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景语与情语之下的精准表达

2023-06-12王军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5期
关键词:秋之北国郁达夫

王军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所选的都是经典散文名篇,内容以写景抒情为主,兼有议论和叙事,历时古今。其中,郁达夫《故都的秋》纸短情长,细腻地刻画出秋之“清、静、悲凉”,也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旨趣。在单元学习提示中,要求抓住“秋味”慢慢品读,基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复杂的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精准的情感表达。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

一、微妙的散文语言张力

《故都的秋》开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既为本篇散文奠定了情感基调,也在不经意间充满了语言的张力,流露出情感态度。散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意蕴丰富,教师要鼓励学生细读文本,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是品读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透过文本平淡的语言,可以感受作者忧国的情怀,当学生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之后,再读开篇的几句,体会更深。需要教师在课前给足够的学习支架,激发学生走近作者的兴趣。其实,但从标题“故都”二字,已经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没落,体悟到悲凉。开篇“北国”到“北平”也能很好地体现出作者在行文中的语言张力,正是这南与北的微妙区别,精准地表达出作者身在南方向往北方并以实际的行动“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眷恋。

二是品析多种感觉调动下的观感视角。与“清”的情感基调相对应的景物描写是“牵牛花”及与之作陪衬的“秋草”。《说文》:“清,朖(朗)也,澂水之皃。”段玉裁注:“朖者,明也。”故都的秋的“清”,可以是清净的,因为作者选取的牵牛花是白色蓝色为佳的,也可以引申为清高,因为它还需要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来作陪衬。与“静”的情感基调相对应的景物描写是“槐树的落蕊”的“像花而又不是”“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故都的秋的“靜”,可以是“清闲”的,因为早起所见的落蕊就是那样寂静而无声响地开且落,然而无声无味地作为扫除之后灰土留下的一缕尘埃,也可以是潜意识中的“落寞”。郁达夫本人也是倡导静的文学的,而且作品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与“悲凉”的情感基调相对应的景物描写是作者认为属于北国的“秋蝉衰弱的残声”,还有“灰沉沉天底下的凉风”,以及“秋雨”“落叶”“枣树”。故都的秋的“悲凉”,是内心的悲凉,作者用他忧郁的笔触,描摹出他独特的审美感受。

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其散文语言既有客观的描写,又有主观的表达,主客观融合,相得益彰,散文语言的张力也由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个性的散文重心书写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从众多的北平秋景之中,重点选择了槐蕊、秋蝉、秋雨等悲凉之物,与对故都之思高度一致,与内心孤独苦闷高度契合。作者引领我们理解秋之韵味,通过有重点的渲染把心底的浓情寄托在清而静的画面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思考:这种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是如此之美?作者所说的“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又有何意蕴呢?

为了弄清楚上述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我们不妨尝试采取回归语境的方式,认真感悟作者的审美追求。在进行本篇散文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搜寻有关郁达夫的生平和经历方面的资料,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有关民族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一是要体认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还原背景,利于促进对散文的深度赏析。了解了郁达夫一生的几次革命经历后,就不难理解这一感伤而又有着责任和担当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动荡却又手足无措时内心的煎熬——仿佛是一个闲散的过客。因此,他“饱尝”的秋,从描写的对象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孤芳自赏、无人问津的“芦花”“虫唱”“夜泉”,而非提及北平之秋,世人皆知的长城和红叶。

二是要体认作者的审美趣味。要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就要理解作者审美的取舍,首先是在南北之秋间的审美立场,继而又选择了北国之秋中“北国的清秋的佳日”作为他书写的重心。透过取舍,可见作者的审美心理就是要精准地表达自己作为普通的“中国文人”的平淡的美学情趣。

故都的秋之自然风物,既是作者眼中之秋,更是作者心中之秋。作者仅是客观描摹,而且将文章的重心书写于最普通寻常的事物上,无意绘秋景,于平淡中诉真情。

三、复杂的散文情感聚焦

《故都的秋》开篇提到秋之“悲凉”,结尾却想用生命来挽留它:“秋天,这是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个中复杂的情感,对高中学生来说有较大的审美距离。对于这样一篇抒情散文,复杂的情感特征的把握是我们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可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

一是从标题中揣测作者的情感。这是较易把握的,“故都”二字既能点明本次写景抒情的地点,又能把人、事、物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时期,来到特定的故土,特定的人才能抒发特定的情,也只有“故都”二字才能承受“悲凉的”情感之重。同时,流露出北平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作者对北平的深深的眷恋之情。在战乱之后,用“故都”一词更能折射出作者对国家的隐忧,表达出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二是从时空中回望作者的情感。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开头和结尾都以南北国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文章中间部分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方面展开描写的多是清秋景象,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赞美之情。在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又隐约蕴含着忧郁的情感,细腻而深刻。

三是从秋士精神中品味作者的情感。文中写道:“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其注释把“秋士”解释为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而“士”的含义是不断变化着的,从古代的单指知识分子到现在增加了道德、学识、责任担当等内涵意蕴,这似乎也就决定了“士”的精神实质。了解了这个词,我们也不难看出郁达夫作为爱国志士,始终坚守着责任。从作者笔下议论部分提及的欧阳修和苏东坡也可窥见其内心对经历磨难的二人在自我坚守方面的褒扬。欧阳修在创作《秋声赋》时亲历国势衰微,苏轼在写《赤壁赋》时也经历了乌台诗案,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个人命运都与郁达夫高度共鸣。当作者历经白色恐怖、社会动荡、居无定所、一路颠沛流离至北平之后,丧子之痛更是为故都增添了悲凉的色彩。与欧阳修、苏轼一样心忧家国而又万般无奈的文人之悲从秋中扑面而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复杂的景物描写与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之时,《故都的秋》给了我们复杂心理的精准表达。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秋之北国郁达夫
江南如今到北国
白桦生北国
白桦生北国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北国红豆
秋之萧瑟
特别推荐
秋之落叶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