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代早期巴人与巴文化
2023-06-11王善才
王善才
谈到巴人、巴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四川和重庆境内的“巴蜀文化”。因这一文化的提出和宣傳较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到现在已有八九十年了。它是包含巴、蜀两个民族文化的一种姊妹型文化。蜀人的重点活动地域,主要在川西成都平原;巴人的重点活动地域,主要是在今重庆地区。
就重庆地区的巴文化而言,其时代主要是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因而只能称为晚期巴文化。这是因为我们在近几十年的考古工作中,已经发现了早期巴文化的痕迹。
早期巴文化的年代,是在距今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至距今3000年前后的商周时期,时间长达1000多年,比晚期巴文化的年代略长一些。
早期巴文化的地域范围,经过考古调查和从发掘所获资料看,应是以鄂西清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三峡一带为中心,渝东地区、陕南汉水上游地区和鄂中江汉平原的西南隅,也属早期巴文化的地域范围。
过去人们对早期巴人、巴文化,没有多少印象。尽管在古文献中有不少记载关于巴人、巴国的事,但早期巴人的起源地在哪儿,活动的重点地域在哪儿,早期巴文化的面貌如何,都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们对古文献中的记载,也可先作些了解。这里列出几条,与大家分享:
1.在出土殷商时期的甲骨上,刻有“巴方”的卜辞。即殷商民族有多次南下伐“巴方”的记载。
2.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有“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的记载。意思是说夏朝第二任君主启一个名叫孟涂的臣子,是在巴地(约在长江三峡巫山至秭归县一带)做巫教教主的神,主持人们的诉讼。《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还有“巴蛇食象”的记载。这可能是巴蛇部落曾吞并或兼并过以象为图腾崇拜的部落。
3.在《淮南子》中,则有“羿断修蛇于洞庭”的记载。后在六朝人所著的《寻江记》中,亦有“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曰巴陵也”的记载。这里的巴蛇、修蛇(即巨蛇)都应该是指古代巴人,蛇应为巴人的图腾。羿是夏代第六任君主,说他率领北方民族南下攻打并战胜过巴人。
4.在先秦时期成书的《世本》一书中,有“廪君之先,故出巫诞”的记载。即说廪君的先辈或者他自己,原是一个称为“巫诞”的民族中的成员,后来廪君另辟蹊径,到异地独树一帜,并迅速发展壮大,便成为巴人首领。
5.《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引《世本》云:“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意思是说他们五姓部落都共同生活在武落钟离山。《后汉书·巴郡南蛮传》又云:“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说明“虎”也应是巴人的图腾,而且还点明巴人已开始出现奴隶制社会的人祭现象。
6.在《山海经·海内经》中,还有“西南有巴国。太生咸鸟,咸鸟生乘,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的记载。若按这条记载推算年代,那么巴人的出现,比原始社会末期更早。因太即伏羲氏,是传说中的“三皇”时代,至迟应与黄帝同时,甚至比黄帝还要早一些。
7.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有夏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的记载,说明在夏禹时,已有巴国参与当时国与国之间的社会活动。周初时,则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的记载,说明巴师在周初从武王伐纣立过大功!
以上这些记载,都是记述西周时期以前千百年时间里的早期巴人情况。但现今如果没有早期巴人的文物出土,人们可能很难确信这些记载的真实性。
自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上发现有刻画的“巴方”卜辞后,人们才确信我国古代南方真有巴人的方国存在。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先后在鄂西清江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三峡一带,以及陕南汉水上游的部分地区和鄂中江汉平原的西南部分地区,在配合国家各种土建工程的考古工作中,陆续出土越来越多的早期巴文化遗物。其中出土最多的,是在鄂西清江长阳一处叫作香炉石的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夏、商、西周时期不同于北方夏商周文化特征的大批遗物。遗址地层的叠压关系十分清楚,遗物的发展演化清晰有序,而且文化内涵极为单纯,没有外来文化渗透或并存。与此同时,还发现该遗址所在地附近一带的地形地貌,与古文献记载廪君巴人所建第一座都城(即夷城)的环境特征完全相符。因此,确认这处香炉石遗址,就是廪君巴人所建的第一座都城(即古夷城)。经研究,特将这一重大发现的早期巴文化,按照我国考古定名的法则定名为“香炉石文化”。
香炉石文化的主要特征:陶质生活用具是以夹砂褐陶或灰褐陶为主,约占80%。纹饰以粗、细绳纹和方格纹为主。火候一般较高,质较硬。器型以数量居多的圜底罐、圜底釜、平底钵和尖底杯为代表,其中尤以圜底罐、釜最为典型。陶釜的数量之多,世所罕见,多达3200余件。陶罐也多达近千件。罐、釜的总数量,约占全部遗址出土陶容器的80%以上。其文化特征,与北方中原地区以鼎、鬲为特征的夏、商文化迥然不同。生产工具除使用磨制不够精致并保留有打制痕迹的斧、锛、凿等一批中小型石器外,还有大量使用种类繁多的骨器,以及式样众多的陶纺轮和陶网坠等陶制生产工具。陶纺轮可说明当时的纺织业或桑蚕养殖业已较发达。从网坠、铜鱼钩、骨镞、双翼铜镞和大量鱼骨的发现,以及遗址周围紧靠河流和山林的地理环境分析,香炉石文化的早期巴人喜欢依山傍水居住,以渔猎为主,兼以畜牧业和采集为辅。遗址中出土的贝币(海贝),说明当时已有商品流通。出土的甲骨,年代早,数量多,令人瞩目。其中墓葬中出土的大型卜骨,是用牛的肩胛骨制作,与北方殷墟遗址出土的大型卜骨一样,年代还略比殷墟的早。遗址中出土的卜骨,全是用较大鱼类的鳃盖骨制作而成,这在我国卜骨发现史上前所未有。还有骨制装饰品和陶印章的制作,也是香炉石文化的特征之一。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而且也表现出了比较高的工艺水平,为香炉石文化增添了光彩。特别是两枚商末周初陶印章的发现,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陶印章,它把我国原有的印章战国起源说,提早了500多年。其意义重大,珍贵难得!印章的印文,经鉴定,与汉文不同,属巴文字系统。
由于香炉石文化极为典型,非常具有早期巴文化的代表性,故这一文化的发现,为研究和探索早期巴人在各个地方活动的历史文化,树立了一个科学断代的标尺。这也正如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教授在《清江考古》一书的序言中所评价的“以香炉石遗址命名的香炉石文化,为早期巴文化确立了一个科学的标尺,它将使巴文化考古学研究更加深入”。
长江三峡一带也同清江中下游地区一样,先后发现不少早期巴文化遗址。其中以西陵峡北岸的宜昌路家河遗址出土的遗物较多,较为典型,亦是以罐、釜陶质生活用具为大宗。特别是圜底陶釜的数量为最多,占陶容器总数的50%以上。不过,长江三峡一带的巴文化遗址出土物,都没有清江中下游地区的巴文化单纯,一般都有类似北方商文化的渗透或并存。即在一些遗址中,虽然是以巴文化为主,但多少都有一些商文化的遗物共存。
路家河遗址的巴文化遗存,其时代主要相当于北方的商文化时期,比鄂西清江香炉石文化遗址稍晚。
陕南汉水上游有代表性的城固宝山遗址出土的巴文化遗物,同样与商文化并存。其中巴文化遗物的特征,亦以圜底釜的生活用具为大宗。但时代一般认为是相当于商代早期的后段至商代中晚期,比鄂西路家河遗址的早期巴文化又略晚。
宝山遗址发掘主持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赵丛苍教授曾领队在川东(现渝东)小三峡一带的大宁河流域进行考察,已弄清陕南汉水上游地区巴文化的源头是从鄂西的早期巴文化传播而来的。具体的传播路线,是在峡江地区某个较方便进入汉水流域的河谷通道,其中与长江交汇于小三峡一带的大宁河流域,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赵教授的这一考察成果和结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曾高度评价和称赞,说这“无疑是极有启发的新见解”。因为在过去的古文献记载中,有不少记述古代巴人是发源于汉水上游的陕南汉中至安康一带。当今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汉水上游地区也有可能是古代巴人的发源地。但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地下文物材料,却推翻了巴人起源于汉水上游地区的那些说法。因做历史考证,必须重证据,现考古材料俱在,事实胜于雄辩!
至于前面提到的后照和巴蛇,据我看,也都不宜称为巴人的源头。因为后照的活动地域和活动内容,均不详,无法置信。巴蛇的活动地域,虽明确是在湘北洞庭湖周边地区,但时间主要是在夏朝时期,而且活动内容不详,也不知首领是谁。所以也不宜称为巴人起源地。还有四川达州市罗家坝遗址中夏时期及早商时期以前的文化遗存也不宜称为巴文化,因达州以北的陕南汉水上游地区的巴文化都是早商时期的后段或中商时期才由鄂西地区的早期巴文化传播过去的。
关于巴人、巴文化的源头,这里还有本文前面提到的另一条古史记载,在学术界似乎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那就是《世本》中所云“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因现在有些人不同意廪君是巴人始祖,也常常拿这一条记载来说理。其实在我看来,这条记载并不能成為反对或否定廪君是巴人始祖的理由。我认为“廪君之先,故出巫诞”,这话并不错,错的是有人理解错了。我的理解是,这句话可以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廪君的父辈或前辈以前是“巫诞”民族的成员,以后迁徙到了古夷水北岸的武落钟离山赤穴中居住并改姓巴氏,而廪君则是在武落钟离山土生土长的巴人;一是廪君幼年随父母从“巫诞”民族住地迁徙到武落钟离山赤穴居住,长大成人后,由他自己独树一帜,改姓巴氏。以后在武落钟离山的赤、黑二穴五姓氏比武获胜后,号称廪君,领导巴蛮五姓氏迅速发展壮大,就成为巴人首领了。这时的廪君,身份已改变,既不能再说他是巫诞人,也不宜称巫诞人就是巴人。若说廪君不是巴人始祖,能说巫诞人是巴人始祖?这恐怕是很勉强甚至是难以讲通的。因巫诞人就是巫诞人,巴人就是巴人。只有廪君才姓巴氏,巫诞人虽比巴人略早,但他们不姓巴,不宜称他们为巴人始祖。
总之,早期巴人、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脉络,通过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已逐渐清楚。那就是以鄂西清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清江与长江交汇地带的宜都地区)为起点,首先向长江三峡一带和江汉平原的西南部发展,然后从长江三峡继续向西北发展,即通过渝东小三峡一带的大宁河流域,向北直达汉水上游地区。
早期巴人、巴文化,以后到了西周晚期或春秋初期,又从渝东地区继续向西发展,最终形成以重庆地区为中心的晚期巴人、巴文化,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巴蜀文化”中的巴文化。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