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及其破除
2023-06-11蔡之兵
〔摘要〕西方现代化道路勾勒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共性,是“现代化=西方化”迷思形成的现实基础。然而,后发国家难以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大量事实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对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日益明显的遏制意愿,也使得后发国家开始反思甚至质疑“现代化=西方化”这一论断。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粗放型生活模式导致的资源竞争、利润导向型生产方式导致的产业竞争、不平等交换型发展模式导致的制度竞争以及后发国家在构建发展道路、引入发展外力、培育发展内力等层面上的两难选择,是后发国家难以破除“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关键。为此,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从发展认识、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理论、发展实践等维度来有效破除“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这不仅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其他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借鉴参考。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双循环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3)03-0098-08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①这一科学论断充分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的重要意义。实际上,“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由来已久,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探索都面临这一迷思带来的各种挑战。然而,关于“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形成机理,当前并无过多系统研究。为此,本文将立足西方現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具体特点,对“现代化=西方化”这一迷思形成的现实基础进行研究,并结合后发国家现代化探索所面临的困境,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除这一迷思的理论逻辑与有效实践,为其他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探索提供更系统的参考借鉴。
一、迷思缘起: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勾勒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共性
从概念本身属性看,现代化是人文社科领域最为复杂和模糊的概念之一,尤其是关于现代化概念内涵的界定,迄今仍然没有公认的清晰定义。以研究现代化而知名的美国学者布莱克曾经指出:“现代化的过程极为复杂,无法将其用寥寥数语归纳,否则将大错特错。”〔1〕14然而,虽然关于现代化概念的内涵界定,不同学者或不同学科难以达成一致,但在现代化起源于西方国家这一点上,几乎所有观点都无异议。
从发展历程看,西方现代化路径具有很多鲜明特征,如宗教革命与文艺复兴是西方现代化形成的重要前提〔2〕、城市的形成与工商业的兴起是西方现代化推进的核心动力〔3〕、资本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是西方现代化的主要载体〔4〕、对外战争与殖民地掠夺则是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手段〔5〕等。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现代化是持续动态演变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模式有所不同,所经历的发展轨迹也并不完全相似。更重要的是,不同国家的发展基础与环境不同,即使同属西方文明,但在探索实现各自现代化路径的过程中,也会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然而即便如此,通过比较不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仍然能够发现西方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存在如下四方面的共性,而这也是其他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难以避免的内容。
第一,从西方现代化的形式看,现代化是资本要素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现代化与工业化尤其是与工业革命的爆发密不可分,现代化也被视为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转向工业时代的必然路径。在农业时代,劳动力与土地要素对生产方式发挥决定性作用。相比农业时代的发展模式,工业时代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都已发生巨大变化,如在主导产业上,现代化进程使得国家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工商业;在人口分布上,现代化进程使得人口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在交通方式上,现代化进程也推动了铁路、航运、空运等新型交通模式的形成;在能源使用上,蒸汽革命与电力革命完全改变了农业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的能源结构。这些变化实际上都与不断提升的资本要素密集度密切相关。由此可知,在具体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这些国家之所以最后都形成了或者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要素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而市场经济机制作为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资本要素作用的制度,也成为了西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
第二,从西方现代化的过程看,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可持续的资本积累渠道。现代化进程要求各个领域的资本要素密集程度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推动现代化进程,必然以资本积累为前提条件。以工业化为例,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爆发,与一大批新型技术和设备的出现与商用密不可分。如蒸汽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产生了决定性作用;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是引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与装备;互联网的发明与普遍使用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根本动力。而这些技术与装备的成功出现又高度依赖于整个社会财富水平的极大提高,这是因为只有整个国家的资本存量丰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提高到一定水平,大量具有科研天赋的劳动力才有机会脱离传统的劳动分工体系,转而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以颠覆性的新技术引爆工业革命。可见,资本的不断积累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进一步分析西方现代化进程的资本积累渠道,可以发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现代化模式,其依赖的资本积累渠道并不一致。在西方现代化模式形成初期,对外通过侵略战争来掠夺殖民地的资源和财富、对内通过剥夺农民土地财产和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是这些国家实现资本积累的主要渠道。而当整个世界秩序逐步稳定后,部分西方国家如日本、德国也能通过发展产业和参与国际贸易,成功实现资本积累并有效地推动了自身的现代化进程〔6〕。
第三,从西方现代化的动力看,源于资本逐利的技术进步是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动力。从具体实践看,西方现代化并不是静态过程,其发展水平总体上也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如推动19世纪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推动20世纪西方现代化达到更高水平的动力则是以电力、内燃机等技术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支撑21世纪西方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则与以互联网、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密不可分。当然,这些工业革命的出现,并不是因为西方现代化以引爆工业革命为根本目标,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方现代化模式是资本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天性逐利的资本会通过持续探索新的生产技术、新的消费模式与新的应用场景,创造更多的利润并顺利完成资本积累过程。这种行为固然推动了西方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但完全以资本利润为导向的发展思路,最终也使得西方现代化模式几乎都陷入了产业空心化和过度金融化的境地。
第四,从西方现代化的格局看,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影响国家发展兴衰的重要原因。虽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似性,但由于整个现代化进程持续了数百年时间,不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在整个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些西方国家同样会围绕技术前沿、市场份额、产业升级、对外开放等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这也表明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很难独立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之外。实际上,西方数百年的现代化进程明确揭示了国家竞争对国家发展兴衰的直接影响,无论是19世纪美国对当时全球经济总量第一的英国的成功超越,还是日本在20世纪赶超美国的失败,都表明单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会与全球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竞争和碰撞,这是所有国家实现自身现代化目标的必经之路。
由上可知,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形成与西方尤其是欧洲的地理、历史、人文、宗教等因素具有直接联系,这也使得西方现代化模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也要看到,在持续数百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不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呈现出一些基本共性,比如现代化在形式上体现为资本密集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过程上以可持续性的资本积累渠道为前提、作为现代化必要条件的技术进步会受到资本逐利本性的推动以及国家竞争对单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会产生巨大影响等内容,都是其他国家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会遇到的共性问题。与此同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现代化进程,其现代化发展之路对其他国家也理所当然地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因此,这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现代化=西方化”迷思形成的现实基础。
二、迷思渐悟: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的内生缺陷
很长一段时期内,“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在全球大行其道,大多数后发国家在推进自身现代化进程中,都会选择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范式。然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通过学习西方现代化模式,很难成功实现自身的现代化目标。
从二战前后的发达国家变化情况看,全球新增发达国家的数量极少。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发达国家的定义,20世纪70年代全球共有23个发达国家,分别是美国、加拿大、丹麦、瑞典、芬兰、荷兰、比利时、德国、英国、爱尔兰、法国、奥地利、冰岛、瑞士、希腊、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葡萄牙、土耳其、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②。相比之下,2019年全球的发达国家仅仅新增了9个,分别是新加坡、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巴哈马、韩国、以色列,而这9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之和还不足1亿人③。因此,二战以后,真正能够通过学习模仿西方现代化模式并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数量极少,西方现代化模式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有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思甚至质疑“现代化=西方化”这一判断。
实际上,之所以后发国家难以通过西方现代化模式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克服一系列共同的包括完成工业化进程所需的资本积累、突破产业升级面临的技术壁垒、应对快速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剧烈社会变革、妥善处理经济快速发展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等难题,而后发国家相对薄弱的发展基础和较差的发展能力,使得他们在破解这些难题的过程中会遭遇巨大挑战并最终影响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导致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难以成功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西方现代化模式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内生缺陷是后发国家难以通过西方现代化模式完成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得益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先发优势,西方现代化模式所具有的一系列内生缺陷对自身现代化进程的负面影响尚不明显,但当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进入现代化进程后,由于后发国家的发展进程深度融于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与产业秩序,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缺陷就開始显现并对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第一,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资源粗放型生活模式会导致激烈的资源竞争。发展是消耗各种资源的过程,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消耗的各种资源数量也会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地球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所消耗的资源数量就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与此同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完成现代化的时间较早,其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并不紧张,这使得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资源粗放型甚至是浪费型的生活模式,其人均资源消耗量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以美国为例,美国早在20世纪就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其能源消耗已过峰值,但即便如此,2014年美国的人均能耗量仍然分别是中国、印度和巴西的3.3倍、14.1倍以及5倍〔7〕。可见,在西方现代化模式下,西方国家的人均资源消耗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其优越的生活模式需要大量资源作为支撑。在这种背景下,当其他后发国家开始进入现代化轨道,对资源需求开始增强后,双方必然会为了资源使用而展开激烈的竞争甚至冲突。此外,对后发国家更为不利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早已通过各种国际组织设置了气候谈判、环境保护、降低碳排放等议题,对后发国家的能源消耗与资源使用进行约束与限制,极大增加了后发国家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难度〔8〕。
第二,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利润导向型生产方式会导致激烈的产业竞争。由资本扩张所产生的利润是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在现代化早期,通过开发市场和垄断市场来获得足够多的利润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的生产方式。但随着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以及国际竞争力量的均衡,通过市场垄断来获得足够的利润越来越困难。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先发优势,通过占据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从而获得更多的产业垄断利润,就逐渐成为西方现代化的主要生产方式。在这一生产方式下,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越高,即自身产业体系的技术壁垒越高,最终能获得的垄断利润就越多,比如目前代表工业技术最前沿的光刻机,其单价已经超过10亿元。西方发达国家也正是依靠此类产业的垄断地位,才能够源源不断地从全球产业分工中得到额外利润。然而,由于高额垄断利润的巨大吸引力,绝大多数国家的产业升级都会以此为目标,再加上此类产业数量相对较少,在这些领域内很容易形成激烈的国家竞争。这种情形使得打压并阻止后发国家的追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举措,这一点已经在美国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打压中得以验证。
第三,西方现代化模式内含的不平等交换型发展模式会导致激烈的制度竞争。由于现代化是一个全球过程,作为先行者,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完成了现代化且取得了巨大成绩,其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对其他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探索必然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在完成现代化进程之后,西方国家利用自身的先发优势,构建了全球政治、经济、产业、贸易秩序与体制,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探索深度内嵌于这种全球化体制。然而,这种由西方发达国家构建的全球发展体制,其本质是一种不平等交换的体制:从整体结构看,这是由发达国家作为中心、后发国家位于外围的“中心—外围型”的世界体系〔9〕178;对后发国家而言,这又是一种依附式发展体制〔10〕258。这种发展体制的不平等体现于不合理的全球产业分工与不等价的商品交换,即西方发达国家在这种全球分工格局中,占据了产业链上游以及金融业等优势产业位置,后发国家则被定位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位置,双方的商品贸易在价格与价值上都呈现极不公平的情形④,后发国家需要在劳动力、生态环境甚至国家主权等领域付出巨大代价,才能融入这种发展体制,而在融入这种发展体制后,不平等的交换体制也极大提高了后发国家发展的难度。从发展实践看,在这种发展体制下,大多数后发国家会被长久束缚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底端位置,且因为只能获得较低的产业利润而使得支撑自身现代化的资本积累过程难以顺利完成,这也是为何二战以来能够真正完成现代化进程的后发国家数量较少的根本原因。
不可否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发展竞争是一种常态,各个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发展利益而出台相应的政策也是应有之义。然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下,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明显遭遇了正常竞争之外的遏制,这里固然有不同意识形态所导致的发展路线分歧在发挥作用,但归根结底,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长久维持自身的高能耗生活模式与从不平等发展体制中得到的额外收益,才是其对其他后发国家尤其是后发大国采取遏制措施的根本原因。不过,在短期内,这种遏制虽然减缓了后发国家的发展步伐,但长期来看,这些遏制举措也会使后发国家开始反思并质疑由西方发达国家构建的全球发展体系,这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全球发展格局带来巨大的影响与冲击。
三、突破方向: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面临的两难困境及其经验教训
虽然很多后发国家在现代化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但从实践效果看,只有寥寥无几的后发国家能够完成现代化的现象仍然表明:后发国家想要通过现代化来完成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并不容易。究其原因,除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遏制举措外,后发国家能否突破自身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多重两难困境,是其真正成功破除“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关键。
第一,在发展道路的构建上,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面临自主探索和全面模仿的两难。由于现代化是涉及多个领域的系统转变,因此要求后发国家必须能够持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这是后发国家探索现代化发展模式所面临的根本挑战。错综复杂的发展局面和相对较差的发展能力,使得后发国家在探索现代化道路时,往往会选择借鉴甚至模仿西方现代化模式,而不会选择自主探索现代化模式。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的发展利益需求,已经顺势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开出了“华盛顿共识”这一药方,这也使得后发国家很难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理论与模式的影响。从具体政策内容来看,“华盛顿共识”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国家发展相关的领域,其政策导向主要包括贸易自由化、国企自由化、利率与汇率制度的市场化、减少政府管制、开展税制改革并降低税率等内容,全面体现了西方发达国家主张的自由化、私有化、完全市场化的战略导向〔11〕。然而,包括拉丁美洲、亞洲、非洲等地区的大量实践都证明,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华盛顿共识”不仅不能帮助这些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反而让很多国家都陷入了发展陷阱。实际上,已有文献指出,一个国家最优的治理与发展模式,都高度依赖于自身的历史文化、要素禀赋与发展基础,只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自主探索,盲目地以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现有的发展体制为目标,进行靶向改革,往往会让自身陷入发展困局〔12〕。但即便如此,后发国家想要通过自主探索来克服现代化的种种难题与挑战,仍需巨大的勇气和智慧。
第二,在发展外力的引入上,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面临利用外力与依赖外力的两难。即使是自主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后发国家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内力与外力的选择问题,这同样会对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产生巨大影响。从发展的独立性而言,通过增强国家的内生发展动力并跨越现代化进程的重重关卡,是保障后发国家发展利益的根本之道。但在全球化时代,无数案例都表明,后发国家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持续提升发展水平的,对外开放几乎成为所有后发国家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然途径。在通过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并利用外力的过程中,对外开放程度与节奏的选择,同样是后发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向外的技术与产业转移,是后发国家加快自身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是后发国家产业体系持续获得利润从而实现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然而,在这两方面的有利因素中,后发国家很容易从利用外力的初衷陷入依赖外力的陷阱。如在技术与产业转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与发展成本的变化,不断向海外转移部分技术与产业,但如果后发国家的发展战略完全依赖于这些外部转移的技术与产业,就很容易形成对西方发达国家技术与产业体系的高度依赖,并严重干扰自身技术与产业体系的升级进程。在市场需求方面同样如此,供给能力与消费能力是确保国家经济体系能够持续循环和升级的两大前提,而西方庞大的市场需求规模会加速后发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导致后发国家产业供给规模远远超过国内需求规模,最终使得后发国家的供给体系被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所绑定和限制,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频频以贸易战等手段来遏制后发国家的重要原因〔13〕。可见,后发国家利用外力来加速自身发展是难以避免的路径选择,但在具体实践中,这种选择很容易演变为路径依赖,并最终影响后发国家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三,在发展内力的培育上,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面临坚持内力和放弃内力的两难。内力与外力是后发国家推动现代化的两大主要动力。利用外力要避免对外力形成依赖,相比之下,培育内生发展动力则要克服畏难思想。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面临诸多难题,而克服这些难题往往既可以选择外力介入,也可以坚持培育内力。但相比通过外力解决发展难题,依靠内力不仅需要更长的时间,也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在工业领域,对一些重要的机器装备,绝大多数后发国家都会选择“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路去解决,而不会通过自主研发去生产,因为相比于前一种思路,自主研发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装备拥有的技术壁垒也会给自主研发的成功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不仅如此,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生产领域的问题外,后发国家还会面临很多类似于缩小收入差距、保护生态环境等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去破除的制度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后发国家能不能坚持自主创新,通过探索与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制度去破除这些难题,也是影响后发国家最终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虽然大多数后发国家都能意识到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性,但当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发展难题时,又很难坚持内生发展这条道路并最终会因为过于依赖外力而陷入被外力绑架的困境。
综上,想要破除“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就必然要求后发国家能够成功实现现代化。而实践证明,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在构建发展道路、引入发展外力、培育发展内力等层面,都面临两难选择。进一步分析,想要避免这些两难选择对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负面影响,必然要求后发国家能够准确认识发展本质、科学选择发展方式、有效培育发展能力。然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多方面的先发优势以及自身相对较差发展基础的共同作用下,后发国家很难在这些方面都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更何况,即使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向,后发国家能否持续破除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同样对后发国家的发展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四、有效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破除“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系统尝试
在认识上能够认清现代化的难度与本质、在道路选择上能够坚持独立自主并成功探索可行的发展道路、在能力培育上能够有效应对和解决各种发展难题,是后发国家破除“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关键。作为后发大国,中国提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如下五个方面满足了上述要求,为其他国家破除“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认识层面,用独立自主方针破除了模仿复制思维。相比于其他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一开始就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以工业体系为例,工业体系是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对一个大国而言,能否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直接决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能否顺利完成。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对外战略并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付出巨大的努力与牺牲后,苏联援建了中国156项工业项目,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体系的基础,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然而,当苏联的诸多行为开始对中国的主权利益形成挑战后,中国坚持以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为先,这也最终导致苏联撤走了在华专家并停止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帮助〔14〕。从直接影响看,这一行为对中国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巨大压力,延缓了中国成功培育完整工业体系的进程,但从长远看,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极大增强了中国发展的信心,间接促进了中国自主研发与发展能力的提高,为最终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目标层面,以人民发展导向破除了资本逐利导向。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资本要素的逐利扩张所导致的市场开发与技术创新,是推动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而对部分后发国家来说,现代化则是后发国家用以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工具。可见,在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后发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化的工具属性非常显著。基于发展实践,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两种视现代化为工具的发展模式都遭遇了巨大挑战,前者由于无法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而陷入了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危险境地,而后者则无法真正利用现代化来凝聚内部的发展力量。究其根本,没有将人的发展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目标,是两种发展模式难以取得最后成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无论是作为资本扩张的载体,还是实现国家追赶的工具,如果不能将人的发展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目标,发展成果就会在资本扩张与国家追赶过程中,被其他既得利益团体所攫取,整个现代化进程也会因为国民无法公平、持续地分享发展成果而出现动荡甚至失败。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发展为根本导向,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首要目标,从根本上明确了现代化的人民属性,既摆脱了现代化在西方现代化下的资本属性,也超越了现代化在部分后发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工具属性,有效避免了现代化进程的异化和中断。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道路层面,用双循环发展格局破除了单一动力驱动格局。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力与外力的关系,是很多后发国家难以突破发展困局的首要挑战。一方面,外部力量对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必不可少,但避免对外部力量的过度依赖也是后发国家必须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内生动力是后发国家能够最终完成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支撑,但如何坚持长期培育内生动力也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需要实现的目标。长期以来,通过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并利用外部力量,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后发国家加速发展的重要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国家都形成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依赖,我国也不例外〔15〕。然而,自新时代以来,随着国内发展阶段的转变以及西方发达国家遏制我国发展的意愿和举措日益强烈,我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这一战略明确了内生动力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继续强调了外部力量的重要性,并对外部力量未来发挥作用的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不仅仅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后發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在处理外部力量与内生动力上的重大进展,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既能够以内生动力为主,又能持续发挥外部力量作用的发展道路,这将为其他后发国家培育现代化动力的策略提供有效参考。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理论层面,以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破除了西方经济学思维定式。任何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都必然以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前提,这也就意味着现代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对经济发展的指导效果,就成为影响国家现代化进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大量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显然没有为后发国家的发展指明方向,甚至将后发国家引入歧途。如在产业发展上,西方经济学将产业结构的脱实向虚视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这也使得很多后发国家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对实体经济比重的下降甚至“空心化”现象熟视无睹,反而过度追求金融业等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并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又比如在收入分配领域,西方经济学以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为核心,认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自由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政府不应对此进行过度干预,这使得很多以此为依据的后发国家,其内部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并最终导致巨大的社会动荡。实际上,已有观点指出,西方经济学理论并没有如实揭示西方发达国家当年崛起的真正原因,当前的西方经济学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稳固自身利益而设计的,它是既与现实完全脱离,又在意识形态与利益站位上与西方发达国家高度一致的理论,并不能有效指导后发国家的发展〔16〕。面对这一局面,基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与独立自主方针,中国不仅在理论上提出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在实践上也在着力破除一系列所谓的西方经济学“规律”。如在产业结构演化上,中国的制造业比重曾由2011年的32.1%快速下滑至2020年的26.2%,年均降幅达到0.66个百分点,这一轨迹似乎符合西方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判断。然而,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经济领域发展的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7〕。相关部门以此为依据出台了大量系统举措,2022年我国的制造业比重又反转上升至27.7%,这是全球发展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经历制造业比重快速下滑期后,重新实现制造业比重提高的案例,这也充分证明了基于中国实践的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相比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效性。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实践层面,以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范式破除了照本宣科的套用样板范式。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实践固然具有相似性,但更多的是存在差异性。而即使是在资本积累、技术升级、市场开发、收入分配等共性问题上,不同国家的有效破解思路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遗憾的是,很多后发国家在现代化实践中,难以意识到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在破除自身发展问题时,往往会直接套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或者经验,因而通常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无论是俄罗斯当年改革所选取的“休克疗法”〔18〕,还是西方国家为拉丁美洲开出的“新自由主义”药方〔19〕,都没有成功解决这些国家所遭遇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现代化涉及领域众多,后发国家面临的不仅仅是整体发展道路层面的问题,在包括城镇化路径、产业结构升级思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等细分领域,同样面临具体的难题。如在城镇化领域,是直接以大城市为人口转移的最终目的地,还是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推进的道路?在人与自然环境领域,是始终坚持先污染后开发的思路,还是尽快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针对这些难题,倘若盲目模仿发达国家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如很多后发国家在推动城镇化进程时,过于激进,使得大量农民在很短时间内涌入城市,结果不仅使得城市出现连片的贫民窟地带,也极大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了国家的持续发展〔20〕。相比之下,中国城镇化战略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立足于中国独有的土地制度与社会文化结构,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既实现了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也确保了整个国家的总体稳定。可见,后发国家想要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就不能通过直接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或经验来持续推动现代化进程,而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具体问题的形成机制,来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政策举措,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经验之一。
时至今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有效破除已显而易见,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遏制意愿也与日俱增。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⑤。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持续深入和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也启示我们未来应更加重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短板,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稳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方位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基础,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抵御风险的能力和韧性,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能够成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之路。
注释:
①参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第1版。
②参见https://www.oecd.org/about/document/ratification-oecd-convention.htm。
③各国人口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
④21世纪初,形容中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存在巨大利润差距的“8亿件衬衫才能换取一架飞机”的事实,就是这种不平等交换地位的真实写照。
⑤参见: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6日下午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http://www.cppcc.gov.cn/zxww/2023/03/06/ARTI1678113483444185.shtml。
参考文献:
〔1〕布莱克.现代化的動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桑 红.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1999(04):71-77.
〔3〕刘 成.欧洲中世纪三大特性与现代化起源〔J〕.史学月刊,2009(11):92-97.
〔4〕叶险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02):16-24.
〔5〕王加丰.战争、动乱和西欧早期现代化〔J〕.世界历史,1989(01):146-150+160.
〔6〕孔凡静.日本现代化的资本积累与投资布局〔J〕.社会科学战线,1980(02):110-116.
〔7〕杨占红,吕连宏,曹 宝,等.国际能源消费特征比较分析及中国发展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16(01):94-102.
〔8〕于宏源,王 健.全球气候治理和发展中国家气候谈判策略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07):61-66+87.
〔9〕颜鹏飞.激进政治经济学派〔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10〕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杨衍永,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1〕江时学.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与拉美国家的改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06):30-33.
〔12〕蔡之兵.靶向优化还是自主进化: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路径的甄别与方向〔J〕.人文杂志,2021(05):22-32.
〔13〕殷剑峰.储蓄不足、全球失衡与“中心—外围”模式〔J〕.经济研究,2013(06):33-44.
〔14〕连美飞,李延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73-78.
〔15〕高拴平.我国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的强对外依赖现象:表现、影响和对策〔J〕.社会科学辑刊,1997(06):55-60+154.
〔16〕贾根良.美国学派:推进美国经济崛起的国民经济学说〔J〕.中国社会科学,2011(04):111-125+222-223.
〔17〕齐美虎,黄云平.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23(01):1-5.
〔18〕尹 歲.俄罗斯经济转轨为什么失败?——基于休克疗法的理论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6(05):22+24.
〔19〕陈 平,苏振兴.新自由主义与拉丁美洲的私有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02):19-23+141.
〔20〕郑秉文.贫民窟:拉丁美洲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沉痛教训〔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5):115-122.
责任编辑 于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