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壁画的跨界与延伸

2023-06-13王晓宇南京艺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11期
关键词:壁画跨界艺术

王晓宇 (南京艺术学院)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中国壁画艺术经历了城市建筑空间、艺术观念和科技的新变化,壁画在当今的功能意义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壁画已经无法适应其在发展演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功能转换、形态多元等新问题。当代壁画在观念、形式语言、材料语言等方面融入了时代性特征,促使其以更加多元化形式的出现。

近年来,跨界思维应用与实践体现在各行各业,壁画作为古老而富有文化底蕴的一门艺术,其跨界不能局限于表面,更应打开固有边界,跨界结合时应重视个性、张扬特长,与其他艺术更好地结合,探索与丰富未被发现的新艺术语言形式。

壁画艺术中,人、空间环境、作品之间是相互关联紧密的,要善于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满足人的精神情感需求为主要创作导向,灌注独立的艺术审美和设计思维到作品中,在空间与社会环境中追求壁画的艺术美与影响力,创作出有艺术灵魂和艺术价值的壁画作品。当代壁画不只是适用于公共艺术的瞬间性的艺术效果,更是融入普罗大众的生活中的、雅俗共赏的艺术。

希望本文的梳理和分析能够给后来者对当代中国壁画的跨界发展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当代壁画跨界融合的影响因素

“壁画的产生总是随着一个时代的信仰、人文追求而发展的……壁画的生命在于它的时代性与人民性。”

——侯一民

20 世纪以来由于传统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内涵的改变,壁画在当今的功能意义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公众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状态。再到现如今,21 世纪大多数的壁画作品在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审美需求等方面无法满足人民大众,人和空间的关系问题愈发突显。

新时代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下,壁画不断融入公共艺术大环境,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公共环境中。无论是壁画、国画、油画、版画以及其他画种等都在自身的形式语言、作品构成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造,不断的消除各个画种之间的边界,寻求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得各类画种之间更加的丰富化、综合化,更好的体现当下的时代特征。

壁画不同于一般的卷轴画、架上绘画,保存、陈设简单,运输方便,具有很强的流通性与灵活性。壁画通常被直接制作安装在墙面上,服务装饰所处的建筑空间,其多采用坚固、耐久、安全的材料,在工艺上较其他画种更为复杂,很难进行改变。因此,新时代环境下的壁画艺术在作品表现形式上应该突破单一的平面性、装饰性,在现代科技的促使下,根据不同的空间建筑结构以及公共环境主动地去寻求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探索更具时代特点的壁画媒介,如声、光、电、多媒体、全息影像、3D 打印等高新技术,并不断将其融入当代壁画创作中。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将“跨界”作为2019 年中国美术学院非遗培训项目的主题,他认为:“跨界本身就是一种看世界的角度和思考世界的方式,我们要转换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看待我们的工艺,看待我们自己。”对于壁画的跨界融合也应如此,以更加大胆、勇猛的姿态去寻求创新改变。当代的壁画创作方面应该打破传统壁画的表现方式,融入新观念和新科技,创作出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壁画作品。新型材料、综合装置、影像艺术、计算机新媒体等新媒介的应用,丰富了传统壁画的表达途径,形成了多元的壁画形式下的跨界延伸与融合。壁画的跨界融合是这个时代的必然结果,将壁画与墙面单一的依托关系变为多空间多维度的展示,形式适时转变,为公共环境提供更多的装饰形式,丰富大众的视觉享受与精神生活。通过汇集不同领域的思维进行碰撞与交融,不断领悟“跨界”的内涵,多维度的跨界形式使壁画更加符合当代多元化的艺术和文化语境。

二、当代壁画的跨界交融与创新

(一)高科技创新设计下壁画的互动性

当代壁画是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的组成部分,数字时代下的高科技新材料作为媒介不断地融入当代壁画之中。大众的生活空间和审美需求决定了壁画的存在形式、功能,壁画与人、建筑空间的问题被突显出来。新观念新科技下促使壁画作品积极探索与大众、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突破不同门类的固定特征、艺术表现、材料运用等界限加入新媒体艺术、影像艺术、3D 打印等技术和媒介,创作出非二维静止的多维度立体,具有互动性的活态壁画。

2010 年5 月上海世博会展出的新媒体壁画《清明上河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绘画进行了再创造。在表现形式上采用数字化应用技术,呈现中国传统卷轴画到新媒体壁画的形态转换。新媒体壁画作品《清明上河图》高6.5 米、长130 余米,银幕呈起伏状,最大的落差幅度达到2.5 米。曲形、有褶皱的背景效果,增强了画面质感与视觉呈现上的生动性。区别于传统壁画的静态叙事,通过声光电多维方式在作品中加入了背景音乐、拟音、人物对白等部分。背景音乐又根据不同画面的情节设计,曲调区分变化,使观者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在12 台投影仪同时工作下,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将画面分为白天和黑夜两个动态场景,通过合理想象,生动再现了北宋城市的昼夜风景。湍急的汴河流过,船只摇曳前进,河面上纤夫吆喝,河岸上货郎穿行,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熙熙攘攘的街市,行人在其中来回穿梭。观众驻足观看,仿佛穿越时空来到宋朝一般,身临其境地将古代都城的繁华壮美展尽收眼底(如图1)。

图1 新媒体壁画《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2015 年末上海的12 号线汉中路换乘大厅迎来了《地下蝴蝶魔法森林》这个另类的地铁壁画,新媒体艺术的进入使国内地铁空间打开了新篇章。设计团队将换乘大厅想象成“地下森林”,利用空间内五根邻近的结构斜柱,从地面引入“阳光”,给身处地下空间又匆匆忙忙的人们带来温暖感。作品的媒介是2015 只形态各异的3D 打印彩色蝴蝶,在多媒体的设计下构成四面“蝴蝶墙”,每一面墙的蝴蝶都呈现出动态感翩翩起舞。(如图2)四面电子屏幕墙代表上海地铁四个蜕变发展的过程,它们也可以在不同的节日轮换呈现各种灯光效果,以渲染节日气氛。作品最大的亮点是与大众之间零距离的互动,吸引了很多人驻足拍照,小朋友在地铁站也玩起了捉蝴蝶的游戏,创作者用不同的方式吸引着观者,不断拉近作品与观者的距离,大大的延伸了作品的艺术宽度。

图2 现代媒体壁画《地下蝴蝶魔法森林》(图片来源:公众号RitoArt文章:“文化传递|上海地铁里的蝴蝶魔法森林)

(二)壁画在文创产品中的延伸与融合

当代中国壁画更像是艺术性的工程,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它往往并非始于壁画家的头脑,而是源自于项目的实际需求。当代壁画师大多受限于甲方,在创作时束手束脚,如同刷墙的工人。除此之外,壁画在现代发展的阻力还体现在流通方面的局限性,虽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并有能力为艺术消费,但普通大众所接触到的或首选的基本为油画、国画、工艺品等小体量、价格适中的艺术作品,大多数人对壁画的认知仅停留在遥远的古代敦煌壁画中,极少有人想得到或愿意花重金寻找壁画师为自己创作一幅壁画,除了极少数知名的壁画家会有投资方慕名而来,大多数的壁画从业者都要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到市场中去寻找甚至争夺为数不多的项目。迫于生存的压力及对物质生活的渴望也让许多壁画艺术家放弃了创作的初衷,使流通在社会中的壁画作品大多缺乏艺术灵魂,拉低了壁画艺术的水平,丢掉了传统艺术文化。

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不断出现以传统壁画为题材既具有传统色彩又具有当代审美的实体延伸产品和跨界合作产品,如旅游时纪念品店贩售的具有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布包、丝巾、T恤等;(如图3、图4)上新了《故宫》 《国家宝藏》 《登场了敦煌》等电视节目。因为这些实用美观的艺术文创产品及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综艺节目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图3 敦煌博物馆衍生设计品(1)(图片来源:公众号原创吕剑、周珊MALL文章“敦煌博物馆太会玩了,这些周边文创,分分钟掏空你的荷包!”)

图4 敦煌博物馆衍生设计品(2)(图片来源:公众号原创吕剑、周珊MALL文章“敦煌博物馆太会玩了,这些周边文创,分分钟掏空你的荷包!”)

敦煌艺术研究院将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提取出来,充分将美观性和实用性与敦煌壁画文化融合起来,选取四种载体——钥匙扣、书签、水杯、项链。在增强产品的独特性和竞争性,促使消费者在文化消费的同时,将古老的传统艺术带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将敦煌壁画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完整、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敦煌壁画中的人物造型通常刻画复杂,设计师把飞天形象具象化,运用飞天绸带把画面中的元素连接起来,采用唐代经典色彩搭配,将图形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性相结合,蕴含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和美感。

故宫、敦煌等博物馆设计推广的文创产品促使着历史文化在历史长河的流逝中没有失去她的一点光彩,并不断地以更新鲜更潮流的方式向大众散发着光芒。壁画不仅仅需要对传统壁画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也需时刻关注着时代变迁下创造的新鲜事物。壁画艺术家应始终铭记与弘扬历史文化,“在贯穿古今中既注重传承历史,又连接服务和指导现实。”

壁画是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一件壁画作品在表达一个特定主题时会巧妙构思其故事情节,其中蕴含丰富的设计元素,可以用更加简单直接的方式去展现壁画的内涵、面向观众。壁画不再仅通过独立的墙面服务和装饰所处空间环境,还可以通过其衍生品展现地方文化特色,让普罗大众更好地去了解、发现壁画的美。充分的利用优秀的壁画作品,将固定的墙体壁画作品与流动性的壁画周边产品相结合,发挥彼此的特性,扬长避短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使壁画不再只是走马观花的“两三秒壁画”。现代壁画艺术中,人、空间环境、壁画作品之间是相互关联紧密的,要善于把握三者间的关系,以满足人的精神情感需求为主要创作导向,灌注独立的艺术审美和设计思维到作品中,在空间与社会环境中追求壁画的艺术美与影响力,创作出有艺术灵魂和艺术价值的壁画作品。

三、壁画跨界延伸面临的问题

21 世纪全球化的数据时代加速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更高追求,我国的城市建设更是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目前我国壁画的发展比较火热且被国家和政府重视的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古代壁画的保护与推广,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敦煌壁画、墓室壁画的数字修复,以及一系列的特色文创产品的推广深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但我国当代壁画创作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阶段壁画作品多数出现在展览或个人欣赏,壁画作为一门公共艺术却不断地缺失了其公共性。壁画依附于建筑,服务于公共空间环境,当代壁画的困境真的是因为无墙可画?当代壁画艺术又该如何发展?

首先壁画最本质的载体是墙面,即有建筑就有墙面,建筑正在不断地增加,因此是有大量墙面作为壁画的载体。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多采用西方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增加建筑的功能性,建筑风格突出现代性。又由于我国20 世纪90 年代壁画复兴新潮的兴起激起全国各地人民对于艺术的追求,大量出现壁画泛用,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水平很差的壁画,大大影响了大众对于壁画的看法,形成了对于壁画的刻板印象,直至如今很多大众对壁画的认知还依旧是艺术性很低的墙面涂画。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不愿意将壁画作品加入建筑环境内,如若加入壁画作品一定是在不影响建筑整体美观且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情况下才被允许安装。因此建筑设计的改变、大众对于艺术的更高追求、对壁画的内容与形式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壁画创作者多角度多思维的思考。为寻求更好的方式使壁画通过不同形式融入社会环境、融入大众生活去进行思考与探索,通过跨界合作、跨学科合作。由单幅壁画的呈现延伸到普世大众的壁画产品,扩大壁画在市场的流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当代壁画的发展。对于一幅优秀的壁画作品可以从审美性、实用性、流通性等多方面入手,拓展出与壁画作品相关的一系列艺术与功能性结合的衍生产品,创造商业价值增加艺术市场的流通,让更多的壁画作品以及系列的衍生产品流入市场融入大众生活中。构成“一幅”多种形态的动态作品。壁画不再只是适用于公共艺术的瞬间性的艺术效果而是可以融入更多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感受“她”的美。

四、结语与展望

社会的进步伴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更高需求,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城市建设和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壁画作为一门公共艺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会因为不同时代的进步在媒介、题材、工艺等方面都在进行不断的突破与创新,从而去装饰美化公共空间环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壁画与空间环境、建筑有着与生俱来的依附,是每个壁画创作者要考虑的最基本因素,相互之间不仅仅是附属关系,更是一种制约关系,但正是因为这种制约关系才使得壁画具有更加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特定范围寻求最大化的自由,在各个画种、材料、工艺、之间不断地寻求创新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形态与美感。之后的三十年、五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减少、生活空间的增大,人们不再满足于对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在意个人精神层面的追求及享受和对艺术更高的追求,私人订制壁画也会是一种必然趋势。壁画更加多元化、大众化的需求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要更大限度的发挥壁画的特质,从而延伸出壁画更多的价值。壁画的表现形式也不应只固守壁画与墙面、建筑的依托关系,要用发展的眼光将壁画对大众的影响以更广的维度去发散开来,可移动的观赏,可拆解易搬运,并非只是单一为某一个建筑空间所服务,可以适应不同的空间环境,以此使壁画的边界得到拓展。通过跨专业结合,不断开辟壁画的新边界。

考虑壁画的整体性、传播性、持续性,同时区分艺术品的延伸产品与在市场上的工业化大批量的生产的商业产品,如何更好地将壁画更加多元化的表现,不断的探索壁画的新边界等问题是其在今后创作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壁画跨界艺术
跨界
跨界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壁画上的数学
北朝、隋唐壁画
纸的艺术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帮壁画“治病”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