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提质增效探讨
2023-06-11潘海强
潘海强
【摘 要】伴随“双减”政策的提出,小学音乐教育的需求相比于从前发生极大变化。如何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让学生实现轻松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业品质是广大教师需要审慎思考的课题。本文主要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从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创新作业形式,提升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小学音乐课堂提质增效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音乐;提质增效
在2021年7月,我国正式发布“双减”政策,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此政策发布后,学校纷纷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展开新一轮的改革。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应积极顺应政策要求,通过打造快乐课堂,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最终实现素质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方式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灌输式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甚至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相应便需要课堂效率有所提高,为了让学生实现轻松、高效的学习,教师应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积极丰富教学方式,为音乐课堂注入趣味性元素,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感受音乐学科的魅力。
(一)节奏律动,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其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有限。为顺应“双减”政策要求,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汲取知识,好的教学开端至关重要,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关键。教师在组织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自由律动肢体,进而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既能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同时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为后续的正式教学奠定基础。以《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族音乐舞蹈魅力,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可为学生播放本首歌曲的伴奏,并做简单的手臂与脚下舞蹈动作,让学生观察思考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待学生做出回答后,教师可鼓励学生模仿骑马、射箭的动作,并拍手为学生打节拍,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律动,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在课堂上,教师便可继续展开正式教学。
(二)音画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若仅是采用单一口述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终究有限,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学生,需要通过打造趣味性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紧跟教师的思路,切实提高学习效率。以《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用轻巧、弹性声音演唱歌曲的技巧,可以用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为歌曲伴奏,进入到正式教学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情系彝族》音乐动画,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彝族民俗、服装、建筑、风景等建立初步了解。与此同时,教师进行歌曲范唱,并用身体律动作为伴奏,然后与学生合作,通过接龙游戏的形式学唱歌曲。此种教学方式,让音乐学习不局限于“听”,更是延伸到“看”,通过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促使学生能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掌握到歌舞的演唱技巧。
(三)鼓励创编,深入体验音乐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为了让学生真正地享受音乐,帮助其减轻学唱的负担,教师可将音乐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学生的认知经验与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情境,将学生的学习情绪带入到情境中,深入体验音乐,使音乐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以《劳动最光荣》教学为例,本节课是木琴独奏曲欣赏课,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体会到劳动的欢乐与光荣,教师首先要依次为学生展示公鸡、喜鹊、蜜蜂的图片,通过对它们本领的描述自然导出歌词。为了让学生产生共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真实生活回顾“日常生活中经常做哪些劳动呢”“掌握几种劳动技巧”。此外,在学生熟悉歌曲节奏、歌词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对各种劳动的肢体动作进行创编,使之可以与音乐融为一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简单的手持道具,总而言之就是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借助课堂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双减”政策的本质是要在关注学生分数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体能素质、兴趣爱好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既能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展开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而且能够进一步简化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这与“双减”政策的要求高度契合。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想象能力
开展音乐教学的先决条件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寓教于乐模式的教学,确保学生在课堂学有所获。为此,教师可尝试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到课堂中,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立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激活。特别是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则可以借助技术手段,为学生直观呈现大千世界。以《闪烁的小星星》教学为例,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创设动物园舞会情境,让学生带着各种动物头饰,模仿动物动作走进活动室,并配合音乐伴奏,利用动物叫声展开节奏练习。在此基础上,利用投影仪在教室屋顶投射出夜空景象,并引导学生自由模仿星星发光的样子,此时部分学生直接将手臂伸直,也有的张开五指,还有做有规律的伸掌动作,接下来让学生闭上眼睛,思考“面对满天闪烁的星星,应该用怎样的声音进行演唱才能表现出夜晚的氛围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展開后续的学习,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且让学生的学习情绪保持高涨。
(二)制作旋律线动画,简化学习难度
如果说教学设计是保障学生顺利有序完成知识学习的关键,那么信息技术便是沟通学生与课堂之间的桥梁。考虑到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而音乐旋律又较为抽象,为此教师可通过制作旋律线动画的方式,简化学习难度。以《小天鹅舞曲》教学为例,首先带领学生反复聆听音乐,然后引导学生尝试跟随节奏律动,此处要求教师对音频进行循环播放。歌曲教学可以划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进行,这里便要求教师利用Goldwave音频剪辑软件,将音乐切分为两部分,以便于学生逐段突破,树立学习的信心。如果是旋律起伏相对较大的音乐,教师可将旋律制作为动画线条,并提前设置好旋律线条出现的节点,用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学生便可直观清晰地看到旋律变化,进而了解歌曲旋律走向,让歌曲学习更具针对性,同时也可有效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三)组织游戏活动,检验学习成果
一直以来,学习效果都是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从以往的学习成果检验方式来看,多局限于口头提问或者歌曲演唱两个方面,此种检验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乏味,因此如何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成果检验方式,是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快乐童年,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充分利用好在校与课上的每一分钟,教师可尝试将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火车开啦》教学为例,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旋律、从歌曲中找到“××××|××××|×××|×-|”节奏的乐句、概括相似乐句,在学生对上述知识点充分理解之后,教师可继续依托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活动模块,组织学生展开判断正误、小组竞赛、知识连线等小游戏,将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而教师根据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成绩,便可大致了解到其课堂知识的学习情况。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且答题正确率也呈稳步上升狀态,可以见得希沃白板的游戏闯关功能,既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有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打造“提质增效”的课堂,同时也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创新作业形式,提升学习能力
作业布置是反馈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检验学生对音乐理论、歌曲演唱技巧等掌握情况;其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艺术表现力、审美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双减”政策要求让学生回归校园,最大程度减轻作业负担,为给学生的作业做好“减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音乐教师应尝试创新设计作业。
(一)设计学习单,促进协同合作
在主科教学中,学习单设计这一方式应用比较普遍;但是在音乐课堂中却非常少见。教师可以尝试从课程特点出发,为学生针对性设计学习单,使之成为学生知识探究的动力。而学生完成学习单中的内容后,便可掌握到本节课知识重难点,这对于后续音乐理论的归纳与复习具有一定帮助,能够进一步优化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以《马刀舞曲》教学为例,教师可将以下几项问题纳入学习单中,“聆听歌曲后带给你何种感受”“伴奏主要应用到哪种乐器”“各部分音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等,力求借助学习单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精准把握好学习方向。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学习单内容展开探究讨论,各组分别安排代表分享讨论结果;从而完成知识的总结梳理,帮助学生逐步完善知识体系。通过设计学习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全体学生在合作中实现协同进步。
(二)学科教学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学科教学融合的这一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其探究、动手、体验能力得到强化。音乐教师可先行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在布置作业任务之前,指导学生尝试完成跨学科的融合式作业,然后按小组展示作业成果。比如在《火车波尔卡》的作业设计中,音乐教师可与体育教师合作,带领学生一边唱歌一边游戏,也就是说要将演唱节奏与游戏项目融合起来,从而达到锻炼协调能力、节奏感、演唱能力的目的。与过去单一的歌曲演唱练习相比,此种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结合的作业形式,趣味性、实用性更强,能够为学生提供用心感受旋律、身体力行体验节奏的机会,而这种作业形式也能切实保障全体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其中,在“体验学习”中收获成功,最终实现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是挑战也随之来临。对此,小学音乐教育需要牢牢把握住音乐教师的本质以及课程特点,以“为学生带去快乐”作为核心,积极采取多元、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将音乐理论内化于心,掌握歌曲演唱技巧,进而实现高效学习、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禹潼.“玩味”:小学快乐音乐教学的应然追求[J].新教育,2022(17):33-35.
[2]徐晗.“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减负的实施路径[J].考试周刊,2022(23):155-158.
[3]刘洪敏.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之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途径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6):113-115.
[4]黄冠.打造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融合的新空间——小学音乐“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初探[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5):33-34.
[5]陈嘉瑜.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2(5):40-42.
[6]孙丽丽.“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游戏式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音乐教育,2022(4):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