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安县杏树山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
2023-06-10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博物馆农安县文物管理所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长春博物馆 农安县文物管理所
〔内容提要〕 2017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长春博物馆和农安县文物管理所对波罗湖西岸台地开展了考古调查,发现并确认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地点5处,其中,五台山遗址地点和杏树山遗址地点地表遗存较为丰富。同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长春博物馆等单位对两处地点开展了考古发掘,其中,杏树山遗址共清理新石器时代遗存8处,结合出土遗存及碳14测年,可以确认为左家山下层文化晚期。杏树山遗址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左家山下层文化内涵,为探讨西流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及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
杏树山遗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永安乡艾干吐村田家屯西100米的杏树山上,东距波罗湖1.3千米,北距五台山遗址1.7千米(图一)。2017年4月底,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长春博物馆和农安县文物管理所开展了五台山遗址所在的波罗湖西岸台地的地表调查工作,共发现和确认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地点5处,杏树山遗址即为此次调查所发现的一处遗址地点。通过对发现的5处地点进行的全面考古勘探,确认了遗址的范围和堆积情况。为进一步明确五台山遗址的文化内涵、性质、年代,以及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探索西流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等问题,根据前期地表调查和考古勘探,考古队在对五台山遗址发掘的同时也对杏树山遗址进行了初步发掘,共布5米×5米探方15个,实际发掘面积347.5平方米。
图一 杏树山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此次发掘共清理新石器时代遗迹8个,包括房址2座、墓葬4座和灰坑2个(图二;图三),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等人工遗物和大量的动物遗存。现将此次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图二 杏树山遗址2017年发掘总平面图
一、地层堆积
遗址现在地表为玉米地,发掘区位于遗址东北部,整个遗址地层可以统一划分为3层(图四;图五),各层均遍布于整个发掘区。文化层堆积一般厚约70~100厘米。现以T0102南壁为例加以介绍。
图四 杏树山遗址发掘区及周边环境(西南→东北)
第1层:耕土层。土质浅灰色,疏松,堆积中除近现代遗物外,还包含植物根茎、小型石块和少量泥质褐色陶片,厚约6~17厘米。
第2层:灰黑色土,较致密,遍及整个探方,内含植物根茎、小型石块、红烧土颗粒和动物骨骼,南高北低,厚约20~71厘米。出土遗物以陶器残片为主,大部分为黄褐色、灰褐色,少量红褐色,部分陶片内壁有黑色抹光,纹饰以刻划纹为主。
第3层:灰褐色土,局部土色花杂,土质致密,堆积内含小型天然石块、动物骨骼、红烧土颗粒,厚约8~66厘米。出土遗物以陶器为大宗,质地以夹砂陶、泥质陶为主,少量夹蚌陶。陶色主要是黄褐陶、灰褐陶,次为红褐陶。陶片大多施加刻划纹饰,少量为素面。此外,还出土一定数量的骨器和石器等。
第3层以下为生土,黄色黏土,无任何人工遗物。
二、遗 迹
本次发掘共发现和清理房址2座,墓葬4座,灰坑2个,以下将对各类遗迹分别介绍。
(一)房址
共2座,编号F1和F2。
F1,位于T0101、T0102、T0201、T0202探方内,开口于第2层下。半地穴式,平面呈“甲”字形,距地表深0.35米。F1北部已被破坏,无边界,仅存于T0102北半部及北隔梁下,位于T0202的部分已被破坏殆尽。门道位于房内南部,平面呈长方形,长1.55米,宽0.7米,门道壁面斜弧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底部两端高中间凹,略显凹凸不平,表面较硬,但未发现踩踏面。房室平面呈方形,东西长5.85米,南北残宽2.5米,深0.15米(图六)。未见柱洞。房址内堆积为黑褐色,出有染料石、角锥、陶支脚和陶器口沿等,可辨器形有筒形罐(图七),陶片以灰褐色为主,少量红色,陶质有泥质、夹砂、夹蚌等,纹饰有素面、刻划之字纹、附加堆纹等。
图六 F1平、剖面图
图七 F1出土的器物1—3、5.陶片(F1∶8 F1∶5 F1∶7 F1∶6) 4、6.角锥(F1∶2 F1∶1) 7.陶支脚(F1∶3) 8.染料石(F1∶4)
F2,位于T0104和T10105两个探方内,开口于第2层下。半地穴式,距地表深0.35米,扰乱严重,仅见其大致活动范围,平面似不规则椭圆形,长径5.35米,短径4.4米。灶位于房内中部,近似椭圆形,长径0.7、短径0.6米,灶四周边缘大部分为红烧土,中间是白色灰烬,无人工制品出土(图八)。
图八 F2平、剖面图
(二)墓葬
共发现4座,编号M1~M4。
1.M1
位于T0205东南角,墓向345°,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土坑竖穴墓,葬式不明,人骨面向上,头向南,被严重扰乱仅存头骨,头骨碎裂缺失,未见墓圹迹象(图九;图一○),无葬具与随葬品。
图九 M1平、剖面图
图一○ M1(南→北)
2.M2
位于T0305西部,南邻M1,墓向260°,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土坑竖穴墓,已被扰乱,墓口形状为圆角长方形,墓总长2.18米,墓口距地表深0.62米,墓口长2.18米,墓口宽0.8~0.95米,墓坑深0.11米,墓坑底部为平底,墓坑底部长2.18米,宽0.77~0.94米。墓坑方向为东北—西南,墓坑剖面形状为斜直壁,墓坑壁底未见加工痕迹。坑内填土为灰黑色,土质略疏松,夹杂红烧土颗粒,发现有骨针一枚。墓葬内出土一具人骨,仰身屈肢,一次葬,面向上,头向北偏东260°,墓主人为男性(图一一;封二,1)。无葬具。
图一一 M2平、剖面图
1.M2(南→北)
3.M3
位于T0105西南角,北邻M1,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土坑竖穴墓,已被扰乱,墓口形状为圆角长方形,墓总长1.01米,墓口距地表深0.42米,墓口长1.01米,墓口宽0.53~0.66米,墓坑深0.09米,墓坑底部为平底,墓坑底部长1米,墓坑底部宽0.51~0.65米。墓坑方向为西北—东南,墓坑剖面形状为斜直壁,墓坑壁底未见加工痕迹。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略疏松。墓葬内出土一具人骨,保存较差,葬式为仰身屈肢,一次葬,面向上,头向西北(图一二;图一三),无葬具与随葬品。
图一三 M3(南→北)
4.M4
位于T0305东半部,墓向80°,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土坑竖穴墓,墓口形状为圆角长方形,墓总长1.38米,墓口距地表深1米,墓口长1.38米,宽0.5~0.6米,墓坑深0.14米,墓坑底部为平底,墓坑底部长1.36米,宽0.48~0.58米。墓坑方向为南北走向,墓坑剖面形状为斜直壁,墓坑壁底未见加工痕迹。坑内填土为灰黑色,土质略松散,含红烧土颗粒、炭粒和陶支脚残块。墓葬内出土一具人骨,保存较差,葬式为仰身屈肢,一次葬,面向上,头向南,墓主人为女性(图一四;封二,2)。无葬具与随葬品。
图一四 M4平、剖面图
2.M4(西→东)
(三)灰坑
共2座,编号H1和H2。
H1,位于T0103南部,有一部分延伸至南壁外,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层。已发掘部分呈半圆形,斜直壁,坑壁稍向内收,平底,未见有明显的加工痕迹,坑口距地表深0.33米,坑口径0.9米,坑底径0.75米,坑深0.35米(图一五)。坑内填土为黑色,内含少量鱼骨碎渣、鱼鳞、刻划纹陶片等,下夹一层黄土,黄土下又是碎鱼骨,其余为黑土,未见其他包含物。
图一五 H1平、剖面图
H2,位于T0102南部,部分延伸到南壁外,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层。坑口近圆形,斜壁、弧底,坑口距地表深0.36米,坑口长1.3米,宽0.9米,坑深0.17米(图一六)。坑内填土为黑色,包含物有叶脉纹腹片(图一七)、极少量鱼骨等。
图一六 H2平、剖面图
图一七 H2出土陶片
三、遗 物
杏树山遗址的器物主要出自第2层和第3层,遗迹中仅F1和M2有少量器物,这些器物主要可以分为陶器、石器和骨角牙器三大类。
(一)陶器
遗址共出土陶器154件。包括陶容器124件,陶纺轮17件,圆陶片4件,轮形器4件,陶支脚5件。陶容器中仅4件完整器,另有11件底部残片和39件口部残片,其余为69件带纹饰腹片与1件器耳。
经拼接修复后,共统计陶片13808块。所见陶片中可辨器物形制以筒形罐为主,还包括盆、钵、杯和盏等,其他陶器有轮形器、纺轮、圆陶片和支脚等。以夹细砂黄褐陶为主,陶色不均匀,器壁较薄,火候比较高,另有一定数量的夹细砂红褐陶和夹蚌黄褐陶。大部分的筒形罐带有纹饰,纹饰主要包括附加堆纹、刻划扭曲纹、刻划或压印“之”字纹、戳压印连点纹、菱形纹(图一八)等。
图一八 杏树山遗址的陶器纹饰拓片1—3.“之”字纹(T0102③∶1 T0102③∶2 T0202③∶40) 4.双线菱形纹(T0205③∶13) 5.方格纹(T0205③∶14) 6.菱形纹(T0205③∶18) 7.“回”形纹(T0303③∶9) 8、9.扭曲纹(T0105②∶12 T0205③∶11)
1.筒形罐
可复原2件。按器物大小可以分为两类:大筒形罐口径在15厘米以上;小筒形罐口径在15厘米以下。
大筒形罐,可复原2件,另有多件标本,依据口部特征可以分为三型。
A型 近直口,可复原1件。T0202③∶33,夹细砂灰褐陶,口微敞,尖圆唇,弧腹,腹部逐渐向下斜收,小平底。口部下方刻划一周斜线纹,其下施复合滚压纹,器身饰压印“之”字纹,排列间距较清晰,上腹部处有九个圆形锔孔。口径19.5、底径6.3、高24.4厘米(图一九;图二一,1);T0302③∶73,器表有横向和纵向的成排“之”字纹,口径24、残高15.3厘米(图二四,1);T0302③∶57,器表装饰“之”字纹和戳印纹,口径28.1、残高12.7厘米(图二四,2);T0302③∶68,口沿下饰附加堆纹,口沿下两个圆形锔孔,口径21.9、残高12.9厘米(图二四,3);T0205②∶9,器身饰多条双线扭曲纹,口径24、残高8.7厘米(图二四,4);T0302③∶76,口沿下饰两道附加堆纹,口径28.2、残高6厘米(图二四,5);T0204③∶2,口沿下饰附加堆纹和短线刻划纹,口径20、残高18.1厘米(图二四,6);T0202③∶45,口沿下饰一道附加堆纹,口径23.1、残高30.1厘米(图二四,7);T0304③∶8,口沿下饰一道附加堆纹和短线刻划纹,口径26.3、残高27.1厘米(图二四,8)。
图一九 筒形罐(T0202③∶33)
图二一 杏树山遗址出土的陶器1、2.筒形罐(T0202③∶33 T0302③∶48) 3.陶钵(T0204③∶1) 4.陶杯(T0202③∶34) 5.陶盏(T0202③∶32) 6.陶盆(T0305③∶16)
图二二 陶盆(T0305③∶16)
图二三 陶盏(T0202③∶32)
B型 敞口,可复原1件。T0302③∶48,夹蚌黄褐陶,方唇,弧腹,平底,口沿及近口处饰连珠纹。口径17.5、底径8.7、高16.1厘米(图二〇;图二一,2);T0105②∶5,素面,口径26、残高13.1厘米(图二四,9);T0203③∶10,器表饰横排“之”字纹和戳印纹,口径20.1、残高16.3厘米(图二四,10);T0302③∶51,口沿下有附加堆纹,口径22、残高16.4厘米(图二四,11)。
C型 敛口,无可复原器物,仅有1件标本。T0205②∶10,夹细砂黄褐陶,素面,口径25.9、残高20.3厘米(图二四,12)。
小筒形罐,无可复原完整器,绝大多数为夹细砂黄褐陶。T0203③∶15,直口,器表通体饰戳印纹,口径14.1、残高10.2厘米(图二四,13);T0302③∶55,直口,素面,口径12、残高8.1厘米(图二四,14);T0302③∶58,口微侈,器表装饰有“之”字纹,口径11.1、残高6.9厘米(图二四,15);T0104①∶1,口微侈,口下装饰戳印纹,口径14、残高6厘米(图二四,16);F1∶8,口微侈,器表有多道弦纹和网格纹,口径12.1、残高7.3厘米(图二四,17);T0102③∶5,直口,口沿处有一锔孔,素面,口径8.8、残高7.4厘米(图二四,18)。
图二四 杏树山遗址出土的筒形罐1—8.A型大筒形罐(T0302③∶73 T0302③∶57 T0302③∶68 T0205②∶9 T0302③∶76 T0204③∶2 T0202③∶45 T0304③∶8) 9—11.B型大筒形罐(T0105②∶5 T0203③∶10 T0302③∶51) 12.C型大筒形罐(T0205②∶10) 13—18.小筒形罐(T0203③∶15 T0302③∶55 T0302③∶58 T0104①∶1 F1∶8 T0102③∶5)
2.盆
可复原1件。T0305③∶16,夹砂灰褐陶。直口,方唇,斜弧腹,平底,口沿下饰戳印纹,器腹饰席纹,口径38.6、底径13.4、高22.7厘米(图二一,6;图二二)。
3.盏
可复原1件。T0202③∶32,夹细砂黄褐陶,手制,素面,小平底,腹部微弧,斜腹向下逐渐内收,口沿饰点线相间的戳印纹,口径6.2、底径1.76、高2.4厘米(图二一,5;图二三)。
4.杯
可复原1件。T0202③∶34,夹细砂黄褐陶,素面,直口,圆唇,弧腹,小平底,口径4.4、底径2.5、高4.5、最大腹径5.1厘米(图二一,4;图二五)
图二五 陶杯(T0202③∶34)
5.钵
无可复原完整器。T0204③∶1,夹细砂黄褐陶,底残,口沿下饰附加堆纹和刻划纹,口径20.1、残高4.9厘米(图二一,3)。
6.纺轮
共17件,可以分为两型。
A型 为圆饼状,中部穿孔。共15件。T0203③∶3,夹砂黄褐陶,素面,中间有一对钻穿孔,直径5.5厘米(图二六;图二九,1);T0305③∶5,夹细砂黄褐陶,中间有一圆孔,素面,直径5.2、孔径0.4厘米(图二九,2);T0301③∶21,夹砂黄褐陶,最大直径4.6厘米(图二九,3);T0202③∶6,夹云母灰褐陶,边缘不甚规整,最大径4.1、孔径0.4、厚0.5厘米(图二九,4);T0302③∶5,夹砂黄褐陶,素面,中部有一对钻穿孔,直径3.5、孔径0.5厘米(图二九,5);T0201②∶1,夹细砂黄褐陶,素面,磨制光滑,中间有一单向钻孔,最大径3.6、孔径0.3厘米(图二九,6);T0202③∶7,夹砂黄褐陶,素面,中间有一对钻穿孔,最大直径3.6厘米(图二九,7);T0201②∶2,夹细砂褐陶,素面,磨制光滑,中间有一对钻穿孔,最大径3.1、孔径0.4厘米(图二九,8);T0202②∶2,夹砂灰褐陶,边缘不规整,中部有对向钻孔,器表一面饰有刻划横线,残长3.3、残宽3.2、孔径0.24、厚0.6厘米(图二九,9);T0202②∶3,夹砂黄褐陶,平面呈不规则形,中部有对向穿孔,残长2.3、残宽2.2、孔径0.4、厚0.4厘米(图二九,10);T0304③∶2,夹砂黄褐陶,边缘不规整,直径2.3、孔径0.2厘米(图二九,11);T0302③∶18,夹细砂黄褐陶,素面,边缘不规整,直径2.4、孔径0.3厘米(图二九,12);T0301③∶8,夹砂灰褐陶,一面饰刻划纹,最大直径1.6厘米(图二九,13);T0302③∶82,残半,中部有一对向穿孔,直径3.4、孔径0.4厘米(图二九,14);T0202③∶24,夹细砂灰褐陶,残半,为半圆饼形,中部有一对钻穿孔,残长3、残宽1.9、孔径0.4、厚0.3厘米(图二九,15)。
图二六 A型陶纺轮(T0203③∶3)
B型 为椭球状,中部穿孔,共2件。T0105③∶3,夹砂灰陶,素面,中部鼓,有纵向通体穿孔,长3.1、宽2.7厘米(图二七;图二九,16)。T0204②∶1,夹砂黄褐陶,中部尖鼓有一穿孔,素面,最大直径2.3、长3.1厘米(图二八;图二九,17)。
图二七 B型陶纺轮(T0105③∶3)
图二八 B型陶纺轮(T0204②∶1)
7.圆陶片
均为陶片加工而成,共4件。T0204②∶2,夹砂黄褐陶,素面,微弧,中部有一小坑,最大直径5.4厘米(图二九,18);T0201③∶3,夹砂红褐陶,饰戳印纹。长4.3、宽3.3厘米(图二九,20)。T0204②∶3,夹砂黄褐陶,素面,微弧,最大直径5.1厘米(图二九,19);T0302③∶23,泥质灰陶,圆饼状,素面,长2.4、宽2.2厘米(图二九,21)。
8.轮形器
器身呈圆形,捏制而成,两侧有对称的柱状把手,共4件。T0102②∶1,泥质灰陶,素面,直径3.7、高3.2厘米(图二九,22;图三〇);T0104②∶1,夹细砂黄褐陶,中部尖鼓,上下两面均饰放射形锥刺纹,直径3.56、高3.1厘米(图二九,23;图三一);T0202②∶1,夹细砂黄褐陶,中部两侧对称尖鼓穿孔,圆饼状轮盘表面饰“十”字形双排戳刺纹,直径3.1、高2.5厘米(图二九,24);T0304②∶2,夹砂黄褐陶,由把手、轮盘组成,仅存一侧柱状把手,轮上有齿槽,直径3.1、高1.9厘米(图二九,25)。
图二九 杏树山遗址出土的陶器1—17.纺轮(T0203③∶3 T0305③∶5 T0301③∶21 T0202③∶6 T0302③∶5 T0201②∶1 T0202③∶7 T0201②∶2 T0202②∶2 T0202②∶3 T0304③∶2 T0302③∶18 T0301③∶8 T0302③∶82 T0202③∶24 T0105③∶3 T0204②∶1) 18—21.圆陶片(T0204②∶2 T0204②∶3 T0201③∶3 T0302③∶23) 22—25.轮形器(T0102②∶1 T0104②∶1 T0202②∶1 T0304②∶2) 26—30.支脚(F1∶3 T0304②∶1 T0301③∶12 T0202③∶8 T0301③∶7)
图三○ 陶轮形器(T0102②∶1)
图三一 陶轮形器(T0104②∶1)
9.支脚
平面呈梯形,均残缺,共5件。F1∶3,夹细砂黄褐陶,截面近椭圆形,底较平,侧面中间有一圆孔,长5.1、宽3.3厘米(图二九,26);T0304②∶1,夹砂黄褐陶,面和底平整,残缺面有穿孔痕迹,残长8.7、残宽11.9厘米(图二九,27);T0301③∶12,夹砂黄褐陶,顶部下凹,横截面为椭圆形,侧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中部有一处圆形穿孔,残长15.4厘米(图二九,28);T0202③∶8,夹砂黄褐陶,表面饰刻划纹,残长5.8、残宽4.8厘米(图二九,29);T0301③∶7,夹砂黄褐陶,支架残件,圆角柱状,平底,残长10.5、残宽5.6厘米(图二九,30)。
(二)石器
杏树山遗址出土的石器数量和种类都比较丰富,石器共81件,种类包括敲砸器、石球、斧、锛、铲、镞、凿、刮削器、尖状器、石刃、磨石、磨棒、石核、石叶和料石等。
1.敲砸器
多为凝灰岩制成,共13件。T0302③∶11,厚重,窄顶,有砸击痕,残长9.4、残宽9.3厘米(图三二,1);T0105③∶4,打制而成,平顶,扁体,三边刃,周边有敲砸崩疤,长9.4、宽7.2厘米(图三二,2);T0301③∶6,系河卵石或自然石块制成,顶部和背部为自然面,底端为两面刃,有砍砸痕,长8.3、宽7.5厘米(图三二,3);T0303③∶3,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上有砍砸的疤痕,长9.1、宽6.6厘米(图三二,4);T0304③∶6,平面呈不规则形,上宽,下窄,弧顶,弧刃,有敲砸痕,长6.4、宽6厘米(图三二,5);T0205②∶1,凝灰岩,利用自然石块制成,有明显的敲砸痕,残长6.5、残宽6.2厘米(图三二,6);T0304③∶1,河卵石制成,平面呈不规则形,弧顶,弧刃,长5.9、宽5.7厘米(图三二,7);T0202③∶11,平面呈圆角方形,窄平顶,弧刃,长6.2、宽5.7厘米(图三二,8);T0302③∶22,由河卵石或自然石块制成,平面近椭圆形,顶稍平,三面刃,有砍砸痕,长6.9、宽6.3厘米(图三二,9);T0305③∶7,平面呈不规则长条形,上有砍砸的疤痕,长9.6、宽4.8厘米(图三二,10);T0301③∶5,平面近圆角长方形,器身磨制,顶平,三面刃,斜边刃,底刃窄弧,长10.6、宽5.4厘米(图三二,11);T0302③∶12,由自然石块加工修整制成椭圆形,剖面呈椭圆形,残长6.2、残宽5.6厘米(图三二,12);T0301③∶10,平面近椭圆形,弧刃,有砍砸痕,器表磨光,残长5.9、残宽4.8厘米(图三二,13)。
2.石球
均为凝灰岩制成,共4件。T0102②∶2,近球形,最大径2.8厘米(图三二,14);T0205②∶4,磨制,近球形,有修整痕迹,长12.7、宽11.1厘米(图三二,15);T0302③∶14,由河卵石或自然石块加工修整成近椭圆形,残长8.1、残宽7.6厘米(图三二,16);T0303③∶2,平面近圆形,两面有打击痕,其余部分磨光,长6.1、宽5.2厘米(图三二,17)。
3.铲
2件。T0305③∶3,英安岩,打制加工而成,近梯形,弧顶,两侧刃斜直,有使用的崩疤,长24.4、宽10.8厘米(图三三;图三六,1);T0302②∶5,磨制,器体扁平,平面呈不规则形,有亚腰,近底部器身加宽,顶端残缺,弧形刃,周身可见打制修整痕迹,通体磨光,残长14.8、宽9.4厘米(图三四;图三六,2)。
图三三 石铲(T0305③∶3)
图三四 石铲(T0302②∶5)
4.斧
多为凝灰岩磨制而成,共13件。T0103①∶6,打制而成,平顶,斜刃,刃稍钝,整形痕迹明显,长4.6、宽3.4厘米(图三六,3);T0102③∶1,已残,通体磨光,顶较平,窄弧刃,长4.7、宽3.7厘米(图三六,4);T0205②∶3,平面近长方形,剖面为椭圆形,平顶,弧刃,刃部有缺损,通体磨光,残长4.9、宽2.9厘米(图三六,5);T0105③∶2,顶部残,平面近梯形,刃较直,通体精磨,剖面近梭形,残长6.2、残宽3.7厘米(图三六,6);T0202③∶1,通体磨光,近半圆形,顶部较平,圆弧刃,剖面呈等腰三角形,两边微弧,残长8.4、残宽4.9厘米(图三六,7);T0303③∶6,通体磨光,扁平梯形,宽平刃,顶端残,残长4.8、残宽4.1厘米(图三六,8);T0202②∶7,通体磨制,侧端已残,残长3.6、残宽3.5厘米(图三六,9);T0302②∶1,呈不规则梯形,扁体,平顶,弧刃,器身磨光,长5.7、宽5.5厘米(图三六,10);T0302②∶3,凝灰岩,平顶,圆弧刃,刃较钝,平面近半椭圆形,长6.3、宽6.2厘米(图三六,11);T0302③∶7,通体磨光,器体扁平厚重,弧背,弧刃,横剖面为椭圆形,残长8.7、残宽6.1厘米(图三五;图三六,12);T0305③∶1,通体磨光,器身扁平,弧背,弧刃,刃部稍残,长8.5、宽5.4厘米(图三六,13);T0305③∶2,通体磨光,器身短宽厚重,呈扁平近梯形,平顶,弧刃,横剖面为椭圆形,长7.3、宽5.8厘米(图三六,14);T0305③∶11,斧身大半部分残断,平顶,弧刃,残长6.5、残宽3.4厘米(图三六,15)。
图三五 石斧(T0302③∶7)
5.锛
3件。T0303③∶1,磨制,扁平梯形,斜直背,弧刃,顶端残,残长11.2、残宽6.1厘米(图三六,16;图三七);T0302③∶4,辉长岩,平面呈梯形,顶略残,稍窄,宽直刃,刃锐利,背部较平,通体精磨,残长5.9、残宽2.9厘米(图三六,17);T0302③∶34,细砂岩,近长方形,两侧微弧,横截面为圆角长方形,窄平顶,宽弧刃,刃锋利,通体磨光,残长3.5、残宽2.5厘米(图三六,18)。
6.凿
1件。T0205③∶3,凝灰岩,整体平面呈圆角扁长梯形,上窄下宽,横截面近椭圆形,从侧剖面看上下两端均有刃,上端残缺,下端为侧锋直刃,刃锐利,残长6.6、残宽1.4厘米(图三六,19)。
7.尖状器
1件。T0304③∶4,磨制,平面呈长三角形,底外斜,刃口锋利,长6.9、宽3厘米(图三六,20)。
图三七 石锛(T0303③∶1)
8.镞
图三八 石镞(T0203③∶4)
图三九 石镞(T0202③∶9)
图四○ 石镞(T0202③∶13)
共17件。T0305③∶6,平面近三角形,两侧经加工有琢痕,锋残,残长7.4、残宽2.9厘米(图四一,1);T0304③∶5,磨制,器体扁薄,略呈柳叶形,两翼尖锐,长4.6、宽1.6厘米(图四一,2);T0302③∶33,平面呈等腰三角形,横剖面近梭形,锋残,凹底,通体精细压剥,残长3.2、残宽1.8厘米(图四一,3);T0302③∶10,霏细岩,尖叶形,刃锋利,平底,通体磨光,残长3.5、残宽1.5厘米(图四一,4);T0302③∶85,霏细岩,磨制,略呈柳叶形,尖峰,器体扁薄,残长3.4、残宽1.5厘米(图四一,5);T0302③∶2,霏细岩,磨制,镞尖残,平面近似长方形,器体扁薄,残长2.9、残宽1.3厘米(图四一,6);T0103①∶2,霏细岩,磨制,锋端残,器体扁薄,横剖面呈梭形,残长2.6、残宽1.1厘米(图四一,7);T0301③∶15,霏细岩,平面近三角形,镞刃部有明显的压制修整痕迹,底部斜平,残长2.5厘米(图四一,8);T0203③∶4,残,霏细岩,扁薄柳叶形,两侧经过加工,有琢痕,残长2.4、残宽1.3厘米(图三八;图四一,9);T0201①∶2,残,霏细岩,扁薄柳叶形,两侧经过加工,通体琢制,残长2.1、残宽1.4厘米(图四一,10);T0202③∶20,霏细岩,柳叶形,器身磨光,刃部有明显压制修整痕迹,残长2.7、残宽1.2、厚0.3厘米(图四一,11);T0202③∶9,泥岩,尖叶形,两侧各有一处不对称弧形豁口,剖面呈梯形,残长3.5厘米(图三九;图四一,12);T0202③∶19,霏细岩,通体磨光,尖叶形,剖面呈细梭形,底微弧,镞尖有缺损,残长3.8、残宽1.3、厚0.2厘米(图四一,13);T0202②∶5,霏细岩,尖叶形,通体磨制,一侧刃部有一豁口,剖面呈梯形,残长2.8厘米(图四一,14);T0202③∶13,霏细岩,通体磨光,平面呈等腰三角形,剖面为细梭形,器身较宽,边刃锐利,长2.8、宽1.2厘米(图四○;图四一,15);T0302②∶4,霏细岩,磨制,略呈柳叶形,尖峰,两面压制成刃,凹底,器体扁薄,长4.6、宽1.4厘米(图四一,16);T0205③∶1,霏细岩,尖叶形,镞尾残,通体磨制,厚度均匀,残长2.9厘米(图四一,17)。
9.刮削器
1件。T0105②∶4,霏细岩,三边刃,一边残断。一面磨光,一面有压制痕迹。残长2.7、残宽1.8厘米(图四一,18)。
10.石刃
2件。T0103①∶4,霏细岩,磨制,已残断,器体扁薄,残长2.4、残宽1.4厘米(图四一,19);T0304③∶3,磨制,器体扁薄,已残,平面呈不规则梯形,残长3.4、残宽2厘米(图四一,20)。
图四一 杏树山遗址出土的石器1—17.镞(T0305③∶6 T0304③∶5 T0302③∶33 T0302③∶10 T0302③∶85 T0302③∶2 T0103①∶2 T0301③∶15 T0203③∶4 T0201①∶2 T0202③∶20 T0202③∶9 T0202③∶19 T0202②∶5 T0202③∶13 T0302②∶4 T0205③∶1) 18.刮削器(T0105②∶4) 19、20.石刃(T0103①∶4 T0304③∶3)
11.石核
6件。T0202①∶1,安山岩,自然台面光滑,截面近椭圆形,表面有石叶剥离痕迹,残长7.1、残宽6.3厘米(图四三,1);T0202③∶12,流纹岩,自然卵石制成,长6.5、宽5.7厘米(图四三,2);T0302③∶17,凝灰岩,残,为圆球状,剥片痕迹明显,残长6.6、残宽5.4厘米(图四二;图四三,3);T0302③∶85,自然卵石为原料,有明显的剥片痕迹,残长7.2、残宽6.4厘米(图四三,4);T0205①∶1,凝灰岩,自然卵石,两侧有明显剥片痕,残长5.5、残宽3.9厘米(图四三,5);T0103①∶5,安山岩,呈不规则形,残,可见石片剥离痕迹,残长5.6、残宽4.3厘米(图四三,6)。
12.石叶
6件。均为霏细岩。T0203③∶2,深绿色,器身扁平微弯曲,呈长条形,阴面平滑,阳面有两道凸棱,长11.9厘米(图四三,7);T0305③∶9,叶身微弧,阳面有两道凸棱,整体扁薄,有两处豁口缺损,残长3.6、残宽1.1厘米(图四三,8);T0303②∶1,平面近长方形,两侧压制修整痕迹,器体扁薄,残长4.5、残宽1.4厘米(图四三,9);T0303③∶4,平面近长方形,两面压制成刃,器体扁薄。长5.9、宽1.3厘米(图四三,10);T0202③∶5,长方形,器体扁薄,长5.1、宽1.5厘米(图四三,11);T0302②∶6,平面近似长方形,器体扁薄,残长3.4、残宽1.6厘米(图四三,12)。
13.料石
3件。T0301③∶16,赭石石料,暗红色,不规则状,残长7.2、残宽6.5厘米(图四三,13);F1∶4,染料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较光滑,长3.4、宽2.6厘米(图四三,14);T0302②∶2,蛋白石,乳白色,近长方形柱状,长3.8、宽1.9厘米(图四三,15)。
图四二 石核(T0302③∶17)
图四三 杏树山遗址出土的石器1—6.石核(T0202①∶1 T0202③∶12 T0302③∶17 T0302③∶85 T0205①∶1 T0103①∶5) 7—12.石叶(T0203③∶2 T0305③∶9 T0303②∶1 T0303③∶4 T0202③∶5 T0302②∶6) 13—15.料石(T0301③∶16 F1∶4 T0302②∶2) 16、17.磨棒(T0305③∶8 T0301③∶3) 18、19.磨石(T0301③∶4 T0302③∶13) 20—24.其他石器(T0202③∶26 T0202②∶4 T0202③∶18 T0302③∶35 T0302③∶9)
14.磨棒
2件。T0305③∶8,残,石英砂岩,磨面平光,不规则长条形,剖面近圆角长方形,长24.3、宽4.2厘米(图四三,16);T0301③∶3,板岩,平面呈刀状,两侧端各有一处凸棱,通体磨光,长10.5、宽4.3厘米(图四三,17)。
15.磨石
2件。T0301③∶4,已残,平面为梯形,圆角,底部略平,器身有磨痕,残长7.2、残宽6.7厘米(图四三,18);T0302③∶13,凝灰岩,平面近梯形,一面磨用成斜面,残长11.6、残宽7厘米(图四三,19)。
另外还发现5件残断石器。T0202③∶26,器身扁平,呈近三角形,残长5.5、残宽2.9、厚0.3厘米(图四三,20);T0202②∶4,泥岩,通体磨制,横截面呈梭形,竖截面近平行四边形,两侧刃部有明显的压制修整痕迹,残长4.6厘米(图四三,21);T0202③∶18,不规则状,未见人工痕迹,暂时存疑,残长2.2、残宽2.3、厚0.4厘米(图四三,22);T0302③∶35,安山岩,平面呈长方形,剖面略呈三角形,底部较平,残长9.5、残宽6.7厘米(图四三,23);T0302③∶9,安山岩,残件,残长8.7、残宽6.7厘米(图四三,24)。
(三)骨、角、牙器
杏树山遗址出土骨角牙器共94件,其中,骨器77件,包括骨锥、骨铲、骨管、骨笄、骨刃、凿形器、匕形器、骨镞、骨饰、骨料等;角器11件,包括角矛、角锥、角料等;牙器6件。以下将具体介绍。
1.骨器
骨锥,24件。均为兽骨磨制而成。T0202③∶10,利用宽扁的兽骨劈裂制成,器身扁长,外弧,一面磨光,两端削尖,长16.8、宽1.6厘米(图四五,1);T0302③∶1,锥身一侧有凹槽,扁棱尖峰,通体磨制光滑,有擦磨痕,残长13.9、残宽1.9厘米(图四五,2);T0202③∶17,顶端有磨制痕迹,尖端已残,残长13.9厘米(图四五,3);T0301③∶11,动物肢骨制成,顶端保留骨关节形状,下端磨呈锐尖,长13.8厘米(图四四;图四五,4);T0302③∶44,宽柄,尖端残,截面呈椭圆形,通体有擦磨痕,残长11.1、残宽3.1厘米(图四五,5);T0305③∶15,尖端残,磨制光滑,残长9.3、宽2.3厘米(图四五,6);T0105③∶5,由幼年鹿的跖骨制成,扁体,远端为柄,近端磨制成锥尖,扁棱尖锋,长8.9、宽2.4厘米(图四五,7);T0301③∶1,大型鲇形目鱼刺,残长8.7厘米(图四五,8);T0302③∶19,劈截一段骨料,用劈截的骨料磨制而成,锥体一侧有凹槽,一侧较平直,圆锥尖锋,有擦磨痕,残长8.5、残宽0.6厘米(图四五,9);T0205②∶6,顶端为关节形状,下部磨成近三角形锐尖,尖端已残,残长6.7厘米(图四五,10);T0205②∶7,顶端保留关节,形状下部磨成锐尖,尖端已残,残长7.5厘米(图四五,11);T0302③∶8,扁圆体,圆锥尖锋,通体有擦磨痕,残长5.7、残宽1.3厘米(图四五,12);T0205③∶2,已残,仅剩尖端,器表有灼烧痕迹,通体磨光,剖面近圆形,残长3.5厘米(图四五,13;图四六);T0202②∶6,为器物尖端残件,通体磨制,器表有灼烧痕迹,残长3.2厘米(图四五,14);T0305③∶10,截面呈半圆形,首端残,尖端锋利,残长3、宽0.6厘米(图四五,15);T0301③∶2,已残,顶端不详,尖端磨制为近圆锥状,尖部有侧锋,残长5.3厘米(图四五,16);T0302③∶24-2,圆锥尖锋,通体有擦磨痕,残长3.9、残宽0.8厘米(图四五,17);T0302③∶3,大型鱼类鱼刺制成,尖端有磨制痕迹,残长3.7、残宽0.9厘米(图四五,18);M2∶1,通体磨光,一端残,尖锐利,残长2.7、残宽0.4厘米(图四五,19);T0302③∶21,扁棱尖峰,柄端残,一侧有凹槽,有擦磨痕,残长4.8、残宽0.8厘米(图四五,20);T0302③∶24-1,圆锥尖锋,通体有擦磨痕,残长5.4、残宽0.5厘米(图四五,21);T0202③∶15,顶端不详,局部磨制,器身保留扁长的兽骨劈裂时的原有形态,尖部磨成近三角形锥尖。残长7.2厘米(图四五,22);T0202③∶21,残,顶端不详,整体形状略微弯曲,尖端上翘,近尖端处截面呈梯形,尖端部位有明显的磨制痕迹,残长7.3、残宽0.8、厚0.6厘米(图四五,23);T0202③∶16,顶端已残,长条锥形,尖端稍钝,通体磨光,背面平直,残长8厘米(图四五,24)。
图四四 骨锥(T0301③∶11)
骨镞,2件。T0103①∶3,磨制,镞身呈柳叶形,两侧刃部突出,器身截面为半圆形,残长2.4、残宽0.8厘米(图四七,2);T0305③∶4,磨制,镞身呈柳叶形,器体扁薄,横剖面为梭形,铤与身分界明显,锋端残,长3.8、宽1厘米(图四七,1)。
骨刃,1件。T0302③∶16,残,由兽骨劈裂制成,刃部磨制成型,器表磨光,残长4.5、残宽1厘米(图四七,3)。
骨凿形器,2件。T0202③∶27,顶端已残,为扁长条形,另一端平直,平面呈圆角矩形,有明显磨制而成的刃部,残长6.3、残宽1.3、厚0.3厘米(图四七,4);T0202③∶29,两端断裂面平直,一端有磨制修整痕迹,残长8.8、残宽1.6、厚0.4厘米(图四七,5)。
骨笄,3件。T0201③∶1,通体磨光,一端扁平,一端残,剖面为椭圆形,残长5.6、宽0.7厘米(图四七,6);T0301③∶20,残,圆柱状。一端切口整齐,通体磨光,残长5.6厘米(图四七,7);T0203③∶6,通体磨制光滑,剖面近椭圆形,残长9.3厘米(图四七,9)。
骨管,6件。T0202③∶23,圆管竖直,两端有截锯痕,表面磨光,长7.4、宽1.1厘米(图四七,8);T0302③∶37,兽骨截断而成,一端切口平整,残长7.5、残宽1.2厘米(图四七,10);T0302③∶45,截面近圆形,通体光滑,两端残断,残长10.6、残宽0.7厘米(图四七,11);T0302③∶47,瘦长圆柱形,两端已残,通体磨光,残长11.2、残宽0.8厘米(图四七,12);T0302③∶41,兽骨截断而成,一端有明显的压制剥离痕迹,残长10.8、残宽2.4厘米(图四七,13);T0101②∶1,骨管微弯曲,两端残断,表面有砍砸痕迹,残长11.7、残宽2厘米(图四七,14)。
骨铲,2件。T0302③∶29,残,平面近长方形,一面磨光,弧刃,锋利,残长12.2、残宽8.3厘米(图四七,15);T0305③∶13,磨制,器身扁平,弧刃,顶端微残,可见擦磨痕,长16.1、宽5.1厘米(图四七,16)。
骨饰,5件。T0302③∶15,猪肱骨近端,上窄,下宽,中空,上端有两个对齐穿孔,下端为裙边形,横剖面为椭圆形,器表光滑,残长6、残宽5.8厘米(图四七,17);T0105③∶1,动物肢骨,一角有一不完整穿孔,器表磨光,饰三组长短、走向不同的平行刻划纹,残长4.1、残宽2.8厘米(图四七,18);T0302③∶43,大型动物肢骨,两端切口较平,切口处有敲砸痕,器表中部偏上位置有一处钻孔痕迹,未完全穿透,残长6.7、残宽6.1厘米(图四七,19);T0302③∶32,上钻有一孔,有擦磨痕迹,残长7、残宽1.3厘米(图四七,20);T0202③∶22,犬科动物掌骨制成,近端处有一穿孔,加工方式应为对向穿孔,残长6.8、残宽1.3、孔径0.2、厚0.7厘米(图四七,21)。
骨匕形器,1件。T0202③∶4,磨制,扁体,扁棱尖锥,尖端较残,尾端有一椭圆形穿孔,一面较平整,一面有一道长条形凹槽,残长23.8、残宽3.1、孔长0.7、厚1.2厘米(图四七,22)。
图四七 杏树山遗址出土的骨器1、2.骨镞(T0305③∶4 T0103①∶3) 3.骨刃(T0302③∶16) 4、5.骨凿形器(T0202③∶27 T0202③∶29) 6、7、9.骨笄(T0201③∶1 T0301③∶20 T0203③∶6) 8、10—14.骨管(T0202③∶23 T0302③∶37 T0302③∶45 T0302③∶47 T0302③∶41 T0101②∶1) 15、16.骨铲(T0302③∶29 T0305③∶13) 17—21.骨饰(T0302③∶15 T0105③∶1 T0302③∶43 T0302③∶32 T0202③∶22) 22.骨匕形器(T0202③∶4)
其他骨器,包括骨器残件17件。T0302③∶28,残长10.5、残宽1.9厘米(图四八,1);T0301③∶9,表面有砍划痕,残长12.2厘米(图四八,2);T0203③∶7,残长12.7厘米(图四八,3);T0301③∶14,残长11.5、宽2.9厘米(图四八,4);T0201③∶2,通体磨制光滑,一面内凹,残长6.7、残宽2厘米(图四八,5);T0205③∶5,器表磨光,有杂乱的刻划纹,残长6.4厘米(图四八,6);T0203③∶5,通体磨制光滑,剖面为扁圆形,两端残断,残长5.8厘米(图四八,7);T0302③∶36,平面呈长方形,器体扁薄,通体光滑,残长5.1、残宽1.1厘米(图四八,8);T0202③∶25,为灼烧过的骨料通体精细磨制而成,两端不详,一侧有一处明显的凹槽,残长3.4、残宽2.8、厚0.4厘米(图四八,9);T0302③∶27,长方形骨片,器体扁薄,器表磨光,残长3、残宽1.3厘米(图四八,10);T0205②∶5,器体扁薄,近长方形,器表有不明显划痕,长3.5、宽1.9厘米(图四八,11);T0203③∶1,圆柱状,通体磨光,长3.1、宽2.9厘米(图四八,12);T0302③∶30,距骨,表面有磨制痕迹,长3.2、宽1.7厘米(图四八,13);T0205②∶8,兽骨制成,器表磨光,残长5.3厘米(图四八,14);T0302③∶31,残长10.8、残宽3.1厘米(图四八,15);T0301③∶19,残长9.1厘米(图四八,16);T0301③∶13,兽骨制成,顶端为骨骼关节,下端有磨制收尖趋势,残长7.5厘米(图四八,17)。
骨料,14件。T0302③∶39,牛科掌趾骨,表面有明显刮锯痕迹,残长11.1、残宽7.5厘米(图四八,18);T0203③∶9,牛科掌跖骨,表面有刻划痕迹,长5.5、宽4.9厘米(图四八,19);T0105③∶6,马科掌跖骨,表面磨光,有刻划痕迹,残长4.8、残宽3.8厘米(图四八,20);T0303③∶7,马科掌趾骨,表面有明显刮锯痕迹,残长5、残宽4厘米(图四八,21);T0301③∶18,顶端为骨关节头,器身磨光,残长7.2厘米(图四八,22);T0202③∶30,一端已残,中部有一处明显的划痕,残长11.1厘米(图四八,23);T0105①∶1,幼年猪左侧跟骨,表面有刻划痕迹,残长7.1、残宽3.2厘米(图四八,24);T0201③∶4,器表有刻划痕迹,残长4.5、残宽2.4厘米(图四八,25);T0302③∶40,表面有明显的划锯痕迹,残长7.8、残宽3.2厘米(图四八,26);T0205②∶2,半截兽骨,断口齐整,有切割痕迹,残长4厘米(图四八,27);T0302③∶38,兽骨截断而成,一端切口平整,残长8.2、残宽2厘米(图四八,28);T0302③∶46,动物肢骨,表面有砍砸痕迹,残长16.4、残宽2.9厘米(图四八,29);T0301③∶17,兽骨关节,切口平整,残长5、残宽3.8厘米(图四八,30);T0302③∶42,带牙犬科右侧下颌骨,表面有划痕,残长7.5、残宽3.9厘米(图四八,31)。
图四八 杏树山遗址出土的骨制品1—17.其他骨器(T0302③∶28 T0301③∶9 T0203③∶7 T0301③∶14 T0201③∶2 T0205③∶5 T0203③∶5 T0302③∶36 T0202③∶25 T0302③∶27 T0205②∶5 T0203③∶1 T0302③∶30 T0205②∶8 T0302③∶31 T0301③∶19 T0301③∶13) 18—31.骨料(T0302③∶39 T0203③∶9 T0105③∶6 T0303③∶7 T0301③∶18 T0202③∶30 T0105①∶1 T0201③∶4 T0302③∶40 T0205②∶2 T0302③∶38 T0302③∶46 T0301③∶17 T0302③∶42)
2.牙器
6件。T0105②∶2,猪犬齿,表面磨光,残长7.4、残宽1.5厘米(图四九,1);T0202③∶2,为一兽牙磨光加工而成,长7.6、宽1.1厘米(图四九,2);T0301②∶1,完整兽牙,表面磨光,残长7.2厘米(图四九,3);T0202③∶3,器体扁薄,顶端中部有一豁口,近顶部处有穿孔,通体磨光,长4.7、宽0.9、孔径0.2、厚0.4厘米(图四九,4);T0302③∶20,兽牙制成,扁薄月牙形,通体磨光,两端有刃,残长5.7、残宽1.5厘米(图四九,5);T0105②∶1,表面磨光,尖锋利,一边有刃,残长3.4、残宽1.5厘米(图四九,6)。
3.角器
角锥,3件。F1∶1,一端尖锐,锥尖为圆锥状,锥身剖面为椭圆形,有明显砍伐痕迹,残长13.9厘米(图四九,10);F1∶2,宽柄,圆锥尖锋,柄端残,通体有擦磨痕,残长9.2厘米(图四九,11);T0205③∶4,残件,仅剩尖端,由烧过的鹿角尖制成,通体磨光,剖面为圆形,尖部较钝,残长4.5厘米(图四九,12)。
角矛,2件。T0202③∶31,取鹿角一侧制成。一端修制尖锐,尖端两侧有明显的压制修整痕迹,尾端较钝,有修整和磨制痕迹。器身剖面为弧形凹槽,残长14.2、残宽3、厚0.9厘米(图四九,13);T0201①∶1,体扁宽,钝锋,质软,加工粗糙,有刮削痕,残高9.6、残宽3.9厘米(图四九,14)。
图四九 杏树山遗址出土的角器、牙器和蚌制品1—6.牙制品(T0105②∶2 T0202③∶2 T0301②∶1 T0202③∶3 T0302③∶20 T0105②∶1) 7.蚌饰(T0203②∶1) 8、9.其他角器(T0302③∶6 T0202③∶14) 10—12.角锥(F1∶1 F1∶2 T0205③∶4) 13、14.角矛(T0202③∶31 T0201①∶1) 15—18.角料(T0202③∶28 T0303③∶5 T0105②∶3 T0201②∶3)
其他角器,2件。T0302③∶6,烧制过的鹿角,截面呈椭圆形,通体光滑,近端部有一周凸起,残长2.4、残宽0.9厘米(图四九,8);T0202③∶14,取鹿角侧枝中部截断,一端仍可见原来形状,有劈断修整痕迹,另一端为圆柱状,器表有明显的磨光痕迹,残长11.3厘米(图四九,9)。
角料,4件。T0202③∶28,可能为取料后剩下的兽角基部,两侧有砍砸痕迹,长6.4、宽5.8厘米(图四九,15);T0303③∶5,自然脱落的鹿角,一端断口较齐,长12.7、宽7.3厘米(图四九,16);T0105②∶3,较完整的兽角,角尖端有磨制痕迹,角身有擦磨痕,长16.9、宽3.5厘米(图四九,17);T0201②∶3,马鹿角,表面有轻微刻划痕迹,残长21.1、残宽6.5厘米(图四九,18)。
除了上述器物外,还出土穿孔蚌饰1件,T0203②∶1,残,器表有一单向钻孔,长1.8、宽1.2厘米(图四九,7)。
四、结 语
2017年杏树山遗址考古发掘的面积较小,但揭露的遗存较为丰富。所发现的遗迹均开口于第2层下,共揭露灰坑2个、墓葬4座及房址2座。房址均为半地穴式,未发现明显的柱洞痕迹,墓葬为竖穴土坑,葬式流行仰身屈肢。遗址共出土陶器、玉石器、骨角器200多件,陶器残片万余件,收集动物骨骼千余件。绝大部分遗物出土于发掘区第2层和第3层及各个遗迹中。陶器以平底筒形罐为主,还有少量的陶钵、陶盆、陶杯、陶纺轮和陶支脚等,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石刀、石磨棒和石镞等,骨器有骨锥、骨管和骨针等。
杏树山遗址出土的陶器见于农安左家山①、元宝沟②、东丰西断梁山③以及长春腰红嘴子和北红嘴子④等遗址中,从筒形罐形制和纹饰的对比看(图五○),杏树山遗址尤其与农安左家山1985年发掘的第二期遗存⑤、元宝沟遗址与西断梁山一期、腰红嘴子二组以及北红嘴子新石器时代遗存最为接近,根据已有的研究⑥,这些遗存都属于左家山下层文化晚期遗存。
图五○ 杏树山遗址与其他遗址的筒形罐对比图1、2.杏树山(T0202③∶33 T0302③∶73) 3、4、6.西断梁山(F3∶1 F3∶8 F3∶6) 5.左家山(H2∶3)
美国贝塔实验室分别对杏树山遗址发现的4座墓葬进行了碳十四测定,M1经过树轮校正的年代在公元前3519—公元前3365年之间,M2为公元前3712—公元前3637年,M3为公元前3656—公元前3526年,M4为公元前3786—公元前3657年。这个年代范围与左家山遗址2015年的第4层年代数据一致⑦,表明二者属于同一时期遗存。结合出土的陶器,我们认为,杏树山遗址的年代范围可能在公元前4000—公元前3500年之间。因此,无论从绝对年代还是从内涵上看,杏树山遗址都属于左家山下层文化的晚期遗存。
杏树山遗址的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遗址发现的4座墓葬是长春地区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为研究伊通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丧葬习俗提供了考古学材料支撑,该遗址的发掘也为嫩江流域和西流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全新的考古材料。
注 释:
① 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吉林农安德惠考古调查简报》,《北方文物》1985年第1期。
②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农安县元宝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考古》1989年第12期。
③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省东丰县西断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考古》1991年第4期。
④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长春市腰红嘴子与北红嘴子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8期。
⑤ 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12期。
⑥ 赵宾福、于怀石:《左家山下层文化新探》,《边疆考古研究》(第19辑),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17—148页。
⑦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农安县文物管理所:《吉林农安县左家山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2015年发掘简报》,《考古》2018年第2期。