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星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地方实践
2023-06-15安强董平贞
安强 董平贞
摘要:江西遂川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实践之地。他们运用矛盾运动规律,将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有机结合,建立了遂川革命根据地;运用联系发展观点,建立遂川革命政权,有效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树立了革命信心;开拓性地践行群众路线,巩固了遂川政权,大大地调动了群众劳动和革命的积极性。遂川实践对之后的中央苏区以及新时代党建实践与党群关系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遂川;地方实践
中图分类号:D61;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6-0017-04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碰撞、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1928年1月5日,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队伍占领了遂川城,点燃了遂川星火。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区位因素,毛泽东非常重视遂川这块红色土地,把它当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经营。秋收起义后的遂川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站”。
一、毛泽东等人运用矛盾运动规律,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1]37。为了保留革命火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艰苦奋斗,在遂川这片红色土地上,将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有机结合,不断推动革命发展。
(一)利用武装斗争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中国革命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1]36。在革命时期,武装斗争具有它的普遍性,中国革命必须坚持武装斗争,“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2]为了革命,工农革命军三占遂川。1928年1月2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和茶陵游击队从宁冈砻市出发,经茅坪、大井到茨坪,于5日进驻遂川城。1928年9月12日,红军从黄坳出发,向遂川城进军。9月13日,二占遂川城。据毛泽东回忆:“九月十三日,我军击败刘士毅,缴枪数百,占领遂川。”[3]10月13日,朱德、陈毅趁赣敌第九师李文彬部廿五团调离遂川,遂川守城兵力空虚之际,率领卅一团和廿八团二、三营进攻遂川。守城敌军七师一部闻风而逃,红军再次占领遂川。
在武装斗争的同时,为严肃军纪,提高工农革命军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获得人民群众的認可和支持,早在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遂川县的荆竹山向工农革命军宣布了和群众搞好关系的“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农民一个红薯。”[4]鉴于工农革命军存在的问题,1928年1月25日,即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的第二天,毛泽东在遂川县城张家祠门口的李家坪向工农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5]49至此,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初步形成,并于4月正式向部队颁布。通俗易记的语言、具体细致的规定,让“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很快印在了战士们的心里。战士们的严守纪律、爱护人民的好作风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绝口赞誉和大力支持。
(二)利用武装斗争的特殊性原理,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革命时期,武装斗争是普遍的,但如何斗争是具体的,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去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1]36八一南昌起义、九月秋收暴动、十二月广州起义等惨痛的教训和惨重的代价让人冷静,使人深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认识到武装斗争不仅具有普遍性,更具有特殊性。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他们通过文家市决议,放弃了城市,落脚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意义非凡,成为农村包围城市的良好开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
为了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遂川创建赤卫队、改造王佐部队、开展土地革命。1928年1月初,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以王次楱从国民党逃兵手中缴获的六支短枪为基础,组织游击队。到了中旬,游击队改名赤卫队,在遂川正式成立,毛泽东在成立会上发表了讲话,鼓励并要求赤卫队“要握紧枪杆子,为穷苦大众打出一片新天地”[5]61。2月上旬,毛泽东通过政治宣传、思想引导,最终将袁文才、王佐两部进行了合编,是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部队的改造,赋予了其新的政治生命、政治使命。此外,还组建了遂川独立营、遂川红色警卫连和遂川红独十营等地方武装。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在遂川也进行着打土豪分田地、疏通河道、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等工作,切实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为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毛泽东等人运用联系发展观点,点燃遂川星火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从宏观角度看,既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古今中外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毛泽东,充分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点燃了遂川的革命星火。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必然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一)利用地理联系,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马克思主义认为,“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1]32毛泽东深深知道,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6]恩格斯也如此认为。
遂川在井冈山的东南面,距井冈山只有七八十里。因此,解放遂川,对巩固和发展以井冈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时,敌人气焰十分嚣张,地主豪绅、贪官污吏借机反攻倒算,到处捕杀共产党人及其革命群众。那时,整个遂川被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笼罩着,革命群众不得安宁。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成功地把鲜艳的红旗插到了遂川城。
1928年1月8日,中共遂川县委成立。此后,在城区、雩田、草林等地建立区工农兵政府;在万石、上杭、大坑、禾源等地建立了乡工农兵政府。为配合工农革命军深入城郊乡村,广泛发动群众,打士豪,斗地主,分浮财,1928年1月24日上午10时左右,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在李家坪成立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这一天,农历正月初二,参会人员近万人,有工农革命军战士、区乡农民协会代表、暴动队和赤卫队队员以及泰和万安的农民代表等。据当时负责保卫工作的王次模回忆:“吃过早饭后,各乡武装起来的工农群众,有的扛着红旗,有的扛着大刀、梭标、鸟铳,佩戴红色袖章,敲锣打鼓拥进会场,部队的战士坐在会场一边。”[7]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是由共产党在井冈山地区建立的、继茶陵县之后的第二个县级工农兵政府。
(二)利用发展眼光,树立革命信心
恩格斯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8]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就其本质而言,发展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就其前途而言,“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1]33;就其历程而言,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必然需要经过一定变化的过程。在白色政权的团团包围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能否获得发展?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此时的中国,依然由多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因农业的分散性而形成的军阀割据,恰好给了红色政权以生存空间。
就遂川的现实而言,工农革命军进占遂川县城,给隐于他乡的共产党员以信心。他们闻讯后,纷纷回到遂川。1928年1月8日,毛泽东在遂川县城天主堂主持召开了全县党员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和要求,成立了中共遂川县委。工农革命军在县委的指导下,进入城郊、深入乡村,广泛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短期内先后建立了县、区、乡工农兵政府以及赤卫队、暴动队、工会、农会等组织,工农运动在全县全面展开,党的组织不断扩大,全县党员达到三四百名,谓之“一片红”。遂川的胜利,不仅改善了极端困难的经济状况,而且影响了邻近数县。万安、泰和等地的农民运动再次活跃起来,宁冈县还成立了工农兵民主政府。
三、毛泽东等人运用群众路线,巩固遂川政权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实质,就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1]159
(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就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忠实代表,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取最大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159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共产党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深刻领悟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伟大,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革命智慧,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眾的信任与支持,实现人民群众的紧密团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1031因此,立党要为公,执政要为民。
遂川解放时,正是中国革命的低潮时期。遂川的老百姓,由于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和反动宣传,存在着严重的恐惧心理。人们第一次见到工农革命军时,还摸不透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为了消除群众的疑虑,稳定群众的情绪,工农革命军贴出布告,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种种罪行,主张打土豪分田地,惩治贪官污吏,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解放全中国的劳苦大众。同时,也组织了许多个宣传队,扛着用红布制作的、上面写着“宣传队”的小旗,分散到城镇街道和各乡农村,宣传革命的道理和革命军的各项政策,在城镇,帮助建立店员工会,在农村,帮助建立农民协会、农民赤卫队等革命组织。
工农革命军,事事都为穷苦人民着想,了解穷苦人民的内心要求,对群众态度和蔼,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纪律特别严明,就连群众的一个红苕也不准拿,一口酒也不准喝。与过去人们所见过的军阀军队和地主武装保安团勒索民财、欺压百姓、无所不为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很快,群众的顾虑消除了,商号、店铺营业了,乡下人也敢进城买卖了,一时冷落的遂川县城出现了新的景象。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未来。“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9]899在井冈山斗争的革命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着党的领导作用,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和遂川群众打成一片,与遂川群众紧密结合,同甘共苦,艰苦奋斗,共创一片红色净土,开辟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中的一副对联,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党政军民同甘共苦的景象:“红军中,官兵伕,薪饷穿吃一样;军阀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10]364遂川刚解放时,敌人散布了很多谣言,商民人进行恐吓。有的大商号关门闭户,中小商人的店铺也不敢正常开业,乡下人挑来山货,没人收购;城里人要买油盐百货,无法买到,这直接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店员工会在县委的领导下,坚决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在动员商人正常营业的同时,对地主豪绅进行狠狠地打击,没收了他们的财产,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揭示他们的罪行,把没收的东西当场有组织地分给贫苦群众。
为了更好地发展遂川经济,团结遂川人民,巩固革命根据地,遂川县的总工会、共青团组织、妇女解放运动委员会等群团组织先后建立。1928年1月,遂川县委成立后,党政干部在工人、商民中开展思想工作,号召各行各业的工人、手工业者、店员团结起来,建立遂川总工会。在农村地区,成立雇农工会,帮助红军家属耕种土地,动员雇农工人参军参战,侦探敌情等。到5月,遂川县继湘赣边界团组织之后,也成立了共青团组织。1932年秋,在苏维埃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妇女解放运动委员会。此外,遂川还建立了少先队、儿童团组织。少先队平时参加训练和从事生产,战时协助红军;儿童团主要负责站岗放哨,查验路条等工作。遂川群团组织的建立,充分证明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真正相信群众的智慧,切实依靠群众的力量,积极引导群众的思想,不断推进革命斗争。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156。共产党人坚信,“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1]157人民群众在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实现社会制度更替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进步。因此,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其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在1928年1月的縣工农兵政府成立大会现场,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想当年你剥削工农,好就好,利中生利;”下联:“看今朝我斩杀土劣,怕不怕,刀上加刀。”[5]59由此可见,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的阶级立场,要打倒土豪劣绅,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全心全意为穷苦人民服务。1928年12月9日,遂川工农兵政府印发了《共产主义者须知》,通俗易懂地描绘了未来的愿景:“共产主义是什么?不是抢产主义,不是均贫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大家过太平日子。”[10]205政府的初心激发了遂川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工农革命,支持革命的发展,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空谈口号,必须求真务实。为了革命,为了人民,毛泽东要求陈正人深入百姓家、深入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为根据,制定了《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它集中代表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方针和政策,反映了人民群众翻身求解放的迫切要求。此外,毛泽东根据调查研究,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与不足,制定并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以法令形式规范和保障农民的土地问题,确保根据地人民有地可耕、有饭可食。这样,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大大调动了他们劳动的积极性和革命的积极性,工农革命队伍也因此不断壮大起来。
结语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矛盾运动规律,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运用联系发展观点,点燃了遂川星火;运用群众路线,巩固遂川政权。遂川星火对当时巩固和发展以井冈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坚持与发展的统一。它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抵制了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行为。它的实践,表明了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在遂川的治理实践,对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八七会议[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5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43.
[4]政治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国共产党六十年大事简介[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5:107.
[5]中共遂川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国共产党遂川历史: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90.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278.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2.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安强(1982—),男,土家族,贵州德江人,单位为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董平贞(1994—),女,汉族,贵州六盘水人,单位为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