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非遗文化与幼儿“墨艺”课程的融合

2023-06-11张莹

文理导航 2023年12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幼儿园课程

张莹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极其重视。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艺术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秉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以将乐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背景,探究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园美育教育课程融合的可行性策略,开发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内容丰富、切实可行的“墨艺”园本教材,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结合具体做法阐述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墨艺”课程的研究、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幼儿园;非遗文化; “墨艺”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将乐人杰地灵,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西山纸” “南词”“擂茶”“将乐柴窑”“龙池砚”等,其中“西山纸”还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幼儿园美育的广泛性、丰富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园积极营造具有地域色彩的教育环境,挖掘教育资源,探索教育课程,从而培养幼兒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认

同感。

一、核心概念解释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专指将乐人民世代相传的、并得到相关部门认定的、与将乐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西山纸”“龙池砚” “擂茶”“大南坑陶瓷烧制制作工艺”等传统文化遗产。

“墨艺”课程,指幼儿园根据本园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依托将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山纸”“龙池砚”等,通过感受、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引导幼儿在此基础上学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水墨画艺术课程开发相融合的园本课程。

二、将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墨艺”课程的研究意义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当前,国内许多学校都开始重视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据调查,将乐县许多幼儿园虽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但只是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园给幼儿简单讲解而已,没有形成系统的园本课程。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值得幼儿去探究和学习。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要关注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将“墨艺”课程和非遗文化进行融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丰富情绪体验,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幼儿时期获得的认知对其终身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幼儿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2年我园立项的市级课题“基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幼儿园‘ 墨艺课程的实践研究”,就是基于以上的因素而实施的。我们选取将乐“西山纸”“龙池砚”这两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西山纸”“龙池砚”非遗元素。构建贴近幼儿生活且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艺术课程体系,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墨艺”园本教材,从而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实践空间,进一步坚定幼儿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幼儿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时期,与非遗文化融合的“墨艺”课程对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有重要的作用。课程让幼儿接触地方文化的同时,将感受通过水、墨结合及色彩的渲染来表现,通过视觉与感官的冲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墨艺”课程留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感受美,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艺术教育在滋养幼儿心灵的同时,也必将优秀传统文化镌刻在人格上,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将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墨艺”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根植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墨艺”课程理念

开展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墨艺”课程实践活动。要遵循“三结合”原则,即“与地方传统的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地方独特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与本园特有的师资力量相结合”,形成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区域特色,树立艺术特色鲜明的办园品牌。

1.创设将乐非遗文化主题墙

在“墨艺”课程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园注重隐性教育的作用,把将乐地方非遗文化教育蕴藏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让幼儿园的墙面“说话”。教师组织幼儿把将乐非遗文化“西山纸”“南词”“擂茶”“将乐柴窑”“龙池砚”的历史以及幼儿对将乐非遗文化的理解展示在墙面上,供幼儿们随时随地学习。例如:“龙池砚”产自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杨时的故里将乐,传说中仙人指点的“龙池”而得名;又因杨时著书习字喜用家乡的龙池砚,从而使之名扬四海。主题墙不仅展示“龙池砚”让幼儿欣赏,而且展示理学家杨时“勤学究理、尊师重教、爱国怀乡、廉政为民”的文化思想,还展示幼儿设计的龙池砚作品等。

2.创设将乐非遗文化体验馆

“墨艺”课程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本土文化,打造了具有将乐地方非遗文化特色的体验馆。幼儿在馆内参与体验获得认知。一是创设“西山造纸阁”,教师在阁内通过视频展示和讲解,还原呈现西山造纸工序图,并准备抄纸水槽、纸浆、纸筛、晒纸模板等造纸工具。幼儿对纸浆进行搅拌、抄纸、铺压、晾晒制作宣纸,亲手体验西山造纸。二是创设“龙池小苑”,小苑古朴高雅,欣赏中华传统文房瑰宝“龙池砚”。在这里幼儿可以欣赏砚台雕刻的精美图案,感受墨情,体验墨韵。

3.营造“墨艺”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墨艺”课程开设以来,充满稚气和童趣的幼儿作品蕴含浓浓的家乡非遗文化,我们利用它们装点校园空间,设立“墨艺”专区,配备毛笔架、毛笔、砚台、国画颜料、宣纸等水墨材料,每个幼儿都拥有自己的专属印章。园内还设有乐享“墨艺”室和“墨艺”长廊,专门展示幼儿的优秀作品,从而营造浓厚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二)培养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墨艺”课程师资

提升教师素质,打造特色团队,尤其要提高教师实施将地方非遗文化传承与水墨画艺术课程相融合的能力。例如,组织教师到非遗传承地采风学习;请县美术协会水墨画教师定期对本园教师进行培训;配备专门的水墨画教师,开展更为专业的教学,让每个幼儿都有专业教师授课的机会。立足实际,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特色课程。不断探索幼儿水墨画教学,分析现阶段幼儿水墨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引发教师们在水墨画教学上的思考,研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与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高课程质量。

(三)开设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墨艺”课程

1.不同年段课程活动

将“墨艺”课程作为非遗文化教育的主抓手,通过教学诊断—思考—研讨—实施,不断探索更加适合的幼儿水墨画教学模式,实行分段教学,将课程融入区域活动,小班幼儿接触玩墨,中大班开设写实绘画课程,大大提高幼儿对水墨画的欣赏和创作能力。例如,小班“墨艺”游戏“雏菊花开”:目的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宣纸吸水性强的特性。教师请幼儿扮演小园丁,在宣纸上点若干浓墨点,然后说:“小园丁们,我们来给花骨朵浇水吧。”请幼儿用毛笔蘸水给墨点浇水,慢慢的小雏菊一朵朵地盛开了。添画上枝条,点上若干小树叶。一幅小雏菊图就画好了。这种与游戏相结合的水墨画法,难度低,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又很容易让幼儿获得成就感。大班开展漏勺画,幼儿用“在西山造纸坊”中自制的宣纸,通过漏勺将水墨颜料在纸上滴出各种不同的色块,在色块上大胆想象画面。有的幼儿说,填上线条,就像一群在跳舞的小女孩;有的幼儿说像小蜜蜂在采蜜。“墨艺”与西山手工造纸技艺相结合,幼儿积极展开想象,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明显

提高。

2.创新非遗“墨艺”课程内容

在充分发现、挖掘、利用非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关注幼儿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运用适当的方法,在内容维度上对非遗文化进行改编与创新,让幼儿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经验。一是在保持原有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对非遗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创新。例如,将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区域活动整合在一起,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在区域活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家乡的非遗文化。又如,在西山造纸阁中,提供“西山纸”作坊里腌渍好的原生纸浆。放置在大木桶里,请幼儿在桶里踩踏纸浆,称为“踩料”。踩好料后用抄纸帘抄出一层层薄薄的纸浆,用纸榨榨干水分,进行烘晒而成。然后,引导幼儿大胆拿起毛笔,在“西山纸”上用“龙池砚”磨出的墨,画出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画出心中最美的画面和景色,充分体现地方非遗文化与现代“墨艺”课程的结合。

3.建立“墨藝”课程方案

在课程实际探索过程中,教师通过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教学内容,制订适宜目标,开展主题式多领域的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开发基于本土“非遗”与儿童游戏相融结合的课程,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

(四)开展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墨艺”特色活动

1.非遗文化下“墨艺”体验活动

结合每周一次的非遗文化体验馆游戏,开设相关的“造纸手工坊”,幼儿在造纸传承人的指导下,尝试探索,学习纸浆的搅拌、抄纸、铺压、晾晒等技能,制作出心目中的“西山纸”,体验西山纸的制作乐趣,感受造纸人的艺术造型美,进一步完成对非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2.开展非遗文化下“墨艺”比赛活动

定期开展“乐享墨韵,传承经典”水墨大赛,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水墨活动,如结合国庆节开展“水墨共绘中国梦”绘画活动,用水墨画来献礼祖国妈妈,把传承与爱国教育相结合。通过幼儿自主创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水墨画作品。幼儿通过墨的浓淡、点的大小、线的粗细曲直的合理运用,从小培养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素养。

3.“传统文化进校园、魅力非遗润童年”系列主题活动

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魅力非遗润童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幼儿参观非物质文化传承点,请非物质文化传人为幼儿进行讲解,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及来历、制作的方法及传承的纪念意义,让幼儿近距离感受将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结束语

我园以将乐非遗文化为载体,对其文化内涵及价值进行挖掘利用,让非遗文化进校园,从根植理念、培养师资、开设课程特色活动等模块进行实践探索,构建了一套具有浓郁的将乐非遗文化特色的“墨艺”园本特色课程。

通过实践可以看到,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幼儿园“墨艺”课程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文化修养,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让将乐非遗文化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而且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扎根于幼儿的心田,这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儿童意识”培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4(1):31-32.

[2]王小芳.非遗文化融于幼儿园课程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2(7):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三明市“书香墨香”专项课题“基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幼儿园‘墨艺课程的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 sxmx202261)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幼儿园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我爱幼儿园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欢乐的幼儿园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黄酒非遗文化数字记忆的内容、路径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