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法
2023-06-12郑明怀
郑明怀
摘 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关键举措。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方法。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抓住抓好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总抓手,以选点推进作为切入点落实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选点推进的发生逻辑方面,有宏观层面的需求,也有微观层面的需求。选点推进须考虑可行性、重要性、有效性等原则,关注主体、时空、内容、目标四个维度,呈现出思想引领、与时俱进、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等特征。选点推进也要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点上有突破,面上有推进,点面结合,不断实现学校课程思政目标。
关键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6-0048-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这不仅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与目标引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1]。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关键举措。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点面结合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方法。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抓住抓好課程思政实施方案总抓手,以选点推进作为切入点落实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选点推进的发生逻辑方面,有宏观层面的需求,也有微观层面的需求。选点推进须考虑可行性、重要性、有效性等原则,关注主体、时空、内容、目标四个维度,呈现出思想引领、与时俱进、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等特征。选点推进也要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点上有突破,面上有推进,点面结合,不断实现学校课程思政目标。
一、抓住抓好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总抓手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工作千头万绪。要使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各项工作高效组织、有序展开,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围绕总抓手来谋划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各项工作,就能产生“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的作用,这个总抓手就是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顺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推进,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实施方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个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任务等方面的集中体现,也从来都是作为课程思政根本而确立的。对于人才培养而言,建设什么样的课程思政、怎样建设,绝非可回答、可不回答的一般性课题,而是必须回答、非回答不可的课题。就这课题作出回答,当然要围绕实施方案的探索和实施而展开,只有方案明确具体、内容全面、步骤清晰,才能顺利推进。在实际工作中抓住抓好这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才能建成课程思政“应有的样子”,也才能办成“师生想要的样子”。
(一)定位准确,目标清晰
因为每所高校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制定方案时需要因校制宜,制定的方案要适应学校校情,符合学校的教学改革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案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的判断和决策,决定着课程思政总体趋势方向,影响着看待课程思政建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具有放眼长远的前瞻性,遵循规律的客观性,把握全局的整体性。建设目标就是一所高校对于自身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方法等方面的集中体现。目标的重要性集中体现于它是管现在也管长远,既管局部也管全局,是建设好本校课程思政的方向标。就课程思政而言,这个问题解决得好,课程思政目标定位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就有方向感,师生就有自信心和凝聚力,各方面工作也就能踩到点上,确保不会走偏变样。广西科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引领,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旨,将课程思政作为课程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指标。2020年制定《广西科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学校有氛围、学院(部)有特色、专业有特点、课程有品牌、讲授有亮点、教师有典型、育人有效果”要求。“大思政观视域下,高校应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政资源,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使学生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立德树人的奋斗目标”[2]。学校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将“大思政观”贯穿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方案是学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纲领性文件,实践中学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实施方案作为总抓手,以大思政观为视野,在大思政观指导下整合全校思政教育资源,并采取符合学校实际且更加有力的措施,坚持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稳步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二)立足校情,突出特色
特色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课程思政独有的和独特的经验总结,是建设好课程思政可以依托的优势。任何一所高校都应有符合自身校情的课程思政特色以及谋发展的推进高招。就地方高校而言,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建设特色突出,便可利用好自身优势,挖掘出巨大的潜能。广西科技大学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学校以工为主,专业涵盖工、管、理、医、经、文、法、艺术、教育等九大学科门类。学校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专业改造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内容,推进学校抓好、学院管好、教师教好、学生学好的“四好”课程思政创优行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契合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在上级指导下结合学校校情扎实推进课程思政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学大纲,进教案进课件,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课程思政的建设既立足以工见长的鲜明特色,也牢牢把握培养医学人才的地方高校特色,还聚焦地方产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凝练特色优势,课程思政建设也不断深化“校市相容,校企合作”办学特色。
(三)战略谋划,有序推进
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学校注重扬己之长,也着力于避己之短,自觉向区内外高校标兵学习靠拢,学习借鉴国内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坐标系,不“自说自话”,不夜郎自大,不做井底之蛙。以强烈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吃透上级政策和制度,绘制实施方案的“施工图”,有一整套可落实落地落细具体方案和措施加以推进,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从战略目标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围绕学校方案,实现既定目标。从战术目标看,以点带面,面上开花为牵引,圍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立项、示范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等具体任务,以有力措施和办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选点推进发生逻辑与推进策略
(一)课程思政建设选点推进的发生逻辑
从推进策略看,结合学校具体实施方案,有步骤分阶段推进。选点推进是改革的“探路石”,承担着以点带面的责任,承载着典型示范、点面结合的目的。选点推进的意义在于取得成功经验,在面上推广,把“盆景”变“风景”。在课程思政建设选点推进的发生逻辑方面,有宏观层面的需求,也有微观层面的需求。宏观层面,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推进不仅是基于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是在学校治理过程中,基于其与学校实际、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具有竞争关系的同类高校间关系的判断而作出的策略选择。微观层面,主动参与的教学单位,不仅有年度考核的考虑,也有单位领导政绩的需要,更有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
(二)落实实施方案,选点推进排序原则
面临多项任务的建设工作,必须作出合理的选择。从宏观层面看,落实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牵扯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很多问题解决起来无法做到整齐划一。这就要求对实施方案中的工作进行权衡排序,在重要性、可行性与有效性等要素之间寻求协调与综合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各项工作的关系,如何在学校确定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前提下优化各项工作的排序,直接关乎如何继续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情况下,可能无法把方案中的每项工作同时同样做好,决策时谋求两全其美,甚至是十全十美,往往难以奏效。因为决策往往面临两难或多难选择,多选一或二选一而不可兼得,必然需要取舍。不加选择笼统地多面出击会使自身陷入疲乏,在确定先后顺序的过程中,避免四面出击,作出不明确的取舍。
方案涉及建设的内容很多,具体选哪个方面开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而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是绕不开、躲不过的一道难题。当选择无法确定时,必须要对推进的各项工作进行权衡,综合考虑可行性、重要性、有效性。第一是可行性。方案设置再合理、再完善,最终还需要考虑其实践操作层面中的可行性。学校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坚持以实施方案为引领,增强发展定力,启动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立项建设工作,在项目资助等方面与其他校级教改项目一致,并推荐一定数量的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参评自治区级教改项目,至今已立项校级项目近100项,获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0余项。第二是重要性。方案的落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根据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结合校情来整体把握选取与学校课程思政目标关联较大的课程思政教改工作,并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带动其他工作的开展。选点推进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建设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助力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第三是有效性。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落实实施方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经过几年时间,成效较明显,不仅有项目、论文这些理论成果,也产生一批课程思政实践成果,大大推进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性。
三、选点推进四个维度与四个主要特征
方案的提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在高等教育快速转型发展中,有大量的政策创新和教学改革需求,而这些新问题缺乏可借鉴的成熟方案。而选点推进具有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等优势,可以控制风险、搁置争议,激发教师积极性,试错容错,探索政策方案,这也是为何教改试点的重要性可以被教育界认可,并逐步上升为一项基础性制度的原因。
(一)选点推进四个维度
立足新起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找准前行方向、关注战略全局、抓住时代机遇。选点推进界定为“中央政府或高层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在时空受限的条件下针对课程思政目标进行尝试,旨在为更大范围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支持的一种教学改革实践行为”。第一,在主体维度上,参与主体数量有限但影响力集中,呈现出少部分教师或教学单位积极作为,教务处主导,教学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支持的格局。第二,在时空维度上,将课程思政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结合。第三,在内容维度上,选点推进主要是依据上级要求及学校的实施方案,切合学校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的推进方式和实现路径。第
四,在目标维度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品格塑造,通过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有效培育具有高尚品质、过硬专业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从根本上来说,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如何,关键要看人才培养质量。换句话说,检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最根本标志就是看培养出了什么样的人才。
(二)选点推进四个主要特征
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形势迎来重大机遇和挑战,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时而出、应势而兴。谋划课程思政建设就要在正确把握课程思政内涵与本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做好选点推进有关工作。而在新时代,选点推进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强调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所有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管是开展哪项工作,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第二,推进工作与时俱进,必须落实中央或地方最新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专业等实际情况开展。第三,作好各项试点之间的统筹协调,在时间上推进试点项目的更新与衔接,在领域及空间方面推进不同教学单位试点项目之间呼应及配合。第四,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既敢于出招,又善于接招,既防止个别单位个别教师以各种理由磨磨蹭蹭、以拖待变,也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立足校情,有序推进、通盘谋划。
四、以点带面,典型引领,示范带动
(一)发现典型,培育典型
善于抓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是我党一直以来的重要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先进典型的涌现不是一夜成名,而是有一个发现、培育典型的过程。在课程思政推进工作中,让典型真正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典型的效应,着力在先进典型发现、培育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积极探索,切实把先进典型培育作为推进整个学校课程思政的有效手段,带动一批教师投入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全面推進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主体和主要承载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思政改革的成败[3]。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教务处要充分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加强对参与教师的支持力度,激发教师主动性和创新活力,鼓励教师之间以及基层教学组织之间的广泛合作,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笔者结合广西科技大学教学管理实际,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不断挖掘、遴选和凝练有特色、有亮点,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先进典型。从全局发展高度出发,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结果导向,积极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021年学校四个团队获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在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增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广度与深度。“名师引领、全员参与”发展布局破题开篇。名师领唱领舞,团队合唱共舞,以领唱领舞带动合唱共舞,充分发挥名师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发挥典型领头羊作用,进一步增加各方面典型,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试点的实施及推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俗话说,“一子落而满盘活”,这就是强调了“点”的重要性。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以点带面抓突破是一种行之有效工作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挖掘学校在课程思政方面教师、专业、教学单位的典型,抓住先进典型的闪光点和先进事迹,综合运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宣传,营造先进光荣、榜样可敬的浓厚氛围,让师生员工学有目标、做有标尺、赶有方向。学校召开课程思政教学现场观摩交流会,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负责人展开精彩个人教学经验分享,表彰一批在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明显的个人和集体,起到“树起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效应。努力在夯基础、推典型、扩影响上下功夫,用学校身边的人、事激励人,倡导见贤思齐,激励更多先进典型在教改、教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涌现,发挥典型的辐射效应、带动效应和激励效应。让典型成为推进器、信号灯,推动形成“榜样身边再出榜样、典型身边再出典型”的工作格局。
(三)以点带面,由点及面
“点”与“面”辩证统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以点带面,由点及面,点面结合,既是一种推进工作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提升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点面结合是指学校因地制宜,通过寻找课程思政建设发力点,从面上驱动课程思政建设。点面结合,抓点只是方法和手段,带面才是根本和目的。及时总结并推广运用这些实践成果和经验,是课程思政方案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的行动选择。立足发挥先进典型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营造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比学赶超、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各项工作主动干、比着干、争着干的良好态势。注重引导各级二级教学单位领导,把精力放在示范带动上,把心思用在推广应用上,力戒造盆景;注重面上工作的协同性、整体性、制度性,使课程思政建设各个方面的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面提升;注重总结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既点上突破,又面上开花。
(四)防止以点代面
以点带面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面上工作的深入开展,但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个别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领导集中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急功近利,热衷于短、平、快,对点进行精心包装,盆内栽花,但不在面上下功夫,也不管点上经验能不能在面上真正推开,导致以点带面演变成以点代面。点面结合,防止以点代面,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辩证关系,一是教务处等部门要深入实际、深入师生,同时善于用面上的实践来不断丰富、完善点上的经验,不断推动整个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二是认真、及时地帮助解决典型经验推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三是点的问题具有特殊性,将特殊性问题中的共性找出来,推广和使用,考虑点上的做法适应面上的情况,做到面的普遍性与点的特殊性相结合。
五、结语
实施方案固然重要,但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学校如何落实方案。哪怕有再好的方案,如果负责落实的职能部门不能有效贯彻,一切也是枉然。实施方案其实都只是一个方向和原则性的规定,更多时候,关键是在学校实际执行的管理人员采用何种方式方法。选点推进的工作是在实施方案下为战略服务的,是落实战略步骤的桥和船。选点推进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行为,与其说是由点到面的政策制定方法的创新,不如说是高校教学改革实践的因地制宜的政策执行方式转变。高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和中坚,坚决把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把国之大者真正置于内心深处,有条不紊落实方案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制定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分阶段、分领域、分层次抓好实施,做到点上有突破,面上有推进,力争串点成线、联线成面,不断实现学校课程思政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
[2]孟上九,李进京.大思政观视域下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2).
[3]于成文.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1(23).
[责任编辑 姜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