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药材种植现状及产业SWOT分析
2023-06-14付帅宋金枝
付帅 宋金枝
摘 要 通过对陕西省宝鸡、渭南和汉中等市的走访调研,掌握陕西省各市2019—2021年中药材的播种面积、产量和产值;通过网络整理、查阅书籍等方式,归纳了陕西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中药材品种名称、所属地、认证时间。结果表明:商洛市、汉中市依托历史沉淀和自然资源优势,在全省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最多,占到了全省的一半以上,咸阳市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小。截至2021年,在23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品种中,汉中市11个,安康市4个,宝鸡市、商洛市、铜川市各2个,榆林市、西安市各 1个。
关键词 陕西省;中药材;产业;分析
陕西省位居中国中部,地扼东西,兼跨南北,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道地药材是生长在特定环境下,经长期临床应用筛选出拥有良好的品质的药材,与非道地产区的同类药材对比,道地药材具有质量好、药效好、质地稳定、知名度高等特点。陕西省道地药材名录,在综合考虑植被类型、种间联系等生物因素和地理、温度、降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后,已初步明确各产地对应道地品种。
目前陕西省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已经被提到重要地位,针对中药材种植的资金支持也逐步加大。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中药材种植情况的调研,进行数据分析;对陕西省获得地理标志的中药材产品进行整理归纳;对今后发展的方向及对策深入讨论,意在为陕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 调研方法
调研范围为陕西省宝鸡、渭南和汉中等市,通过走访、交流、座谈等方法,掌握陕西省各市近3年(2019—2021年)中药材的家种面积、产量和产值;通过网络整理、查阅书籍等方式,归纳了陕西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中药材品种名称、所属地和认证时间。
得到的数据通过WPS2021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
2 结果分析
2.1 种植基本情况 陕南秦巴山区、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是陕西中药材3大种植生产区,秦巴山脉占据着独有的自然资源,从表中可以看出,2021年陕西省中药材家种面积457.6万亩,产量141.83万t,产值184.86亿元。其中汉中、商洛2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均超120万亩,产量均超46万t,产值分别是45.54亿、74.05亿元。咸阳市中药材种植产业最为薄弱,2021年家种面积为4.83万亩,产量、产值分别为1.31万t、3.38亿元。陕北地区,2021年榆林市的家种面积比延安市高31.5万亩,为46.88万亩,延安市家种面积为15.38万亩。榆林市和延安市对应的产量、产值分别是5.54万t、7.89亿元和1.54万t、2.3亿元(见表1)。
从近3年变化情况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增速最快的是铜川市,家种面积从2019年的9.98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30.43万亩,实现了匀速增长,年增长量接近10万亩,产值也表现出匀速增长的趋势,逐年稳步上升;汉中市和商洛市在3年时间里,完成了易位,商洛市的家种面积增加了5.42万亩,从产量和产值的变化来看,可能受到当年市场价格的影响,尽管商洛市2019年产量高于2020年、2021年,但2019的产值反而最低;汉中市的家种面积3年减少了5.06万亩,产量和产值实现双增,且2019年到2020年,变化幅度较大;延安市从2019年至2021年家种面积无明显变化,略增1.45万亩,对应产量、产值变化趋势一致,2020年达到最低值,整体向上;宝鸡市的家种面积、产量和产值变化趋势最为一致,均为先下降后上升;渭南市的家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表现平稳,无显著变化。
2.2 种植品种多样化 从品种种植区域来看,陕南主要有杜仲、天麻、元胡、猪苓、附子、连翘、山茱萸、黄姜、黄连等,关中主要有板蓝根、柴胡、连翘、远志、黄芩、桔梗、金银花、沙苑子、黄芪、林麝等,陕北主要有酸枣仁、黄芪、板蓝根、甘草、黄芩等。截至2021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的品种共计23个(见表2)。在这些品种中,汉中市共有11种,占比48%;安康市4个品种,宝鸡市、商洛市和铜川市各有2个品种,榆林、西安各有1个品种。子洲黄芪是唯一1个符合国际出口标准的中药材。
3 陕西省中药材产业SWOT分析
3.1 自身优势(S/strengths)
1)种植环境适宜。陕西省每个区域的气候、地形、土壤条件都有适合的品种生长。南北跨度大,气候多样,3大产区独特的地理环境,让陕西省兼具南北所长,药用植物种类丰富,中药材资源蕴藏量较大。
2)中药资源丰富。品種多,尤其依靠秦巴山脉、汉江的自然环境,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在全国第4次中药材资源普查的364个重点品种中,陕西有283种,占77.6%。就全国来看,秦岭是重要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库,有3 217种天然药用植物,占全国药用植物的30%。
3)文化底蕴丰富。宝鸡是中药始祖炎帝神农氏的诞生地,著《神农百草经》,并且岐伯曾在此行医,著《黄帝内经》。铜川市是药王孙思邈的故乡,孙思邈曾经在药王山隐居采药、行医。
4)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迅猛。结合近几年种植面积的增长趋势,可以看出中药材的经济效益正在凸显,带动了更多的人种植中药材,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3.2 自身劣势(W/weaknesses)
1)种苗供应问题严重。近些年虽然不断强调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但是宝鸡、渭南、汉中很多合作社、种植大户,种子、种苗需从甘肃、河北、内蒙古等地区买入,省内种苗不能自给自足。
2)劳动力资源不足。用工成本过高,在调研中发现,种植中药材的主要成本在于人工除草和其他管护工作,如:黄芩投入800~1 000元/亩,人工费高达500~700元/亩,占70%左右。
3)缺乏科技创新。一方面是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目前的机械化产品都是从农作物上改造得到的,并不是非常适用中药材播种、采收。另一方面是科技创新不够,包括中药材的加工、新产品研发等。
4)人才支撑不够。从业的人员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来指导农业生产作业。
3.3 外部机会(O/opportunities)
1)国家大力支持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随着战略的不断实施,一个以产业兴旺为基础的新时代即将到来。中医药承载了中华最优秀文化传统,源自于草根,成长于乡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当承担重要的角色。十四五规划也对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医药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在建设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乡村过程中,必定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科技支撑不断完善。随着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完善,我国逐渐建立了科技创新平台,国家重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规范化中药临床实验中心等。在陕西范围内依托陕西医科大学、西安医学院等高校资源,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撑。
3)中医药健康及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趋优。一是大健康理念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大健康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曾将其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二是中药材+结合迅猛,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目前中药材产业已经和科教、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社会发展新形势带来的机遇。人口老龄化、保健品需求增大带来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医疗资源丰富,中医类医疗机构数量逐年增加,最新的数据是2019年有6.36万个。2018年抗击疫情中,中医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很高,效果也很明显,从公布的数据来看,陕西省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治疗率高达93.1%。
4)我国经济发展持续稳步上升。疫情来袭,全球经济下滑,疫情期间,其他行业受到了影响,中医药发展极具潜力,通过疫情期间的蛰伏和蓄力,疫情过后会有更好的发展潜力。
3.4 外部威胁(T/threatens)
1)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中医药的发展都有着良好的趋势。在国内,要与和陕西处于同一生产带的山西、甘肃、四川等省竞争。在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占据的市场份额高达80%~90%,而中国拥有绝对中药材资源优势,份额仅占3%~5%,我国作为中药资源大国,在国际市场却并没有占据较大优势,这与我国的资源优势大不相符。
2)需求和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目前陕西省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偏低,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面对市场逐渐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中药产业的发展还不能够完全适应,高标准、高质量的中药产品供给不足,这些进一步凸显陕西省中药材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3)环境的威胁。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变化,都会影响陕西的中医资源。
4 小结
综合来看,陕西省中药产业处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优势与劣势兼具,机遇与挑战并存。把握好政策、社会、市场的有利条件,重点发展道地药材种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加大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大优质品种引进试验力度;重点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储藏技术标准,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绿色发展;发展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和專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引导相对贫困地区贫困户以多种方式参与中药材生产;开展精深加工,培育技术型企业,建立精深加工基地,同时大力推行科技化、机械化、生态化种植;开发利用好中药材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野生药用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鸿,王哲.陕西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C]//.“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陕西省社科界第七届(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216-221.
[2] 李怡静,曾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21,30(01):100-106.
[3] 王圣雪.医疗健康产业的融资模式与风险管理探究[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 2022(6):3.
[4] 苗祯,章亚东,陈彦亮.河南省中药材产业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北方园艺,2021(24):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