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实验教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2023-06-14张丽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实验教学

张丽

【摘要】物理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注重实验,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但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创新演示实验、创新探究实验、创新课外实验、创新评价实验的角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物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学生能将物理知识原理以实践的形式呈现出来,他们能进一步加深物理学习印象.但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并不高,教师必须对此给予重视.

1 当前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理实验十分考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学生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进行物理实验,很难高效地消化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关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对新知识的吸收[1].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尤其渴望受到教师的表扬.但部分教师出于怕学生骄傲的教育心理,很少夸奖学生,反而是批评类语言常常脱口而出[2].长此以往,学生会加重对教师的负面评价的印象,导致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2 优化实验教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

2.1 创新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助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演示实验是重要的物理实验教学步骤,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的.但部分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方案时,往往因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做实验时也不够投入[3].为了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教师要创新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正式开始前,创设问题情境.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开启.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注意力能跟课堂进度保持同步,他们能进行多元思考,促使其思维能力能得到充分发展.

例如 在学习鲁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中“熔化和凝固”这一课时,需要学生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换的,能了解熔化、凝固的概念,能在完成相关实验后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过程的区别等.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课程初阶段提出如下问题:“看到‘熔化’和‘凝固’这两个词,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完毕,教师板书课题——“熔化和凝固”.由于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直接讲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完成了理论教学后,教师可以拿出松香和海波,并提问:“观察松香和海波的外形,你看到了它们的哪些区别?”可以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观察结束后,学生能给出如下回应:“松香没有规则的外形,海波有规则的外形.”这一互动能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相关知识.接下来进入演示实验环节.为让学生产生实验的兴趣,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松香、海波熔化和凝固的视频.视频结束后,教师提问:“在进行以上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哪些情况?”学生回答完毕,教师给学生分组,每4人为一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实验.当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要做好巡察工作,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上前指正.如当学生在探究松香、海波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装置,并告知学生用“水浴法”加热海波的目的,同时指出学生的实验错误,如提醒其表格中数据记录的数据过于杂乱,很难直观体现本次实验成果.这样,学生就能及时改正.而经过这样的互动,学生能了解海波、松香熔化时的现象,也能很好地总结物质熔化的规律,学生的数据记录能力、数学分析能力等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在汇报实验数据时,教师可以提问:“通过本次实验,你对松香和海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回答:“松香熔化是要吸收热量,海波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由此可见,教师注重创新实验演示方法,重视创设课堂环境,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学生与老师、课程知识连接起来,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能进行有指向性的思考,他们能高效串联知识点,也不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另外,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得到充分锻炼.

2.2 创新探究实验:加强师生交流,帮助学生降低知识理解难度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灵敏,热衷于深度思考,也渴望跟大人进行平等交流.基于此,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要注重师生互动,并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发表的观点的重视.这样他们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物理实验上.另外,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高低不同,面对同样的物理知识点,不同层次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给教师的I反馈也不同.而后进生很容易因跟不上课堂进度而心生焦虑,十分影响学习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降低知识难度,或是通过师生交流,或是引导生生互动,总之,要让学生产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体验.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物理实验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 在学习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这一课时,需要学生能在探究实验中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能掌握连接电路的技能,和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方法等.本课教学难点是连接串联、并联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格外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跟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在课初阶段,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和节日小彩灯、家庭用电器相关的图片,并提问:“我们都知道,家用的节日小彩灯通常是混联的,而家用电器却是并联的.那么,节日小彩灯为什么不能并联呢?”这一问题贴近现实生活,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完成简单的师生互动后,教师引出本课知识要点:“要想知道节日小彩灯不能并联的原因,我们必须先了解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教师一边說,一边用多媒体展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简易示意图,并继续提问:“在并联电路中,两个用电器和电源两端的电压有怎样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的呢?”如此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做出大胆假设.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之间展开探讨,一方面能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学生之间能进行观点碰撞,能产生更合理、更科学的猜想,如经探究,有学生给出如下猜想:

{Ua=Ub=U总

{Ua+Ub=U总

{…

接下来,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自主实验,学生能将电压表分别接入用电器a、b及电源两端,并将两端的电压测量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找出相关规律.实验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学生能给出如下总结:“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学生一边回答,一边板书“U总=U1+U2+…”教师:“除此之外,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如此一来,学生已经完成了对知识重、难点的学习,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可见,教师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的平台,并加强师生沟通,能让他们产生良好的学习效率.学生能在实验活动中进行更多的自主思考.最重要的是,师生平等沟通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易亲近性”,能产生更大的学习信心,因此能积极探索知识难点.

2.3 创新课外实验:鼓励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课外实验同样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参与物理实验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在实验活动中,学生要经历很多实验环节,因此能慢慢增强对物理实验活动的把控能力,进而不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4].但是,物理教学的课时量有限,实验时间也是有限的,而且受实验空间限制,学生只能在固定的场所进行实验.而为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教师可引入更多的课外实验,并对其进行不断创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外实验.这样,他们的实验活动无需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在课外实验中多角度感知实验过程,多层次体验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乐趣.

例如 在学习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中“电荷 摩擦起电”这一课时,需要学生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能知道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知道原电荷、自动电子和电荷的移动,能感受人们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的推理方法等.因此,本课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并提高对带电体的性质的认知.由于本课知识跟现实生活较为贴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跟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要让他们感受到本课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具体联系.在课堂起始阶段,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都能积极回应.接着,教师提问:“在冬天,女同学在用梳子梳头发的时候,头发会到处飘还会贴在脸上,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引出“摩擦起电”:“这是摩擦起电的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能解释以上现象……”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讲解知识重点,并穿插一定的课堂小实验,如用梳子反复梳扎在一起的塑料纤维条,让学生观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时,学生能看到塑料纤维条向四周发散.教师则可以利用本课知识点给出解释.这样,学生能对本课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将其延伸到课下.教师则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实验任务,让他们每4人为一组,共同做物理实验.如:拿出一张废纸,将其撕碎放在桌子上,接着用塑料直尺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再用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继续观察,最后用橡皮胶棒靠近碎纸屑……以上实验用到的材料和工具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而且跟同伴一起在课下进行动手实践,能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兴奋.而学生在做实验之前会产生一定的猜想,会互相探讨,对实验结果充满期待.兴趣是通过活动培养出来的,学生亲自经历课后实验,能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

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时,可以将学生课下自主操作容易遇到困难的实验放在课堂上,由教师亲自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将学生容易自主操作的实验放在课下,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做实验.这样,学生既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又能进一步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得到進一步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实验教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创新演示实验过程,注重问题情境创设,能助力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创新探究实验,加强师生交流,能帮助学生降低知识难度,促使其提高学习效率;创新课外实验,鼓励小组合作,能促使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评价实验,开展多元评价,能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

参考文献:

[1]陆召丽.优化实验教学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实施策略[J].读写算,2022(08):201-203.

[2]李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06):163-164.

[3]程莉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高效化课堂的构建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1(27):187-188.

[4]吴永锋.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构建高效物理课堂[J].成才之路,2021(02):122-123.

[5]黄忠.优化实验教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2,(Z2):45-47.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