论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新路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何在当下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命脉、守护好我们的根与魂,是时代之问,也是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会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方面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遗失我们的根与魂,就会淡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也会成为无源之水。

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留有宝贵的遗产,其中“德治”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德治”的治理观与习近平总书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重要论述存在部分价值的相同之处,中国传统社会“德治”伦理观影响下的治国策略及取得的成效中有许多值得当代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汲取的方面。“学史以明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些是我们坚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动力。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9]。挖掘传统社会的经典治理理念,能够更好地认识当下“政德”观念并有益于实现该观念指导下的国家治理。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词典[M].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917.

[2]吕涛.中华文明史(第二卷):先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49.

[3]孔丘.论语[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4]李振华.“德”字与德文化之渊源[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5]安云凤.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及其现代伦理价值[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5).

[6]吴兢.贞观政要[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49.

[7]吴兢.贞观政要全鉴[M].东篱子,解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274.

[8]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500.

[9]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2018-11-26).

http://www.gov.cn/xinwen/2018-11/26/content_5343441.htm.

作者简介:李文洁(1998—),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单位为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政德德治传统文化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新时代习近平政德观的践行路径探析
习近平政德观探析
寓言
——刘政德雕塑艺术展作品选
以德治企,诚实守信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