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药材的品种及基原整理*

2023-06-14才让南加

中医药导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基原龙胆藏医

才让南加

(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龙胆科植物全世界约80属,700多种,全球广泛分布,我国有22属,427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岳地区,与报春花科、杜鹃花科被称为三大高山植物,也是藏医中药用种类较多、品种和基原复杂的类群。2018年,著名藏医学者嘎务编著的《藏药晶镜本草》中,现今藏医药用的龙胆科植物药材品种有21种,入药部位均为干燥花[1]157-304,且绝大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是藏医药用植物中仅次于菊科的最大科属。藏医药用龙胆科使用上,由于采集方式的不规范及龙胆科藏药材品种的整理及质量控制方式不全,导致龙胆科藏药材的品种整理、基原等基础研究及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入药都处于严重滞后。鉴于此,笔者据《妙音本草》《宇妥本草》《度母本草》《晶珠本草》等藏医经典本草,《青藏高原植物图鉴》《迪庆藏药》《藏药志》《藏药晶镜本草》等现代藏药相关书,以及《蓝琉璃》《林曼巴四部医典注释》《金巴四部医典注释》《四部医典》等籍诠释书籍,对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药材的品种、基原进行系统整理分析,为藏医药用龙胆科药材品种整理、基原考证、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入药提供参考。

1 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药材品种整理

笔者据以上文献记载进行分析,已发现藏医药用涉及龙胆科的藏药材有24种。由于以上藏药材在藏区各地方入药的植物基原及植物资源分布不同,导致24种藏药材涉及的龙胆科植物共有8属75种。其中龙胆属(GentianaTourn. ex L.)42种、扁蕾属(GentianopsisMa)1 种、喉毛花属(Comastoma(Wettst.) Toyok.)3种、花锚属(HaleniaBorkh.)1种、肋柱花属(LomatogoniumA. Braun)3种、獐牙菜属(SwertiaL.)23种、大钟花属[Megacodon(Hemsl.) Harry Sm.]1种、黄秦艽属(VeratrillaBaill. Ex Franch.)1种。从藏医学中传统药物分类方式进行分类,以上75种植物中属于藏药“榜间”类有19种(都属于龙胆属),藏药“解吉”类有12种(龙胆属11种、大钟花属1种),藏药“蒂达”类有29种(龙胆属5种、獐牙菜属16种、喉毛花属3种、扁蕾属1种、花锚属1种、肋柱花属3种),藏药“岗嘎琼”类有2种(都属于龙胆属),藏药“沃代哇”类有3种(龙胆属1种、獐牙菜属2种),藏药“塞博古轴”类有5种(都属于獐牙菜属),其余藏药材有5种,分别属于不同藏药品种。(见表1)

表1 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药材品种、药材、主治功效

以上75种植物中除了印度獐牙菜(Swertia speciosaWall.)之外,所有植物都主要生长于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流石滩、灌丛、林缘和灌丛边湿草地。其中全萼龙胆(Gentiana lhassicaBurk.)生长于海拔4 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是拉萨周围特有的龙胆属。乌奴龙胆(Gentiana urnulaH.smith)也主产于西藏、青海西南部,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龙胆属。因此,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在资源物种和资源分布上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

2 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中常用药材基原整理

鉴以上文献记载及藏药“蒂达”类在各藏药制药厂(藏药市场)实际用药状况进行调查,且咨询藏医学者后发现当今藏医实际用药的藏药“蒂达”类植物有16种,其中印度蒂达有2种,尼泊尔蒂达有1种,“塞蒂”有2种,“俄蒂”有2种,“桑蒂”有3种,“甲蒂”有2种,“松蒂”有3种,“古尔蒂”有1种。(见表2)

表2 藏药“蒂达”类分类、基原、主治功效

3 讨论

3.1 名称规范 根据以上所述,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的品种及名称规范混乱极为普遍。主要原因有:(1)藏医药用的龙胆科植物资源广泛,各藏药制药厂及藏药制剂人员就地取材的药用习惯,导致出现品种和名称混乱,如:西藏拉萨地区生长全萼龙胆,是藏药“沃代哇”进行入药,但昌都地区不生长此植物,用暗绿紫堇(Corydalis melanochloraMaxim.)作为代用品[19]。(2)藏医典籍中龙胆科植物的叙述及分类方式不同,如:《四部医典注释医学关隘·神奇钥匙》只记载了藏药“蒂达”“松蒂”“桑蒂”“甲蒂”4种,没叙述以上植物的形态及分类,但同样12世纪出现的《塔波医著》中藏药“蒂达”分为9种,且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Maxim.)也归为藏药“蒂达”类。(3)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的药材“汉译名”不统一,导致药材品种和基原混乱,如:“解吉嘎保”在《蓝琉璃》汉文版中译为“白秦艽”[20],《甘露本草明镜》中译为“白花秦艽”[8]318,《青藏高原甘南藏药植物志》中译为“达乌理秦艽”[5]126。(4)由于藏区各地方的《藏药标准》中记载的药材品种不一样,藏药质量标准研究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导致藏医中至今也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藏药材品种质量标准。鉴上述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建议:结合现代植物学、现代生药学、植物分类学和藏药学等学科,参考藏语言规范,研究制定藏医药用龙胆科药品的名称规范及确定植物基原势在必行。

3.2 品种及基原整理 笔者统计的75种藏医药用龙胆植物中,从藏医名称看,共涉及24种藏药材品种。从藏医的传统药物分类进行分析,以上所有龙胆科植物归纳为藏药“榜间”类、藏药“解吉”类、藏药“蒂达”类、藏药“岗嘎琼”类、藏药“沃代哇”类、藏药“塞博古轴”类、其余藏药类等7种。从药用功效看,以上龙胆科植物都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治热病,并且都是藏医常用的藏药材,对藏医所说的赤巴病有独特的疗效。

关于基原整理方面,由于藏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龙胆科植物藏药材的分类、辨别都有了极大提高。笔者从以上文献可以推出,公元8世纪的《四部医典》记载的龙胆科藏药材有6种,公元14世纪的《药名之海》记载龙胆科藏药材10种,公元17世纪的《晶珠本草》记载龙胆科植物17种。由于藏医学者在叙述以上龙胆科植物的本草特征时,都用简单文字叙述而没阐释植物详细特征,因此,从简单的藏医植物理论,确定龙胆植物的基原考证不符合实际。所以,考证以上植物的基原,应以藏医经典文献中的记载、实地调研、老师指导、传统鉴别方式等多渠道进行考证,而不能从市场购买药材,用理化鉴别等单项方式确定以上植物的基原考证也是不可靠的。

3.3 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药材的质量标准 关于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方面。近几年龙胆科藏药材名称翻译过程中,有些学者未学过系统性藏医知识,藏医学者也不了解现代植物分类学,使藏医典籍中规定的药材出现了“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现象,阻碍了藏医药的药材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75种藏医药用龙胆植物中,已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及1979年西藏自治区卫生局编著的《藏药标准》等各类标准的有5属,26种[21],主要为“解吉”类、“榜间”类和“蒂达”类3种。但以上标准之间也有较大差异,“品种-基原,文献-入药部位”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另外西藏各大藏医院入药的药材品种不一样,并且这些品种的考证研究、性状、粉末、理化鉴别等质量标准研究也存在缺陷。因此,为了完善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藏药材的质量标准,首先要进行文献考证、实地调研、咨询藏医专家方式确定植物基原;其次对确定品种的性状、粉末、理化鉴别进行多次测试,制定符合藏医独特理论及现代药材质量控制理论的质量标准;最后对其质量标准进行完善,以收录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推广。

4 结语

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药材品种是藏医临床中入药品种最大的植物科之一,也是藏医药用植物中最重要的药物品种。由于藏医药用龙胆植物的品种繁多,并且藏医常用植物药“蒂达”“榜间”“解吉”等主要来源是藏医药用植物中迫切需要开展品种整理及质量控制的植物药品种。因此,结合藏医理论,运用现代植物分类、现代药材质量控制理论,确定藏医药用龙胆科植物的基原及建立完善其质量标准体系是当前迫切需要,同时对保护特色藏药资源及青藏高原特色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22]。

猜你喜欢

基原龙胆藏医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多基原藏药“唐冲”名称、品种、药性和植物亲缘关系相关性考证研究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尖叶假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败酱及墓头回基原的沿革与变迁
5种龙胆属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比较
不同厂家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栀子苷、黄芩苷的溶出度测定和比较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