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瓜绵腐病、蔓枯病的区别及健康防控技术

2023-06-14宫兰聚明广增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1期
关键词:瓜条丝瓜侵染

宫兰聚 明广增

丝瓜属葫芦科丝瓜属1年生攀援植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C等,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其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抗坏血病、健脑美容、抗病毒、抗过敏等功效。近年来丝瓜栽培在山东郓城得到发展,但是一些菜农栽培管理技术不到位,对丝瓜绵腐病、蔓枯病认识不到位,防控不及时,常常造成这两种病害严重发生,影响经济效益。鉴于此,笔者对当地丝瓜这两种病害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总结,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丝瓜病害健康防控技术,并取得明显效果。

1   丝瓜绵腐病

1.1   危害症状   该病害在丝瓜定植后经常危害瓜条,一般植株下部瓜条先发病,尤其是与畦面接触的瓜条。瓜条被侵染后先产生水渍状斑点,病健分明,后扩大为黄色或褐色病斑,最后瓜条腐烂,同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茸毛。

1.2   发病规律及致病因素   该病由瓜果腐霉侵染所致,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中度过不适于病害发生蔓延的环境条件,当条件适宜时借灌溉或雨水经瓜条伤口侵入发病。该病害可在田间反复侵染。

据田间观察,该病害的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园地土壤黏重、偏酸、低洼处容易发病;二是多年重茬不轮作,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带菌有机肥,导致田间病残体多,发病偏重;三是栽培密度大,氮肥施用次数多、量大,导致通风不良,植株不健壮,容易被侵染,发病重;四是生长期内肥力不足、管理粗放、恶性杂草多,植株抗病性降低,该病害发生严重;五是棚室栽培放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病害发病重;六是阴雨连绵,排水不畅,土壤潮湿易发病。

1.3   健康防控技术

1.3.1   健康栽培   选用绿旺、3号丝瓜等高产、优质、抗病品种进行栽培;选择易于排灌高地势肥沃地块,采用高畦覆膜栽培,做到灌水或雨后无积水,多中耕,避免土壤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施足基肥,生长季节注意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及菌肥,防偏施重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时引缚绑架、整理枝蔓,摘除下部老化叶片,保证丝瓜架棚高,下部果实不接触地面,同时达到通风透光,降低株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绵腐病发生的环境;及时采收植株下部丝瓜;及时清理病叶、病果等病残体。

1.3.2   生物防控   丝瓜定植后用10亿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0天1次,连喷3次,可有效减轻该病害的发生。

1.3.3   药剂防控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 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重点喷施植株下部及地面。

2   丝瓜蔓枯病

2.1   危害症状   该病可危害茎蔓、叶片及果实。茎蔓被侵染后初期产生椭圆形、菱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情发展严重时,病斑裂开,淌出琥珀色胶质物,茎蔓枯死。叶片被侵染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中间灰白色。瓜条染病产生水浸状褐色凹陷斑点,其上有黑色小粒点,瓜条黑腐。

2.2   发病规律及发病因素

该病由西瓜壳二孢菌侵染所致,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附于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病菌靠雨水或灌溉从气孔、伤口进行多次侵染发病。

据田间观察,该病害的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瓜类重茬连作、播种带菌种子发病较重;二是丝瓜种植过密、浇水过多、地块低洼发病重;三是丝瓜生长期管理不善,偏施氮肥,植株长势弱不健壮,导致抗病能力低发病重;四是田间排水不良,湿度大极易发病,特别是棚室丝瓜通风不及时,极易发病;五是农事操作造成丝瓜伤口过多,再遇上阴雨天气,极易导致病害严重发生。

2.3   健康防控技术

2.3.1   健身栽培   选用无病种子育苗,培育无毒苗进行高畦覆膜栽植;与非瓜類蔬菜实施2年以上轮作;合理配置栽培密度,及时整枝绑蔓,达到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施足腐熟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特别注重加施菌肥,避免植株纤弱早衰;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排灌,保证土壤合适持水量,避免土壤湿度过大;生长期及采后及时清除病叶、病株、病瓜条等,减轻田间菌源基数。

2.3.2   药剂防控   病害发病初期用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0%硅唑·咪鲜胺水剂      2 500倍液)喷雾防控。

猜你喜欢

瓜条丝瓜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丝瓜
夏季佳蔬——丝瓜
狡猾的丝瓜
西葫芦脯的加工工艺
五香冬瓜加工方法
丝瓜娃
冬防西葫芦短粗瓜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