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 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国家女子拳击队资格赛赛前6周训练负荷研究

2023-06-12郭显川李勇志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训练课专项

郭显川 李勇志

为了做好参加国际大赛奋勇夺金的充分准备国家拳击队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倡导的“狠抓体能,恶补短板”的号召。在每次重大国际比赛前,国家队都会组织队内选拔赛,这是运动员在大赛前的一次“热身”,运动员以此调整竞技状态并对标对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训练。要想使运动员有效提升竞技能力并形成良好竞技状态,调控好运动员赛前几周关键期的训练负荷是核心。

教练员一般依据比赛时间节点将整个训练周期按目标划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对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赛前减量训练负荷的科学安排。赛前减量训练是指训练负荷在一段可变化的时间内,渐进地线性或非线性减少,以达到消除运动员日常训练中累积的生理和心理疲劳,使其竞技状态最佳化的目的。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有关赛前减量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泳、中长跑和皮划艇等耐力项目。研究证明,不同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通过不同模式的减量训练,专项成绩能够增长0.5%-6.0%。但是,对于开放环境下同场竞技的拳击运动员的赛前减量训练和大赛前的训练负荷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将围绕拳击运动员身体机能提升和疲劳恢复两个训练关键目标进行研究。

本文运用训练负荷记录分析和运动机能检测评定方法,从训练外负荷与训练内负荷两个方面对国家拳击队10名重点女子运动员的赛前6周训练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本次世锦赛队内资格赛赛前训练数据的分析,探讨我国优秀拳击选手的赛前训练负荷模式、機体能力变化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国备战2022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的重点运动员赛前6周减量训练负荷特征。训练跟踪对象为中国拳击队女子9名优秀运动员。具体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训练负荷实时记录

训练负荷是指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机体有目的地施加的训练刺激,通常被称为训练的外负荷。在运动训练的研究领域,对训练负荷数据的分类、记录和统计分析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详细记录了国家女子拳击队A 组10 名运动员2022 年世锦赛队内选拔赛前6 周训练负荷,包括训练课次、训练时间、训练手段、训练量、训练强度。计算赛前阶段训练周和总体的训练负荷,包括训练课次、净训练时间和不同训练强度的训练量。训练负荷强度依据心率表(POLAR,芬兰)、乳酸分析仪(BIOSEN,德国)的实测训练心率和血乳酸数据的统计结果,将拳击专项训练强度划分为3 个等级(见表2)。

1.2.2 生理生化测试

内负荷是机体对外负荷训练刺激产生的反应,或称为疲劳,这种适宜负荷刺激所引起的机体反应是使运动员运动能力改变的主要原因。为了获取运动员整个赛前训练阶段的身体机能状态及其变化,在赛前 5周、4 周、3 周、2 周和 1 周,对 9 位运动员共进行 5次血液指标的采集,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尿素氮(BUN)。采血时间为每周一早晨6 :00—6 :30,要求运动员空腹采集手臂静脉血,随后处理并保存血样,待上机操作。运用便携血红蛋白测试仪(Hemo Control,德国)、三通道干式生化分析仪(Reflotron Sprint,德国)对指标进行检测。血样的采集和处理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所有检测均严格遵守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和固定设备的测试原则。

1.2.3 数理统计

全部数据用 Microsoft Excel 2019 和 IBM SPSS Statistics21 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测试结果采用平均数± 标准差(M±SD)表示。

2 研究结果

为了使运动员表现出理想的竞技状态,教练员根据不同运动能力的痕迹效应时间、力量爆发力、拳击项目专项特征、运动员个人特点及其在一般准备期内的训练和实战比赛情况,制定详细的赛前训练指导纲要。其中,运动员在一般准备期内的训练、全国锦标赛和国家队队内选拔赛的比赛情况是制定该纲要最重要的依据。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将整个周期分为 4 个阶段(见表3)。每周课程类型及负荷强度目标皆有不同的侧重点(见表4)。

2.1训练负荷量变化特征

2.1.1训练量

训练量可以理解为训练中完成活动的总量。通过整个训练周期内训练负荷量的变化可见(图1),净训练时间共2276 分钟,平均379.3分钟/周 ,其中拳击专项净训练时间为1257分钟,平均209.5 分钟/周,体能净训练时间为 1019 分钟,平均169.8 分钟/周。在恢复阶段,训练强度低、训练量较大,净训练时长共 540分钟,其中拳击专项训练为240分钟,体能训练时间 300分钟;积累阶段净训练时间共 562 分钟,其中拳击专项净训练时间为282分钟,体能净训练时间为280分钟;强化阶段净训练时间共716分钟(赛前4周拳击专项净训练时间为220分钟,体能训练净时间为156分钟;赛前3周拳击专项净训练时间为200分钟,体能训练净时间为140分钟),2周净训练时间分别为376分钟和340分钟,其中拳击专项训练净时间为210分钟/周,体能训练净时间为148分钟/周;减量阶段赛前2周净训练时间分别为258分钟和200分钟,其中专项净训练时间为157.5分钟/周,体能训练净时间为 71.5 分钟。

2.1.2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女子拳击运动员维持肌肉力量、保持专项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通常可分为最大力量、肌肉横断面、肌力-爆发力、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5类。本次赛前6周的力量训练以速度力量训练为主(见图2),鉴于每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强度不同,故记录训练课时长。本次训练周期力量训练时间共695分钟,恢复阶段为210分钟,积累阶段为180分钟,强化阶段为230分钟(赛前4周高负荷肌力爆发力训练为80分钟,速度力量训练为40分钟,赛前3周最大力量训练为110分钟)减量阶段仅在赛前2周进行速度力量训练(45分钟),赛前1周进行30分钟速度爆发力训练。

2.1.3再生恢复

再生恢复是指一节训练课的主要训练内容结束后所进行的拉伸恢复活动,以静力性拉伸、泡沫轴滚动软组织为主要形式。静力性拉伸指将肌肉被动缓慢地牵拉至可忍耐的最大长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的这种拉伸方法。运动后运用静力性拉伸能促进人体组织局部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效率,降低肌肉延迟性酸痛,梳理肌筋膜软组织的排列顺序,松弛肌肉,降低紧张程度,从而促进身体机能的有效恢复。泡沫轴滚动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恢复肌肉机能的技术,被广泛用于恢复训练或运动康复中。有研究认为,泡沫轴滚动可以提高软组织的伸展性,可以改善身体肌力失衡,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水平,改善骨骼肌肉功能。再生恢复时间与训练的课次有关,训练课次数越多,再生恢复的时间越多。本次赛前6周的恢复再生训练时长共1320分钟,平均时长为20 分钟,恢复阶段为 200 分钟;积累阶段为240分钟,强化阶段为440分钟(赛前4周为200分钟,赛前3周为240分钟),平均220分钟/周;减量阶段为440分钟(赛前2周为220分钟,赛前1周为220分钟),平均220 分钟/周。

2.2训练负荷强度特征变化

训练强度是运动员高质量完成训练计划内容的重要因素。在整个训练周期中,低、中、高强度训练所占比例是经过科学规划的。在准备阶段中,低、中、高强度训练比例分别为73.01% 15.81%和11.18%;积累阶段分别为70.89%、15.45%和13.66%;强化阶段的两周低强度训练比例分别为71.07%和70.33%,中强度分别为16.45%和16.69%,高强度分别为12.48%和12.98%;减量阶段的2周低强度训练比例分别为64.05%和46.60%,中强度分别为19.30%和15.28%,高强度分别为16.65%和38.12%(见表5)。

2.3训练频率的变化特征

训练频率指运动员每周进行的训练课次。女子拳击队运动员实际训练天数为40天,共进行61次训练课(见表6)准备阶段的周训练频率为11次,训练天数为5天:积累和强化阶段第1周的训练次数为11次,训练天数为7天,即训练周每天的上午以及周一、周二、周四和周五下午进行训练,强化阶段第2周训练频率減少至10次,取消周日上午的训练,为运动员提供完整的休息日进行调整来促进恢复;减量阶段的周训练次数为9次。又取消了周五下午的训练课。需要注意的是,赛前1周的周日为比赛日,所以虽然该周总训练课次与前一周相同,但训练频率却增加了(表6)。

2.4生理生化变化特征

女子拳击队9名优秀运动员血尿素氮指标(BUN)在训练周期整体呈先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趋势(见表7)。赛前5周测值为5.47±1mmol/L,赛前4周为6.98+2.1mmo。赛丽2-3周分别为719+13mmolL和8.26±1.8mmol/L,赛前1 周为6.34±1mmol/L。

女子拳击队9 名优秀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指标(CK)在训练周期整体呈先递增至赛前2 周,然后转为递减的变化趋势(见表8)。整体在赛前5 周测试均值为93.89±21.3U/L,赛前4 周为120.89±54.5U/L,赛前2—3 周分别为295.89±109.9U/L 和177.22±70 U/L,赛前1 周为127±66U/L。

女子拳击队9 名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指标(Hb)在训练周期内整体呈波浪式变化趋势,但整体变化幅度不是很大(见表9)。在赛前5 周测值为118±6.5 g/L,赛前4 周测值为130.56±32.8g/L,本周运动员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离散趋势,赛前2—3 周分别为125±6.2g/L、122.78±5.1g/L,赛前1 周为119.89±7.3g/L。

女子拳击队9 名运动员白细胞含量指标(WBC)在训练周期内整体呈先升高、再下降、最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但整体变化幅度不是很大(见表10)。赛前5 周整体测值为4.43±1.1*10^9/L,赛前四周升高为5.68±2.7*10^9/L,赛前2—3 周呈下降趋势,分别为4.50±2.9*10^9/L 和4.27±1.7*10^9/L,赛前1 周呈上升趋势,为5.62±2.0*10^9/L。

3 结语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赛前竞技状态的形成与控制”这一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加拿大学者Banister(1982)提出的疲劳—适应双曲线模型。该理论认为,人体在训练负荷的刺激下会同时出现机体疲劳和适应两种反应,这两种相互对抗的反应会根据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在高负荷训练情况下,机体疲劳的产生快于适应,其疲劳曲线高于适应曲线,但随着机体负荷的下降,疲劳曲线下降速度加快并逐渐与适应曲线出现交会,交会点被认为是运动员出现最佳竞技状态的临界点,重大比赛应该出现在该临界点之后,即最佳竞技状态区域。因此,在充分消除疲劳的同时将能力的消退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是检验和评价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重要标准,这有赖于教练员在赛前不同阶段训练负荷的合理安排,以及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程度。

参考文献:

[1] 张轲. 血乳酸在拳击教学训练中的监控与分析[J].中国市场,2008(40):154-155.

[3] 李卫平. 心率和血乳酸对拳击专项强度训练的监控[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1):123-125.

[3] 冯连世等主编.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训练课专项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被偷听的训练课
中美篮球训练课比较分析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
训练课RPE在短距离自行车训练负荷监控中的应用
竞技状态的理论审视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让萝卜白菜变成美味佳肴——我是这样上中长跑训练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