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体育文化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3-06-13李花
李花
摘 要:以CSSCI数据库645篇论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 V软件分析国内体育文化研究.体育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学者有卢元镇、白晋湘、胡小明、易剑东等;《体育文化导刊》《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等期刊是本领域的权威核心期刊;国内体育文化研究主要建立在体育学学科基础上,研究热点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其他研究热点比较多,但是热度相对较低;国内体育文化研究的专注度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体育文化;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中图分类号 ]G80-3 [ 文献标志码 ] A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Sport Cultural Study Based on Citespace
LI Hua
(Adamson University,Manila 0900,Philippines)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645 papers in CSSCI database,CiteSpace V software was used for analysis.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scholars with certain authority in the field of sports culture research include Lu Yuanzhen,Bai Jinxiang,Hu Xiaoming,Yi Jiandong,etc."Sports Culture Guide","Sports Science","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Sports Journal" and other authoritative core periodicals in this field;Domestic sports culture research is mainly based on the discipline of physical education,and the research focus is mainly on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he research hotspot is more,but the heat is relatively low; The concentration of sports culture research in China needs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sports culture; citespace; visual analysis
自1986年底國内的《体育与科学》杂志连续刊载多篇体育文化领域研究文献以来,已经过了逾35年的发展历程.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体育文化”为篇名,“论文”为文献类型,检索1998-2021年相关论文.经筛选后,共获得645篇论文.以此为样本,利用CiteSpace V软件对其处理.通过对体育文化研究的学科分布、机构合作、知识基础、研究热点等问题的分析,揭示国内体育文化研究的现状,厘清体育文化研究的脉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国内体育文化研究现状
1.1 体育文化研究学科分布
体育文化涉及学科较多(涉及16个学科),以体育学为主,共有586篇.研究热度较高的学科分别有文化学(18篇)、民族学(12篇)、经济学(7篇).说明体育文化研究主要建立在体育学学科基础上,通过其他学科研究体育文化的较少.
1.2 体育文化研究学者共被引分析
作者共被引分析是对作者间协作情况进行的综合分析,体现作者在本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力.选择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网络节点为Cited Author,时间区为1年,阈值为(2,1,10),(2,1,10),(3,2,10),数据筛选为(Top 50 per slice),绘制作者共被引可视化网络图谱.图1为作者共被引可视化网络图谱,每个圆圈节点代表一位作者,圆圈的大小与作者共被引的次数成正比,圆圈最外侧深色轮廓代表的是该节点的中心性,用来体现该节点在本领域内的中介作用和影响程度的指标,当中心性超过0.1时,则认为其中介性较强,有较强影响力.[1,2]
图1与表1的结果表明,共被引频次最高的学者为卢元镇,在图1中是十分重要的节点.中心性最高的学者为白晋湘,在图1中是关键性节点.胡小明、易剑东等学者的中心性与共被引频次均较为突出,他们在体育文化研究领域有一定权威性.从表1作者共被引频次表中可以看出,有9位国内学者及1位国外学者,说明国外学者在国内体育文化研究领域也占有一定比例.
为了解学者影响力的演进情况,分析作者在不同时间区间的共被引情况.设置“Time Slicing”为“2013-2021”,其他参数并不改变,得到表2.表1和表2对比可知,两个时间区间的作者共被引变化情况较为明显,比如胡小明、白晋湘等最近5年的共被引频次仍旧很高,表明其仍然有较大影响力;卢元镇、易剑东、马克思等排名及中心性有所下降,说明他们学术影响力正在减弱;张岱年排名及中心性有所上升,说明其学术影响力正在增强;倪依克、费孝通、崔乐泉等排名已不在前十名,说明他们学术影响力正在减弱.近5年,王智慧、亨廷顿、万义等排名进入前十,表明他们在体育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正不断增强.
1.3 体育文化发表期刊共被引分析
选择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网络节点为Cited Journal,时间区为1年,阈值为(3,2,15),(3,2,20),(3,2,10),数据筛选为(Top 50 per slice),绘制期刊共被引可视化网络图谱.在图2期刊共被引可视化网络图谱中,节点大小表示该期刊被引频次的高低,连线越多越粗代表期刊共被引频次越多.圆形外有圆圈的节点表示中心性较强.通过对期刊共被引分析,能够快速了解本领域的重要期刊.位于前十位的期刊见表3.从引用频次看,《体育文化导刊》共被引频次最高,为172次,中心性为0.27.共被引频次及中心性较高的期刊有《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等,是本领域的权威核心期刊.
2 国内体育文化的知识基础分析
共引文献也称同引文献,是指与本文有共同研究内容、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共引文献数量越多,文献间的相关性越大.文献共被引分析是对共引文献做出的相关分析,可以利用文献的共被引分析,找出共被引频次和中心性较高的文献,以此揭示体育文化的知识基础.[3]
选择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网络节点为Cite Reference,时间区为1年,阈值为(2,1,10),(2,2,10),(2,1,15),数据筛选为(Top 50 per slice),绘制关键文献的可视化网络图谱.在图3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中,节点越大,代表被引用次数越多.从图3可以看出,在2006年之前文献形成的网络较为密切,2006年之后文献形成的网络不密切,且各文献的中心性均较低.这预示着体育文化领域的研究并未形成较好的连续性,有新的研究视角不断涌现,说明体育文化领域研究还未成熟.可以将2006年之前的文献看作是体育文化领域研究的奠基性文献,之后的文献看作是发展性文献,其共同形成了体育文化的知识基础.
2.1 体育文化研究奠基性文献研究
体育文化研究奠基性文献的作者是李力研、马辉、白晋湘、倪依克等(图3).2002年李力研撰写的《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种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哲学文化学视角》一文,对我国申奥理念以及奥运文化规划的实施进行了分析与讨论.[4]马辉撰写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探源》一文,指出少数民族体育来源于生产斗争、军事斗争、宗教信仰、生活娱乐,能反映出民族的历史、风俗、信仰、审美,是研究少数民族文明与历史的“活化石”,认为对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5]白晋湘撰写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一文,指出近代以来,在面临着社会转型、奥林匹克运动冲击和全球一体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立足于现实,通过汲取自身精华及借鉴现代体育优秀成果,创新的进行发展.[6]倪依克撰写的《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一文,认为中华民族体育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具有民俗性、活态性、地域性、群体性等特征.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过程中,应该做到保持原真、生态化、提倡多样性,并加强教育途径.[7]
2.2 体育文化研究发展性文献研究
由于体育文化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有中心性较大的文献出现,所以被引率较高的文献属于该领域的发展性文献.白晋湘撰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一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容进行了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启示进行了探讨;对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有限性、商业利益矛质等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8]胡小明撰写的《胡说体育文化》一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体育的影响应当作为体育文化研究的基础与重点,且主要在精神文化层面,而非体育物态部分.[9]顾春先撰写的《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一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及专家访谈,确立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指标体系.[10]刘桂海撰写的《体育政治化:一种批判性考察》一文,对现有的关于体育政治化的判断与研究方法进行了三方面的批判性分析. [11]汪全先撰写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文,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其社会根源,并对如何正确面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12]李春晖撰写的《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一文,认为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体育具有的文化魅力广泛影响着社会生活.在中国体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建设体育人文精神提高重视,以体育文化为引领,解决体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13]
3 体育文化研究热点及演变趋势
关键词分析是对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综合整理分类,进而发掘有用信息的过程.选择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网络节点為Keyword,时间区为1年,阈值为(2,1,10),(2,1,10),(2,1,10),数据筛选为(Top 50 per slice),绘制共词可视化网络图谱.由图4可知,网络共有93个节点,151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35 3.图4表明,“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出现的频次及中心性均较高,而其他关键词的频次及中心性均较低,反映出体育文化的研究主题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其他主题多且零散、各研究主题之间缺乏横向关联等情况.[14]
为了解体育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变情况,对关键词的突变情况作进一步分析.图5反映了体育文化领域部分研究热点的起落变化情况.1998-2008年,“体育文化”“体育发展”等是研究热点;2008-2009年,“民族传统体育”等是研究关注点;2009-2013年,“全球化”“体育史”的讨论是热点;2015年至今,“少数民族”是研究热点.
4 研究结论
学者卢元镇、白晋湘、胡小明、易剑东等在体育文化研究领域有一定权威性;《体育文化导刊》《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等期刊是本领域的权威核心期刊;国内体育文化研究主要建立在体育学学科基础上,研究热点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由于融入学科较为分散,虽然其他研究热点比较多,但热度相对较低.国内对于体育文化研究的专注度较低,研究前后联系性较差,不断有新的研究视角出现,大部分的研究主题都是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持续的探讨.
由于受到CSSCI数据库收集文献数据数量的限制,未能全面考察分析体育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所得结果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尤其是对于体育文化研究前沿的分析,未能形成文献共被引聚类进行相关分析,因此,这一部分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期待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能够在进一步扩展数据的基础上整理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张蕾,李新根.国内科技伦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1998-2021年CSSCI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07):224-232.
[2]牛建军,李存国.基于CNKI的1992-2018年群众体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2):62-66.
[3]张业廷,付燕,胡小勇,等.身体活动对阿尔兹海默症影响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06):716-722.
[4]李力研.奧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种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哲学文化学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2):14-18.
[5]马辉,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探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6):107-109.
[6]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01):65-67.
[7]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08):66-70.
[8]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01):3-7.
[9]胡小明.胡说体育文化[J].体育学刊,2010,17(03):1-6.
[10]顾春先,邬红丽,肖波,等.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08):41-48.
[11]刘桂海.体育政治化:一种批判性考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06):6-11.
[12]汪全先,商汝松,李乃琼.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体育学刊,2013,20(03):112-116.
[13]李春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2):22-26+32.
[14]曾伟,宋友林,葛飞,等.民族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2):69-72.
编辑: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