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可视化”和“语言运用文境化”在思辨性文本中的运用
2023-06-13李爱鹏
李爱鹏
【设计初想】
《跳水》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个单元区别于特殊单元和策略单元,它是个特色单元——思维训练单元。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中“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是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目的,这是由语言表层到文字内涵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跳水》写了一个引人而曲折的动人故事,还原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感受船长的整体性思维的好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我在教学中准备给思维训练设计支点,让思维可视化,并通过语言运用的文境化让学生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设计思路】
一、文态转换
设计第一个思维训练的支点——文态转换。把“文字故事”转换成“绘本故事”,完成“梳理故事情节、讲习故事”的教学目标,形成听、说、读、写、画的自然融合。
二、文蕴见示
设计第二个思维训练的支点——文蕴见示。用绘制思维导图这一直观、可视的方式,带领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并且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蕴含的深意。
三、文图互识
设计第三个思维训练的支点——文图互识。采用选择人物肖像的方式,学生通过辨别不同的眼神和嘴部特征来选出与情绪相似的肖像,并能讲出自己心目中的船长形象。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讲述故事。
2.还原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感受船长的整体性思维的好处。
3.感知船长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还原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感受船长的整体性思维的好处。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跳水》。(板书课题)
一、以词辨船(拟用时1分钟)
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在一艘往回航行的帆船上。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课文中涉及的船的部件:高高竖起的,是船的桅杆;桅杆上横着的木头,是船的横木;这是帆船的甲板,船最上面的一层板,天气晴朗时人们活动的区域;甲板下面的内部空间就是船舱。
过渡:这艘返航的帆船上,都有哪些人物呢?你能按人物出场的顺序说一说吗?(生答:水手、猴子、孩子、船长。)船上发生了什么事呢?课前我们的预习作业是让同学们把课文的内容绘制成绘本,请拿出你们的作业,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二、讲绘本故事(拟用时8分钟)
要求:用最简练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故事中的人物不能缺位。
先根据自己绘制的绘本故事同桌两人互相讲一讲,然后指名上台依据自己的绘本讲故事,老师当好助教。
交流方式:教师把一名学生的绘本内容拍照同步到教室屏幕,学生参考自己画的绘本故事讲述故事。
随机对学生的展示做出鼓励性评价。
1.课件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还有一些作品也很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绘本作业。(播放课件)大部分学生的绘本故事是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部分来讲的:水手拿猴子取乐,这是事情的起因;猴子逗孩子生气,孩子追猴子遇险,这是事情的经过;船长逼孩子跳水,这是事情的结果。
2.有些同学用两幅图讲了这个故事,(出示)这两幅图其实告诉同学们,这篇课文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哪两部分呢?
预设1:“船长出现前”和“船长出现后”两部分。
预设2:“孩子遇险”和“孩子得救”两部分。
总结讲述:你们说的有一定的道理。课文中水手、猴子和孩子造成了险情,船长化解了险情。(板书:险、造、化)
过渡:故事为什么会发展到最危险的地步?我们今天就通过人物的言行、表情等外在的表现来探寻他们内在的思维,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人物。首先让我们一起用思维导图来呈现人物的思维过程。
三、画思维导图(拟用时25分钟)
1.画思维导图展示水手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教师引导一步步完成。
(1)请默读第1~3自然段,画出描写水手的关键语句,边画边思考,水手这时候是怎么想的。
(2)学生交流。要求:按着课文的行文顺序来交流,先说出水手的表现,然后说出水手的想法。
预设1:水手的表现是“哈哈大笑”,水手的想法是“这只猴子真有趣”。
预设2:水手的表现是“又大笑起来”,水手的想法是“猴子太有趣了,看船长的儿子怎么办!好有趣”。
预设3:水手的表现是“笑得更欢了”,水手的想法是“猴子好有趣,你看,船长的儿子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看着真有趣”。
(3)教师总结学生发言,课件演示。
我们通过水手的外在表现,探寻了水手的内心思维,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就是这样的:
总结:水手的外在表现都是“笑”,思维过程都离不开“有趣”。
(4)提升:水手的思维核心是什么?
预设:学生较难回答。教师直接讲解:水手的思维核心是看热闹,是取乐。(板书:取乐)
2.画思維导图展示猴子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学生自学。
(1)请默读第1~4自然段,根据猴子的外在表现,思考猴子这时候是怎么想的。猴子虽然是个动物,也有一定的思维,我们用刚才所学的方法,尝试填写学习单(一)。
(2)教师巡视,找一名学生交流。手机拍照与教室的屏幕共享,学生站在台前讲解猴子的思维过程。
预设:学生答得较好。
评价:谢谢你的讲述!刚才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同学们写的和这位同学差不多。你们比较准确地展示出了猴子的思维。
总结:猴子的思维过程就像一个小孩儿,它觉的逗孩子去追它是很有趣的事,它的思维核心是逗趣。(板书:逗趣)
3.画思维导图展示孩子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学生自学。
(1)请默读第1~4自然段,找找描写孩子的外在表现的关键语句,思考孩子这时候是怎么想的。出示学习单(二),学生填写。
(2)教师巡视,找一名学生交流。手机拍照与教室的屏幕共享,学生站在台前讲解孩子的思维过程。
预设:学生大概率可能答出对猴子的愤怒,但是对水手让他尴尬可能答不出。
学生若答不出,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孩子除了愤怒还有尴尬。
总结:孩子从“笑”到“哭笑不得”再到“气得脸红、气极了”,他一点点变得愤怒,逐渐失去了理智,一步步走进险境,他的思维核心是斗气。(板书:斗气)
4.我们来整理一下我们的思维:到底是谁让孩子陷入了绝境?为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
根据板书,总结、过渡:水手的取乐,让猴子更放肆,让孩子难堪,他们的“笑”推动着故事的发展;猴子是事情发展的重要推手;孩子的情绪始终受别人影响,他们三者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事情的发展,最终把孩子推向险境。
5.体会“险”。文中描写孩子身处险境的句子很多,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两组句子上。(出示句子)
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1)指名朗读。请用一个词来表达此时孩子的境况,理由是什么?
预设:进退维谷、生死攸关、危在旦夕。
预设:千钧一发、命悬一线。
学生能联系句子或者词语答出理由,给予肯定。
(2)出示第一组句子中标红的词语,两个“摇摇晃晃”凸显了情况的紧急。齐读第一组句子,边读边想象情况的危急。
(3)出示第二组句子中标红的词语,作者用了两组关联词凸显了情况的紧急。师生配合朗读第二组句子,感受这种惊险。
过渡: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力挽狂澜、化解险情的人是船长,他出现了。
通过他外在的表现,你能还原船长的想法吗?
6.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船长的思维过程。(出示句子)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他想……就立刻瞄准儿子……
(1)船长是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他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思考?提醒:这些思考要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请你尝试还原船长的思维过程。
学习过程: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
(2)小组交流。小组成员思维碰撞,在教师课前下发的卡纸上写出船长想的内容。每组可写1~2条。语言尽量简洁,书写要工整。
(3)班级交流。请小组代表把所写内容张贴到黑板上。
预设:孩子摇摇欲坠,随时会摔到甲板上;船长手里有枪;水手在甲板上;风平浪静;了解自己的孩子。
(4)教师用红笔勾画关键语句、评点。同时出示学生讨论出来的内容。
重点评点1:“随时”会跌到甲板上的“随时”,如果学生没有写出,教师要添加上,如果学生写出来了,就特意强调一下。
重点评点2:“风平浪静”,关注到了天气情况。也正是因为风平浪静,所以才会有整个故事的发生。
重点评点3:“水手在甲板上”,船长了解自己的水手,他们一定懂自己的意思,会第一时间跳水救人,水手在甲板上也缩短了孩子获救的时间。
预设:“了解自己的孩子”学生答不出来。船长了解自己——手里有枪;了解水手——会第一时间跳水救人;了解天气——风平浪静;还了解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透过文字表面推断孩子会游泳这个条件。
(5)教师总结,课件出示。船长考虑到了不利条件,也考虑到了有利条件,于是做出决定:
“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①假如你是船长——
指导朗读:
层次一,讀出“喊”的感觉。此刻孩子站在高高的横木上,必须喊才能听得到。
层次二:用较快的语速读。此刻情况紧急,没有时间可耽误。
层次三:读出感叹号的语气。这语言是命令,是威逼。
②假如我们都是船长——(学生齐读船长的语言)
船长是不是经过反复的思考后做出这样的决定?
预设:不是。从“立刻瞄准”可以看出,船长几乎是在一瞬间做出的决定。同学们请看(播放课件),船长瞬间能想出这样的解决方法,依靠的是他丰富的航海经验,依靠的是他丰富的生活阅历,依靠的是他的人生智慧。船长的思维核心是智决。(板书:智决)
7.思考:水手、猴子、孩子这三者与船长的思维有什么不同?
课件回顾四个思维导图。
预设:孩子和水手的思维像一条线,像单线流程图,贯穿事件始末。他们是单向思维。
预设:船长的思维开放,一瞬间想到了很多方面。
总结:船长的思维是综合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他迅速权衡利弊,想出化险为夷的好办法——“跳水”。(板书:为夷)
过渡:还原船长的思维过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船长这个人物。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假如让你来给这篇课文配个插图,你会选择哪种表情神态来表现他的品格呢?
四、知人物形象(拟用时4分钟)
1.学生在黑板上拼图(船长形象)。教师准备两种不同的眼神和嘴部特征,学生需要动脑拼图,并能讲出自己要表现船长的什么品格。
预设:学生拼对。教师追问:和你们心目中的船长形象一样吗?(沉着冷静,果断机智。)你为什么不选择另一种表情神态呢?
预设:学生拼错。教师追问:和你们心目中的船长形象一样吗?他的品质是什么?(沉着冷静,果断机智。)你认为哪种神态更能表现这些品质呢?
2.出示船长的精神品质:沉着冷静,果断机智。
3.总结:作者用来描写船长的笔墨并不多,仅有一个自然段,但他依然是《跳水》一文的主人公,这也是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大文豪的高明之处。前文花了大量笔墨渲染险情,就是为了烘托这位化解险情的人——船长。烘托他的高大形象,彰显他的伟大品格。
【教后所思】
“思维训练可视化”和“语言运用文境化”是本课设计的理念。
第一个思维训练的支点——文态转换,把“文字故事”转换成“绘本故事”。课堂一开始,让学生讲绘本故事。学生把课文转变成了画面,这是创造;给图画配文字,这是概括;课堂上把故事讲出来,这是表达。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梳理故事情节、讲述故事”的教学目标,形成了听、说、读、写、画的自然融合,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运用语言文字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个思维训练的支点——文蕴见示。“还原思维过程”“感受船长的思维品质”是这节课的核心目标,它的难点在于“还原”的隐藏性与“感受”的内涵性。在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时,设计了用绘制思维导图这一直观、可视的方式,带领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复杂的思维过程,体会了文章蕴含的深意。本节课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由扶到放,共同品读、商讨水手、猴子、孩子的思维。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和学生共品、共商,展示出水手、猴子、孩子的思维过程,并分析其思维核心,洞察人物的内心。这样的思维导图展示的是一种线性思维方式,是一种常见的基本的思维方式。人物的思维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展开,最终使孩子身处险境,然后请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此时孩子的险境,并说出理由是什么。学生用“进退维谷、生死攸关、危在旦夕”等词语来表达孩子的境况时,我抓住语言运用的契机,让学生说出理由是什么,通过抓关键词和关联词的方法,体会“险境”,紧接着,抛出了一个整合性的问题:到底是谁让孩子陷入了险境?为什么?把学生碎片化的思维综合起来,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刻。
第二步,头脑风暴,还原船长的思维过程。船长是个有血有肉的鲜明形象,作者对这个最重要的人物的描写却是最少的,文中他只说了两句话,只做了一个动作。他的思维隐藏最深。怎么进行教学呢?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头脑风暴”式的思维导图让思维直观可视,再通过课件直观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这还仅是停留在理性层面的理解,接着提问,“船长是不是经过反复思考后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个问题的解决,置学生于语言、文境共同作用的情境下,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层次一,读出“喊”的感觉;层次二:读出情况紧急;层次三:读出命令和威逼的语气。从“喊”到“又喊”这一瞬间,是一个复杂而紧张的思考与抉择过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表达,把情感揉到课文中,朗读和思维导图相互作用,理性认知和感性理解相互交织,学生就能很快感悟到船长的高大形象,思维训练从课文的语言出发,回到语言中去。
第三步,比对思考水手、猴子、孩子这三者与船长的思维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回顾思维过程,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学生发现孩子、猴子和水手的思维像单线流程图,贯穿事件始末,他们是单向思维。船长的思维开放,一瞬间想到了很多方面,船长的思维是综合性思维,他迅速权衡利弊,想出“跳水”这个办法。两相结构比对,思维品质显而易见,立见高下。“单向思维”引导行動走向“险境”是“钝决”,“综合性思维”引导行动走向“化险为夷”是“智决”。这是在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广阔性。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但是通过可视化的思维导图直观地进行教学,给学生一个一个可以攀登的台阶,学生的思维品质一定会拾级而上。
第三个思维训练的支点——文图互识。文图互识即文图彼此依存、互为激发、相互诠注、合力表达,比语言更直观、形象,更易于表情达意,可培养学生高阶的发散思维。在处理“感知船长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人物形象”这一教学任务时,设计采用了人物肖像拼图的方式,学生通过甄选不同的眼神和嘴部特征来展现心目中的船长形象,并能讲出为什么这样甄选和想要表达怎样的船长形象。学生活动经过由文到图,再由图到文的互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思维训练的支点,将教学的关注点从“知识层”深入到“思维层”,从“教知识”转为“教能力”,从关注学生的“学会”上升到“会学”,呈现出有思维含量、有语言运用的课堂。课堂上的视觉传达,使移情效应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能促进学习者、教者与作者实现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同存性,具有丰盈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市孟津区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