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2023-06-13常素宁
常素宁
摘 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愈发突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十四五”时期,河南省安阳市要在深刻认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前提下,准确研判其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以推进农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战略重点,以工作体制、资源投入、科学规划、深化改革等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保障,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规划;深化改革
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还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总目标统筹推进。195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农业”;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放到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首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
安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规划的粮食、棉花、油料优势种植区域,当地农业农村经历了长足发展,农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农村社会长期稳定,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农村各项改革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顺利开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也要看到,受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因素影响,安阳市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安阳市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农业农村发展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扎实有力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一、安阳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持续增收不易,乡村文化亟待振兴
当前,农村物质发展和精神文化产品发展不够充分是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和乡村文化日渐衰落。
农民持续增收不易。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并售卖粮食、在乡镇企业上班、外出务工等途径。当前,安阳市部分优质土地资源流失较为严重,影响到一些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收入;在经济形势的影响下,农民外出主要从事的建筑行业不景气,而乡镇中小企业效益不高,农民难以找到赖以为生的工作,工作稳定性和收入水平都受到影响。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应用,机械化发展代替了人工,增加了农民就业难度。二是经营性收入增长乏力。受人工和土地等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增加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形势不容乐观。三是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农民的土地、房屋等财产权利不完整、权益不平等,束缚了财产权益的发挥。
乡村文化亟待振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乡村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一些宝贵的乡村文化日渐衰落,主要表现为很多传统节日、习俗逐渐消失。一些地方对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推进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使乡村文化逐渐丧失了凝聚人心、塑造乡村共同体的功能。
(二)农业产业体系不够健全
农业产业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一方面,优质土地资源呈现减少态势。近年来,城区持续扩张,导致部分农田被占;城镇化的发展吸引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部分良田荒废。这些因素导致适合耕种的优质土地资源呈现减少态势。另一方面,农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安阳市部分农村的农业机械化率不高,农民户均土地面积较小,加上农田较为分散,导致农田难以集中连片,缺乏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动力和条件,进而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和农村人力资源浪费,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一些地区农业种植缺乏科学、专业的指导,依靠祖辈相传的经验种植庄稼,导致农田产出效率不高,农业精细化生产发展缓慢。
农业产业体系化及协同性问题较突出,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产业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安阳市还没有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三链协同高质量发展,依然存在产业链较短、价值链较低、供应链不充分等问题。
(三)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会事业发展较缓慢
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不高、后期管护不力等。部分村庄城乡道路老化,公路質量水平不达标;偏远地区村庄内部道路未实现完全硬化。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为缓慢,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不足。农村教育资源较为匮乏,主要表现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义务教育阶段的硬件条件不够、师资力量欠缺等问题。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尚不够完善,保障水平不高、服务效率低,医疗资源难以广泛惠及农民群体,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存在养老服务供需失衡、农民工参保率较低、城乡低保仍未接轨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文化体育服务还需优化,存在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和运行经费短缺、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不力等问题。
二、安阳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一)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推进农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现代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农民现代化的重要物质保障。首先,要瞄准农村低收入人口这个关键群体,健全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其次,要积极鼓励那些外出务工人员就地稳定就业,同时引导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推动农村产业兴旺。最后,要注重对农民的专业培训,提高农民专业素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未来社会对新一代农民的需要,为推进农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物质富农的基础上,还需精神富农。要做到精神富农,需要充分发掘乡村文化资源,发挥乡村文化资源的价值。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符合农民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培育、挖掘乡村文化人才。其次,要充分挖掘乡村宝贵的农耕文化,并鼓励农民自发采取一些方式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最后,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乡村文化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以农业产业体系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一方面,要坚守耕地红线,可耕种土地保质保量有效供给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各类建筑拔地而起,占用了一部分良田,这就要求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基本农田的质量和数量。坚持绿色农业发展方向,推广节水、节地、节肥、节药的农技农艺,推动农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设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建设重点,不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研发农业新科技、新装备和新材料,推动农业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对農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要注重保护农业科技知识产权,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创新。充分利用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创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农业+科研单位+企业+市场”联合沟通合作机制,方便科研成果更精准高效地服务农业,助力农业现代化。
深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在保证主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形成适应本地和国家发展需要的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
积极构建农业产业三链协同发展模式,以延伸产业链成集群、提高价值链走高端、打造供应链促融合等为目标,加快发展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和集群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加强规划设计,遵循建设规律,适应村庄演化特点,以交通、电力、通信、仓储、物流和冷链设施等为建设重点,合理布局农村基础设施网络,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进一步实行“厕所革命”、垃圾治理等已有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措施。可以对标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和姚村镇史家河等美丽乡村,推动安阳市域内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也可以借鉴国内其他美丽乡村的建设经验,根据安阳市各村庄的实际情况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现代化农村应该是洋溢着幸福感的乐土,是可以留住人的好地方。这就要求政府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尽可能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要根据发展规划和现实需求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加强农村学校、医院、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
三、安阳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取向
(一)建立科学完备的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中央统筹部署下,结合省、市相关规定,做好落实工作。这就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心骨,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二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可以利用培训、招聘等方式,提高农村基层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三是必须强化责任落实。任何工作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位,才能确保完成进度。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分成若干个进度,建立工作台账制度、定期汇报制度、调查评估制度,从而确保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大投入力度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农业农村在市场配置当中居于弱势地位,很多工作如果缺少投入就会寸步难行,必须将有限资源投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薄弱环节,以此来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一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将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方向。二是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对农业补贴进行调整,向有利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农业高新技术领域、土壤改良领域等方面倾斜,优先发展绿色农业。三是引导金融机构进入农业农村领域,从信贷方面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提供具有创新性的涉农信贷产品和服务。
(三)结合实际科学规划
高屋建瓴,方能有条不紊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做好科学规划,结合发展实际,构建科学完善、上下衔接紧密的规划体系。一是要做到规划先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村生态、农民收入等多个方面。在不同方面又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所以必须在遵循国家规划的前提下,结合安阳市实际制定“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完善与之配套的政策。二是要统筹好不同规划之间的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着密切联系。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必须考虑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国土空间布局,适应产业发展方向。具体到基层,必须结合上级规划制定适合基层发展的综合性、实用性规划,确保不同规划落实到位。
(四)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矛盾和挑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必须从系统性、协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一是要注重改革措施集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从金融扶持、财政投入、土地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不同方面改革措施集成,立足全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要突出重点领域改革,抓好改革协同。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乡村治理体系、农业执法领域等方面的改革都会影响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同领域的改革措施必须注重配套衔接和交叉协同,从而形成改革综合效应。
参考文献:
[1]高强,曾恒源.“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与政策取向[J].中州学刊,2020(12):1-8.
[2]欧阳雪梅.振兴乡村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30-36.
[3]常颖.农业农村现代化视野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挑战与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0(6):118-122.
[责任编辑:王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