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理与路

2023-06-11李翠亭

科技风 2023年1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产业科普

摘 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文化建设,科普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推进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理层面,科普文化产业是跨学科发展的产物,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注入更多科学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扩容和创新。在实践层面,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构建科普新格局、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在媒体领域、民生领域、科普领域和文化产业领域已经展现出巨大的赋能作用,重塑了科普生态的方方面面,为科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科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需要“政、产、学、研、用、媒”各界协作的合力。开发规模型科普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普发展的创新路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然需要。

关键词:科普;文化产业;数字赋能;科普生态;乡村振兴

一、概述

全民崇尚科学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科技强国梦的前提。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科普教育,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科普的重要内容,蕴含着强大的实践创造力。科普直接关系着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精神文明属于软实力的范畴,对物质文明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能够具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硬实力的提升。科普是促使科学与公众相遇的重要工作。当今数字技术已经引发了公众消费生态的系统性变革,已经把文化产品带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生活的每个细节。融入文化产品的科普元素能够随之进入公众的生活空间,成为生活的必要内容。新型消费模式重塑了科普生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科普的内涵、外延、功能、途径、内容、形式、主体、媒介等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科学文化建设是关系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当前跨学科研究背景下,探索科普与文化融合的路径是当今科普界的研究热点,科普与文化的融合是发展趋势、是创新路径,也是现实需要。科普发展应从文化中吸取价值和意义,文化建设应从自然科学中吸取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由于学科壁垒长期遮蔽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最高层面的统一性和同源性,[1]传统科普工作疏离了文化产业的赋能作用,科普文化产业的内涵特征聚焦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乡村居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尤其是发展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需要科普先行。针对乡村的科普路径既要展现科技赋能,又要体现人文特色,发展乡村科普文化产业具有鼓口袋、富脑袋、增本领、健心智、美生活的功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

二、科普文化产业的内涵

(一)科普的定义及历史沿革

从狭义上讲,科普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和自然规律认知的传播过程。传统意义上的科普内容是指自然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它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农业、工业、民生各领域都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科普发展水平很低,广大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基本上是依靠传统知识体系来提供科技支撑。从学理层面,大多数民众不懂科学理念,面对这样的国情民情,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是科普事业的当务之急。科普的初级阶段主要是通过传播实用性的科学技术,逐渐提升民众对科学的理解和信任度。初级阶段的科普媒介主要是各类科普展览活动、科技图书和期刊等,科普内容的边界较为清晰地围绕在了实用性和功利性上。但是,传统的科普认知太狭隘,有许多问题未被重视,比如,公众是如何接受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公众容易接受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其实,将科学知识、技能、方法传授给公众,到公众接受并用于指导生产生活行为,这之间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实现的过程,需要优化科普途径。

从广义上讲,科普既包括普及自然科学,也包括普及社会科学。本文中的科普指的是狭义科普,仅指普及自然科学。科普分公益性的科普事业和市场化的科普产业,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保障人民基本求知权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内在要求。科普产业则是具有市场属性并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的产业,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并存互补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中国科普研究所朱洪启研究员认为,科普其实就是推进科学融入社会中,在人类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中融入科学知识、技术、精神,培养公众认知世界的一种新的方法,培育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新的生活方式。[2]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推进科学融入公众文化活动中的最佳途径。

(二)科学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边界十分模糊的概念,学界对文化下过多种定义,但至今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精确的、具有共识性的定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小涓教授倾向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指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载体,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制度形态。[3]对此定义,笔者持认同意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培育出来的精神根脉,是评判科技伦理的价值标准。文化场域日益成为科技进步的应用场景,文化和科技是相互驱动的要素。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存在着深刻而紧密的关联,只有消除彼此之间人为的分离和对立,才能在开放协调的环境下实现各领域的创新发展。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否则就偏离了其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伦理轨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注入新能量、新动力和新内涵。

科普文化与传统文化虽然有着不同的思想文化內涵,但二者具有相通性,二者之间存在交集。科学具有人文价值,人文中也包含着科学认知、科学伦理、理性之光和探索科学的意向。科学的发展需要以人文关怀、文化价值为支撑,人文的发展也需要以基于科学的理性为基础。

科学与人文相互作用的历史源远流长。例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科学文化瑰宝,科学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准确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是古人结合天文、气候、物候、农事和民俗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体。在自然科学层面,它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在人文科学层面,它是包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体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全方位展示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出现在鸟巢体育场上空的中英文“立春”焰火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我国的科普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利用文化的吸引力提升科普创新能力。

科普与科技是伴生伴存的关系。科普应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力,传统文化体系应进一步扩容科学内涵。科普文化既坚守文化价值,又彰显科学精神;科普文化既是文化传承,也是文化创新。

(三)科普与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1.从跨学科视角审视科普与文化融合

学科的发展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16世纪以来,人类把知识体系解构成了诸多学科,但过度细化的专业设置阻碍了整体创新力的发展。英文“interdisciplinary”是中文交叉学科、跨学科学、交叉科学三个词的源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在1985年我国召开的首届交叉科学学术研讨会上曾预言:21世纪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从此,“交叉科学”一词开始叫响。“跨学科研究是人类进行的最具成效、最鼓舞人心的一种探索活动,”这是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的开篇语。[4]

当前,我国文理界限分明的学科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现实需求,学科体系到了“重新组合”的时期。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这对推动我国交叉科学的快速发展、理论研究范式的深层变革和实践路径的跨界融合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对已有学科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推动跨学科学的发展、推动文理学科交叉融合是时代所需。为了推进学科交叉融合,2022年2月27日,首届交叉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5]来自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就交叉科学的发展路径展开了交流探讨。在当前综合跨学科趋势下,推进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目前学界围绕科普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构建中国特色科普文化体系是科普界和文化界的应然责任。在学理层面,科普文化产业是跨学科发展的产物,“科普文化产业”名称中的“科普”一词兼具限制和并列成分的意义。

2.从时代需求视角审视科普与文化融合

科学和技术自古就有。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不乏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崇尚科学精神并没有形成古代主流文化氛围。传统文化结构中崇尚科学的思想体系所占的比重远小于道德人文思想体系。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包含有关科学科技的内容,包含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价值观和追求真实、尊崇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但其结构偏重人文理念,科学理念不足,科学理念薄弱的思想文化体系不利于崇尚科学的价值观塑造。

当前,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注入更多科学元素是对传统文化的扩容和创新,传统文化与科学的价值观念相融合有助于思想文化体系的创新性发展。同时,缺乏文化元素的支撑也是国家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凸显了科普与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渗透,科普不应是脱离人文科学的独台戏,而应与人文科学共建、共享大戏台,并同时登台亮相,时而扮演主角,时而扮演配角。这就要求科普主体转变传统的唱独角戏的科普观念,拓宽科普视野,推进科普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由于社会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趣味性更强、文化价值更高的科普文化產品更受大众青睐。科普文化产业能为公众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科普文化产品,能在质和量方面弥补公益科普事业的不足。所以,在实践层面,它是新时代构建大科普格局的重要内容。科普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我国推进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的重大任务。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和艺术性强的学科与专业必然颇受公众青睐。科普文化产业不仅会影响公众的科学素养,也会影响公众的思维理性和价值取向,围绕发展科普文化产业建构学科体系、发展学科群是时代所需。

三、数字赋能与科普生态重塑

(一)数字技术的高赋能性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数字技术已经融入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文化、医疗、社会、生活、娱乐等各领域,发挥着巨大的赋能作用。数字技术具有赋能潜力大、渗透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作为新型创新要素对传统科普生态的重塑具有重大影响,是打造科普新格局的重要引擎,为科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全媒体传播网络使信息传播实现了时间维度的即时性、空间维度的泛在性、内容维度的多量性和多样性、主体维度的多元性。

据调查,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公民使用网络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0.32亿之多,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3%,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间总计为28.5小时,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为99.7%,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分别为10.07亿、9.75亿和9.34亿。数据显示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呈持续减小的趋势,农村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现有行政村都已连上了宽带网。[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民众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社会,网络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公众的生活空间。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功能体现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社会治理、生态治理等诸多领域。公众消费生活已经呈现出数字消费形态,消费理念、消费模式和消费场域都发生了变化。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公众的消费模式还会有更大的变化,消费形态的变化伴随或引发着其他各领域的生态变化,包括文化生态和科普生态。

(二)数字技术对科普生态的赋能与重塑

数字技术在科普领域已经展现出巨大的赋能作用,重塑了科普生态的方方面面。“科普生态是各类科普事业的参与主体通过良性完备的机制,实现高效协同、开放共享、共建共赢,以推动科普工作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的复杂体系,是一个地区通过科学普及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7]科普主体结构被重塑,科普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科普媒介被重塑,数字技术助推了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传统科普空间被重塑,呈现出“泛在化”趋势。在网络和数字技术及其他各创新要素的推动下,科普发展已呈现出新格局,当前科普工作的发展态势是“社会化、日常化、消费化。”[8]优质的科普生态由多种要素构成,其中包括有力的政策支撑,泛在的运行空间、多元的主体参与,高效的传播媒介,活跃的受众参与等要素。数字文化产业的兴盛为数字科普文化产业带来了机遇,网络和数字技术优化科普生态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引发了虚假科普信息破坏科普伦理的现象。数字技术也具有赋能科技伦理治理和科普伦理治理的作用。

1.有力的政策支撑

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势头良好,数字技术、数字科普、数字经济、数字文化发展迅速,这首先得益于党和政府对科普工作和数字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求各级政府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互联网建设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9]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科普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全社会正在协力打造具有社会化、智慧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特征的科普生态。大中小学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业、社区组织、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都表现出了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2.泛在的科普空间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科普的空间结构。传统的实体科普场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效能已经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由数字技术打造的科普效能来补充。数字技术助推了虚拟现实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的发展。

科普效果最大化的最好方式就是打破各种限制,让科普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使接受科普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之必要、必需和必然。日常生活是指公众作为独立个体、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日常活动总和,包括个人活动、职场活动、家庭活动、社交活动、经济活动、生产活动、消费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等。数字技术打破了以往结构化的科普空间布局,助力实现了科普空间的泛在化,打造出了多媒介化的、灵活便捷的、非正式的科普空间,新的科普空间容纳了大大小小的生活空间。数字技术促成了当前科普场域的泛在化趋向,数字技术、网络、智能手机等新的媒介使科普空间与民众的生活空间实现了一体化,使科普不需要正式场合,不需要精心设计场馆,不需要周密策划方案。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融入社会程度的日益加深,公众与科学的关系日趋密切,新的生活化科普空间中的科普信息密度和质量决定着科普的效果。

3.高效的传播媒介

当今信息社会正向智能化社会发展,公众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随着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科普的传统运作模式,为科普运作提供了快捷的智能化的信息传播媒介。在网络环境下,科普媒介趋于高效化,数字技术使传统的科普工作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网络、智能手机、全媒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科普纪录片、科普电视节目、科普广播节目、科普展板、科普标签、科普图书、科普期刊等媒介形式。媒体发展推动着科普生态的变化,网络和移动端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网络和数字技术搭建了众多的数字化科普作品展示平台,扩大了科学传播的信息覆盖面,给公众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了解科技知识的渠道。网络和数字媒体助力打造了当前的渠道多元、形式多样、场域灵活的科普新格局。据调查,微信、微博、抖音等移动社交媒体已成为多数公众了解科技知识的首选渠道,此受访者占比为86.2%,八成以上受访者(82.6%)表示在近一年内不曾去过任何科普场所;最受公众欢迎的科普产品是“科普网络资讯服务”,[10]这就体现出网络的便民优势。受众的需求是多元的,传统媒体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传统媒体如果不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就会逐漸与受众疏离,逐渐减弱其存在的实用价值。

4.多元的主体参与

与传统科普模式相比,数字技术使科普的参与主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科普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传统科普模式下,科普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固定的,科普工作者是主体,广大民众是科普的目标对象,是固定客体,处于被动地位,而网络和数字技术打破了主客体二元分立的结构,使公众既是客体也是主体。自媒体、社交媒体为公众创作和传播科普信息创造了便利条件,科普已不再是科普工作者的专属工作,普通公众的主动性越来越强。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和社交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参与科技议题辩论的积极性和活跃度越来越高。由于新媒体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和即时快速的优势,公众参与科普的热度和效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科技议题的快速更新,科普内容得到不断扩充。

多元的主体在参与创作和传播科普信息时表现出了活跃的互动性。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科普要素已经通过各种媒体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公众不再需要通过特定科普活动被动接受传授,而是需要通过各种便捷媒体自觉获取并主动传播出去。新媒体以震撼的视听效果和互动式传播模式吸引着广大网民积极参与互动,数字传播系统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着广泛联系,易于互动。

5.数字文化产业的兴盛

在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数字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激发公众文化消费潜力的新引擎。数字技术以其强大的竞争力已经全面进入文化建设领域,激活了文化市场,推动了新型文化业态、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产生和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层层赋能、面面赋能、级级赋能。由数字技术赋能的数字文化产业承载着当前最强大的传播力量,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和越来越大的能量全面赋能文化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包括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交易、消费、服务等,并增大了图像和视频传播的容量,因而壮大了文化创作主体队伍、扩大了文化消费群体的规模。数字技术提供的便捷传播方式使公众不再受限于阅读能力差、支付能力弱、时间不便、空间有障、信息有限等因素,网络把各种文化内容输入公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增强了文化对公众生活的影响力。

6.数字科普文化产业的机遇

在网络和数字环境下,公众生活环境中日趋增多的文化产品已经形成日趋浓重的文化氛围,这就为科普融入文化产业铺好了最基础的路基。数字技术能够搭建科普文化产业联通生活的桥梁,数字文化产业的兴盛为科普融入文化产业创造了条件。当前正是数字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将科普内容嵌入或有机融入文化产品可以实现科普与文化产业的互促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智能平台能够获悉消费者的阅读爱好和收视、收听习惯,因而能够针对消费者的趣味增大科普信息推送量。数字压缩技术实现了海量数据的便捷传播,智能手机使数字传播不再受时空限制,使科学知识与公众相遇的空间扩展到了公众的全部生活空间。数字技术对科普文化产品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市场运营模式、传播模式等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由数字赋能的科普文化产品带给公众的是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的视觉体验,因而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由数字技术赋能的科普文艺可以被称为智慧科文,是传统科普和传统文艺呈现方式的创新形式,既可以提高科普效能,又可以增强文化传播力。因此,许多数字科普文化产业的经营者正在抢抓智能科技发展的机遇。

7.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与应对

网络和数字技术为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科普生态构成了挑战;数字技术与科普文化产品的深度融合给公众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网络和数字技术为自媒体发展创造了条件,但自媒体传播科普知识的可信度较低。调研数据显示,公众最信任的是政府机构和科研机构发布的科普内容。公众对政府机构和科研机构的信任度分别为94.7%和94.1%,对自媒体的信任度仅为28.7%,[10]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媒体传播的有关科学的知识内容包含了过多的不实信息,虽然网络增强了科普内容的丰富度,但自媒体所传的科普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11]可见,数字技术环境下科普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和受众的复杂能动性在某种程度上对网络科普的公信力产生了一定的损害。因此,要营造良性科普生态,政府就需要着力加强网络管理,健全监管制度体系、管控不良信息的传播,规范网络用户的行为,阻断不良数字信息可能对社会带来的风险和造成的危害,保障网络科普文化传播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同时,政府要助力打造大容量数字化科普平台,加大高质量科普供给,以满足广大民众的需要。数字科普文化企业本身也要加强信息监管,利用自身的功能阻断违背科普伦理的信息传播,同时增加专家科普的含量。科普文化产业主体要前瞻性地制定产业规划,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标。

8.数字赋能科技伦理治理

科技伦理治理是科普的重要内容,科技伦理环境是科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已经进入与科技伦理治理相关的各个领域。科普文化企业搭建的数字科普文化平台有利于政府部门、学会、协会、工会、研究会、高校、智库等进行深入交流,助力构建防范科技伦理风险的共同体。网络为科普文化产业助力科技伦理治理提供了便捷渠道。科普文化产业界可以把关乎科技伦理治理的各种要素融入产品创作、生产、宣传、交易、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科普文化生产模式、科普文化监督结构、科普文化市场结构、科普文化消费模式都在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快速转变,变得更适配于快速传播关乎科技伦理治理的问题、政策、教育等信息。数字科普文化企业持续更新的巨量多元数据可为政府的科技伦理治理提供依据。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科普文化企业对科技伦理治理的赋能作用将持续增强。

四、科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科普文化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乡村的全面建设,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加快,乡村人力、智力资源向城镇流动加速,乡村“空心化”问题逐渐引起各界重视。2019年第11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为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乡村的科学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乡村人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已经明显提高,“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12]的乡村科普模式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农民讲科学、求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趋势已经逐渐形成,但科普与村民日常生活的融合度还不高,科普的效能还没有充分显现。融科普和文化产业于一体的科普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经过有效运作可融入乡村人民的日常消费生活中,在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将大有可为。乡村振兴的高速列车需要多轮驱动,各轮需要协同并进,科普与文化产业融合铸成的轮子具有强劲的驱动力。

(一)科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1.乡村科普发展面临着提档升级的需要

历史的演进使城市和乡村形成了两种异质的空间形态。各种资源流失和匮乏使各国乡村发展不同程度地处于“失血”“营养不良”“贫血”状态,城乡文化发展普遍不平衡,乡村科学文化发展普遍落后于城市。我国科学文化也同样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城乡公民科学素质的差异是城乡科学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城镇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3.75%,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6.45%,[13]城乡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显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乡村较城镇而言明显滞后。农民对科学文化日益增長的需要仍然得不到满足,乡村科普文化建设急需进一步加强,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科普公共服务历史赤字较多。当前,满足农村的科普文化需求在量和质上都面临着较大挑战。农村科普既具有公共管理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接受度偏低的特殊属性,提高面向乡村的科普效果是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因此,必须找到能够解决农民接受度偏低问题的科普途径,以提高面向乡村的科普效果。如融科普和文化于一体的科普文化产业能够通过趣味性强的文艺手段提升乡村的科普效果。

2.科普文化产业功能更强大

“三农”问题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为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供了基本理据和方法。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高度重视乡村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村经济、教育、文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国家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方面持续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乡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聚焦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二十个字中。[14]为了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为了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2022年3月21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科技创新和科普创新是科普文化产业的两大创新要素。科普文化产业是科普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复合体,能够展开多领域、多元化科普工作,能够扩大文化产业的范围,因而赋能乡村振兴的功能比文化产业更强大。利用乡村人文资源可以进行文化产业开发,进而发展经济,实现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能动作用。然而,单纯文化产业的功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发展文化产业能够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但不能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因此,要促进农民富裕,种植养殖业不能缺席;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田治理不能缺;要实现生态宜居,环境治理不能缺席;要开发乡村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不能缺席。实际上,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科技和科普发挥重要作用,这就凸显了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3.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现实需要

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重视乡村的科学文化繁荣。提升乡村人民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是构建我国社会文明大厦的现实需求,科学普及和文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融科普和文化于一体的科普文化产业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现实需求。科普文化产业具有科普和文化产业的双重功能,它既是“富脑袋”工程,也是“富口袋”工程,承载着推进民风改善、旅游发展、经济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发展科普文化产业可以有效激发乡村自主创新活力、服务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加快乡村文明建设步伐。因此,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前,乡村科普发展面临着提档升级的需要,乡村文化建设格局面临着优化调整的需要,这为发展面向乡村的科普文化产业提供了机遇。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受业内、业外两方面动力的推动:内动力是自身求发展的创新活力,外动力是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扩大了对科普文化产业的需求,乡村振兴美好愿景的实现需要科普文化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二)科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1.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乡村治理所秉持的基本原则是增进人民福祉。乡村科普文化建设机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适配乡村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和新期待。乡村治理的过程机制与内在逻辑要以利民为原则,科普文化产业的科普功能使其具有了普惠共享的属性,因而,科普文化产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产业。科普文化产业的文艺功能使其具有了引人入胜、避免枯燥的特点,有助于提升科普惠民、文化惠民工作的实效性,为乡村提供更多的科普文化产品就是为民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发展乡村科普文化产业是为了乡村人民的利益,发展过程也不能缺少乡村人民的参与,所以要充分调动农民主体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村民中培育科普主体、演艺主体和文创主体。

科普文创主体要关注村民的关心关切和所需所盼,找准为村民创作的着力点,推动科普文化作品朝着为乡村振兴服务的方向发展;要通过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提升科普文化产业为民服务的水准,知村民之需求,办惠民之实事,传科学之真知、播文化之思想,开产业之新局,谋乡村之振兴。这是科普文创主体肩负着的崇高使命。

2.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持续繁荣,但城乡之间在科普文化服务领域还存在明显差距,许多与乡村发展有关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却未被民众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15]在乡村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普及科学知识、实现移风易俗的有效途径。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乡村人民的生产技能、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丰富乡村人民的文化活动,促进习近平总书记所期望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15]的形成。

相较于城市创新体系,乡村创新活力不足,乡村创新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创新治理水平不够高,城乡创新要素融合发展不够;[16]乡村之外的创新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助推乡村科普文化发展的作用,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乡村科普文化建设体系和规模的形成。

目前促进乡村振兴的科普平台建设和制度构建仍存欠缺,基于科普文化建设的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短板;许多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伦理等问题源自文艺产品中科学元素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发展迅速,对乡村人民的心智影响深刻,但长期以来文艺界参与科学普及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科普与文艺、文学的融合度不高,科普文学、科普文艺转化成产业的质和量更不尽如人意;乡村有各自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风俗文化、住宅建筑,但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缺少科普支撑和技术帮扶;我国乡村具有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在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方面缺乏强大的专门人才队伍,人才匮乏是当今我国乡村科普文化建設的瓶颈。适配乡村的科普有效供给不足是当今科普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3.提高科普和科技含量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反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相较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物质有更多的关联;相较于文化,科技和科普与物质文明有更多的关联;相较于文化产业,科普文化产业增加了科技和科普的内容。因而,赋能物质文明建设的功能更强大,要推动乡村物质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就不能没有源自科普的知识所蕴含的强大的实践创造力,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要想得到巩固和拓展,就不能忽视科技的力量。当前我国科普文化产业结构中存在着科技元素匮乏问题,需要进行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匹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要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科普文化产业的科普惠民功能和文化惠民功能。要坚持科普、文化并重原则,并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实现二者的互促功能。科普文化企业经营范围要大幅度增加科普和科技含量,要围绕农民生产生活、文创产业开发、公共文化服务、乡村绝技传承,充分发挥科技和科普的赋能作用。科技可以赋能文物活化、影视提质、农民生产技能提升、农业养殖业增产、文艺表演增效等。普及科技和使用科技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普文化企业要根据乡村具体资源条件,有选择地向农民普及新科技,并使用新科技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科普文化产业的主体结构中应包含科技指导工作者,科学普及应与科技指导相结合,要注重使用新科技提升乡村人民的创新能力、提升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影视产品、文学作品的国内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样板,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4.赋能乡村旅游业发展

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旅游产业供给侧快速增强供给能力。“一带一路”强化了我国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出神入化的民俗演艺、特色鲜明的古村古镇,虽然知名度比不上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但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旅游供给。科普文化产业有助于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和经济增长点,打造以科普促文化、以文化塑旅游、以旅游彰文化的新模式。

独具地方特色的主题内容对游客更具吸引力。特色婚俗文化和特色节日文化适配游客兴趣,能够促进旅游消费。因此,科普文化企业可结合乡村婚礼文化培育场馆设计、广告设计、创意设计等业态;可结合节日文化开发演出、会展、美食等业态;为了促进发展,还应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开业、升学、就业、祝寿、收割等事件,开展庆祝活动,拓展乡土文化开发,吸引更多城市游客前来体验。中国乡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可以打造风格独特的海岛科普文化节,如冰雪科普文化节、农林科普文化节、沙漠科普文化节、高原科普文化节。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承载着吸引中外游客的文化要素,可融入旅游各环节,打造有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开发研学游、亲子游、婚恋游、体验游等项目,形成与游客多元互动的文化交流模式。有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乡村可在开发乡村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时融入特色科普元素,以实现文化传承和科普创新的互促。例如:农村可以利用融农业科技和乡土文化于一体的农耕文化遗产开发乡村旅游业,助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有些乡村可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红色旅游有助于国内游客在潜移默化中赓续英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数字技术能够别开生面地打造出神奇的新景观,强化艺术表现力和文化感染力,增强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所以,科普文化产业界要注重数字文化产业开发。在新媒体环境下,游客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科普文化产品供给侧必须适应和顺应这种变化,建立健全游客体验跟踪反馈机制,增强为游客服务的意识。

乡村旅游业是乡村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领域,也是助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抓手。开发科普、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科普文化产品,既有助于促進文化内涵上的扩容,又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兴盛。科普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不可分割、交集明显、相互促进的价值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乡村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文创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文化传承和传播功能,展现乡村新面貌、新景象的旅游宣传媒体,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景区销售的旅游纪念品常常是精致的文化艺术品,品种繁多、精巧别致的旅游纪念品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原因在于其实物之体上凝附着文化之魂,给旅游文化产品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购买需求。优质的旅游文化产品具有文化传播功能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科普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业的融合丰富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功能。通过传统艺术手段和数字艺术手段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当今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中,旅游文化产品就有了“化人”的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游客的心智。因此,把科普文化产业融入乡村旅游业是传播中国乡村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科普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之间可以相互赋能,以文化促进乡村旅游,以旅游传播乡村文化。科普元素有助于扩大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的规模,延伸旅游产业链。科普文化产品既承载着经济硬实力,也体现着文化软实力。发展科普文化旅游业是带动旅游消费、满足人民求知修身怡情需求、提高民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科普文化企业要着力培育功能互补、主体联通、内涵融通的综合研发业务,为乡村居民和游客提供多元化、场景化、智能化、特色化的科普文化产品。

5.突出特色科普文创主题

发展科普文化产业需要打造一大批以科普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精品力作。乡村的文化生态可概括为人、文、地、景、产五个要素的融合体,[17]科普文创主题也可聚焦于这五个要素。如中国乡村地形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人民思想淳朴、乡土文化底蕴丰厚、自然生态景象引人、生产生活方式多元等作为创作源泉。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国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整,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4]科普文创工作处于科普文化产业链的核心地位,需要充分考虑乡村发展的现实境况,把有价值的科普元素和文化元素融入作品。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农民的家乡意识趋于弱化但没有消失,这为聚焦乡村振兴的科普文创主题提供了文化价值意蕴。可以利用乡情乡愁主题,吸引人才回流。文创主体要用心力、眼力、笔力和艺力倾情描画家乡父老的期盼、留守儿童的守望、不愿荒芜的田野、美好记忆中的故乡、国家振兴乡村的蓝图,展现乡村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生态、民生各领域高质高效发展的美好前景。乡村题材的精品力作有助于滋养乡村文化的根,唤回离开家乡的人才回故乡贡献力量,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14]

科普文化产业是科普、文化、文学、文艺、产业等要素的融合体,各要素都有自己的主题聚焦点和功能侧重点。赋能乡村振兴的科技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都应融入科普文学和科普文艺创作,科普文化产业的艺术属性和文化属性给科普属性增加了趣味性和人文性。

6.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

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已成为当今我国民众获取所需科技信息的首选渠道。有七成以上(74.0%)受访者是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所需科技信息的,其中有近五成(49.7%)的受访者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首选渠道,而将电视作为首选渠道的受访者略超过三成(31.9%)。除了电视和互联网以外,民众获取所需科技信息的渠道及占比分别为:通过亲友同事获取所需科技信息的占36.2%,通过广播获取所需科技信息的占32.0%,通过报纸获取所需科技信息的占30.2%,通过期刊获取所需科技信息的占21.2%,通过图书获取所需科技信息的占20.9%。[18]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科普渠道。当前,网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运行模式,网络文化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氛围。因此,科普文化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

数字技术是功能强大的创新手段,能够打破时空限制为各创新要素赋能,而且与科普文化产业具有高度的适配性,因而能够极大地推动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摄取、生成、存储和处理各种科普文化元素的能力,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和极高的效率为科普文化产业赋能,赋能范围覆盖创作、生产、传播、交易、消费、服务全链条。数字技术丰富了文化产品的形态,使其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19]大中小科普文化企业需要实现有效整合,形成规模强大的科普文化产业联盟,联盟内部要注重做强数字科普文化企业分支。数字科普文化企业应充分发挥其平台和技术优势,助力乡村科普文化发展,动漫、游戏、影视、网络文学、网络短视频等形式的产品都可以承载科普内容和乡村优秀文化元素。数字技术可有效用于宣传地域旅游资源、宣介特色文创产品、塑造手工艺品牌形象、制作农产品推销广告、寻求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指导、推广直播卖货销售模式。[20]

科普文化企业应吸纳数字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除了向农民传授助力致富的科学技术以外,还要着力于利用数字技术手段修复好、展示好历史留给乡村的中华文明遗产,创新展览展示形式,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文物、古迹、故居等的活化利用。虽然数字技术的创新、创造功能能够把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文明基因巧妙激活,但是当前阶段依靠农民主体实现数字赋能的效果十分有限,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传播好散落于乡村的中华文明优秀成果,需要汇聚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的创新力。

当今数字技术正有力助推着科普、文化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数字科普是数字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互联网不仅为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新空间,也为科普文化产业拓展了创新领域。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強调了优化升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任务。[21]在当今时代,不断升级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推进乡村治理提供了不断更新的制度、模式和平台。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提高乡村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智能技术不仅能服务于乡村人民的生产生活,助推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能够打通信息壁垒,深入推进乡村的智慧科普、智慧文化传播和智慧文化服务,以及能够消除阻碍创新主体之间有效合作交流的障碍。科普文创主体要利用数字技术在乡村打造升级版科普平台和文艺舞台。政府主体要强化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政府的有为治理推动实体市场和数字市场的有效运作,利用数字技术助推城乡科普文化产业的互联互通。

7.构建乡村创新体系

发展乡村科普文化产业需要构建乡村、政府、企业、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创新体系。科普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涵盖诸多要素,包括培育创新客体、培训创新主体、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合理配置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制度体系、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等。科普文化产业本身就是创新客体,有助于推动乡村科普、文化、生态旅游、经济、民生等融合发展。乡村文化与科普文创产业、旅游产业结合具有可持续的经济价值。

围绕科普文化产业的创新主体主要包括村民、村干部、大学毕业生及实习生、科研工作者、企业从业人员、科普工作者、文创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媒体人、政府工作人员等,各主体在乡村科普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不同,但都是创新体系不可缺少的主体。发展科普文化产业需要多措并举提升各主体的创新活力,激发其内生动力。关键举措是多层次、全方位组建人才队伍,刚性或柔性引进相关各领域高层次人才来乡村创新创业,并助力培养大批本土人才。

汇聚乡村主体的力量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村民是乡村生产生活、创造创业的主体,是优秀乡土文化的亲历者和传承者,代表着乡村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力量。村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基层政府要从村民主体的实际诉求出发,充分调动村民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力军作用;着力激活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唤醒其主体角色意识,引导他们从国家战略视野看待乡村科普文化建设,增强村民对乡村科普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使村民的情态从观看者的期待转化为实践者的自豪。但是,各乡村居民参与本地文化建设的意愿和能力不一,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乡村带头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带头人因地制宜出实招的创新活力,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乡村科普文化建设的有效度。

要以县域为单位,实现县城、乡镇与村落创新体系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县城创新主体的外联资源,打通与较大城市创新资源对接的通道,在政策、文创、智力、人才、技术、媒体等领域取得支持。村庄是乡村人民生产生活、创新创业的基本空间单位,也是乡村科普文化建设过程中资源整合、社会动员与秩序构建的最基层单元。同村居民在情感、道义、风俗、信仰方面有着较强的认同感和趋同性,因此,以村庄为切入点抓好科普文化建设是乡村治理的最基础工程,也是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的重笔浓墨。所以,创新体系的各种相关资源都要向村庄流动、在村庄汇合。发展乡村科普文化产业需要统筹调配城乡发展资源,实现以城市带乡村、以乡村促城市的互促融合发展。

8.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是加快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涉及科普文化建设的政策和制度是影响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就科普文化建设而言,地域化、本土化的方案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基层政府要准确把握科普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抓好科普文创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关键环节,加强人力、财力的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科普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实现科普文化产业与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加快构建乡村科普文化服务资源的供求沟通平台,推进“全民共建共享”新格局的形成。

基层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和重心内容。基层治理主体要设立科普文化产业管理服务统筹机构,注重系统性、综合性整体设计,围绕科普文化建设优化配置乡村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注重提升农村基层科普文化管理能力。现阶段以科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治理的重点是,完善基层服务体系,改进相关制度设计,着力培养科普文创人才,创新科普运行、文创产出和文艺演出的机制,加大社会资本和人力投入力度。

9.汇聚各方社会力量

乡村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治理的整体框架,需要汇聚各方社会力量。发展乡村科普文化产业需要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乡村要搞好科普文化建设不仅要下大功夫,还要向社会借智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14]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政资源的支持,但不能过度依赖行政资源,破解乡村发展科普文化的难题需要全社会各相关主体的合力。科普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决定了村民主体创新创造潜力的有限性,科普文化的产业化运作需要注入社会力量。针对乡村科普文化建设的专业技术问题,除了积极培育乡村人才以外,政府还要引导和鼓励社会主体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专业能力,使农民能够胜任科普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

加强科普文化建设能够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兼顾当地乡村居民的生活发展需要和游客的观光体验需要,除了依靠政府建设各类公益科普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健身设施以外,还要适当吸纳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使乡村科普文化建设形成“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氛围。提倡各显其能,但要避免“各行其道”,科普文化建设必须沿着党指引的道路发展。在乡村发展科普文化产业要依靠多元主体的协力合作,只有凝聚多元主体的力量、吸收多元主体的智慧,坚持在科技、科普、文化和民生建设的轨道上推动乡村治理,才能形成更加有为、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是智库的社会责任。智库聚集着丰富密集的智力资源,有能力发挥智力支撑作用。智库不仅需要为各级政府主体提供咨政服务,而且需要为科普文化产业主体提供必要的主题指导、市场调研服务和乡村需求信息。乡村在文化领域发展基础的复杂性和发展资源的多样性要求智库进行精准调研,只有通过精准调研,智库才能准确把握不同乡村的文化特性,准确了解民众的科学素质水平和乡村人民对科普文化产品的具体需求,从而为政府提供精准施策的理据和对策,为科普文化企业提供服务乡村振兴的措施和建议。智库工作者要眼力过硬,能够综合观察具体乡村的地理区位特点、科普资源优势、展演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特色、人力人口特征、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产业结构等,做出客观、前瞻性的科学判断,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智库工作者要脚力过硬,与乡村建立常态化的联络沟通机制,带着问题去思考,到问题集中的地方去调研,走入科普、文化职能部门了解供给状况,走进乡村人民的生活圈子了解需求状况。智库工作者要脑力过硬,善于透过供需矛盾的表层现象发现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和务实性的解决方案,为乡村的科普文化建设提供精准服务。智库工作者要以久久为功的坚毅和善始善终的坚韧持续发力,用眼力、脚力、脑力和笔力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文化和旅游部应联合科学技术部成立科普文化产业研究所,发挥其引领、组织、协调各方主体的作用。研究所要做好期刊、网站等学术平台建设,要协助搞好高校、研究中心、智库等学术阵地建设,联合全国科普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学者和企业内部的从业者共同为我国科普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研究所要把握好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为科普文化产业研究和开发提供的机遇期,充分认识科普文化产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积极引领学科群发展,并在党和政府引领下推动“产、学、研、媒、用”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围绕科普文化产业的学科体系,推出一批批科普文学研究和科普文化产业研究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批热爱科普文化的学术栋梁。

结语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普工作,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发展科普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普发展的创新路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然需要。科普不仅会更深层次地融入教育、社会、经济活动中,也会更深层次地融入文化建设活动中。数字技术在媒体领域、民生领域、科普领域和文化产业领域已经展现出巨大的赋能作用,重塑了科普生态的方方面面,为科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时代要求科普界重新理解科普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体制与机制,打破科普研究和科普实践中的学科壁垒,探索科普与文化互融互促的科普途径。加快科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构建科普工作新格局的创新路径。

科普融入文化产业实现了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对接。科普文化产品是融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伦理、人文关怀、艺术审美、精神价值等为一体的复合体。科普文化产业能够通过科普和文创的双轮驱动,推动科技与人文、旅游与文化、民生与科普的互促式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开发规模型科普文化产业是科普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科普发展的趋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

乡村治理主体应回应乡村科普文化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机遇、新挑战、新问题和新需求,打造专业人才集聚、创新活力十足、经营模式多元、公共服务完善、惠民效果显著的现代化科普文化产业联盟,广范围奏响文化惠民、科普惠民、产业惠民的新乐章,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相关主体要以发展科普文化产业为抓手,促进乡村文化资源要素与城市文化资源要素的整合,促进乡村文化市场与城市文化市场的对接;要借鉴成功经验,坚持创新驱动,以乡村科普文化建设带动城乡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要加强资源整合和统筹调度,打好产业联盟组合拳,打赢各个乡村阵地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科普文化强国战略需要汇聚“政、产、学、研、用、媒”各界之合力。

以发展科普文化产业为抓手,打造基于科普文化融通的大科普新格局是时代之需求。我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协同推进原则,不断提升组织领导力,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合理加大投入保障,着力激发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市场活力,努力實现科普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规范化、数字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张江.用科学精神引领新文科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01):8.

[2]朱洪启.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J].人民论坛,2022(Z1):60-61.

[3]江小涓.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1(08):5.

[4]刘仲林.跨学科学应成为交叉学科勃发的向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6-14(008).

[5]高磊.首届交叉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科技传播,2022,14(05):8.

[6]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新闻潮,2022(02):3.

[7]尚甲,思琪,张凡.调查报告:当前公众对我国科普生态的认知与评价[J].国家治理,2021(Z5):59.

[8]朱洪启.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J].人民论坛,2022(Z1):60.

[9]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求是,2022(02).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2-01/15/c_1128261632.htm.2022-01-15.

[10]尚甲,李思琪,张凡.调查报告:当前公众对我国科普生态的认知与评价[J].国家治理,2021(Z5):61.

[11]尚甲,李思琪,张凡.调查报告:当前公众对我国科普生态的认知与评价[J].国家治理,2021(Z5):64.

[12]本报评论员.打造“科普之翼”[N].科技日报,2022-07-14(001).

[13]何薇,张超,任磊,等.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J].科普研究,2021,16(02):12.

[14]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求是,2019(11).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6/01/c_1124561415.htm.2019-06-01.

[15]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求是,2022(7).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2-03/31/c_112 8515304.htm.

[16]年猛,许竹青.加快构建乡村创新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6-29(003).

[17]李永杰.艺术赋能激发乡村活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6-22(001).

[18]何薇,张超,任磊,等.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J].科普研究,2021,16(02):13.

[19]江小涓.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1(08):11-12.

[20]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EB/OL].(2022-04-13)[2022-7-16].http://www.hebeitour.gov.cn/c/2022-04-13/566795.html.

[21]张琦,张欣欣.扎实推进乡村建设[N].中国社会科學报,2022-07-07(001).

作者简介:李翠亭(1964— ),女,河北大名人,国际学博士,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文化、科普文化、课程思政、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文化产业科普
科普达人养成记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微科普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