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农融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建设探究

2023-06-12李艳红,邓谨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李艳红,邓谨

摘    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铸魂育人总体目标的国家战略部署。培养具有知农爱农情怀、堪当强农兴农使命的“新农人”是新时代我国农业高校的办学使命。文章从“教师共同体”“课程共同体”“育人文化共同体”和“评价共同体”等四方面构建德农融合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着力提升农业高校育人整体效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农业高校;育人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6-0055-04

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新时代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学研究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农业高校承担着为我国“三农”事业培养“一懂两爱”卓越农林人才的崇高使命。如何充分发挥农科资源优势特色,积极探索构建“德”“农”融合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促进“德”元素与“农”元素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人才培养始终,是我国农业高校当前必须重视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构建德农融合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内涵思辨

所谓德农融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以下简称“育人共同体”),是指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统筹设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知识体系、教学体系和组织体系,大力促进“德”元素与“农”元素深度融合,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人才培养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三农”情怀的卓越农林人才,补齐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体内涵:一是以强农兴农为使命。“农”是农业高校的优势特色,也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通过深挖“农”科资源,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郁的农科文化氛围,让学生时刻浸润在服务“三农”的文化基因和使命要求中,切实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强农兴农的伟大实践。二是以强化协同育人为关键改革点。加强协同育人是构建德农融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打破学科、学院和资源间壁垒,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思政资源,通过有组织整合创新、同向发力和思想浸润,切实提高铸魂育人效能。

二、构建德农融合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必要审视

(一)农业高校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部署,履行崇高使命的战略举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战略举措,对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办好思政课作出了系列部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加强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因此,构建德农融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是农业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思政教育决策部署和切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农业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二)农业高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着力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必然选择

培养造就一大批知农爱农卓越农林人才,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农业高校的重要使命。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殷切希望农业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3]。构建德农融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是农业高校深入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的重大实践,有利于促进“德”元素和“农”元素在铸魂育人上落地生根,促进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深度融合,“育人”与“育才”高度统一,着力培养服务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懂两爱”卓越农林人才。

(三)农业高校促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有效路径

当前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科学研究范式已成为世界各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特征,迫切要求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界限,推动各育人资源、主体、方式、方法等汇聚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构建德农融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根本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以外、传统课堂之外的鲜活资源和方式,对影响学生素质的各种“德”元素和“农”元素进行融合和课程资源转换,从而形成一致效能和同向效果,建构起思政育人大格局,確保农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高质量和内涵发展。

三、构建德农融合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误区规避

目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课程观,迅速成为思政育人改革创新的热点研究领域,形成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但无论是实践构建还是理论研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正处于初步阶段,还存在一些未解难题。

(一)从认知论视角审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规避“割裂观”

从相关研究看,学者普遍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辩证统一关系,相互促进、各有侧重。具体来说,二者的核心目的都是育人,本质联系主要体现在任务和目标上的共同性、方向和功能上的一致性、内容和要求上的契合性等;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地位、特点和优势等方面。这就要求必须注重从整体上系统推进,绝不能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进行条块割裂,从而使各育人主体、场域、模式等要素落入“单打独斗”的窠臼之中,弱化协同育人效能。

(二)从实践论视角审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问题,规避“无序化”

要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素质培养的育人目标,就必须形成协同有机的教学系统。为此,学者就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建立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研究。代表性观点认为,学校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机制以及有利于促进教师广泛合作的工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4]。也有学者从逻辑互构视角对构建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探究。如韩喜平、肖杨认为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从育人目标的一致性、育人功能的特色性,以及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相互协作性等方面形成育人协同效应[5];王景云则认为在办好“思政课程”基础上,从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健全“课程思政”制度建设等方面探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逻辑互构的实现机制[6]。但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还处于学术探索阶段和实践初级阶段,还未形成系统成熟的育人机制。特别是行之有效的制度缺位就会制约学校各部门联动机制的形成,使各系统陷入各行其是的状态,严重影响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从效能论视角审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途径问题,规避“低效能”

从效能的角度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途径,将有效调动各育人主体、资源、方法等实现整体性最优成效。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国内学者开展了广泛研究。如有学者从哲学维度认为,应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政治论为方向,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现实路径[7]。也有学者从推进铸魂育人的供给侧改革需求视角提出,要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增强同向同行的文化认同,探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的路径[8]。农业高校学者也探究了农科特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着力点与路径[9]。但在具体实践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还存在“低效能”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思政课程面临“空泛平庸化”“过度专业化”等实践误区,缺乏深度教学和感染力、价值高度和引领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对其他课程的政治引领作用;专业课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中思政元素挖掘不力甚至缺位,存在未融、硬融、浅融、过度融等现象,没有很好地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果。此外,农业高校对思政元素如何与农业历史、农耕文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粮食安全、人类健康等内容的深度融合缺少有效的方法、举措和路径。

四、构建德农融合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策略探赜

(一)健全教师德农素养提升机制,构筑“教师共同体”

提高各学科专业教师德农理论素养,选树一批以培养学生知识、思想和情怀为目标的育人“大先生”,是构建德农融合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的重中之重。一是大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据有关研究,专业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达到80%以上[10],专业课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此,农业高校要积极发挥有关平台作用,积极整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等有关优质资源,打造面向全校、全学科、全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训体系,通过举办备课会、培训会、讲座等及时向专业课教师传播理论热点、推广先进经验和有效方法,促进专业课教师自觉将德育元素有效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其成为学生淬炼品质、服务“三农”、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二是大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三农”理论知识和情怀。加强课堂教学深度和感染力、提升价值高度和引领力,农业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得懂“三农”,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专业和学科故事来讲“理”,方能做到课堂教学以内容感染学生、以真情打动学生、以行动示范学生。为此,农业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强化农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国内外科技前沿动态以及国家关于“三农”的政策部署的深入学习,并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有机融合,使思政课“有血有肉”、富有时代性和感染力;同时,要深入学校试验示范站、农业综合场站、人才培养基地、涉农龙头企业和农村一线,切身感受我国“三农”实际,增强“三农”情怀,更好地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三是要探索建立由优秀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组成的跨学科教学团队。积极搭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及时互相沟通、互相切磋教技的长效平台,促进各学科教师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色,通过携手上课、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联合研课,有效引导教师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个人特点找到德农深度融合的触点,协力攻克育人过程中的“肠梗阻”难题,实现育人过程中知识和价值高度统一的目的。

(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构筑“课程共同体”

课程协同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通过对课程体系、课程资源等进行改革,构筑起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于一体的良性互动“课程局域网”,是实现“育人共同体”功效的应有之义。一是课程定位要同向同行。具体来说,思政课程要发挥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着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对其他课程建设发挥领航作用;各类课程应巧妙地融合德育元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到贯穿在专业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三农情怀和奉献精神。如此,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点到面覆盖所有学科课程,涵盖所有教学环节,构建起全方位思政育人大格局,进一步拓展思政育人场域,使各类课程蕴含的价值导向得以彰显,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高度融合。二是建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统一的课程体系。在“育人共同体”中各类课程要按一定比例组成课程结构,并将立德课程置于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位置和关键部分,形成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格局。首先,要進一步优化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农业高校应在严格遵循思政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国家新形势新政策要求,及时开设一些时政类选修课;同时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区位特色和国家战略需求,创造性开设一些通识类、实践类新课程,如面向生态文明的“大美秦岭”“九曲黄河”等课程,面向“三农”领域的“三夏劳动”“耕读教育”等实践课程,重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其次,要加强课程思政“金课”建设。当前,部分农业高校的课程思政存在教学理念狭隘化、教学内容碎片化和教学方式单一化等问题[11],缺乏基于课程内涵、目标、重点、特色等内容的教学范式,严重影响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因此,农业高校要依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等科教平台,组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严格规范课程思政教学范式、知识体系和质量标准,构建起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协同、相促进的课程体系,形成协同效应。三是健全德农元素深度融合的课程资源库。鲜活生动的教育教学案例是丰富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法宝。为此,农业高校要强化顶层设计,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深挖优质的德农教育教学元素,加快推进思政教育资源数字化,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供给更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养分,形成全课程育人大格局。

(三)创新教育教学组织范式,构筑“育人文化共同体”

“育人共同体”建设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迫切需要农业高校构建良好的文化体系以保障。一是打造统筹协调、注重长效的组织文化。应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项工作组,构建有领导、有部署、有决策的组织机构,引导各学院、各学科教师积极构建开放包容、价值引领、互利共赢的育人格局。各学院应积极调动本院教师参与“育人共同体”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发挥领航作用,使之成为中坚力量。另外,要着眼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制定“育人共同体”发展的长期性发展规划,构建有利于其常态化运行的体制机制,促其实现由“应有作用”向“实际作用”的转变。二是积极营造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育人共同体”建设不是按部就班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大量的改革创新。首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创新基层教学组织模式,加强智慧环境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打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大思政育人课堂。其次,推动教师探索共同体育人模式改革。学校专设教改项目,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支持教师以项目制形式开展共同体育人改革,尤其是支持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工作坊、学科带头人等在一定范围内先行先试,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性、先进性、实效性和显著农业特色的育人样板。要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对取得显著育人成效的团队和个人加大宣传、奖励和支持,有效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育人共同体”建设。要组织教师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打磨课程的重要举措,将科研优势、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活动,打造教学名师和精品示范课,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四)完善考评体系,构筑“评价共同体”

评价体系对“育人共同体”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影响[12]。因此,农林高校应重点加强评价体系建设。一是构建突出“育人共同体”建设质量、贡献和社会影响的评价机制。首先,要构建以代表性成果为导向的跨学科专家评价机制。众所周知,囿于精力、时间和教学任务限制,教师无法将所有课程打造为精品,因此,对参与“育人共同体”建设的教师可探索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如教改模式、教学案例、精品课程或规划教材等。为此,应探索建立“育人共同体”建设同行专家评审系统,探索实施以相关校外专家为主体的代表性成果同行专家评价制度,依据教师个人提出的“代表性成果”,对教师课堂教学规范、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成效等进行评价,将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绩效分配、年度和聘期考核的重要依据,引导育人主体协同合作。其次,要构建突出个人贡献与团队贡献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既注重教师个人在整个教学工作链中的贡献,也要支持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跨学院甚至是跨校际的高水平协同育人。另外,要健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定性和定量考核有机结合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通过多维度、多视角考评学生学业情况来反映“育人共同体”建设成效。二是完善“育人共同体”建设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及时有效向相关教师反馈考评结果,对提高“育人共同体”建设成效尤为重要。为此,农业高校应打造覆盖全流程、全方位的“育人共同体”建设质量检测数据平台,形成规范、常态的工作评估与评价反馈机制。通过该网络体系,学生可及时将问题或感受直接反馈给相关教师,促进教师改进提升;同行专家可通过分析研判教师“代表性成果”、在线观摩课堂教学等,深入分析授课教师在思路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及时完善提升;学校相关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可据此对优秀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对出现的失误及时纠偏,特别是对一些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主体进行工作监督和寻求新的联结方式;授课教师个人或团队亦可通过回溯教学流程,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吸纳建议意见,不断提升“育人共同体”建设成效。

综上所述,建设德农融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既是农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种方法论,更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改革的必然趋势。它强调更为彻底、更有深度、更见成效的协同育人,实质上是把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作为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真正把思政教育贯通人才培养始终,努力培养愿为祖国“三农”事业发展奋斗终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卓越农林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习近平.习近平回信寄语全国农业高校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N].人民日报,2019-09-07(1).

[4]侯振中.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J].人民论坛,2020(33).

[5]韩喜平,肖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能”与“不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4).

[6]王景云.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6).

[7]唐检云,张雄艳.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21(11).

[8]涂刚鹏,刘宇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1).

[9]曹震,肖湘平.农林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五个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

[10]刘奕琳.推进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

[11]齐鹏飞.全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

[12]徐玉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遵循[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6).

[责任编辑  巴登其其克]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