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浦乾江“郭李氏”姓氏符号的文化意蕴

2023-06-11刘盛平

寻根 2023年2期
关键词:复姓李氏姓氏

刘盛平

广西北海合浦乾江村古时称为“乾体”。2015年,乾江村被列入第一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乾体至今留存七大宗祠,即苏氏、洪氏、麦氏、周氏、钟氏、郭李氏及十五户祠。

本文述及的郭李氏祠,为一处明清风格的古建筑,落成时正厅为“天秩堂”,为三进三出宅子,分门厅、正厅、后厅,现正厅已被拆毁,仅留有门厅、后厅和左右两厢房。郭李氏祠的正门门楣上有一块花岗岩石刻,上有“郭李氏祠”四个遒劲有力的阳刻大字。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东国家风远,西陲世泽长。”

后厅是供奉郭李氏历代祖先神位的地方,现供奉有“郭大纪公之神位”和“李心朗公之神位”。

大门左侧有一排厢房,郭李氏家族曾在此建秩序初等小学堂,给家族及乡邻子弟提供免费教育。秩序初等小学堂是乾江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它的成立开创了乾体乃至合浦县教育开办新式学堂的先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撤销。

郭李氏祠堂侧面遗留有碑刻四块,其中两块的碑文尚能基本识读。根据郭李氏的族谱记载及家族口头传承,郭氏始祖为郭音舆,原籍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瓦子街猪屎巷,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来廉州府合浦县承继杨家山杨光祖产业,初到时有宗支源流记录,由于世乱逃散已遗失。明崇祯二年(1629年)曾再编修宗谱,但该宗谱也已无存。郭音舆子孙中的一支繁衍到第七代,大约是在明万历到清康熙年间,有郭氏五兄弟分别移居五地,郭大纪移居乾体(今乾江),郭大叙移居独江,郭大秀移居菅,郭大伟移居灵山,郭大熙移居龙门。其中郭大纪因无出抱养了一异姓男丁李心朗。李心朗生于康熙七年(1668年),为其生父在广东吴川来合浦菅居住时所生。族谱记载“心朗公祖一生善待父母,友爱兄弟,待亲友以敬,处乡邻以和,在当时莫不啧啧称道,谓吾祖孝友忠信人也”。自此,“郭氏改心朗李氏繁衍”。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产生了郭李这个独特的姓氏,传承至今已有13代。“郭李”这一姓氏来源所蕴含的意义就是告诫后人既要铭记郭姓先祖的养育恩情,同时也不要忘记身上流淌着李姓的血脉。

据不完全统计,清同治、光绪两朝,郭李氏后人取得功名的有:同治年间,廪生郭李芳,监生郭李固、郭李基、郭李树、郭李滋、郭李祯、郭李超、郭李佳、郭李勋、郭李棠、郭李敏、郭李彬,生员郭李园、郭李琛、郭李峤、郭李英、郭李藩。光绪年间,贡生郭李广、郭李镇、郭李瑛、郭李铖、郭李介,廪生郭李监,监生郭李芬、郭李贵、郭李斌,附生郭李襄,武生郭李熊。其中郭李镇曾受聘为乾体学堂的第一任校长。

姓氏不仅是人名标识和家族标识,也是一种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符号。“郭李氏”这一姓氏具有十分突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郭李氏”姓氏符号的特殊性

“郭李氏”是由单姓“郭”和单姓“李”组合而成的双姓,双姓是一个新的姓氏,并非复姓。也有学者将这种由两个以上的单姓合在一起组成的姓氏称之为“合姓”。汉族复姓是以两字为姓,而双姓却是两个单姓的组合。双姓和复姓虽然都是两个字,但它们的本质是不同的。“郭李”和其他复姓一样,是不可分开的。复姓和单姓一样,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而不是凭空出现的,例如:欧阳、上官、皇甫、诸葛等姓氏。类似“郭李氏”这样由两个单姓组合而成的双姓较为少见。就笔者目力所及,有关书刊介绍的双姓主要有:浙江省的“陆费”、广东省的“刘胡”、福建省及香港的“钱王”、台湾省的“张简”和“范姜”。已故中华集邮联合会副会长、新光邮票会创始人、中国集邮界先驱张包子俊先生的姓氏也属于双姓。另外,有学者撰文称:“台湾的合姓有44个之多,大陆的江苏宿松县县志记载有合姓23个,江苏宜兴地方志记载有合姓9个,但对于上述合姓,作者并未进行过實地调查核对。”

综上,这类由两个单姓组合而成的双姓,并非汉族传统姓氏的主流,在历史上也并未形成一种姓氏的趋势,只是在少数地区、少数人群中使用,因而较为少见,甚至可以说每一个都是“独此一家”。

(二)“郭李氏”姓氏的产生属于特殊的“改易姓氏”类型

姓氏作为一种血缘关系和家族传承的标志而世代相袭,一般是不可随意改变的,但实际上,在我国历史上家族改易姓氏的情况屡见不鲜。关于家族改姓的缘由和类型,从古至今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九类情形:

第一类是因为民族的融合而更改姓氏。最常见的是胡姓汉化,例如汉武帝曾经赐匈奴休屠王的太子姓“金”。

第二类是皇帝对他人进行赐姓或者贬姓,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至高无上的荣誉或皇帝惩罚臣子及政敌最具污辱性的工具。前者如汉高祖刘邦赐项伯、娄敬姓刘;后者如唐女皇武则天强令中宗皇后王氏改姓为“蟒”,给王氏污辱。

第三类是为了避讳而改姓氏。比如汉明帝名刘庄,因此庄姓都改为同义字严姓。

第四类是为了避祸而改姓氏。如司马迁后人为避祸改姓同或姓冯。

第五类是为了避耻、避嘲而改姓氏。安禄山叛乱之时,镇守南阳的安抱玉上书朝廷,称他耻于与逆贼安禄山同宗,请求改姓,随后唐玄宗赐其“李”姓。

第六类是复音姓氏,为了单音化而改姓氏。例如战国西门豹的后人改姓西,钟离氏改姓钟。

第七类是因音讹而改姓氏。我国疆域辽阔,有时同一姓氏在南北方的方言中读音差异较大。比如三国时期的简雍,本来姓氏是“耿”,但由于幽州当地人将“耿”读为“简”,最后耿雍就成了简雍。

第八类是为了省文(即写字时省去一些偏旁或者部分笔画)而改变姓氏。例如将“邵”写成“召”,将“鄣”写成“章”,将“谭”写成“覃”,久而久之,便将原姓改为了新姓。

第九类是冒姓,系因被人收养、过继,或因母改嫁,或为赘婿等,而改取他人之姓。如三国时期的曹操本姓夏侯氏,因其父为曹腾收养,遂冒姓为曹。

“郭李氏”“陆费氏”等一类姓氏是由于被收养、过继而将原有的姓氏进行了变更,并由子孙后裔一脉相传,从大的归类来说,应属于冒姓一类。但其冒姓的具体方式又与一般冒姓情形不同:一般的冒姓是用一个姓取代另一个姓,但“郭李氏”“陆费氏”等双姓,则是用一个姓加另一个姓,组成新的姓氏。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姓氏文化一直处在复杂的演变过程中。“郭李氏”作为一个自创的新姓氏,它的出现丰富了姓氏的数量与种类,成了我国姓氏资料宝库的一部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从前述“郭李氏”的姓氏源流来看,其产生是与立嗣问题紧密相关的。立嗣问题是中国古代宗法家族制度、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婚姻家庭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立嗣,是指古代没有亲生子的家庭通过人为的方式弥补自然血缘的缺憾,过继家庭外的男性为子,以继承家产并肩负宗祧继承的责任。嗣子是为了承继宗祧的目的而立,其担负着为嗣父母养老送终、继立门户的义务,同时也获得了继承嗣父母家产的权利。根据程维荣《中国继承制度史》,在中国传统社会,无法繁育子嗣或子嗣夭折的家庭被称之为无子家庭。在家庭层面,这些家庭因后继无人而使祖先陷于绝祀境地;在国家层面,这些家庭因无子承担赋役而导致了作为社会民事主体的“户”的消失,故称之为“户绝”。而“过继”,则属于“收养”这一“拟制的亲子关系”中的一种,是指无子或户绝的家庭为了延续宗族世系、祭祀祖先神灵而将家庭之外的人立为子嗣,也是传统社会比较重要的一种立嗣承继方式。在宗法观念浓重的古代社会,过继有着相对严苛的规定。《中国继承制度史》中较为详细地总结了以宗祧继承为目的的收养(即过继)所应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其中一条就是:出继方的子嗣一旦过继给承继方为子,一般会随继父改姓并被禁止随意复姓归宗。

在古代,“一子”不得不面对“为两家后”的事件并非个案,由过继(收养)、立嗣引发的改姓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尽管官方律令禁止继子复姓归宗,但在现实生活中,继子归宗改姓的现象在历朝历代都时有发生。三国时期,孙吴的左大司马朱然本施氏子,为养父朱治守孝期满后“乞复本姓”,“孙权不许”。高楠专门考察了宋代归宗女的法律用语,养子归宗改姓的条法与案例,官员、兵士等公职人员归宗改姓的严格程序及禁令,认为这一切表明宋代归宗改姓问题既普遍,又非细事。根据邱进春的研究,在明代,不少人因各种原因更改了姓氏。在传统“孝”理念的支配下,他们尽可能地谋求复姓。特别是其后代考中进士入仕后,绝大多数都選择了复姓。根据许中荣的研究,明清白话小说中大量有关继子“复姓归宗”的情节与叙述,这反映了当时人对现实生活中过继关系的焦虑。

上述学者的研究表明,对于继子而言,姓氏问题始终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两难问题。这种两难体现为孝与义的矛盾冲突。在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下,“姓”被视为维系血脉传承“以纪其族”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而且被提升到非常高的地位,“圣人有作,立姓以别其系,严宗以谨其诚,亦因夫性之自然,理之所不可易者而已。苟惟强离其所系而合于其不可合,是岂性也哉!”“复姓”意味着“复续”父母的血脉,是履行孝的体现。如果继续姓收养家庭的姓氏,则为“不孝”。然而,如果继子选择“复姓归宗”,则是为道德与法律所不允许的“背弃养育之恩”。因为对于养育自己的外姓而言,复姓是为不义。

面对这种孝义冲突之下的伦理与道德的两难选择,郭李氏的先祖用创制双姓的方式较为巧妙地求取了“孝义无亏”的心理平衡,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找到了一个实现孝义两全的折中之举,为化解由过继、立嗣、改姓引发的伦理与道德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可以说,“郭李氏”这一类姓氏符号,为后人研究清代的传统家庭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研究样本和研究角度。从“郭李氏”这个姓氏入手,既可以看到清代宗族意识和宗法制度的作用,也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某些风俗心理和伦理道德观念,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复姓李氏姓氏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文言文练习
散 步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
姓氏拆解
姓氏知多少
消失的姓氏
李氏朝鲜对明事大关系确立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