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式引导的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23-06-14龚正君王东梅范美坤王腾飞

高教学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龚正君 王东梅 范美坤 王腾飞

摘  要: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存在着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的问题,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不足。本研究以全日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为试点,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问题,构建基于项目式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和“知识积累-实践训练-创新能力-科学提炼”的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结合我国环保产业人才需求,将新模式与教学方法融合进行三年的应用和推广。本研究成功解决实践教学“碎片化”的问题,促进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在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实践培养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关键词:项目引导;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5-0026-04

Abstract: At present, graduate education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was homogenized with academic degree postgraduates, and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was insufficient. In this research, the major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as chose as the pilot,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project guidance was constructed after analyzing the key problem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breaking up the whole into parts" and the step-by-step teaching method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 practice training,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finement" were established. Combined with the talent demand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the new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 have been integrated and applied for three years. The problem of "fragmentation" in practice teaching was successfully solve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as improved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is new mode based on project guidance has an important demonstration and radiation role in the practic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project guidance; professional degree; cultivation mode; practice teaching; postgraduate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与学术研究生的培养存在显著区别[1]。2009年之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招收大学本科后有一定专门职业实践经验的人员,从2009年开始,招生范围扩展到应届本科毕业生[2]。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定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

2013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思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是落实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高质量出口的关键[5]。然而,现在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然受传统研究生培养偏重理论和学术的模式影响,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不足,专業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6-7]。因而,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对完善人才培养,保质量的实现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研究以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试点,首先分析在面向新时代新要求中实践教学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项目式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并进行了三年的推广应用,解决了实验教学“碎片化”问题,提升了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一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同质化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同质化,在不少高校中没有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专门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投入不够,部分课程参考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甚至与学术型研究生合班授课,针对性不强。另外在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实践缺乏针对性,实践类别单一,以应用为导向的工程应用类、专业实践类课程相对偏少,课程体系独立于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缺乏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思考和实践,人才培养不符合社会的需求。

(二)  接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实习的体量、质量有限

大多高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基地,但建设水平一般,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的基地数量少,部分高校的实践基地使用本科生的实习基地。这样的实践基地不能发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作用,并且学校在基地建设中投入的资金不足,基地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合作的企业不能承担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责,接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实习的体量有限,固定化的授课内容导致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

二  构建基于项目式引导的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

(一)  建立项目式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项目式实践课程,即课程要求学生根据社会需求中的实际问题选定题目,查阅资料,拟定方案,在此基础上和指导教师团队研讨后开始实验;完成报告并再次和指导老师团队讨论,最终形成正式报告,并以小论文、汇报或参赛等方式展示成果。课程题目设置结合授课教师团队在长期工程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领域中常见案例为题目,并不局限于某一学科或者专题的知识点,也不局限于向学生传授某一知识点或研究热点。课程内容的构建突出解决问题和个性化,“学中做、做中学”是工科教育的灵魂,“做”是提高工科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前提,显著提升“独立思路-独立探索-独立总结”的个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打破了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同质化现象。项目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化,采用项目式实践课程教学方式,解决了技能型及专业型项目人才的综合素质不够的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程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二)  创建了“化整為零-化零为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

在课程建设中突破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模式,彻底打破填鸭式的教学现状,以项目为导向,将项目化整为零(分解为知识点),逐一剖析,逐步实验,探索验证,再分析总结,解决问题,化零为整(形成综合素质能力)。

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中,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实践教学中的项目(专业科学问题),把项目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教师团队(学校和企业导师)指导,纠正解决问题中的思路缺陷、方案缺陷、实践缺陷等,彻底将学生推上一线,将挫折变为教训,将失败变为经验,将收获变为动力。该教学过程突出个性化,一人一题,一人一议,教学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主角,主导自己的问题解决进程,同时每个人都是裁判员,审议其他问题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开拓视野,促进交流与合作。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运用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分析综合,提出最终的解决方案。在强化综合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创建了“知识积累-实践训练-创新能力-科学提炼”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以项目式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实现综合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于所创建的教学方法,设置了以项目为导向、“分散式实验+集体讨论”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选择项目,通过查阅文献、拟定方案、讲解方案、修订方案、实验实施、问题解决及成果讨论一体化的实践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知识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工程领导与组织管理能力、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在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中,项目来自行业需求、导师科研课题和个人兴趣等,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建立专业科研思维,夯实实践能力,促进了环境工程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2018—2020年度学生选题涉及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及污染土壤修复等领域的119个项目式选题。

(四)  建立了“不唯而唯”的灵活多变课程质量保障机制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建立校内和企业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实现不唯任课教师的智囊团队的课程质量保障团队建设;以项目为依托,建立场地多变的问题解决场景,实现校内校外,室内室外的实践环境设置;打破“临时抱佛脚”的临时记忆应对课程学习的“唯分数”老大难问题。课程考核也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即要求学生综合文献调研提出方案,并能在最终方案基础上实际完成实践课题,并以汇报、参赛、小论文等多元化的方式展现课题完成情况,其目标是总结题目完成经验,为今后潜在的类似项目完成人提供经验和借鉴。在环境工程实践课授课过程中,经过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机制,建立课程“唯能力”的考核标准,实现了“不唯而唯”的课程质量管理机制。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相区分,彻底解决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及目标不清晰的困惑。

基于项目式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三  研究推广应用成果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式实践课程的成果在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17级、2018级和2019级学生中进行了应用和推广,经过3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应用与推广成效,起到良好示范和辐射作用。

项目建成了一支能覆盖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防治技术和环境化学与监测等方向的师资队伍,包括校内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校外兼职教师3人,可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为学生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提供师资保障。2017级培养学生37人,2018级培养学生38人,2019级培养学生44人,项目的选题统计见表1,部分选题题目见表2。经过本项目执行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较2017级之前的学生有明显的进步,充分体现了个性化、项目式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其中2017级学生获得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四川省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一等奖,2019级学生凭借“污水处理厂的‘变废为宝记”项目获得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竞赛三等奖,2017—2019级学生在本实验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发表相关论文13篇,优秀毕业论文2篇。

四  结束语

本研究以自选项目式引导为核心,构建了“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创建了“知识积累-实践训练-创新能力-科学提炼”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辅以“不唯而唯”灵活多变的课程质量保障机制,提出了新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我国环保产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新模式与教学方法融合,在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课程推广应用三年,解决了实验教学“碎片化”问题,提升了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不但有效解决了社会需求的科学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同行领域起到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Z].2009.

[2] 郑世良,王景伟,徐玲,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2):17-21.

[3] 武建军,孟献梁,朱佳媚,等.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9,36(4):6-9.

[4] 谭先锋,赖富强,罗龙,等.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工程素养形成——以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J].高教学刊,2020(34):77-80

[5] 贺山明,廖春发,梁勇,等.产学研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0(36):47-50.

[6] 司靖宇,杨冰玉,伍德勤.人才培养视角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合肥学院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36(4):134-138.

[7]佟有才,赵冰,丛万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45-46.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